「爸,清明節快到了,我們來看你了。」「媽,在那邊過得好嗎?我和爸一切都好,你放心吧!」「孩子,時間過得真快啊,你都走了十年了。」
一束束鮮花寄託著親人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一聲聲低語交談仿若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聊著各自的近況,這是一次特殊的團圓,一次跨越了生與死的團聚。
又是一年清明節。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嘉興市沈家橋公墓,雖然還沒有進入清明祭掃的高峰期,但墓區裡已經有不少市民前來祭掃。
「寶寶,這是爺爺和奶奶,跟他們打聲招呼。」在墓區東南角的一排屋簷下,矗立著兩列六層高的壁葬墓穴,一對年輕夫妻小韓和小玉指著其中的一個墓碑對懷中的女兒說。聽了爸爸的話,小姑娘好奇地伸長了脖子,湊近瞧了瞧素未謀面的爺爺奶奶。「爺爺好,奶奶好。」雖然不認識照片裡的老人,但女孩還是乖巧地問了聲好。
「寶寶真乖。」憐愛地摸了摸女兒的頭,小韓轉身接過妻子手中的鮮花,輕輕地放在了父母「身旁」。他牽著妻子的手,看著父母的照片,說起了這一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
「爸媽,小玉懷孕了,今年10月生,到時候又多一個寶貝喊你們爺爺奶奶了。」小韓笑著對父母說,「我和小玉現在生活不錯,孩子也很乖,你們放心。」
作為墓區裡少數選擇壁葬的家屬,小韓告訴記者,這都是父母自己的意思。「我爸媽是學校裡的老師,感情特別好,當時壁葬剛推出時,他們就自己過來買了一個壁葬的雙穴。」小韓說,「他們思想比較開通,對身後事要求也不高,還常跟我說壁葬挺好的,既節約地又環保。」
墓區的另一側,梁立浩正陪著家人給外公外婆祭掃。對於節地生態安葬,梁立浩表示能夠接受,「我沒有那麼傳統的想法,其實不管什麼樣的墓葬方式,都只是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一個念想,形式並不重要。」
今年69歲的林鳳鳴是來看望父母和胞妹的,她對記者說:「我想得通的,沒有關係,像海葬、壁葬也蠻不錯的,不但節約資源,孩子祭奠也方便,心意到就行了。」
傳統規格墓仍是主流
節地生態安葬接受度低
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但是,在嘉興,接受節地生態安葬的市民仍是少數。據統計,嘉興的公墓主要分為義莊墓區和沈家橋墓區,兩大墓區的總佔地面積為162畝,總規劃建設墓穴約3萬隻(5萬穴),目前兩區已安葬墓穴35918穴,比去年增加3595穴。其中沈家橋墓區已安葬13625穴(11937隻墓),比去年增加3365穴(其中2351穴為四聯公益性墓地搬遷墓)。
記者從嘉興市公墓了解到,自2010年以來,市公墓先後建造壁葬近800穴,但到目前為止,僅使用了288穴,還有500多穴處於空置狀態。「大多數的嘉興人還是持有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對壁葬、海葬等節地生態安葬的接受程度比較低。」嘉興市公墓主任蔣志明告訴記者,「其實,節地生態安葬的好處有很多,就拿壁葬來說,它是懸空的,又有屋簷遮風擋雨,相較傳統的墓穴更為乾燥,保存的時間也更長。」
據介紹,目前嘉興市公墓共推出了「傳統規格墓」「壁葬(廊葬)」「樹葬」和「花壇葬」四種類型的墓葬方式。其中,傳統規格墓仍是大部分市民的首選,極少數市民會選擇壁葬、樹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
而在傳統規格墓中,市公墓創新推出了「上下墓葬」方式,即雙穴墓由平行結構改為上下結構,中間由水泥板封閉隔開。目前,沈家橋墓區建造了300多個上下墓穴,但僅售出了2穴。其中之一還是因為孩子英年早逝,父母為了跟孩子葬在一起,便購買了相鄰的上下墓,女兒的骨灰放在其中一個墓穴中,下面放置女兒的遺物。
此外,沈家橋公墓劃出7畝左右的土地用於樹葬,建造了3個長約21米的花壇用於花壇葬。「很多人都以為樹葬就是在埋骨灰的地方種上一棵樹,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蔣志明說,「其實樹葬和花壇葬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對逝者的骨灰進行深埋,把骨灰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盒中,深埋到土裡進行自然分解,等過一段時間後這片土地還能埋下新的骨灰,達到重複利用的目的。」
目前,花壇葬和樹葬用地正在建設當中,預計今年能投入使用。
轉變觀念是大勢所趨
節地生態安葬優惠多
「土地資源緊張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墓區裡空餘的土地已經不多了,還有10多畝地,按照每年5畝至6畝的用地速度來計算,還能支撐3年左右。」蔣志明介紹,「國家正在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對傳統墓葬的規格也進行了限制,不符合規定的墓穴將來都會被取締,像過去那種『睡大墓』的情況已經不可能發生了。」
為鼓勵更多市民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我市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擁有本地戶口的居民,選擇海葬的給予2000元生態補助;選擇壁葬的在購買墓穴時優惠30%,若持有貧困證可優惠50%,並在此基礎上再減360元;而樹葬和花壇葬的生態補助正在申請當中。
記者從嘉興市公墓了解到,當前,傳統規格墓(雙穴)的價位平均在2.5萬元到2.6萬元之間,上下墓在2.2萬元到2.3萬元之間;壁葬(單穴、雙穴各佔一半)根據層數不同,價格在3000元到6000元不等,其中三、四層的價格相對較高。
「厚養薄葬、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這是節地生態安葬的優勢,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蔣志明表示,「節地生態安葬已經在全國開始推廣實施,全面鋪開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所以呼籲嘉興市民轉變觀念,選擇更為環保的殯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