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2歲的時候,對顏色的反應比較靈敏,開始形成對事物的抽象、分析、綜合的最初能力。他能分辨一些顏色,如:黃色、橙色、紅色、紫色、藍色、綠色、白色、灰色、黑色和咖啡色等。這個時期,寶寶也開始學習認識其他的中間色了。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寶寶可以找到粉紅色、黑色、藍色等顏色。
這時候,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關於顏色的繪本。《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正是一本關於顏色的圖畫書。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的作者墨克(Mook),是義大利著名藝術團隊,住在羅馬,畢業及教學於歐洲設計學院(European Design Institute),作品表現形式廣泛,從雕塑、圖像藝術、插畫到設計等橫跨多個藝術領域,利用再生材料和從事兒童藝術創作為他們的兩大特色。
他們的作品常常被稱為 「大人的玩具」,觀賞者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藝術家的真實情緒。他們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詼諧俏皮的方式告訴你「玩」的極限,讓我們穿梭在現實和想像、遊走於過去和現在,踏入奇幻的時空旅程。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
書名就像一個孩子充滿疑惑,問自己的爸爸媽媽。
而翻開書本,透過文字和圖畫,你會感覺到這是一個孩子,充滿期待地向你描述他的城市。
我的城市是綠色的,就像公園,再多的綠色,我都覺得不夠。
這是一座綠意盎然的城市,綠色的大樹,綠色的草地,小鳥在枝頭歌唱,人和自然和諧相處,舒適愜意。我想要為城市增添更多的綠色。
畫面上有一把刷子,要刷出更多的綠色,而在綠色背景上,畫了一個騎自行車的小人。這不正是我們提倡的綠色出行麼?
我的城市是紅色的,就像紅綠燈,永遠都是紅燈。停!
這座城市大概是沸騰的、快節奏的、混亂的,紅綠燈像長了觸角的蟲子,爬來爬去。遇到紅燈,我們都要像車子那樣,停下來!
我的城市是黑色的,就像柏油路。每個人的未來都不一樣,但全都變成了一模一樣的黑色。
這是一座讓人憂傷的城市,柏油路繞來繞去,把住在城市裡的我們分隔開了。每個人原本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但到最後都變成了黑色,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城市的運作規則,限制了大家的發展,黑色的單調、僵化成了我們生活的基調,也吞噬著生命的色彩。
但真的是這樣麼?也許未必!我的城市還有閃光的一面。
我的城市是黃色的,就像太陽。它永遠光芒四射,雖然有時候也會回到黑暗。
看到太陽就暖意洋洋,這是一座充滿希望的城市。住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也許並不滿足被固化,他們努力讓生活散發出光彩。在黑色的夜裡,一扇扇橘黃色的窗口還亮著燈,和黑色的城市形成強烈的對比,點亮的是希望,是夢想!在黑色的柏油馬路上,還有兩條橘黃色的路,在門口等著你出發。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心懷夢想,最終能迎來黎明,迎來希望的明天,整座城市也充滿了希望,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
我的城市是藍色的,就像天空,我要在城市中加入更多的藍色。
藍色的城市,像天空一樣的城市,明朗、開闊。當我把更多的藍色加入我的城市時,城市瞬間變得寬廣了,它不再擁擠,鳥兒可以自由飛翔,汽車可以自由馳騁,心情自然也會好起來!
我的城市是咖啡色的,就像小狗的便便,我會把它們撿起來。
在孩子眼裡,咖啡色的城市有點髒。垃圾像小狗的便便一樣,隨處可見。我們要把便便撿起來,城市才變得乾淨和整潔。城市裡養狗的人很多,但是能將小狗的便便收集起來的人卻不多。城市是大家的,人人愛惜它,城市才會變得更美麗。如果你家也養了小狗,請把小狗的便便撿起來吧。
我的城市是白色的,由我來為它著色。
這是一座小老鼠的城市,它建在地下,掀開井蓋,就進入了城市裡面。
這裡有老鼠、鱷魚、蟑螂,在孩子的眼裡,老鼠和蟑螂也許並沒有那麼可怕。
下水管道裡的鱷魚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也許是來自孩子的夢想,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皆有可能。
——我的城市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城市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生命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世界什麼顏色都有。
為什麼要讓孩子看關於色彩的書?
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孩子認識了豐富多彩的顏色,才會認識這個世界。
被譽為色彩大師的布萊恩·威爾史密斯出生的地方,「一切都是灰色的,幾乎沒有別的顏色。想要不一樣的色彩,必須依靠自己的想像。換句話說,我在我的腦海裡作畫……」所以,他格外珍視傳達給孩子的每一種色彩。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依靠想像來認知色彩,越是這樣,這些關於色彩的作品才顯得不可或缺。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將孩子生活的城市賦予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帶領孩子走進了一個色彩豐富的世界。這本書的靈感又是來自於孩子們對城市的想法。
這得從歐洲的「青少年文化融合節」說起,這個活動每年八月到十月會在倫敦、巴黎和羅馬舉行,旨在鼓勵孩子們對城市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帶領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2011 年義大利羅馬這場則由墨克藝術團隊執行,他們邀請了 1000 位小朋友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在一張 300 平方米的帆布上作畫。
這些孩子小的只有兩歲,大的幾乎小學畢業,在墨克看來,這些年紀不一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文字難以傳達,繪畫卻是最好的方式,不同的顏色對他們來說意義不一樣,都能表示他們滿滿的情緒,看到他們眼裡豐富的世界。這本書是一首詩,這場行為藝術也可以說是一首詩。
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我們家孩子只用一種顏色畫畫?」
「為什麼我的孩子畫的樹是紫色的?草是藍色的?他用的顏色總是不對!」
「上了那麼久的興趣班,畫的畫怎麼還是不好看?」
……
在書裡,每一種顏色都畫了一張不同表情的臉,我們一般認為是「很好」的紅色,畫面上卻是一張生氣的臉。
我們常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能感受到家長焦慮的心情,但是也請家長們停下來看一看,在孩子畫畫的時候,是不是通過顏色,表達出了他內心的感受,就像書中不同顏色的臉那樣?也許孩子只是順手抄起了一支黑色的畫筆,也許孩子的年齡正處在「感受寫實主義」的階段。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與珍貴的,但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需要專注,更需要放鬆,當面對這樣或者那樣的「現象」,作為成人的我們不用著急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可以先向後退一步,聽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豬佩奇》中,有一集關於彩虹的內容,佩奇一家開車去兜風。在車上,豬爸爸提議玩一個遊戲,遇到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就大聲叫出來,豬爸爸喜歡綠色、豬媽媽喜歡橙色、喬治喜歡藍色,而佩奇喜歡紅色。他們在路上遇到了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車子。
我和寶寶出去玩的時候,也會問他看到的車子的顏色。結合色彩來玩遊戲,問問寶寶喜歡什麼樣的顏色,和他一起尋找我們城市裡都有什麼顏色。
這本書還給我們留了一個小彩蛋——我的城市是白色的,由我來為它著色。
這正是讓寶寶們自己塗色的遊戲呀。爸爸媽媽不妨買一些彩色筆,讓寶寶們自己在書上畫出城市的顏色。當他完成塗色作品之後,這就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書了。
關於寶寶塗色的書大多數是用線條畫出一個形象,單純地讓寶寶上色。《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卻是用顏色構建一座屬於寶寶自己的城市,有趣吧?讓寶寶們畫起來吧……
如果你喜歡,也請分享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我們和寶寶們一起,走進色彩斑斕的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