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科類的考試題中,其題型不外乎有這幾種:填空題、單選題、多選題、名詞解釋、列舉題、簡答題、論述題(綜合題)、計算題等題和題型,在這些題型中,相比而言,超級記憶法對計算題的幫助顯得弱一些,但對於其它題型來說用我們學過的超級記憶方法卻可以幫上大忙。
超級記憶法對於文科類學科內容的記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哪裡有文字記憶的需要,哪裡就有超級記憶法的馳騁空間!
文科類的試卷中,純粹屬於「背」的分數要佔整個卷面分數的 60%—90%甚至 100%,如果這些題你答得好話,那麼獲得一個中上等的成績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你若是學文科的話,那麼在掌握了超級記憶法後,你肯定會成為尖子生,如果你能真正熟練的應用超級記憶法的話,你一定會成為學校的第一名!
在學習時,面對那些題型,我們選擇哪種記憶方法呢?
1、填空題、單選題,用一對一聯想法解決;
2、若涉及數字記憶的填空題、單選題的話就用直接串聯聯想記憶;
3、多選題、各詞解釋、列舉題用直接串連聯想法或藉助詞句聯想法;
4、簡答題、論述題(綜合題)可用藉助詞句聯想法或定樁法等記憶。
在平時的學習中,應用超級記憶法中的記憶方法來學習、記憶,可牢牢的掌握各章節的基礎知識,這樣一來,考試中再遇到一些綜合類的問題時,就能很快的把相關的基本知識聚集起來,找出最貼近題意的材料來組織解答。
這就如同先準備好各種建築材料,等到開始建造高樓大廈時馬上就可施工一樣。
況且,通常情況下考試中基礎知識要佔大多數分數,所以掌握好超級記憶法,一定會在學習上助你一臂之力!
一、填空題的超級記憶
例 1、記憶三國時期,魏國發明家(馬鈞)製成一種便於操作的灌溉工具一(翻車)
這一題中,考的是發明家的名字和灌溉工具的名稱。對這樣的小題,我們可用一對一聯想法來記憶。
這很好聯想:馬駒(馬鈞)剛學拉車,所以總翻車(翻車),為了防止出題者對該題變換角度出題,我們乾脆把「魏國、馬鈞、灌溉工具、翻車」都做一下聯想,這樣不論他出什麼題我們都可答出來。
聯想:餵過(魏國)馬駒(馬鈞)後,拉著灌溉工具(灌溉工具)去幹活,半路上翻車(翻車)了,工具壓壞了,馬駒也受傷了。 這樣就應全記住了。
例 2、記憶 8 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各部,被唐朝冊封為懷仁可汗。
唐朝時,國家鼓勵培植蘿(骨力裴羅)卜,農民們都起早貪黑的幹,但壞人可不願汗(懷仁可汗)流浹背地幹活,他們專等著偷別人的蘿蔔。
【要點】:用一對一聯想法能把各章節中的基礎知識一點一點的「吞食」掉、「分化」瓦解各章內容!
二、單選題的超級記憶
單選題與填空題實際上差不多,都屬於短小內容的記憶。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 他們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填空題一點「提示」都沒有,你能想起來就能填上, 想不起來就填不出,它要求你需要準確掌握該題。
而單選題則不同,如果你對該題還有些印象,但不能準確說出答案,若碰巧它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了,那麼你可能看著四個備選答案,就能選出正確的,這些備選答案實際上有提示的作用。
也就是說,同樣一道題作為填空題你可能答不出來,但是作為單選題你就能答出,這就是那個正確備選答案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當然,你是指你對該題還有印象的情況下,才會作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你對它一點印象都沒有,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說,單選題和填空題可劃分為一類。
實踐中我們發現,如果你在平時對某一題做了聯想,那麼考試中再出現該題時你就會很快地、準確無誤地選出正確答案,即使在幾個備選答案之間有些模糊,有些遊移不定,只要你按原來的聯想回憶一遍就不會再遲疑了。有時你會感到有些題簡直是白送分給你!
例 3、最早種植「慄」是在 A、河姆渡氏族 B、半坡氏族 C、大汶口文化晚期
看到這道題我們幾乎立刻就會選 B、半坡氏族,因為我們以前做過這個聯想, 只要你按原來的聯想回憶一下就可找出正確答案。這題中「河姆渡氏族」可能會造成幹擾。其實那個時期種植的是「水稻」。
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可做這樣的聯想:種植水稻當然離不開水,肯定得離「河」近呀!所以半ft坡(半坡氏族)種植「慄」,河姆渡種植「水稻」,就很輕易的區分開了。
或者通過「慄」字和「水稻」的「水」字上就能區別出來,你看「慄」字下面有一「木」字旁,所以「木頭」當然要長在「山坡上」(半坡氏族);「水」自然會流進「河」裡(河姆渡氏族)啦!二者也很好區分,自然不會混淆。
平時對關鍵的、重點的地方做一下聯想,單選題就是白送你分!
三、多選題的超級記憶
多選題是大家得分較低的一個題型,因為多選一個、少選一個答案都不得分, 有的錯選甚至還要倒扣分,所以要求你對該題準確掌握的基礎上才能做出選擇。
我們知道,多選題一般有 2—5 個備選答案,而平時對於 3—7 項內容的記憶,我們選用「直接串連聯想法」和「藉助詞句聯想法」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只要你對該題做過聯想,考試時,展開以前的聯想就可準確地找出正確答案,在選擇時決不會出現模糊不清、模稜兩可,看這個好像應該選,看那個好像也對的情況。
例 4、下列屬於「商鞅變法」的內容有:
A、建立縣制 B、方田均稅 C、獎勵耕織 D、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還記得商鞅變法的聯想嗎?我們當時用的是「改革開放」一詞做的聯想。
通過回憶聯想我們是不是就可作出正確選擇?你看,「改」不是「悔改」嗎?
對不思悔改的惡霸扔廢井填(廢井田)了,打開他家前門(開阡陌)分發財物, 即「廢井田,開阡陌」「革」是「皮革」用「皮革」獎勵軍功;「開」即「開始」開始對封建王侯建立限制機制,即建立縣制;「放」即「放牧」放牧多的獎勵耕牛、織布即獎勵耕織,經過這番回憶那 A、C、就一定是正確答案了。
平時對於多選題的記憶除了用藉助詞句聯想法外,還可用「直接串連聯想法」 來記憶。例如記憶「秦始皇的統一措施」,總共有 4 條: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我們可這樣進行聯想: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中國,是因為他肚量大,大的橫(度量衡)著走,大肚子裡裝的都是貨幣和文字。
老秦是個專制主義,中央的權利集(中央集權)於一身,所以才統一了中國。這樣,當遇到該題的多選題時, 你就會很快選出正確答案了。
因此,平時多聯想,加深印象,多選題也能得高分!唯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 有時備選答案中有的是原來的答案的另一種叫法或是同一個意思,這樣的答案其實也對,也應選,所以,對於這樣的選項要多加注意。
四、名詞解釋、簡答題、列舉題的超級記憶
這三種題型可採用「直接串連聯想法」、「藉助詞句聯想法」或「組合方法」 等記憶方法進行記憶。
但是用超級記憶法記憶這幾種題型都有一不足點:就是只能記住關鍵詞語而不能一定不差的記住全文。所以有時答案不是那麼圓滿,會有一些敘述性的內容答不全。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你能答出關鍵的條款,那起碼也能得一半以上的分數,所以超級記憶法仍不失為提高記憶效率的好方法!
我們在期未考試時,因為要同時記幾科的名詞解釋、簡答題、列舉題等問題, 所以記憶強度非常的大,答竄題的情況也時常發生,遺忘更是難免。
但是,如果事先你用超級記憶方法聯想過了,那麼就會比機械記憶更深刻的多,它會很方便的幫助你回憶,也能消除過去上考場前一腦子的糨糊感。
例 5、記憶「會計」的名詞解釋:
會計是以貨幣形式,採用現代化的專門方法,對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統。
先劃分出關鍵詞:會計、貨幣、現代化、專門方法、擴大再生產、資金運動、核算和管理、系統
【聯想設計】:
過去,會計給人的印象就是戴著眼鏡扒拉算盤。現在不同了,會計管理貨幣都用上了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有一套專門方法來跟蹤錢是否是用在了擴大再生產上,如果不是,資金自己會運動回來。而且核算和管理由計算機系統自動完成, 解放了會計。
這樣考試時,通過回想這些關鍵詞就能答出該題的名詞解釋。
對於簡答題、列舉題,我們雖然也只能答出要點,但剩下的補充內容你可適當的做一下發揮,只要不寫出一些原則性的錯誤,那麼這題的分數就會趨近於滿分。
例 6、記憶會計科目的作用: 會計科目是反映資金運動的方法會計科目是組織會計核算的依據會計科目是進行會計管理的手段,會計科目是加強國民經濟核算的工具
註:文中的劃線部分為劃分的關鍵詞。
我們就選用題中的「會計科目」一詞來同四個答案要點進行聯想。
【聯想設計】:
「會」與「資金運動」:領導開會決定拿出點資金來開個全廠運動會。 「計」與「會計核算」:算計一下得需要多少錢,自然得由會計核算了。
「科」與「會計管理」:財會科長是全科的會計管理者,會上,領導就把核算任務交代給科長了。
「目」與「國民經濟核算」:領導繼續講話說:「目前,國家倡導全民健身,國民身體素質提高了,經濟上付出點也是合算(核算)的」。即國民經濟核算。這樣,通過「會計科目」就可想起「會計科目」的作用了。
在應用超級記憶法學習時,可直接在書本上圈出關鍵字句,並把選用的「外援」詞句寫在該題的旁邊,或者把聯想過程簡單的寫一下,這樣再複習時就可很快想起聯想,完成記憶。
另外,在剛開始劃關鍵詞時因為掌握不好方法,可能會出現看哪個字都重要, 看哪句話都想劃的情況。先別著急,這是一個過程,等慢慢地熟練後就好了,熟練後就能一眼看出關鍵字句。
抓住要點記憶、抓住要害記憶是記憶的訣竅!
最後要說一下,多選題和簡答題實際是一種類型題,二者可互換。
即同一道題既可出多選題也可出簡答題,就像填空題可和單選題互換一樣。
當一道題以多選題出現時,其備選答案又會給我們提供「暗示」,看著這些答案,回想、對照一下聯想就能選出正確答案。
有些多選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給予掌握了超級記憶法的人的一個「優惠」!
五、論述題(綜合題)的超級記憶
論述題有時與簡答題差不多,這是從大類上來說的,簡答題只要求答出要點即可,敘述性內容可答可不答;論述題則要求在答出要點後,還要進行一下解釋或補充。
從「答案要點」這個角度講,它與簡答題是一樣的。論述題帶有綜合的性質,是在簡答題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延伸和發揮。
有時,有的論述題是要求綜合一下相類似的問題的,如:論述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及其倡導的學說,那就得從春秋時期一直談到明末清初所有的思想家及其學說;若論述古代歷史上的變法和變革,則要從戰國時期一直論述到北宋,把所講到的變法和變革都論述一下,這是同一類題的綜合論述。
對於這一類型的論述題,除非你考前做過,否則,超級記憶法不可能幫你全答出來。
這需要你有紮實的基本功,需要你得熟練掌握相關知識。那麼超級記憶法對什麼樣的論述題有效呢?就是那種簡答題的「延伸型」論述題。
即在列出答案要點的基礎上再加以適當補充和解釋的論述題。
因為這樣的簡答題都有固定的答案,平時都做過聯想,只要你能列出要點,然後再「發揮」一下,敘述性內容貼近題意,就能有一半以上的分數。
實際上,我們這是按著簡答題來答論述題的。
換句話說,超級記憶法在記憶論述題方面,對於那些「死題」有效,對於「活題」效果差一些。
對於那些活題,完全看你的基本功是否紮實,這是真正考你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的工夫。
儘管如此,超級記憶法還是會對你的學習提供「強大支持」的,因為它用的「巧記」、「快記」,可使你脫離「埋頭苦記」而又收效甚微的「苦海」。
我們希望你能「快速記憶」,但更希望你能培養「創新能力」、「創造能力」,要知道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就是人們持續不斷的「創造力」!
簡單的說,對於論述題的記憶可用藉助詞句聯想法或各種組合方法來記憶。
六、政、史、地題的超級記憶
2002 年,我國將在全國 13 個省的高考中採用「3+X」的方法進行考試,這個「X」是指文科綜合和理科綜合,文科綜合中包括「政、史、地」三科。
而在這三科中沒有一科不需要記住大量的基礎知識的,記憶量非常大。
但對於學過超級記憶法的學生來說,「記憶」卻正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學習完超級記憶法後,你對自己的記憶力應該是充滿了自信!
考試中,政、史、地這三科的考試題也都跑不出開篇講到的那幾種的範圍。
地理題相比而言,計算題要佔一定的分數,純粹「背」的內容相比其它兩種要少一些。但總體而言,對於這三科的記憶,用我們學過的超級記憶法是完全可以對付得了的。
其中歷史題、政治題用超級記憶法來記尤其顯得得心應手!最關鍵地方的記憶決不「含糊」!通過我們在講課過程中舉的實例大家是應該可以感受到的。
實踐證明、應用超級記憶法記憶歷史、政治題,在考試中,填空、單選、多選、簡答、列舉、「延伸性」論述題的得分都很高!
地理題,除了計算題外,得分也都還算可以,至於政、史、地題在記憶時所選用的記憶方法,請參考上面五種題型的記憶方法,就不再贅述了。
政、史、地題以及其它文科類學科是我們學習、應用超級記憶法的最好「實驗田」,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多做練習,即是在做聯想訓練,又是幫助記憶,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