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養老院摔傷致死 綠康養老院稱沒有責任

2020-12-19 人民日報

圖為雙方籤訂協議規定「老人患病,院方應及時通知家屬」

「綠康國際老年城(以下簡稱『綠康養老院』)對外宣傳是一家醫養融合中高端養老社區,可是住進去之後,裡面的護理人員完全沒有盡責,發生意外後沒有按照規定及時通知家屬。」近日,市民張先生向本網投訴稱,今年3月14日,嶽父郭仁熙在綠康養老院內摔倒兩次,院方均沒有通知家屬,且醫院的120急救車沒有上牌無法送嶽父及時就醫。經過9天的救治,嶽父由於肋骨斷裂傷重不治身亡。綠康養老院解釋稱,老人兩次摔倒未及時通知家屬,是老人未達到急救送醫的標準,且老人的老伴沒有要求通知家屬。

投訴:

老人摔倒養老院未及時通知家屬 救護車無牌形同虛設

由於經常在外地奔波,嶽父嶽母年事已高,家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經常陪在老人身旁。張先生聽聞位於青山湖區順外路2187號的綠康國際老年城,醫養結合的設施條件及各方面環境都不錯。2016年8月份,張先生把家中兩位老人送到了該養老院居住。「兩位老人入住的是養老院的自理老人生活區,兩個人住一間房,每人每月繳納1900元的費用。」張先生告訴記者。

在2018年3月14日8點半,一通電話打破了張先生平靜的生活。來電對象是張先生82歲的嶽母,她焦急地說,86歲的老伴郭仁熙當天凌晨3點左右,起床準備去小便,下床時不慎摔了一跤,經由醫生檢查後並無大礙。可是早上趁她不注意,老人下床,再次摔了一跤,導致呼吸困難,無法下床,讓張先生趕緊前去養老院。

張先生接到電話後,由於人在外地,他通知其親屬前往養老院,待張先生及其親屬趕到醫院已是12點。據張先生介紹,等他們趕到養老院時,房間裡除了他父母以外,並未看到相關醫護人員,此時他嶽父躺在床上,表情很痛苦,呼吸急促,喘著粗氣,無法說話。

此時,張先生發現嶽父情況逐漸惡化,遂緊急聯繫院方提供救護車送醫救治,院方卻告知張先生救護車無牌無法上路,只能自行呼叫救護車。在當天下午嶽父送去了醫院搶救,經醫院診斷發現老人三根肋骨摔斷後插入肺部導致呼吸困難,經過十餘天的治療後,老人於3月23日去世。

「當天凌晨老人摔倒了一次,那時候身體已經出現不適的情況。如果院方及時通知我們家屬前往養老院,那麼老人根本就不會出現第二次摔倒,也就不會有這麼重的傷。」張先生氣憤地說,「綠康養老院完全沒有盡到看護的職責,兩次摔倒都沒有通知家屬,救護車形同虛設。嶽父過世後,養老院還拿出了一份免責協議書,稱沒有任何責任,養老院的做法太欺負人了。」

調查:

老人兩次摔倒養老院均未通知家屬

在南昌綠康國際老年城網站介紹中,綠康是迄今江西省規模最大、硬體設施配套最全的醫養融合中高端養老社區。綠康將用國際最先進養老服務理念為南昌市老年人提供精準化、專業化、標準化、整體化的醫養護一體化特色服務,將綠康國際老年城打造成江西省養老服務標杆項目。如此高標準修建的養老院,為何會出現這些問題?4月9日,記者與家屬前往養老院了解事發的具體經過。

江西綠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曉蘭介紹,今年3月14日凌晨三點零三分,老奶奶在呼叫。護理員趕到現場,發現郭仁熙摔跤躺在地上,護理員立即幫忙把他抱上了床。「現場前後處理了50分鐘,老人家躺在床上睡著了,值班醫生告知護理員沒有大礙,叮囑奶奶不要讓他下床自行走動,才離開。凌晨7點左右,護理員再次接到310房間的呼叫,護理員趕到房間時,郭仁熙老人躺在床上,奶奶稱他早上又摔了一跤。」

張先生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與綠康養老服務中心籤署的《養老入住協議書》,在該份協議書中,第二章第五條規定,「乙方在休養期間如健康狀況發生變化,甲方有權相應調整其護理等級和床位,並及時書面通知乙方或丙方。」第二章第五條寫明,「如乙方患病需住院治療時,甲方應及時通知丙方,協商決定轉入本院住院或者轉院。」

在郭仁熙兩次發生摔倒後,養老院均未按照該份協議書的規定,及時把情況通知給家屬。

養老院:

第一次老人摔倒未達到送醫標準

在養老院提供的一份當天值班醫生的出診記錄上,值班醫生對老人的血壓、體溫、心率等進行了檢查,未發現老人摔倒有骨折的情況,醫生對老人採取了「低流量呼罩吸氧」的措施,未採取進一步的檢查。

郭仁熙老人第一次摔倒後,醫院為何沒有按照規定及時通知家屬?陳曉蘭解釋說,作為自理老人,每人每月的護理費是300元,養老院提供的服務內容,主要是是清潔,打掃房間衛生,老人有緊急情況,養老院會處理。「主要是奶奶在身邊,奶奶是自理老人,有自理能力。第二次摔倒,我們護理員提出聯繫家屬,但是奶奶拒絕,奶奶有自我行為能力,所以我們肯定是尊重老人的。」陳曉蘭說道。

陳曉蘭表示,郭仁熙老人第二次摔倒,養老院沒有通知醫生,一是奶奶主動提出會叫家人;其次,他們看到郭仁熙老人的狀況,還沒有達到非常需要急救或是沒有呼吸的狀態。「郭仁熙第一次摔倒我們經過緊急處理,各方面都很正常,沒有達到急救的狀態,奶奶也沒有要求通知家屬。」陳曉蘭說道。

對於急救車沒有上牌的問題,陳曉蘭承認,事發時急救車確實沒有上牌。「這部車去年年底購買的,我們一直都在辦,最近才上了牌。以前很多家屬都是自己打120,送過去的。」陳曉蘭告訴記者。

陳曉蘭出示了一份養老院與郭仁煕籤署的《自理老人跌傷告知同意書》,其中寫道,「即使在我院護理人員已盡到職責和提醒義務的情況下,仍有發生跌傷情況的可能,故由此而導致的跌傷及產生的不良後果均由您個人負責,與我院無關。」

江西綠康養老產業有限公司的唐院長表示,4月11日,他們會再次與家屬進行協商處理此事,以事實為依據,如果有責任,一定會承擔。

目前,青山湖區民政局已經介入調查處理此事。

律師:《自理老人跌傷告知同意書》無效

北京市中銀(南昌)律師事務所律師章思宇介紹,如果是養老院疏於看護而導致養老院裡面的老人摔傷的話,那麼養老院是需要承擔賠償責任。老人在入住養老院時與養老院籤訂了養老協議,雙方形成合同關係,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疏於看護導致老人摔傷,就是養老院沒有很好地履行合同義務,理應為老人的摔傷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如果養老院拒絕賠償的話,摔傷的老人家屬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養老院賠償,如果養老院認為自己沒有義務承擔賠償責任的話,那麼養老院需要舉證老人摔傷與養老院的工作沒有因果關係,沒有證據證明的話養老院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至於院方與郭仁煕籤署的《自理老人跌傷告知同意書》,屬於免責協議。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本案中,雙方人身損害免責的約定直接違反了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因此,該約定無效。

相關焦點

  • 養老院把八旬老人捆綁在床頭 稱防其夜間摔下床
    前日上午,李先生到養老院看望父親,吃驚發現,老人的雙手竟在夜間被護理人員捆綁在床頭上,「感覺在受刑」。  昨日,院方負責人解釋稱「只是約束老人」,防老人半夜摔下床。目前,養老院已取消了這一不人性的措施。
  • 呼叫器失靈老人猝死 養老院被判擔責
    老人在養老院房間內突然昏迷跌倒事後,老人家屬發現房間內的呼叫器竟然是失靈的,認為養老院對老人的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近日,廣州中院對這起案件進行終審判決,養老院被判退還費用。他們認為該老年公寓沒有盡到管理義務,雙方協商賠償不成,只能法庭上見。
  • 老人在院患皮膚病 養老院被處罰
    近日,一位女市民向民心網(8890)民生平臺反映,自己的老母親在千山區一家養老院居住,才住一個月左右,身上開始有皮膚病,被接出來至今在醫院治療,養老院表示不是他們的責任,這位女士認為養老院沒有盡到相關義務。
  • 年輕人300元可"租住"養老院 每月20小時助老服務
    包括楊雲海在內,7月份以來,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一共新來了14名年輕「住戶」。表面上看,作為「住戶」,他們每月只需支付300元就能住進30平方米的「標間」;但實際上,他們還有另一重身份——作為養老院招募來的志願者,每月要完成20小時的助老志願服務。
  • 失獨老人養老之惑:沒有監護人不能進養老院?
    由於家裡沒有其他親屬,照顧她的主要是老伴顧老伯,而顧老伯也已經87歲了。  顧老伯瘦高個,戴副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的。誰也想不到,他曾經是位「八級鉗工」。他看到記者,焦慮地說:「阿拉想進養老院,可就是進不去!」
  • 老人狀告養老院
    診斷證明書截圖  七旬老人稱被護工遺忘索賠8.7萬;養老院表示推老人院內乘涼出現意外  今年夏天,79歲老人王大爺在所住的養老院內發生險情。他被護工推至院內曬太陽時,出現昏迷、抽搐、神志不清,最高體溫一度達到41℃,後被送到醫院搶救,經診斷疑為嚴重中暑的熱射病。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個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已盡到看護...
    11月15日中午,養老院負責人微信聯繫他,表示老人在昨晚(14日)護工去洗衣服時自己下床摔了。劉先生追問摔得是否嚴重,對方回答:只有明天早上照個片看看,目前感覺左腿動就痛,沒有外傷。84歲老人在養老院摔成骨折家屬質疑沒有盡到看護責任兩個月前,劉先生決定把84歲的母親送到養老院,由專人看護照顧,自己則每天過去陪伴幾個小時。經朋友介紹,他選擇了位於成都市金牛區九裡堤街道的交大社區養老中心。
  • 瀘州8旬老人養老院內摔傷 法院判賠2.6萬元(圖)
    老人的兒女認為養老院在管理上存在失職,故將涉案養老院告上江陽區法院要求賠償。2016年9月12日,法院作出判決,養老院應承擔30%的責任,賠償老人金額26079.20元。但養老院認為,自身提供服務及護理沒有任何過錯,對於一審判決不服,拒絕賠償。目前,養老院正在準備上訴至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62歲老人入住「優護養老院」傷痕累累兩處骨折
    龍頭新聞訊 (記者 黃迎峰)10月底,哈爾濱市市民高女士通過龍頭新聞熱線反映,她62歲的哥哥入住了哈市道裏區優護社區養老照護中心(養老院),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哥哥身上有淤青,護理人員卻稱不知道這種情況。
  • 老人住養老院摔成骨折,16小時後才告知家屬 養老院:願協商賠償
    十一月十五日中午,養老院負責人微信聯繫他,說昨天晚上(14日)老人去洗衣服的時候,自己從床上摔下來了。追問摔得重不重,對方回答:只在明早照一張,目前感覺左腿動就疼,沒有外傷。在養老院摔斷84歲老人家人對未盡照料責任提出質疑2個月前,劉先生決定將84歲的母親送進養老院,由專人照料,自己則每天陪在母親身邊數小時。經過朋友的介紹,他選擇了成都市金牛區九裡堤街道交大社區老年公寓。入住後,雙方籤訂了長期住院協議、潛在事故告知書、護理措施風險告知書。
  • 一文看懂公辦養老院與民辦養老院的區別
    根據廣州市老齡委發布的《2019年廣州老齡事業發展報告和老年人口數據手冊》(下稱《數據手冊》),截至2019年底,廣州市60歲及以上人口175.51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8.40%,大約每10個廣州人中,就有3個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面對如此龐大和增速較快的老年群體,廣州養老院開設數量也逐漸增加起來。
  • 東莞豪華酒店改建養老院 KTV包廂成老人宿舍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稱已有幾十名老人登記入住,價格從每個月3000元~6000元不等。6月19日至7月7日,記者多次探訪梵爾賽酒店改造現場了解改造進程,但改造工程仍在進行,配套設施也沒有完善,服務人員更沒有到位,目前並不適合入住。 改造現場負責人蘇工帶記者來到了酒店大樓右邊原是酒店KTV的地方,養老院就設在這個兩層樓裡。
  • 都是養老院,為什麼老人不願去農村養老院呢,城市農村差距在哪?
    國家政府現在正大力發展農村,農村的配套設施也逐漸健全,老年活動中心、健身設施、養老院等一應俱全。老齡化是中國一大國情,在農村建養老院可以讓很多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緩解他們孤獨心。農村建設養老院不僅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在農村沒有工廠廢氣,沒有嚴重的霧霾,汽車尾氣等有害氣體,在農村,樹木花草比較多,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都感覺到舒暢!不像住在城市裡,每天要呼吸著汽車尾氣等汙濁的空氣,長期下去,會讓人滲透特別疲憊,精神不振。
  • 重陽節養老院被扎堆探望 老人感嘆「甜蜜的負擔」
    記者採訪中發現,有的老年公寓,一半老人沒有子女前去探望然而,南京晨報記者對多家養老機構調查後發現,雖有不少子女探望老人,但有的老年公寓,超過一半的老人沒有子女前去探望,有的甚至達到三分之二。  甜蜜  各界人士探望,養老院熱鬧起來  昨天一大早,南京建鄴文體路附近的南湖養老院就熱鬧起來,各界人士紛紛前來探望老人。
  • 美國養老院至少7300人死於新冠病毒,前副州長稱養老院就是死人坑
    美國養老院 在美國,想靠子女養老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年輕一代沒有存錢意識,也存不下錢,因此,許多人老了之後都會選擇去養老院。美國作為一個嚴重老齡化的國家,大約每兩千人就擁有一座養老院,這也為老人們進入養老院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很多去美國旅遊的朋友在參觀過養老院後,也經常會感嘆其中的設施齊備,對老人照顧周全,言語間透露出羨慕和神往。 不過,在這次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中,美國養老院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
  • 一個老人的自述: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家庭原因,我們選擇將父母送往養老院。我們以為,在養老院的父母是幸福的,他們會有足夠的物質保障,有一樣的老人陪他們說話玩耍,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的疏忽導致他們生病。但養老院的生活對老人來說是煎熬的。在養老院的老人說,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中。
  • 養老院斷電70小時吸痰機無法使用 82歲老人去世
    23日晚,入住養老院的82歲石姓老人被痰卡住病重,由於停電,吸痰機器無法使用,老人於清晨死亡。  家屬  斷電無法吸痰  82歲老人死亡  昨天下午,市民李先生對記者表示,由於養老院停電,他的姥爺被痰卡住,在昨天清晨去世。
  • 拍拍肩膀解讀成虐待老人 養老院半夜被人騷擾
    信網6月23日訊 6月22日,某網友轉發朋友圈一段視頻,稱李滄區祥紅敬老院一女員工扇老人耳光,疑似虐待老人,引起關注。6月23日,信網(0532-80889431)來到位於李滄區昇平東路的祥紅養老院,院長劉紅表示護工只是拍打老人肩膀,從未扇耳光。
  • 我在美國陪伴隔離中的養老院老人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我在美國陪伴隔離中的養老院老人豐富的社交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文/彭小華發於我苦於滯留美國,無法回國陪伴他,只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希望利用自己的心理諮詢技術幫助到像他那樣的老人。正好留學生友人小安找到我,希望我可以陪美國老人丹尼爾聊天,每周一個小時左右。我立刻答應了。丹尼爾85歲,喪偶,在養老院裡獨居。美國沒有實行國內那樣嚴格的隔離政策,家人朋友之間還是可以自由走動,但養老院例外。
  • 幼兒園園長改行當養老院院長 曾遭家屬威脅
    從幼兒園園長轉而成為養老院院長,羅素娟發現,兩者非常不同:孩子天真活潑,而不少老人的心底卻是憂鬱的;孩子每天只在幼兒園8小時,而老人需要的是24小時關注、護理;幼兒園每逢教師節會放假,養老院不僅不放假,還要陪老人過節、為老人送禮物;幼兒園工作比較單純,家長也很配合,而在養老院工作,要時常面對老人的生病、去世,甚至家屬的扯皮……  曾遭家屬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