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讓孩子看關於色彩的書?在這本書裡可以找到答案

2020-10-25 崢小蜜



寶寶在2歲的時候,對顏色的反應比較靈敏,開始形成對事物的抽象、分析、綜合的最初能力。他能分辨一些顏色,如:黃色、橙色、紅色、紫色、藍色、綠色、白色、灰色、黑色和咖啡色等。這個時期,寶寶也開始學習認識其他的中間色了。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寶寶可以找到粉紅色、黑色、藍色等顏色。

這時候,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關於顏色的繪本。《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正是一本關於顏色的圖畫書。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的作者墨克(Mook),是義大利著名藝術團隊,住在羅馬,畢業及教學於歐洲設計學院(European Design Institute),作品表現形式廣泛,從雕塑、圖像藝術、插畫到設計等橫跨多個藝術領域,利用再生材料和從事兒童藝術創作為他們的兩大特色。

他們的作品常常被稱為 「大人的玩具」,觀賞者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藝術家的真實情緒。他們從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詼諧俏皮的方式告訴你「玩」的極限,讓我們穿梭在現實和想像、遊走於過去和現在,踏入奇幻的時空旅程。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

書名就像一個孩子充滿疑惑,問自己的爸爸媽媽。

而翻開書本,透過文字和圖畫,你會感覺到這是一個孩子,充滿期待地向你描述他的城市。


我的城市是綠色的,就像公園,再多的綠色,我都覺得不夠。

這是一座綠意盎然的城市,綠色的大樹,綠色的草地,小鳥在枝頭歌唱,人和自然和諧相處,舒適愜意。我想要為城市增添更多的綠色。


畫面上有一把刷子,要刷出更多的綠色,而在綠色背景上,畫了一個騎自行車的小人。這不正是我們提倡的綠色出行麼?


我的城市是紅色的,就像紅綠燈,永遠都是紅燈。停!

這座城市大概是沸騰的、快節奏的、混亂的,紅綠燈像長了觸角的蟲子,爬來爬去。遇到紅燈,我們都要像車子那樣,停下來!


我的城市是黑色的,就像柏油路。每個人的未來都不一樣,但全都變成了一模一樣的黑色。

這是一座讓人憂傷的城市,柏油路繞來繞去,把住在城市裡的我們分隔開了。每個人原本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但到最後都變成了黑色,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城市的運作規則,限制了大家的發展,黑色的單調、僵化成了我們生活的基調,也吞噬著生命的色彩。

但真的是這樣麼?也許未必!我的城市還有閃光的一面。

我的城市是黃色的,就像太陽。它永遠光芒四射,雖然有時候也會回到黑暗。



看到太陽就暖意洋洋,這是一座充滿希望的城市。住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也許並不滿足被固化,他們努力讓生活散發出光彩。在黑色的夜裡,一扇扇橘黃色的窗口還亮著燈,和黑色的城市形成強烈的對比,點亮的是希望,是夢想!在黑色的柏油馬路上,還有兩條橘黃色的路,在門口等著你出發。



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心懷夢想,最終能迎來黎明,迎來希望的明天,整座城市也充滿了希望,黑夜終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



我的城市是藍色的,就像天空,我要在城市中加入更多的藍色。



藍色的城市,像天空一樣的城市,明朗、開闊。當我把更多的藍色加入我的城市時,城市瞬間變得寬廣了,它不再擁擠,鳥兒可以自由飛翔,汽車可以自由馳騁,心情自然也會好起來!


我的城市是咖啡色的,就像小狗的便便,我會把它們撿起來。

在孩子眼裡,咖啡色的城市有點髒。垃圾像小狗的便便一樣,隨處可見。我們要把便便撿起來,城市才變得乾淨和整潔。城市裡養狗的人很多,但是能將小狗的便便收集起來的人卻不多。城市是大家的,人人愛惜它,城市才會變得更美麗。如果你家也養了小狗,請把小狗的便便撿起來吧。



我的城市是白色的,由我來為它著色。

這是一座小老鼠的城市,它建在地下,掀開井蓋,就進入了城市裡面。

這裡有老鼠、鱷魚、蟑螂,在孩子的眼裡,老鼠和蟑螂也許並沒有那麼可怕。

下水管道裡的鱷魚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也許是來自孩子的夢想,在孩子的世界裡,一切皆有可能。



——我的城市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城市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生命什麼顏色都有。

我們的世界什麼顏色都有。


認識顏色、認識城市、認識世界


為什麼要讓孩子看關於色彩的書?

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孩子認識了豐富多彩的顏色,才會認識這個世界。

被譽為色彩大師的布萊恩·威爾史密斯出生的地方,「一切都是灰色的,幾乎沒有別的顏色。想要不一樣的色彩,必須依靠自己的想像。換句話說,我在我的腦海裡作畫……」所以,他格外珍視傳達給孩子的每一種色彩。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依靠想像來認知色彩,越是這樣,這些關於色彩的作品才顯得不可或缺。



《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將孩子生活的城市賦予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帶領孩子走進了一個色彩豐富的世界。這本書的靈感又是來自於孩子們對城市的想法。

這得從歐洲的「青少年文化融合節」說起,這個活動每年八月到十月會在倫敦、巴黎和羅馬舉行,旨在鼓勵孩子們對城市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帶領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2011 年義大利羅馬這場則由墨克藝術團隊執行,他們邀請了 1000 位小朋友和他們的家人,一起在一張 300 平方米的帆布上作畫。

這些孩子小的只有兩歲,大的幾乎小學畢業,在墨克看來,這些年紀不一的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文字難以傳達,繪畫卻是最好的方式,不同的顏色對他們來說意義不一樣,都能表示他們滿滿的情緒,看到他們眼裡豐富的世界。這本書是一首詩,這場行為藝術也可以說是一首詩。


孩子的世界是五顏六色的


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我們家孩子只用一種顏色畫畫?」

「為什麼我的孩子畫的樹是紫色的?草是藍色的?他用的顏色總是不對!」

「上了那麼久的興趣班,畫的畫怎麼還是不好看?」

……

在書裡,每一種顏色都畫了一張不同表情的臉,我們一般認為是「很好」的紅色,畫面上卻是一張生氣的臉。



我們常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能感受到家長焦慮的心情,但是也請家長們停下來看一看,在孩子畫畫的時候,是不是通過顏色,表達出了他內心的感受,就像書中不同顏色的臉那樣?也許孩子只是順手抄起了一支黑色的畫筆,也許孩子的年齡正處在「感受寫實主義」的階段。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與珍貴的,但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需要專注,更需要放鬆,當面對這樣或者那樣的「現象」,作為成人的我們不用著急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是可以先向後退一步,聽孩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關於教寶寶認識顏色,你還可以這樣做……



《小豬佩奇》中,有一集關於彩虹的內容,佩奇一家開車去兜風。在車上,豬爸爸提議玩一個遊戲,遇到自己最喜歡的顏色就大聲叫出來,豬爸爸喜歡綠色、豬媽媽喜歡橙色、喬治喜歡藍色,而佩奇喜歡紅色。他們在路上遇到了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車子。

我和寶寶出去玩的時候,也會問他看到的車子的顏色。結合色彩來玩遊戲,問問寶寶喜歡什麼樣的顏色,和他一起尋找我們城市裡都有什麼顏色。



這本書還給我們留了一個小彩蛋——我的城市是白色的,由我來為它著色。

這正是讓寶寶們自己塗色的遊戲呀。爸爸媽媽不妨買一些彩色筆,讓寶寶們自己在書上畫出城市的顏色。當他完成塗色作品之後,這就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書了。

關於寶寶塗色的書大多數是用線條畫出一個形象,單純地讓寶寶上色。《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卻是用顏色構建一座屬於寶寶自己的城市,有趣吧?讓寶寶們畫起來吧……

如果你喜歡,也請分享給周圍的爸爸媽媽,我們和寶寶們一起,走進色彩斑斕的城市裡!

相關焦點

  • 《思考世界的孩子》:如何能讓孩子學會思考?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這本書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錢能買到所有東西嗎?」「我們為什麼要上學?」「長大是件好事嗎?」「我們應該與他人分享嗎?」這些看似簡簡單單的問題,卻能讓他們潛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以簡單幽默的圖畫將一些充滿著色彩的問題呈現在小孩的面前,書中提供了多重視角供孩子思考而不是固定的答案。
  •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樹葉為什麼是綠色?色彩的奧秘,都藏在這本書裡
    關於色彩,以及色彩背後的奧秘,有不少父母都答不上來,因為我們沒有注意過,因為我們把周圍的環境當成了理所當然。最近遇見一本《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拿到書就很開心,想著以後孩子再問跟色彩有關的問題時,終於不用尷尬了。況且如果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孩子又離他做小科學家的夢想進了一步。
  • 關於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最多的疑問,在這本書裡我都找到了答案
    讀了那麼多的書,為什麼閱讀理解能力不夠,作文仍舊寫不好?市面的書籍那麼多,到底是要多讀還是精讀呢?從閱讀到寫作,到底怎麼來引導輸出呢?……當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累積,到孩子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的要求都上升一個層次時,孩子在語文學習的問題就開始一一爆發出來,尤其是閱讀與寫作的問題,也將所有關於閱讀和寫作的問題一一帶出水面,企圖與尋找答案,能給孩子更正確的指引。
  • 看了這本書,孩子的學習問題找到根源了!
    又如孩子不愛閱讀,是不是與視知覺感知力有關,今後還會衍生出考試,做作業漏題,粗心等問題。於是我想:孩子的現狀並不是問題本身,應該向前,向後進行延展思考。向前,會找到問題的「根」,向後,事前預防避免今後的不良結果。
  • 關於閱讀的各種困惑,答案都在這本書裡
    赤羽雄二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裡告訴我們如何創造讀書時間,如何通過規劃找到適合自己讀的書,如何牢記書中的好內容。讓我們徹底走出閱讀的困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為自身的能力。一、工作忙,如何保證讀書的時間?我們總是強調自己很忙,沒有讀書的時間。
  • 為什麼葉子只反射綠光?為什麼雲是白色的?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封面《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這本書和那些枯燥講解色彩的書不一樣,它從不同動物對色彩的認知入手,勾起孩子們的興趣,然後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色彩的成像原理這本書不是單向輸出的,孩子在閱讀翻看時,有超多互動:可以翻翻、抽拉、轉盤,還能實驗。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不忘激發孩子的興趣。《跟著Wolly去探索:色彩書》這本書的作者是Wolledge(Wolly+knowledge=Wolledge)工作室。
  • 如果你也遭遇了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可以給他看這幾本書
    第一次爆發發生在3歲半至四歲之間,同許多孩子一樣,她帶來了許多「為什麼」。最近的這一撥源於兒子看了幾個太陽系及太空方面的兒歌。看到他們對這方面感興趣,便抓住這個點,給他們找了相關的中英文兒童故事、帶拼音的神話故事、兒歌童謠、有趣的中英文視頻短片來看,最大程度上來利用手頭的學習資源,以拓展倆人的知識面,積累詞彙,習得語句,私心滿滿。
  •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青」和「藍」是什麼關係,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色彩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用彩色筆塗鴉,我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這個世界充滿了多姿多彩的顏色。我們無法接受一個失去色彩,黑白的世界。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看東西都是模糊的,第一個月只對黑白色更感興趣,喜歡明亮對比強烈的圖案。第二個月開始,視力發展得更好,逐漸對自然界裡的顏色感興趣。他們喜歡藍天,綠樹,小花。
  • 《溫度書》這本給孩子的立體科普書,為啥大人看了也愛不釋手
    文/陽光小房子尹建莉老師曾說過:閱讀可以讓一個人的智商更高,可以讓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更健康,可以修復某種程度上的心理創傷——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閱讀使人成長。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也開始重視給孩子買書這件事。
  • 當孩子對電子產品上癮時請翻開這本書《小心,你的書裡有怪獸》
    《小心,你的書裡有怪獸》正是適合兩三歲孩子閱讀的繪本,它由英國百萬暢銷童書作家湯姆·弗萊徹精心創作的童書繪本,長踞英國童書暢銷榜,且已授權17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五十萬冊。孩子打開這本書後就愛不釋手,相比於我以前給她買的睡前故事和繪本,這本書更具親子互動性、寓教於樂性和激發想像力。
  • 用色彩打造一個奇妙的感官世界,童書大師杜萊這本書值得收藏
    我最近看的幾本書都與兒童的「五感教育」有關係,今天要分享的這本《五種感覺》尤其讓我感到眼界大開。這是一本非常適合給孩子看的五感教育繪本,創意十足,奪人眼球。最關鍵的是,它是著名童書大師埃爾維·杜萊的作品。
  • 為什麼你總是不開心?我在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和「解藥」
    或許很多人像我一樣,為了不做傳播負能量,把情緒垃圾都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表面上看是一個外向活潑、積極樂觀的人,其實內心深處早已是一灘死水,更談不上開心和快樂。原以為這些只是藏在每個人心中小秘密,沒想到,在《如何停止不開心》中,作者早就看穿了我們這類人的秘密,不但分析出了原因,還能「對症下藥」,幫助讀者整理情緒,清醒起來。
  • 「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歐巴馬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完美的答案
    這雖是十多年前的一部劇,但這一幕我依然記憶猶新,當時看到這個劇情,只覺得這位姥姥很有趣,但如今想來才發現,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家長如這位姥姥一般,只知道叮囑孩子要好好讀書,卻並不知道為什麼要讓孩子好好讀書。
  • 可以看、可以玩、可以聽,在這本書裡逛一圈「故宮」
    皇宮禁苑、皇家的娛樂生活,逐一將紫禁城的建築更為立體的展現在孩子面前,做到在家裡也可以隨時把故宮「走」一趟。除了常見的建築展示和文物介紹之外,這本書在內容上還特別增加了關於生活飲食、遊戲習俗等相關孩子們感興趣的內容。最終呈現在面前的這本《故宮(人文版)》,以故宮為場景,融合了建築、制度、治國、文物、生活、服飾、飲食、教育、習俗、遊戲十大主題。
  • 開學季|最新版《DK十萬個為什麼》獨家上市!孩子的書櫃裡,怎能少了這套書?
    今天,書禮君就為大家推薦一套由英國DK最新出版的《DK十萬個為什麼·這裡有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切》系列科普書。為什麼要推薦這套科普書呢?英國多林金德斯利有限公司(Dorling Kindersley,DK)是英國一家國際性的出版企業,屬於企鵝蘭登書屋出版集團。
  • 《讀懂一本書》:用樊登老師的方法,你也可以讀懂所有書
    這時我了解到,樊登讀書的樊登老師出了一本書,就是關於怎麼讀書,怎麼做筆記,怎麼講書。於是我立馬入手了這本新書《讀懂一本書》,從底層解決了一些困惑,下面我按照自己的梳理邏輯,和大家一起走進這本書。但其實還可以再具體,選擇一本書就看它能不能為你提供一些新的知識,拓展你的認知邊界。讀書如果一直都是已經知道的內容,那就沒什麼意義了,正是因為不知道,看了書學習到,才格外歡喜。選書秘訣7步走----看書版機構,看寫作背景,看推薦人,看推薦書單,看參考書目,看內容,看印刷質量和翻譯質量。
  • 「世界最美的書」設計師:世間最幸福的童年,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每個人關於童年的理想情景差不多都在拉達的這本書裡了:森林、溪流、野草莓地,清晨的陽光、露水、微風,新做的草莓醬和烤麵包的香味,家人、鄰居、夥伴、小動物陪伴成長,一個接一個的歡鬧節日,還有,無窮無盡的幻想與遊戲......
  •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找到關於愛的全部答案
    打開愛的生命盒子,讓我們一起找到關於愛的全部答案,治癒心傷!02本書作者趙梅如,臺灣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她是能進行「內相故事對話」療法的少數心理專家之一。
  • 讀完這6本書,婚姻裡可以少掉很多坑
    原生家庭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婚姻,只是大多人很容易忽略,如果婚前看了這本書,會在婚姻中少掉很多坑。武志紅老師,是資深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在國內心理學領域是首屈一指的大師。在這本書中,我們會了解到,儘管內心有一萬個排斥,自己選擇的戀人或伴侶為什麼還和異性父母如此一致,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擇偶行為。有一個很生動的故事。
  • 埃爾維·杜萊說這本書是最彰顯他個性的書
    從1994年開始,他為孩子們創作了70多部極具想像力的童書作品,陸續翻譯成世界各國語言,深受全球孩子們的歡迎和愛戴。他本人是一個超級童心大玩家。 在一次採訪中他提到對《五種感覺》的評價:「我認為是《五種感覺》是最彰顯自我個性的一本書。我很少在學校用到這本書,因為它談到的是我。這是一本與個別孩子說話的書,而不是跟一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