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熱議改善收入分配:住房租賃將起效,農業轉移人口是關鍵
12月19日,在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多位專家圍繞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問題發表了意見與建議。專家們指出,目前居民收入分配偏低導致無法挖掘消費潛力,收入不平等程度依然較高,但差距並沒有加劇惡化,過去幾年間不同收入水平群體的收入增速基本同步。
-
房地產市場結構需進一步優化 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下一步應注重開源節流,一方面增加土地供應和平價住房供應,尤其是增加近郊農村建設用地的供應,現在僅僅用於租賃用途,是擔心直接用於商品房用途會影響現有房地產價格體系。另一方面,通過適當增加持有環節稅收體系改革和推出,壓制投資性需求,有效釋放存量供應,減少空置,從而解決該突出問題。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中國證券報:未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將出現哪些變化?
-
張宇:住房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
張宇指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同時,住房市場的供給約束了人口的集聚,限制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
政策性住房租賃市場大有可為
2020年1月,廣州市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交了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試點工作方案,成為首批13個開展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試點的城市之一。廣州市的做法之所以被重點提及,主要是因為其通過政府、金融、企業三方合力,特別是以建設銀行(以下簡稱「建行」)為代表的擁有雄厚資金力量的金融機構的介入,通過建造政策性租賃住房,有效地解決了新市民的住房問題。
-
天津多渠道增加長期租賃住房-地產頻道-北方網
本市多渠道增加長期租賃住房,以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其中,全市住房租賃交易管理智能化平臺本月底上線,讓群眾辦理相關業務更加方便快捷。 「十三五」期間本市累計新增租賃住房7.1萬套(間),發展人才公寓、藍領公寓、白領公寓、職工宿舍等政策性租賃住房,全市已投入使用11.7萬套(間),滿足了人才、產業職工的住房需求。
-
住房租賃市場:政策與未來——房地產周期系列研究之二十六
2.租賃市場前景廣闊:需求端,租賃房需求逐年增加,主要原因為城鎮化進程衍生大量流動人口;房價高企、限購限貸,部分需求從購房市場外溢到租賃房市場;晚婚導致置業年齡延遲,延長個體租賃消費周期,間接增加租賃需求;供給端,租賃房源供給不足,且租賃市場痛點較多,規範的租賃市場和長租公寓亟待發展;資金端,融資渠道拓寬,兩支公寓ABS成功發行;與發達國家對比,我國租賃市場GMV有待大幅提高。
-
官方發布:青島市城鎮租賃住房發展規劃(2020-2022年)
(二)具體目標規劃期末,實現城鎮租房人口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20平方米,全市租賃住房房源達到50.5萬套(間),租賃住房套數佔全部城鎮住房套數的比例提升至15%以上。實現為50%的新增城鎮人口提供滿足需求的租賃住房,近30%的城鎮人口租房居住。多渠道增加租賃房源供給。以新建、改建為主,盤活存量為輔,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有效供給。
-
為什麼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北大教授張崢解讀
他認為,在推動租賃住房建設,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確保資金投入和項目運營上的市場化;形成低成本租賃住房用地的多渠道供給;形成多層次人群的租賃住房供給,特別是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在產業結構變遷和人口流動的情況下,農業轉移人口城市化將帶來大量的住房需求,尤其是住房租賃的需求。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增加租賃住宅有效供給,才能夠有效解決新市民的居住問題,形成人口增長、產業發展相互促進。第二,城鎮化率的進一步提升需要租賃住房市場作為堅定支撐。光華思想力課題組預計2035年中國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75%-80%。
-
我市被列為省級住房租賃試點城市
日前,我市被列入省級住房租賃試點城市。由於當前我市的房屋租賃市場以個人房屋出租為主,租房難、租賃市場不規範等現象長期存在。在各級部門相繼出臺政策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背景下,隨著由房企自持、專門用於租賃的住房增加,租賃市場有望進一步規範。
-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崢:建議啟動「租賃住房、住房公積金...
第二十二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19日舉行,與會專家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需加速推動租賃住房建設,建議啟動「租賃住房、住房公積金、REITs」三位一體的新一輪住房改革,應對租賃住房面臨的土地資源稀缺、資金短缺、運營效率低、覆蓋面較小、稅費政策不完善等挑戰。
-
「租賃」成為10餘省份2018年住房政策關鍵詞,對房地產市場將產生...
「新華視點」記者發現,正在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有10多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提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這對全國房地產市場來說意味著什麼? (小標題)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加大租賃房建設與供給 加大租賃房的建設與供給,是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共同提出的舉措。
-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工作...
>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以解決城鎮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租購併舉、市場配置與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進一步完善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力度,充分尊重保障對象的選擇權,將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範圍,多渠道保障住房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
-
你了解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將帶來哪些重大利好嗎?
顧名思義,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是一種新型的、也被實踐證明是有效的增強租賃公司資產流動性的手段。在我國推行該金融政策制度,是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關於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要求及完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等配套政策的需要;尤其通過該制度讓更多的投資主體參與到住房租賃投資領域,擴大住房租賃市場規模,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租賃住房,有效緩解城市住房壓力。
-
5城與中國建設銀行籤約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據初步測算,中國建設銀行預計將提供不少於1100億元的貸款,支持5個城市在未來三年內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籌集約40萬套(間)政策性租賃住房,解決約80萬新市民的安居問題。政策性租賃住房是由政府給予政策支持,企業和其他機構投資建設的小戶型、低租金租賃住房,主要供應非戶籍常住人口和新落戶的新就業大學生等城鎮無房常住人口。
-
存量房時代來臨 一二線城市成住房租賃主戰場
繼阿里巴巴高調進入住房租賃市場後,近日京東也拿到了進軍租賃市場的入場券。大量資本的湧入,源於萬億元的租賃市場規模以及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巨大發展空間。剛剛結束的十九大,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住建部也明確表示目前正在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租賃管理條例》。
-
長沙「租購併舉」新舉措:非住宅用房可改造為租賃住房
去年7月,財政部、住建部聯合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工作,長沙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共16座城市入圍試點名單,並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長沙將通過國有建設用地新建、配建租賃住房、非住宅改造作為租賃住房、盤活存量住房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租賃住房房源。」
-
南京「N+1」模式合規化,專家:有助於緩解住房壓力,利於城市人才儲備
業內人士表示,不久前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第八點第31條明確提出「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南京市對於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政策應聲落地,在明確標準的前提下推進「允許客廳改造再出租」模式合規化,是對中央政策的積極響應,將有助於房屋租賃市場的長遠發展。
-
廣州規範住房租賃:一次性收租不得超一年
據廣州日報消息,今日(1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新增租賃住房有關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住房租賃合同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有效打擊「明租實售」。
-
公交司機600套公共租賃住房!
走進《公共運輸資訊》,及時掌握公交領域的行業政策、管理理論、科技信息、專家觀點和先進經驗......》(建辦保函〔2017〕634號)及《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深府規〔2018〕13號)精神,根據《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條例》有關規定,決定面向我市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公交司機及環衛工人定向配租1200套公共租賃住房,其中公交司機600套、環衛工人600套。
-
住建部部長:堅持「穩」字當頭,大力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
著力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加大城市困難群眾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引導發展社區養老、託幼、醫療、助餐、保潔等服務。修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著力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促進解決新市民等群體的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