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976天
杜克大學學術不端賠償事件後續
2016年,美國杜克大學因其研究人員在2億美元聯邦經費的結題報告中涉嫌篡改數據,而被捲入官司。到了2019年上半年,杜克大學最終同意賠償政府1.125億美金,美國最大金額的學術造假案也就告一段落。
而案件的主人公Erin Nicole Potts-Kant, 一位任性造假,使用科研經費在亞馬遜、塔吉特等商城大肆購物消費的生物學大佬,早在2013年就被學校解僱,並被逮捕判緩刑。在學校的後續調查中確認,Potts-Kant累計在60餘篇經費申請書與結題報告中涉嫌造假。
近日,Potts-Kant曾與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盆唐醫院學者Chang Won Choi合作的文章,又被Springer Nature出版社下的Pediatric Research雜誌撤稿。
雜誌撤稿聲明中提到:經杜克大學科研誠信辦證實,該文Figure 2中的Flexivent(動物肺功能儀)肺動力學數據不可靠,而這些數據又是關乎全文結論的主要研究成果,被撤稿在所難免。
其實,該論文的問題早在2017年11月就被發現,Springer Nature出版社也依照規章流程和國際出版物倫理道德委員會(COPE)指南進行了調查,卻因為人員調動以及「a highly unusual and unfortunate error」,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直到2019年3月,杜克大學學術不端案結案之際,才被重新關注到,在與作者溝通之後,於2019年9月3日才被撤回。
Springer Nature沒能在2017年及時通告處理,導致其旗下其他雜誌又發表了兩篇引用該論文的新文章。好在這篇文章僅被引用10餘次,尚未造成很大的後續影響。
出現這類延遲疏漏的撤稿事件,Springer Nature表示已採取措施進一步改善其學術誠信研究流程,包括簡化報告程序,以防止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Potts-Kant在大批經費申請書和結題報告中篡改數據造假,其發表的諸多論文肯定也存在不少問題。據Retraction Watch網站統計,Potts-Kant已被撤稿18篇,另有10篇Expression of concern或Correction。
Potts-Kant參與發表的文章中,不乏被引數百次的高分高引論文,比如2008年10月發表在高分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上的「In utero supplementation with methyl donors enhances allergic airway disease in mice.」,目前已被引用464次。
杜克大學在調查之後,認為論文中由杜克大學動物肺生理學實驗室給出的Figure 1A、Figure S1A中的Flexivent數據可能不可靠。經作者之一的Schwartz親自重複該部分實驗後,發現確實不可重複出氣道高反應性結果,而該實驗部分原是由Potts-Kant等負責的。雖然文章的其他研究結果是由Schwartz等人負責完成的,並不受Potts-Kant造假數據的影響,但仍無法避免該文於2016年被撤稿。
除了JCI,Potts-Kant還參與了在頂級專科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16.494分)上發表的6篇文章。
這6篇文章,僅有3篇被撤稿,3篇為Expression of concern關注,有的已經被勘誤,有的至今沒有下文。
在28篇問題論文中,Potts-Kant並非所有文章的一作或通訊作者,但她卻幾乎是所有文章中涉假部分的實施者負責人,這些問題部分的結果,大多被認定為數據不可靠,不可重複。雖然不能確定其他作者對Potts-Kant造假行為是否知情,但在論文發表前,同樣有義務確認研究成果的真實可靠性。
從Potts-Kant的撤稿事件也可見,有一個可靠的科研合作者是多麼重要。我們當用崇高的科研誠信標準要求自己,提醒身邊的人。切莫貪圖一時之急之利做出不端行為,影響自己,坑了他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