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6分SCI 竟被白給,所有作者卻均不知情,川大今日正式撤稿……

2021-01-11 騰訊網

曾經有一篇論文擺在我眼前,但我沒有絲毫印象,只能選擇撤稿,即使它發表在影響因子接近 6 的期刊上。

別不信,這是個離奇的真實故事...

所有作者都未參與,6 分 SCI 撤稿

3 月 25 日,愛思唯爾旗下期刊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撤稿了一篇題為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hi and bone erosion的論文。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據悉,論文通訊作者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超聲醫學科,肌骨專業組組長邱邐教授。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論文撤稿在科研界可以說是稀鬆平常,但是這篇論文的撤稿理由,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抄襲?剽竊?一稿多投?同行評審造假?

通通都不是~

根據官方的撤稿通知,本文系作者申請撤回,原因是論文署名的三個作者並未參與該論文或者對該論文並不知曉。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三個作者都沒參與過這篇論文,那麼論文是誰寫的,又是誰投的呢?

期刊和作者也沒搞明白~

愛思唯爾在回應「撤稿觀察」時談到,邱博士指出通訊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是偽造的,並確認了該電子郵件地址並不屬於她,疑似作者身份被盜。

圖片來源:撤稿觀察

偽造作者身份,在一個影響因子接近 6 的期刊發表文章,這操作一般人真的學不來。

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在學術界並不少見。

偽造作者身份,一種新興的造假方式

偽造作者身份(Forged Authorship)是近些年來一種新興的論文造假方式,即論文署名的眾多作者中的一個甚至是所有的作者,對相關論文的研究和發表未做貢獻、並不知情或並不同意。

圖片來源:撤稿觀察

2019 年,一篇發表在Trends in Chemistry的論文便對此類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偽造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增加論文的影響力,加快論文的發表。

圖片來源:Trends in Chemistry

通常情況下,存在偽造作者身份的論文大都可能存在問題,因此,這類論文在撤稿時,原因並不單單是偽造作者身份,經常還伴有數據有效性、結果有效性存疑,甚至是抄襲、剽竊等原因。

舉個例子,2018 年,PLOS ONE雜誌撤稿了一篇文章,原因除了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對論文不知情外,還有數據疑似造假。

圖片來源:PLOS ONE

若不是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致信期刊出版社,相信這篇文章還很難被揪出來,可以說偽造作者身份是一種非常隱蔽的學術不端行為了

當年清華學術地震,背後也有偽造作者的身影

類似情況不僅發生在國外,國內也有這方面的案例。

2018 年,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一科研團隊累計遭撤稿 11 篇,涉及圖像篡改、圖片文字數據重複使用,偽造作者署名信息等,引發了一場學術大地震。

圖片來源:撤稿觀察

涉事論文的第一作者葉肖鑫在其讀博期間,發表論文 16 篇,獲清華學術新秀提名,但最後被發現其論文存在數據重複利用,偽造作者身份等學術不端行為。

其導師在主動撤稿時,指出喬治亞大學華人學者 Z.T.H.Tse 並未參與相關研究,也對論文的發表不知情。

圖片來源: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對此,清華大學進行了嚴肅處理,撤銷了葉肖鑫的博士學位,同時對其導師追責問責,其導師唐國翌教授被取消招收研究生資格,並撤銷其材料學科負責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職務。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可以說葉同學事件也是一個坑導師的典型案例了。

嚴格審核下,偽造作者身份如何矇混過關

有些同學可能會感到疑惑,在期刊編輯的嚴格審核下,偽造作者身份如何矇混過關呢?

只能說科研黨演起戲來,水平都很高。

一般而言,偽造作者身份可以通過代籤作者協議、偽造作者郵箱、竊取他人科研成果等方式來完成一篇能瞞過期刊編輯的論文。

1. 代籤作者協議

代籤作者協議最為簡單,一般而言,只有在所有作者都同意的情況下,論文才可以發表,而代籤作者協議則是讓一個或者幾個作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同意」或者「被知情」。

下圖便是一個代籤作者協議而被撤稿的例子。

在這篇論文中,一位作者在並未告知另一位作者的情況下就代其籤署了作者協議,導致論文被撤稿。

圖片來源:NCBI

2. 偽造作者郵箱

偽造作者郵箱,使期刊編輯無法聯繫到被偽造的作者,這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方法。這些被偽造身份的作者很多都是真人,身份信息都可查,僅有郵箱地址是偽造的,甚至還是論文真實作者的導師或者同事。

在下面這篇文章中,論文一作偽造了其導師的郵箱進行投稿,最後被期刊撤稿。

圖片來源:Inorganica Chimica Acta

3. 竊取他人科研成果

剽竊他人成果指的是,未經他人允許,將他人的學術成果進行發表,甚至將他人列為共同作者。這種情況操作起來相對較難,畢竟獲得他人的數據不太容易,但也不是沒有相關例子。

下面這篇論文的撤稿理由便是論文的共同作者剽竊他人數據,所謂的署名作者並未參與該項研究。

圖片來源:Reproduction Nutrition Development

偽造作者身份的方式著實五花八門,但是不管論文數據是不是真實無誤,偽造他人身份發表論文都不是正途,不僅影響造假者的科學道德和科研誠信,還可能給被假冒者帶來負面影響

要是有人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送你個高分 SCI 一作,你敢要嗎?(責任編輯:Ivan)

封面來源:站酷海洛 Plus

相關焦點

  • 6分SCI被白給,所有作者均不知情;研究生被禁止發生性關係
    4. 6 分 SCI 竟被白給,所有作者卻均不知情3 月 25 日,愛思唯爾旗下期刊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撤稿了一篇題為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hi and bone erosion
  • 6分 SCI 被白給,所有作者均不知情;研究生被禁止發生性關係:2020...
    4. 6 分 SCI 竟被白給,所有作者卻均不知情  3 月 25 日,愛思唯爾旗下期刊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撤稿了一篇題為 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in gouty arthritis to Evalu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 sci論文等的時間太長能撤稿嗎
    不是所有發表的sci論文都會在期刊規定期限左右給出答覆。等的時間太長,雖不常見但也存在,怎麼辦?作者想撤稿卻又不知道能不能。那麼,sci論文等的時間太長能撤稿嗎?撤稿是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種常見狀況。依照相關規定,只要sci論文沒有見刊,就可以撤稿。
  • sci論文有錯誤會撤稿嗎
    sci論文有錯誤會撤稿嗎?這個要看錯誤是什麼錯誤了。若是很嚴重的錯誤,撤稿往往無法避免。若是小錯誤或者不是很嚴重的錯誤,作者及時寫一個勘誤就可以了,通常不會撤稿。向sci期刊投稿的文章,很多都有錯誤,哪怕是大牛撰寫的文章也很難避免,可見sci論文有錯誤是一個常見現象,但並非sci論文有錯誤就一定會撤稿。作為論文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仔細核查,能避免的要避免。若是沒有發現,投稿後才發現,就要及時的彌補,而彌補的方法就是寫勘誤。
  • 學校賠償上億美元,作者撤稿18篇SCI,被判緩刑
    ,被撤稿在所難免。 杜克大學在調查之後,認為論文中由杜克大學動物肺生理學實驗室給出的Figure 1A、Figure S1A中的Flexivent數據可能不可靠。經作者之一的Schwartz親自重複該部分實驗後,發現確實不可重複出氣道高反應性結果,而該實驗部分原是由Potts-Kant等負責的。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戴美鳳教授,來自江蘇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所以,即便論文作者強烈反對,雜誌仍然撤稿。
  • 中國SCI論文撤稿佔世界 44%,破歷史最高撤稿記錄
    1、中國SCI論文撤稿佔到所有撤稿的44.0%  截止到2020年7月,世界範圍內共有23,425篇SCI撤稿,其中中國有 10,303篇,遠遠高於第二位的美國4,125  4、撤稿論文分布發達城市居多  統計發現,撤稿論文所屬的機構分布較廣,北京、上海、武漢三地較多,其中北京數量最多,共有69個。
  • SCI撤稿,是否還要撤回不當所得?
    然而,該生並沒能對此進行correction校正,而是選擇了從雜誌上撤稿。鑑於該撤稿事實,依據學校學位授予規定,在此取消該生已獲得的博士學位。2撤稿雜誌《PEDIATRIC ANESTHESIA》是一本老牌麻醉學雜誌,影響因子相對穩定,近年來呈現小幅度的上漲趨勢。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撤稿聲明,一篇完成於 2015 年的論文被撤稿。圖片來源:論文截圖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該論文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浙江萬裡學院,該學院位於浙江寧波,由浙江省萬裡教育集團為主舉辦。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創刊十年,Scientific Reports 每年的發文量從第一年的 204 篇,僅用五年時間就超過萬篇。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師娘曾要求撤稿,但我並未處理
    今日(1月14日),涉事論文作者徐中民回應稱,2013年其將論文刊發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之後師娘曾聯繫要求撤稿,但他並未處理。現在事情發酵後,導師一家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徐中民稱自己非常內疚和痛苦。徐中民對導師崇高感的論述總結。
  • 44所中國大學被曝問題論文,有教師抄都抄錯了,還虛構洋作者
    記者採訪中發現,這些論文的中國作者,有的將論文作為學術成果用於申請博士學位,有的用於申報副教授職稱,有的用於獲取科研獎勵。查無此人閆振海是最早被撤稿的作者之一。今年2月4日,數學期刊《差分方程進展》宣布撤回他名下2015年的一篇論文。論文通訊作者正是比阿特麗斯·尤西。
  • SCI論文投稿中如何申請撤稿
    SCI論文投稿中如何申請撤稿?撤稿是一件很不嚴肅的事情,操作不當,會變成一種不好的行為,除非特殊原因,不建議作者申請撤稿。若確實需要撤稿,則要按照SCI論文撤稿要求申請撤稿,以防撤稿的行為給自己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 迷惑研究:論證婦科疾病患者更有性魅力,發表七年多終於撤稿
    同行們批評它物化女性,並質疑研究沒有得到參與者充分的知情同意。近日,該論文作者決定主動撤稿。患者的魅力能打幾分?學界已經發現,EMT的風險因素包括具有更短月經周期、更早初潮日期、低體重指數等。在這篇論文的引言中,作者指出,當時沒有將女性患者吸引力高低與該病症風險直接聯繫起來的研究結論。
  • sci一稿多投後果嚴重嗎
    如需了解詳情,請加責編微信:xueshuzhishisci一稿多投後果嚴重嗎?嚴重。發表sci論文,需要花時間等審核結果,一稿多投雖然可以節約時間,但這一行為屬於學術不端,是被期刊嚴令禁止的,一旦被發現,後果比較嚴重。
  • 利用這個套路,環狀RNA輕鬆發4.5分SCI
    購買VIP會員可以免費學習所有課程,一次性付費,永久有效~SCI狂人團隊VIP會員看完這篇文章,
  • SCI/SSCI論文發表之後可以撤稿嗎-英輯官網
    ,就要複雜一點才能完成撤稿,作者需要和期刊雜誌社進行溝通協商,撤稿是萬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儘量不要撤稿,撤稿之後會給作者帶來不好的影響,對於今後的論文發表也是非常不利的。1.如果是因為多個作者之間的不同意見而導致撤稿的,需要向期刊雜誌說明原因,期刊主編會給出是否符合撤稿條件,如果同意撤稿,那麼會在下一期刊登撤稿聲明,一般聲明會給作者過目,但是原文還是保留在網上,但是會加上撤稿聲明,要如實說明撤稿理由。
  • SCI/SSCI論文發表之後可以撤稿嗎?英輯編輯
    ,就要複雜一點才能完成撤稿,作者需要和期刊雜誌社進行溝通協商,撤稿是萬不得已的選擇,所以儘量不要撤稿,撤稿之後會給作者帶來不好的影響,對於今後的論文發表也是非常不利的。1.如果是因為多個作者之間的不同意見而導致撤稿的,需要向期刊雜誌說明原因,期刊主編會給出是否符合撤稿條件,如果同意撤稿,那麼會在下一期刊登撤稿聲明,一般聲明會給作者過目,但是原文還是保留在網上,但是會加上撤稿聲明,要如實說明撤稿理由。
  • 同濟大學SCI文章,因圖片重複使用,作者主動撤稿
    共同第一作者Dong Chen(音譯 陳東),通訊作者 Shao-Hua Li(音譯 李少華)。該文章研究miR-132 /甲基-CpG結合蛋白2在調節神經幹細胞分化中的作用。質疑2020年9月1日,被學者提出質疑,發現文章存在圖片重複使用情況。如下圖,已用相同顏色的框畫出。
  • 華僑大學一院長被同事舉報「多次遭國際期刊撤稿」,校方介入
    他說,文章發表之前,自己沒有看過原稿,也從沒有籤過字,對於論文被署名毫不知情。論文第一作者已經承認了這個情況,已向學校做了說明。專家表示,通訊作者對於論文被署名而不知情的狀況可能存在,目前不少學術不端的情況就是學生把名氣更大的老師名字掛在論文上到處去發,因為這樣被錄用的可能就大。
  • 高考作文只考了6分,竟被川大破格錄取,但他進入大學卻屢屢掛科
    高考也是我國提拔人才的1種方式,分數也代表了學生的能力,考上1所重點高校,並不是1件容易的事,功績要非常精良,儘管高校招生有著嚴酷章程,但是面臨少許特殊人才,甚至於會有好多高校會衝破原則,破格登科,但是有這樣1位考生,他很特殊,高考課文只考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