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文章罰2萬!百萬大V擅發他人遊記被重判,除了"搬運",引用也有...

2020-12-15 站長之家

圖片來源圖蟲:已授站長之家使用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西瓜君(ID:xiguaxiaojun),作者:時桑,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儘管我們身處法治時代,但現實中仍舊存在著不少「法盲」,而這些人被普法的代價往往是法院的傳票、漫長的官司,以及高額的賠償。

在西瓜看來,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必須具備一定基礎的法律常識。既是自保,也是保護和尊重他人權益。

尤其是近幾年,在網絡侵權賠償案件幾乎百發百中的情況下,大量創作者的法律意識開始迅速覺醒。

而此時,如果你還是一個「想搬就搬、想洗稿就洗稿、想播就播」的新媒體人,那麼你離法院傳票也就不遠了(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西瓜在為大家普及了攝影師的著作權(《害怕!林志穎被索賠 110 萬後,又有「 10 萬+」被刪文!你還敢隨便P圖嗎?》)和「搬運」網絡文章侵權(《未經授權轉載賠款 10 萬!你還敢隨便"搬運"別人的文章嗎?》)的案例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著作權細化下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1

什麼是信息網絡傳播權?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著作財產權兩個部分,而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就是網絡環境下產生的著作財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下的第 12 條對這一項權利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它指的是: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簡單來說,這項法律保護的是著作權人、表演者和錄音錄像製作者的合法權利。

據相關統計顯示,在北京市基層法院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佔比非常大,達到了70%。其中,侵害了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又佔了將近70%,是主要的案件類型。

而讓西瓜關注到這項權利的契機則是,上個月剛剛審判完的,某微博大V因擅自發布他人的圖文遊記,侵犯了原作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被判決單篇圖文賠償 2 萬元及 7653 元合理開支。

2

一篇文章 2 萬元,以儆效尤!

據海澱法院網公示的案件信息,事情的起因是,職業創作人董先生曾在知乎「哪裡消費不高、不用籤證的國家適合旅行?」的主題下,創作分享了一篇他去塞席爾旅遊的文章,全文共 4014 字並包括 62 幅攝影作品。

幾天後,作者又將該文整理成隨遊筆記——《夢想就是完成一件小事》,發布在他的個人微博上,並附上了知乎的原文連結。

隨後,作者發現自媒體新聞編輯鄧先生及南京淨芙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在他們共同運營的新浪微博帳號「我沒錢可我想旅行」上發布了自己的作品。

於是,董先生以侵犯著作權為由,將鄧先生和涉案公司告上了法庭。

最終,法院在查證了侵權事實和原告提供的證據鏈後,判定鄧先生侵害了董先生對涉案作品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並判處其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 2 萬元及合理開支 7653 元。

3

「搬運」違法,「引用」就隨意了嗎?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該案已經是涉單篇圖文遊記類作品著作權糾紛案中,判賠數額較高的案件。對此,西瓜也在【法官釋法】中找到了緣由:

「本案通過對原創寫景遊記類作品著作權相關問題的認定……做出較一般同類型作品更高的判賠數額,以提升侵權行為成本的方式讓侵權行為「無利可圖」,平衡權利人受損和侵權人獲利之間的關係,切實保護了作者的原創動力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的確,當下不論是朋友圈、個人微信公眾號,還是知乎、微博、小紅書、馬蜂窩等社交平臺,幾乎都在鼓勵素人分享各種經歷和體驗。其中,以涉案作品為代表的寫景型遊記類作品佔比尤其大,並逐漸形成了一個成熟的市場環境。

因為這一類作品往往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富有真情實感,極易被廣泛傳播,擁有較高的創作價值。

所以在法官看來,涉案被告的做法不僅侵害了著作人的權益,還有可能阻礙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因此,要「重判」以儆效尤。

但現在又有了一個新問題:未經許可地全文「搬運」會違法,那「引用」可以嗎?

對此,西瓜也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為大家總結提煉了以下幾個大家需要注意卻可能忽視的點,希望各位能夠切記:

1.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該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實質部分;

如果你的作品連創作的核心都是引用他人的,那麼這幾乎與抄襲無異。

所以,你的引用必須適當且適量,不能與自己的作品相混同。而且,引用部分的內容需要一一註明出處。

2.引用作品時不得損害著作人的利益;

我們國家對不同題材的合法引用體量也做了不同的規定,「超額」的部分有可能會涉嫌侵權:

①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超過 2500 字或是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②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部長篇非詩詞類作品,總字數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專題除外);

③廣播節目中引用已發表作品的片斷,聲音超過1分鐘;

④電視節目或新聞紀錄片中引用已發表作品的片斷,畫面超過 30 秒;

當然,如果你不好判斷自己引用的內容是否會和他人的文章「巧合的」高度重合,不妨用【西瓜助手】的「原創檢測」功能事先檢測一下,參考「相似度」的比例,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哦~

來源:【西瓜助手】

沒有全文「搬運」,不代表大量引用就是合法的;即使是社交平臺的大V,也不能隨意複製、改編「素人」的作品,跨平臺、跨形式地將他人的勞動成果據為己有。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西瓜君「普法」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日益複雜的網絡環境中,學會「自保」和尊重他人權利。

相關焦點

  • 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非法賣研報遭罰 賺2萬被罰52萬
    來源:財通社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非法賣研報遭罰!賺2萬被罰52萬費勁心思賣研報,未曾想一篇研報賣了2萬塊,卻因違法被罰了50多萬,知名財經大V「凱恩斯」簡直得不償失。非法銷售研報「財經大V」凱恩斯被處罰北京證監局近日公布的一份行政處罰書顯示,因非法出售研報獲利2萬多元,財經博主凱恩斯所屬公司及相關當事人被處罰共計52萬元。
  • 將引用了他人文章的作品發表,是否構成侵權呢?
    問:前幾天,單位對我們進行崗位考核需要交一篇論文,在查閱資料時,我看到某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和我的觀點相近就加以借用,在文章末尾我註明了所參閱的文章及作者。沒想到後來單位將我們的論文匯集發表。請問,我的行為是否侵害了原作者的權利?
  • 重尋文人遊記傳統的努力 ——讀《賈平凹遊記》
    因此,當下遊記散文創作所面臨的問題,就不僅僅是「怎麼寫」的問題,更關乎到「為什麼寫」——如果遊記只是為了「記遊」的話,那麼,短短三五千字所能傳達的信息顯然不能與大量的照片或完整的視頻相比,如此一來,遊記散文又有什麼存在的必要性呢?從這個意義上說,重尋中國古典時代的文人遊記傳統,追求內與外的渾融無間,將個人心靈的安頓與對自然、民俗、文化的探求結合起來,這恐怕是當下遊記散文唯一的突圍之路。
  • 網友在搜狐博客上引用他人博文 被判侵犯著作權
    擅自引用他人博客也侵犯著作權  劉文基  博客是個新玩意兒,富有吸引力,許多人涉足其間,自得其樂,但讓博客愛好者於某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只是在博客文章中部分引用了李某的博客文章,竟然引發官司,被法院判決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對方經濟損失
  • 研究報告也有假 239萬粉絲「財經大V」凱恩斯被罰
    來源:中國證券報研究報告也有假!239萬粉絲「財經大V」被罰北京證監局近日對非法製作售賣研究報告的行為給予行政處罰,這給一些非法經營證券業務的「財經大V」敲響了警鐘。其中,呂長順在申辯材料及聽證過程中提出:第一,《疫苗前景分析》屬於科普文章,不是證券研究報告。第二,本人僅為北京知可行聘用員工,僅限於在網絡上文字資料搜集,並且未在文章中署名,也未獲得過任何收入,不應處罰本人。第三,《疫苗前景分析》經過了同花順以及興業證券的審核,即使內容存在一定瑕疵,也是兩個公司的審核不合規,與其沒有關係。
  • DeepLabv1 & DeepLabv2 - 空洞卷積(語義分割)
    校對 | 醬番梨 審核 | 詹森·李加薪 整理 | 立魚王 原文連結: 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review-deeplabv1-deeplabv2-atrous-convolution-semantic-segmentation-b51c5fbde92d 在本文中,回顧了DeepLabv1和DeepLabv2
  • 網絡名人重慶行|25篇百萬爆文超2億流量  大V奔走17個點傳遞...
    高頻的走訪,走心的拍攝,真情的感言,火爆的帶貨,爆款的作品……網絡名人通過自媒體和重慶各大網媒的報導,讓這次扶貧紀行成為現象級的爆款公益活動。光是在微博平臺,就創造了高達1.8億次閱讀,加上抖音、頭條和各大媒體的傳播轉化,累計流量突破2億。
  • 辛辛苦苦寫的文章被66萬粉絲的大號抄襲,是種什麼感受?
    在昨天晚上10點以前,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我這樣百家號只有150多個粉絲,微-博只有1個粉絲(還是微博官方號),公眾號滿打滿算只有280個粉絲的小透明,會被擁有66萬粉絲的大號,原封不動地抄襲了文章,並且,在我聲討他的時候,他居然做起了鵪鶉裝得一手好死。
  • 重判10年!幫人發文章,「自首」也沒用
    萬仕同生於1963年12月,因涉嫌受賄罪於2019年8月26日被北京市朝陽區監察委員會採取留置措施,同年12月4日被逮捕,2020年2月17日被提起公訴。據了解,萬仕同受賄罪一案正式開庭審理時間為今年4月17日。
  • 國內論文年發表百萬篇 被引用率卻低於世界平均值
    原標題:國內論文年發表百萬篇 被引用率卻低於世界平均值   原標題:學術期刊「走出去」有多難    「現在學術期刊裡辦英文版的越來越多,但質量令人擔心,編輯水平不敢恭維,基本用詞用語欠缺規範,關鍵詞表述時常出現明顯錯誤。」
  • Go Modules v2 及後續版本
    在代碼發布到 v2 之後,發布的策略與之前稍有不同,這篇文章介紹了 v2 之後版本的發布方法。
  • 學校賠償上億美元,作者撤稿18篇SCI,被判緩刑
    Springer Nature沒能在2017年及時通告處理,導致其旗下其他雜誌又發表了兩篇引用該論文的新文章。好在這篇文章僅被引用10餘次,尚未造成很大的後續影響。
  • 論文文獻引用乾貨分享(2)文獻引用的方式
    引用可以分為直接引用、概述後間接引用和概要匯整引用三個大類。       引用的部分原封不動地放在引號裡,許多學術期刊規定,在論文的行文中標示出處的時候,必須提供作者姓名以及參考文獻出版年這兩項信息。       假設你要引用鄭彥時2005年發表的《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四大特徵》這篇文章,與你論文相關的是結論的最後一句話:所以在均平主義高調存在的地方,人們完全有理由對集權、特權和無政府傾向保持足夠警惕。引用方式為:鄭彥時(2005)主張:「所以在均平主義高調存在的地方,人們完全有理由對集權、特權和無政府傾向保持足夠警惕。」
  • 文章引用率能表徵什麼?
    由此可見,一個尚未被實驗證實的理論機制也是可以獲得享有盛譽的美國物理學會獎的,而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它的影響力已經足夠大!有關Peccei-Quinn機制的原始論文於1977年發表在物理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迄今為止高能物理資料庫INSPIRE所記載的該論文被引用率已經超過5000次。
  • 寫作技巧 | 一篇文章帶你入門引用格式的正確寫法
    而且有時候還會因為引用的方式不對,莫名其妙地被判成抄襲。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先來聊聊「引用格式」的大致寫法和技巧,然後我們再談談寫作業時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判抄襲。關於這篇文章講的重複率問題,他們可以在潤色的過程中降低重複率,解決同學們的後顧之憂。除了每條Reference的格式確保正確,最後還需要對整張Reference作一下排序。
  • 文獻怎樣引用才能不提高重複率?
    參考文獻是撰寫學術論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公開出版物到非公開出版物、從紙質文獻到電子文獻可謂無所不包,研究表明,博士、碩士已發表文章篇均參考文獻分別為11.96篇、6.56篇。但是,參考文獻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過高的文字複製比,也就是抄襲!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本文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在引用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內容較長,建議沉下心仔細看!
  • 臧天朔給愛妻寫信暗示或判重刑 已檢舉他人立功
    臧天朔自感或判重刑,在獄中給愛妻寫信,稱已檢舉他人立功,並期望妻子好好培養孩子。文中似乎暗示自己可能被判重刑,「假如我判了重刑真的回不來了」,並期待愛妻「把咱兒子培養成一個善良、正直、真誠的人。」  臧天朔婚後仍然緋聞不斷,女星斯琴格日樂也坦言曾為其墮胎。對於自己的妻子,臧天朔頗為愧疚。「愛妻,您跟了我以後受了不少委屈,也沒享著榮華富貴,我愧疚愧欠你的太多了,現只能在大牆鐵窗之內向您道歉,懇求你的原諒,」他如是寫道。
  • 論文文獻怎樣引用才能不提高重複率?
    參考文獻是撰寫學術論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公開出版物到非公開出版物、從紙質文獻到電子文獻可謂無所不包,研究表明,博士、碩士已發表文章篇均參考文獻分別為11.96篇、6.56篇。但是,參考文獻使用不當也會造成過高的文字複製比,也就是抄襲!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本文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在引用文獻時的注意事項,內容較長,建議沉下心仔細看!
  • 論文參考文獻怎麼合理引用才能通過查重?
    檢測顯示,引文出自公開出版物且在文中明確標識、文後正確著錄的,被檢測出的重複文字判為抄襲的相對較少,而引文來自非正式出版物、網上文獻、轉引等,被檢測出的文字複製比明顯增高,且多判為「抄襲」。必須注意以下:(1)應優先引用公開出版的、收錄於檢測系統比對源的文獻。(2)慎引圖書和外文文獻內容。
  • 文章寫作:引用說明
    而引用說明,則是引用別人的言論,科學資料等來支持和幫助自己說明事物的本質及特徵,目的在於使人明白道理,了解事物或事理的真相。它們的目的,作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作者引用這段北京地區的物候資料,具體說明物侯觀測對於發展農業生產的重要性。顯然這是引用說明而不是「引證」。引用經典作家、權威的言論,幫助自己說明道理,運用的恰當,可以使說明深刻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