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閱讀與寫作最多的疑問,在這本書裡我都找到了答案

2020-12-13 全職媽媽育兒筆記

讀了那麼多的書,為什麼閱讀理解能力不夠,作文仍舊寫不好?

市面的書籍那麼多,到底是要多讀還是精讀呢?

從閱讀到寫作,到底怎麼來引導輸出呢?

……

當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累積,到孩子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的要求都上升一個層次時,孩子在語文學習的問題就開始一一爆發出來,尤其是閱讀與寫作的問題,也將所有關於閱讀和寫作的問題一一帶出水面,企圖與尋找答案,能給孩子更正確的指引。

關於這些問題,我一直希望通過請教專家和閱讀相關的書籍來解惑,從真心爸媽的《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到《美國學生閱讀技能訓練》,每本書都有側重地提出了訓練閱讀的方法,但真正徹底解答了我疑問的是常青藤爸爸和特級語文老師李懷源所著的《每個孩子都能學好閱讀》,這本書主要是以常青藤爸爸與李懷源老師深度一問一答的形式來進行的,0-12歲的閱讀相關問題,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而且回答則更具有針對性,不光從宏觀的閱讀上提出了見解,也從細節問題上給出了精確的回答:如學科類的書籍怎樣讀?孩子讀書不認字常問怎麼辦?孩子跟風摯愛讀流行兒童文學怎麼辦……等等,家長們最常見的困惑。

以我自身的疑問出發,閱讀完這本書後,我整理出有關小學生閱讀,父母最為關注和最為困惑的幾個方面:

閱讀深度VS閱讀廣度

有關閱讀度量,父母最大的困惑是——閱讀深度和閱讀廣度哪個更重要?

每年寒暑假,和暑假作業一起來的一定有閱讀書單,包括必讀和選讀長長的一列,不免讓人咂舌,這如果全部要讀完,估計連一天玩的時間都沒有(排除閱讀能力很強的那部分孩子),那到底讀還是不讀?最讓扎心的是老師列的書單看似閱讀完了,但是一個問題也回答不出來。那這樣的虛假的「閱讀量」到底要不要?

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孩子在入讀小學前,父母就已經閱讀過很多很多的繪本,然而進入小學後,發現孩子的閱讀能力卻是同齡人中滯後的,這驚覺閱讀要的——不只是「多」,而是真正進入閱讀狀態「深閱讀」,這就要求父母在引導孩子閱讀時,除了閱讀文本之外,懂引導孩子去提問、去探究、去思考、去表達,而不止是表淺的閱讀。

書中提到的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說過一段話很好地回答了整個問題:讀書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預期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上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

也就是說,「我們讓孩子讀書的最終目標不是讀得越多越好,應該是讀書有思考、有理解、有感悟、有表達,能鞏固在讀書中判斷是非曲直,學會做人做事,這才是讓孩子在閱讀中發展自己。

閱讀輸入&寫作輸出

閱讀深度和廣度,談到的是閱讀輸入的問題。如果閱讀深度和廣度達到了,孩子的輸出即作文就水到渠成了嗎?原則上是的,不過,這也是需要方法。除了極少數的天才型的閱讀寫作者,大多數的孩子需要引導與訓練。

那麼小學生閱讀後應該輸出什麼呢?一本書讀完了就算結束了嗎?應該讓孩子寫讀後感嗎?針對這些問題,《每個孩子都能學好閱讀》這本書也給出了答案。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一本怎樣才算讀完呢?李懷源老師認為:讀完一本書,分為三層。第一次,即讀完後複述,這屬於輸出。孩子到了三四年級,輸出就應該到第二層:概述。要引導孩子儘量把一個長故事講「短」,鍛鍊他用簡短的幾句話提煉出最關鍵的信息,並能夠就督導的內容簡單地發表自己的而觀點。第三層,則是在孩子五六年級時,將表達書面化,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讓孩子在寫的過程中更深入思考。不需要長篇大論,寫作自己真實的想法就非常值得鼓勵。每個年齡段有所側重,才能練就孩子的強大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到這裡,又到了家長們的「問題」時間,既然李老師說,五六年級才是書面表達的最佳期,為什麼現在孩子們一年級開始,寒暑假就被要求寫必讀書的讀後感?

對此,李老師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寫讀後感是學校導讀的常規操作,但老師們在安排作業時的要求有所不同。首先,在輸出表達的程度上,一二年只是要求表達出自己想法並下來,長短不作要求,三四年級也不會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行文通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即可。

在這裡,最忌諱的是,家長的過度操作,如果父母在孩子每讀完一本書,就要求寫讀後感,很可能是揠苗助長,很容易扼殺孩子好不容易才培養起來的閱讀興趣。讀書要順其自然,孩子如果興趣正濃,家長可以稍加點撥,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寫寫畫畫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不要提前給孩子一個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這種壓力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違法孩子的閱讀發展規律。即使要求孩子來輸出,也要注意頻率,最好不要每讀完一本就要孩子說或者寫,一周或者一段時間找基本孩子最感興趣的書去做下輸出就可以了。

讀書筆記的重要性

另外,從閱讀到寫作輸出,還有一個重要的訓練方式:做讀書筆記。

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要求孩子學習摘抄好詞好句。這種方式就是「摘抄型」讀書筆記,這也是小學時期做筆記的重要方式,因為這是孩子向外界學習、形成自己語言份個股的而關鍵方法。

除此以外,讀書筆記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感想型的讀書筆記,就是孩子讀到書中的某一句話、某些情節觸發了他的感情,從而寫出自己的評論。這個形式,在中低年級時要求的常見的讀書筆記形式;另外一個則是讓孩子做記錄。所謂記錄,就是孩子用自己的而語言記錄讀到的內容,用學到的語言去尋找自己的風格,是在及的創作者是還自己自己,這兒是孩子的語言由口語化向書面轉化 關鍵的一部,也是關係到日後孩子詞彙是否豐富、語言是否獨居一格的重要一環。

這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也是一個「痛苦」的階段,但是要堅持下去,當呈現出厚厚的一本讀書筆記時,讀書的意義有了『看得見』的結果,孩子讀書也就更加有動力了。

是的,看得見是一種力量,這是李老師的指導我們最大的收穫。在訓練與引導中,家長要看得見孩子努力,孩子也要看得見自己的成就,當我們重視閱讀,重視閱讀後的輸出,訓練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時,輸出便是真正的「順其自然」!

相關焦點

  • 關於閱讀的各種困惑,答案都在這本書裡
    在繁忙的工作中卻能保證閱讀時間和效率。他到底有什麼讀書秘訣呢?赤羽雄二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裡告訴我們如何創造讀書時間,如何通過規劃找到適合自己讀的書,如何牢記書中的好內容。讓我們徹底走出閱讀的困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為自身的能力。
  • 過稿大號的寫作方法,都在這本書裡了
    當下,寫作可以說最好的時代。作為寫作小白,想要成為寫作高手,首先要打好寫作基礎。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寫作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我走上寫作這條路後,也毫不猶豫報過各類培訓班,其中滋味可謂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直到我看到《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後,才發現很多寫作班的培訓內容,幾乎都是基於這本書的基礎之上。
  • 寫作者的入門寶典,我在寫作課上學到的東西都在這本書裡了!
    初學寫作時,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我報過很多寫作班,花了不少銀子。但是看到《寫作之書》這本書後不僅啞然失笑:我在寫作課上學到的所有東西幾乎都在這一本書裡了,然而這本書的定價才幾十塊錢,真是虧大發了。但轉念一想,這本書至少證明了我學到的寫作知識是有價值的,寫作課也沒算白上,又感覺自己賺到了。
  • 特級語文教師:如何從閱讀順利過渡到寫作,要這樣引導與訓練
    ……當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累積,到孩子小學四年級,語文學習的要求都上升一個層次時,孩子在語文學習的問題就開始一一爆發出來,尤其是閱讀與寫作的問題,也將所有關於閱讀和寫作的問題一一帶出水面,企圖與尋找答案,能給孩子更正確的指引。
  • 2019年我閱讀了90+本書,這10本值得反覆閱讀
    2018年記錄的是60+本的閱讀量,2019年的數據是90+本。看著這上升的數據就感覺2019年並沒有白過。這兩年的閱讀數量差了30本,我卻沒有感覺到今年下班後時間更緊張,甚至今年還去了健身房。我以前擔心去健身房,會不會壓縮閱讀和寫作的時間,事實證明時間壓縮了,效率卻提上來了。很多時候充足的時間,反而容易拖延。
  • 教育部推薦小學生閱讀這110本書,4大類書目閱讀要點全掌握
    我想答案可能是這樣的:書是必須讀的,至於這110本書,小學階段是否要全部讀完,也未必,因為教育部明確說:這是「指導」目錄,並不是「必讀」目錄。有了這樣一個的認知,我想,家長也不必糾結在110本是否要全部讀完的問題上了。
  • 《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走進楓樹山鴻銘小學「共讀最美童詩」
    老師講述《童年如詩》,以想像力和聲音的意義為學生詮釋了童詩的魅力;《小學生閱讀與寫作》雜誌編輯金劍老師為孩子帶來童詩素材分享《詩,動起來了》,孩子們上臺「演」詩,讓童詩動感十足。雪野老師作為場外嘉賓,與孩子進行「後臺」互動,解答了孩子們心中關於童詩的疑問。同學們現場朗讀童詩。
  • 寫作新手如何突破障礙,寫出創意爆棚的文章?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答案就在《精進寫作》第二章——突破寫作障礙:新手作者,如何寫出創意爆棚的文章。本章從寫作誤區、創意寫作、語音寫作、寫作時間、寫作反饋五個方面進行了論述。下面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重點解讀本章的精華內容。作者弘丹本身是工科生,剛開始寫作時起點很低,閱讀量只是個位數。現在已經出版了三本書,而且還成為了寫作教練,影響了很多人,使他們愛上了寫作。所以說,年齡、學歷、不會寫等都不是藉口,別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
  • 這五本書被奉為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五大入門書籍
    但這本書對寫作者最大的幫助在於如何教會你如何去閱讀。資訊時代的人群會被逐漸分成互動人口和被動人口,前者參與知識生產和創造,後者只是接受信息。無論是哪一種人群,接受信息的能力都至關重要。而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恰恰是在提高寫作者高效接受信息的能力。
  • 打通寫作的底層思維,我推薦這一本書就夠了!
    不管是喜歡寫作的,還是想寫但又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有一些心理障礙的,他們在寫作的過程都會遇到一些困擾,比如:「我寫得東西太無趣了」,「我沒有時間寫作」,「我沒有內容可以寫」,「我的見識太少,閱歷不夠豐富」等等。關於這些困擾,在秋葉大叔的《寫作七堂課》這本書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 你的親子閱讀困惑,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在厚厚小時候,陪他讀《古利和古拉》,覺得這繪本非常的溫馨熨帖,非常的溫柔和無限接近孩子本體。直到最近,讀了《古利和古拉》作者中川李枝子的一本關於孩子和閱讀的書《當孩子遇見書》,才明白這種極致的溫柔和對孩子的理解來自於哪裡。同時也被這本書迷得不能自已。
  • 閱讀書單:有效提高閱讀能力的五本書,讓你迅速完成寫作變現之路
    在寫作變現如此火熱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寫作大軍中。寫作本質上是一種輸出,要輸出必然要有輸入,通俗點說就是肚子裡有貨。而輸入一般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只有提高閱讀效率,你的輸出質量才能得到保障。一般來說,讀書有三個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具體選擇什麼類型的書取決於你的閱讀目的。
  • 為什麼要讓孩子看關於色彩的書?在這本書裡可以找到答案
    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寶寶可以找到粉紅色、黑色、藍色等顏色。這時候,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關於顏色的繪本。《我的城市是什麼顏色的?》正是一本關於顏色的圖畫書。每個人的未來都不一樣,但全都變成了一模一樣的黑色。這是一座讓人憂傷的城市,柏油路繞來繞去,把住在城市裡的我們分隔開了。每個人原本都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但到最後都變成了黑色,看不清他們的表情。
  • 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以簡單幽默的圖畫將一些充滿著色彩的問題呈現在小孩的面前,書中提供了多重視角供孩子思考而不是固定的答案。通過學習我們可以遇見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成為最好的朋友第三,在學校裡,我們學著自己解決問題。配的插圖是媽媽想要幫助自家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孩子告訴媽媽,他已經在網絡和圖書館找到了資料。每一個會自己解決問題的小孩都是獨立又自信。
  • 《如何閱讀一本書》⑦:閱讀的終極目標
    可能有人會問,那書裡剩下的其它部分呢?或者對於一些強迫症的同學來說,不讀完整本書簡直無法接受。這裡你需要明確一點,你的目標是完成【主題】,而不是去閱讀某本書,所以如果你對這本書真感興趣,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或稍後在讀。利用檢視閱讀找出主要章節之後,就可以運用分析閱讀提煉書中觀點,並做好筆記。
  • 如果你想提高寫作能力,我推薦這4本書
    1、《從零開始學習寫作》前段時間,有人讓我推薦幾本關於寫作的書,對於寫作初期的我們來說,剛剛走進寫作旅程,沒有好的書籍作引導,容易走很多彎路。誠然,別說是寫作初期,就是長期從事寫作的人,也應該堅持輸入和輸出,寫起文章來才遊刃有餘。
  • 有效提升寫作能力,我推薦這5本書
    自媒體大潮風起雲湧,我心底那個沉睡多年的寫作夢也被喚醒了。寫作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最近兩年,我閱讀了很多寫作類的書籍。我向你推薦這5本書,有效提升你的寫作能力,建議大家按順序閱讀。作者納塔莉·戈德堡,開辦了風靡美國40年的寫作課程,除了這本《不安的時候,坐下了寫》,還有《心靈寫作》、《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等暢銷書。她用大量的真人真事案例,告訴我們寫作是一種能力,持續練習可以找到人生困惑的解答,回歸內心深入的平靜。寫作可以舒緩鬱悶心情,化解人生困境,破除生死兩難,寫作練習是接近自己最好的方式。
  • 四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附答案,小學生如何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在順利通過三年級這個過渡階段以後,小學生開始適應了多篇章的語文學習。同時,無論是從字詞上,還是從閱讀上,小學生都成熟了許多。因此,四年級的語文,相應來說,比較好學一些。比如作文的寫作上,字數就要有所提高,不能再如三年級同學那樣,只寫一兩段,四年級同學,應該有完整、具體敘事的能力,在語文學習當中,需要側重這一點。以一份期末測試卷為例,來談談四年級的語文學習:基礎知識部分,字詞的難度都提高了,需要小學生平時多記,多寫,多背,多積累。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很多大咖牛人都能夠每天閱讀一本書,就像李欣頻,張萌等等。在閱讀的時候,遇到的知識點都熟悉,自然速度就快了。這就好比,你去閱讀一篇小學生作文,和一篇心理學論文,速度自然不一樣。所以,建立底層邏輯思維體系,才是高效閱讀的有效的方法。
  • 第三節課:如何做到有效閱讀,提升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三四年級,以學習寫作文為主,閱讀理解練習為輔助。這樣讀與寫相互促進。到了五六年級,就要多多重視孩子的閱讀學習了。有些地方是小學五年制,比如我們這裡,那麼,就要從四年級開始,閱讀和寫作學習齊頭並進才行。閱讀的方法,主要分為泛讀和精讀,還有一種讀書,是專門為了了解某個問題的答案,只要在那本書裡,找到我們需要的部分即可,這種讀書,可以看做是查資料似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