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人很「潮」丨行天下

2021-02-13 人民日報行天下

第一次來潮州,就被這裡的「潮人」所吸引。

歷史上的潮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就是其中的一位。韓愈不是潮州人,在元和十四年因為唐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上表力諫,得罪了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當時的潮州屬蠻荒之地,偏僻落後,韓愈在潮州為官只有八個月,卻惡溪除鱷,釋放奴婢,興辦鄉校,他為官一方,造福百姓。潮州之所以能成為嶺東的文化中心,韓愈延學興教功不可沒。潮州百姓為紀念韓愈,將山水改姓韓,有了韓江、韓山。韓愈字昌黎,便有了昌黎路,有了昌黎小學,韓山上則有韓文公祠。

來到潮州,不去拜謁韓愈這位歷史潮人,就像到了北京不去登長城一樣遺憾。顧不得天氣炎熱,我們一行興致盎然地去往韓文公祠,與這潮人相逢。

潮州風景

韓文公祠依山而建,層次分明,前落是韓祠的主體,後落是侍郎閣。拾級而上,面前的石階共有51級,是紀念韓愈51歲時到潮州,可見潮州人對韓愈的敬仰之情,每個細節都不含糊。石階平臺上豎著一座高大的石雕牌樓,匾額上書「韓文公祠」。據記載,舊的石牌坊是明朝天順年間所建,可惜早已損毀,牌坊上的對聯倒是留傳了下來:佛骨謫來,嶺海因而增重;鱷魚徙去,江河自此澄清

正殿左側有碑刻「功不在禹下」,出自韓愈自己的文章,是韓愈稱讚孟子的話,被後人反過來讚美了他。他來潮州之後除以上功績,還積極發展農桑,修築水渠,引水治水,其功若古代的大禹。

韓文公祠

對於韓愈的評價,最為世人熟知的是宋代蘇軾撰寫的一篇碑文《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記》,這是蘇軾應潮州郡守王滌之邀而寫。文中蘇軾將韓愈比作浩然正氣的化身,因而能夠做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只是,這塊碑歷經三番五次損毀,沒法還原蘇體真容了。為此,潮州市文聯的陳主席組織人手,藉助高科技,從蘇軾的所有字帖中拆分出偏旁部首,用了一年多時間,用電腦「還原」了碑文。

木雕中的潮人

潮州有先賢治學思想的引領,後世對教學育人尤為重視。潮州湘橋區意溪中學就是典型代表。這個學校雖是鄉村中學,卻把傳承民族文化作為教學的必修課,堅持統籌兼顧、寓教於樂,有效地整合校內外資源,制訂詳實可行的訓練和教學計劃,開展舞龍舞獅、武術、大鑼鼓教學、科研、競賽、文化交流,拓展多元化校園傳統文化特色活動的探討和交流,讓龍獅、武術、大鑼鼓這些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得更深更廣。

說來有趣,在卷帙浩繁的《辭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詞,必須貫以「潮」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為了專有名詞,可見其專業性之強,影響力之大。據史料載,潮州木雕在唐宋時已初具規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潮州木雕也有非常鮮明的風格,其形式有圓雕、沉雕、浮雕,更能展示藝術魅力的是多層次的鏤空雕,堪稱高端藝術品。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卓越的創造,是那種穿透、鏤空、多層次的「通雕」

潮州木雕

在潮州工藝美術館,我欣賞到了木雕大師辜柳希的作品,他的通雕吸收了圓雕、浮雕、陰刻以及繪畫的長處,融匯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他還善於把曲折複雜的故事在一個畫面上,有條不紊地聯繫起來,既照顧到敘事的明了完整,又照顧到造型的單純概括,既能給人一目了然的印象,又經得起仔細玩味賞品。人物和環境的處理,亦實亦虛,像極了散文與小說的文體,一實一虛,決非自然的仿造,他借用一門一柱一樹一石的簡單物象,讓我們觀者在腦海裡馳騁遐想。而且,辜柳希大師的構圖不受透視法則的約束,人物加以適當的變形,不強調縱深的真實感,講究的是疏密勻稱,穿插聯結,緊湊結實,是木雕藝術的精品。

潮州木雕

除過藝術觀賞,潮州木雕密切聯繫著日常實用生活的各個方面,更適應百姓的思想感情和審美上的需要。在潮州,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民居之陋,隨處可見木雕藝術的存在。所以,潮州還有「木雕城」之譽稱。

瓷器裡的潮人

因為對潮州的不甚了解,所以聽說潮州是「瓷都」時,我不免有些驚訝。殊不知,唐代潮州已生產青白釉瓷器,至宋代,城東的筆架山水東窯生產規模更大。因為市郊有飛天燕瓷土礦,資源豐富,品質優良,構成了潮州瓷器發展的先天條件。如今,潮瓷的出口量是景德鎮瓷器的兩倍多。潮州瓷最大的特點在於泥料潔白無瑕,器物具有簡潔典雅之美,在中國瓷器領域有其重要地位,再加上工藝師們善於創新,每個階段都能出現創新,令潮瓷一直能貼合時代審美趨勢。

潮州古城  

值得一提的,潮州的手拉朱泥壺,歷史悠久,積澱深厚,演化有序,是潮州陶瓷業的一大奇葩。從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壺便獨具一格,經300餘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改進,潮州手拉壺工藝師的制壺技術和選料、制泥工藝發生了質的飛躍,本地製作手拉壺的泥料及工藝水準,不僅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逐漸趕超宜興紫砂壺,成就了一大批工藝大師。牌坊街明德園的謝華便是代表人物,謝師傅所帶的徒弟中,竟然是些十八九歲的少男少女。與他們同齡的「00後」們,大多整天戴著耳機,抱著手機聽歌打遊戲,可眼前的這些孩子在大師的指點下,每天沉浸在陶泥裡,心無旁騖。

朱泥壺的塑造技藝採用的是古老手拉方法,運用手指按一塊放在自動轉盤上的泥,將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內外翻轉。因為轉盤是做圓周運動,所以朱泥壺最終的形狀也只能是圓潤謙儒的,只不過在這些少男少女的手指一伸一收之中,它又會呈現出圓無一相的情況來。所以,每一把朱泥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幫熱衷於陶泥,在泥陶的方寸天地飛揚的學徒們,實在「潮」得與眾不同

潮州手拉朱泥壺

正應了那句「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此行,讓我見證了潮州人傑地靈,「潮人」輩出。

作者介紹

溫亞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西風烈》《硬雪》等作品;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日、俄、法等語言出版。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地道潮州人唱紅《潮州人》 潮汕網紅景點帶火原創歌曲
    網紅景點」,其開場歌曲《潮州人》成為「網紅歌曲」更可謂是當仁不讓,溫暖優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在潮汕本地人乃至外地遊子之中廣為傳唱。2016年,元朝在潮州發行了個人第二張音樂專輯《潮》,新近成為網紅歌曲的《潮州人》便收錄此中。關於專輯名字,元朝如此詮釋道:「潮」包括兩種概念,一是指潮汕本土文化,一是指潮流。他希望透過音樂專輯,抒發對潮州這座千年古城的熱愛,歌頌潮汕人刻苦拼搏、勤勞踏實、團結友愛的精神。
  • 茶三酒四踢桃二,潮州人的諺語你了解嗎?
    潮州人愛喝茶,也喜歡喝酒,閒暇之餘也會出去溜街,但是對於這三者,卻有著不一樣的標準。潮州有句諺語叫做「茶三酒四踢桃二」,便是最好的詮釋,寥寥幾語,蘊含著不一般的內涵,很好的詮釋了傳統文化精髓。潮州人喝茶喜「三」茶是好東西,愛喝茶的人重修養,有內涵。一般潮州人喝茶,都是三個杯子,茶必三人同喝,三人喝茶,謂之會茶。至於杯子就不能多幾個嗎?這個在
  • 炎炎夏日,潮州人從小吃到大的草粿,是潮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炎炎夏日,潮州人從小吃到大的草粿,是潮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炎炎夏日裡,來上一碗潮州草粿,爽滑清甜,是潮州人必點的消暑美食!我喜愛草粿,喜歡的就是草粿那種樸實。這碗存儲在記憶深處的草粿,是獨屬於潮州人的記憶,只和這兒的文化有關,和潮州大地有關。潮州草粿,甘甜清爽,拂去了整個夏天的燥熱,溫暖了我們這一生對故鄉的牽掛。炎炎夏日,潮州人從小吃到大的草粿,是潮州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夥伴們,你吃過潮州草粿嗎?
  • 千萬要小心潮州人!
    圖源:馬蜂窩Janinexx潮州西湖公園對於潮州人來說是一個充滿童年記憶的公園是潮州人的「人民公園」潮州人最好這一口不論在哪裡它都是潮州人最想念的味道是潮州地方傳統小吃深受潮州人的喜愛吃它時除要和「草仔」一起吃外還可醮辣椒蒜泥醋等醬碟進食
  • 潮繡、潮雕、美女、潮塑、潮劇、功夫茶、潮州菜,潮州瑰寶甲天下
    潮州古城,其實也是水的天下。潮州有東湖、西湖和一十八池,這些清波澄澈的水面,涵育了潮州的一方民氣。初春三月,時雨霏霏,那池那水,便漾起一圈圈漣漪,青翠了小城的天氣。那時城西城南一帶,古城牆下,排列著一眼眼波光粼粼的池塘 :南濠池、書院池、鄒厝池、陳厝池。
  • 天下行租車——服務無止境,伴您天下行
    天下行租車有限公司座落在美麗的鷺島廈門,成立於2010年,是集租車、售車、以租代購、汽車商城於一體的,覆蓋全國的汽車出行服務提供商。是福建省規模最大、 福建省唯一可異地還車、 獲得政府支持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
  • 天下奇觀錢塘江潮,如何形成?
    天下奇觀錢塘江潮,如何形成?有宋潘閬的《酒泉子》,記載了觀潮的盛景,「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江潮兇猛,弄潮兒立在潮頭,迎接自然的滔天威力。
  • 《潮州幫》登陸愛奇藝 施俊喆用潮州人的方式演繹真正「潮州幫」
    3月9日,由畢基導演執導,「大娛時代」旗下演員施駿喆領銜主演的以潮州人商戰為背景的《潮州幫》於愛奇藝全網獨播。《潮州幫》講述了香港巨商鄭家幼子鄭森在父親死後力挽狂瀾執掌家業的故事,繼《追龍》之後,又一部有關潮州人的香港商戰片橫空出世。
  • 躲開擁擠的人潮,細觀天下奇觀——錢塘潮
    「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錢塘潮「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捲地般湧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
  • 湯圓盼團圓,碗中寄情絲,從「湯圓」鴨母捻看潮州人的鄉土情懷
    如今的鴨母捻美食,每個碗裡除了四粒可愛的丸子之外,潮州人還會配有蓮子、黑木耳、木瓜、紅棗等等配料,這些食材放在一起的口感特別讓人難忘。所以,鴨母捻是潮汕地區經典的甜品之一,就算是平日裡不太喜歡吃甜品的人都會在品嘗過鴨母捻之後感到回味無窮。三、鴨母捻表達著潮州人對家的獨特見解家,永遠是潮州人最嚮往的地方。
  • 潮眼丨疫情慈善版畫繪畫,洛杉磯街頭黑色幽默「小白人」塗鴉
    #插畫#潮流藝術 / 潮流玩具 / 潮物/ 藝術家 / 設計師吐槽 丨 品牌 丨 周店 丨 人物 丨 周物 丨 潮玩 丨 乾貨周物欄目國際疫情日漸嚴重,美國疫情一直得不到控制。關注潮眼,帶你了解更多潮流藝術、潮流玩具......
  • 百年潮已起,青春起而行
    聽見百年潮漲澎湃而來的波瀾聲,2021,從現在執筆書寫,中國共產黨即將與人民一道迎來矢志奮鬥的百年風華。2020年之中國,在波瀾壯闊的抗疫鬥爭中,我們積累了重要經驗,收穫了深刻啟示,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光明日報丨陳景熙:持續深化潮汕華僑社會文化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潮汕地區是我國著名僑鄉。汕頭經濟特區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原創詩歌丨正方形:十四人與十四行
    《十四人與十四行》組詩,為張政碩給他的所有研究生同學而作。十四人與十四行(組詩)  "И слёзы счастья душат грудьПеред явленьем Карменсты"——Александра Блока
  • 潮州人都喜歡吃,潮州著名的八大粿類,第一種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
    紅桃粿造型像一隻桃子,包含著潮州人祈福祈壽的美好願望。第二種是「此鼠非彼鼠」的鼠殼粿。鼠殼粿是所有粿裡面製作歷史最長的一種,可以說是粿類中的老大哥。鼠殼粿的內陷是用鼠殼草和甜甜的豆沙做成的,整個粿的顏色是綠色的。吃鼠殼粿有去胃腸瘀積的作用,偶爾吃幾個可以養胃。第三種是「一口兩三個」的鹹水粿。
  • 【惠遊湖北】視頻作品丨三峽天下壯 請君乘船遊
    【惠遊湖北】視頻作品丨三峽天下壯 請君乘船遊 2021-01-1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州人「迎老爺」鞭炮鋪滿一條街 如大片爆炸場面
    原標題:潮州人「迎老爺」鞭炮鋪滿一條街 如大片爆炸場面   正月十三,汕頭市澄海蓮下南灣「老熱」,就是傳統中「迎老爺」,是潮州各村的習俗。當地市民擺出了可以稱為狂暴的鞭炮的陣勢,整整鋪滿了一條街道。
  • 潮經濟丨終於開學了!家長哈哈哈哈哈,老師嗯嗯嗯嗯嗯,學生嗚嗚嗚嗚...
    學生:嗚嗚,寒假作業不見了~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漫畫創作丨畢鳳至,鄭嘉琪,李悟 RAP創作丨0411Crew—C.R.E.A.M,李孔亮,張佳俊 編 輯丨丁青雲,譚婷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