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有關情況。
談及疫情下的國際關係,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說,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很難獨善其身。他連用七個成語來回應:是同舟共濟還是以鄰為壑?是並肩作戰還是隔岸觀火?是雪中送炭還是落井下石?答案不言自明。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
發布會內容劃重點
外交部:中國強有力舉措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中國全力阻止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的蔓延,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正如譚德塞總幹事指出,中國強有力的舉措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時間。
外交部:從世界各地協助接回1300餘名滯留海外的中國公民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政府堅決維護海外中國公民安全與正當權益。通過駐外使領館找尋和聯繫回國無門的湖北和武漢同胞,派出十餘架次包機,從世界各地將1300 餘名滯留海外的中國公民接回家。在中央統籌下,我們協助香港特區政府從日本接回「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港澳同胞。
外交部: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向中國表示慰問支持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患難見真情。在中國人民有力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國際社會給予我們寶貴支持。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向中國領導人來函致電、發表聲明表示慰問支持。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東協、非盟、阿盟、拉共體、七十七國集團等重要組織專門發表聲明,表達對中國抗疫行動的信心與支持。50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以及70多個國家的民間團體捐贈的物資已經運抵中國,為抗疫發揮了積極作用。
外交部:巴基斯坦將全國醫院庫存口罩捐贈中國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許多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以及民間團體捐贈的物資已經運抵中國,為抗疫發揮了積極作用。緬甸政府向我們提供大米、斯裡蘭卡提供紅茶、蒙古捐贈30000隻羊、巴基斯坦拿出了全國醫院庫存的口罩捐贈給中國。蒙古在華讀書的10歲小姑娘,拿出999元零花錢,分別捐給湖北等中國3個地方,每個地方捐贈333元,希望病毒快快散去。韓國新任駐武漢總領事「逆行」履新。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表現和體現了國際社會同中方共同抗擊疫情的良好願望。馬朝旭表示,疫情是暫時的,但友情和合作是長久的。國際社會對我們的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銘記在心。
外交部: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外方提供支持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許多國家出現,呈現多發快發態勢,我們也看到一些國家的疫情在加劇,也盡己所能向一些國家提供幫助。比如我們已經向巴基斯坦、日本、非盟等一些國家提供了檢測試劑,向很多國家分享了治療方案,向伊朗、非洲國家提供了試劑,中國紅會還向伊朗派遣了志願者的專家團隊。我們將根據疫情的發展,在繼續做好本國疫情防控同時,繼續同各國開展不同形式的國際合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向外方提供支持。我們也願意同疫情高發的國家以及世衛組織加強衛生合作,同舟共濟,共同戰勝疫情。
國家衛健委:疫情發生後與美國等國家開展了20多次技術交流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介紹,疫情發生後,國家衛健委及時向包括世衛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性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確定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後,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了病毒全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針,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與世衛組織、東協、歐盟、亞太經合組織、非盟、加共體、上合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美國、寮國等相關國家通過專家研討和遠程會議等多種方式開展了20多次技術交流,及時分享了中國有關實驗室檢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療等防控經驗和方案。
來源:綜合北京日報客戶端、中國新聞網、環球網、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