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選考古沒「錢途」?成功不該只與金錢掛鈎

2020-08-27 時善風


在當今社會,存在著這麼一種現象:「考高分就得上清華北大,報考專業一定要是熱門專業。」一旦你沒有隨著大流的趨勢走,在眾人的眼中,你就是個鐵憨憨,以後註定就是個沒有「錢途」的人。



這不,最近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鍾芳蓉,就因為報考了在眾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受到了極大的熱議。



在大家看來,一個貼著留守、貧困標籤的農村女孩好不容易靠著高考踏出了農門,就應該選擇當前最熱門的專業,依靠好的學歷和專業來取得社會經濟和地位。但現如今留守女孩卻選擇了冷門的考古專業,無疑是在自毀「錢途」。

這就是過去幾十年,人們普遍存在的「功利」至上的觀念。似乎從我們背上書包的那一刻起,不管是我們的父母,還是親朋鄰居給我們傳遞的觀念就是要讀大學,學最熱門的專業,賺最多的錢,只有這樣你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



如果你不按照父母或者周遭人的意願去選擇所學的專業,那你就是沒有「錢途」和未來的人。而在這樣觀念洗禮下的我們,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親朋鄰居在背後議論,不得不屈從於周遭人的眼光,做出違背內心的選擇。

但這樣的觀念,你真的認同嗎?一個人的成敗難道能簡單地用高低收入,冷門、熱門專業來評估嗎?顯然是不能的。



那些單純以金錢、地位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評判標準,毫無疑問是世俗中的人們對成功的偏見,是思想上的極度貧瘠。



在時善君看來,比起人云亦云地去選擇熱門的專業,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更為重要。因為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就會投入無比的熱情和精力,將它做到極致。



著名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在上中學中時,他的數學成績並不是很好。但是當中學上了幾何課後,他就喜歡上了數學學科,從此就將精力都花在了專研數學上。而他的努力帶給他的回報是豐厚的,他幾乎囊括了維布倫幾何獎(1981)、菲爾茲獎(1982)、麥克阿瑟獎(1985) [10] 、克拉福德獎(1994)、美國國家科學獎(1997)、沃爾夫數學獎(2010) [4] 、馬塞爾·格羅斯曼獎(2018)等獎項。

同樣,著名的企業家李開復在大學的時候,最先選擇的是數學與法律,因為他覺得自己在數學和法律方面有天賦。結果事實告訴了他,天賦不是靠自己以為的。



在認清了現實之後,他就果斷地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沒想到一次關於興趣的選擇,最終竟成就了他的傳奇人生。當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時,李開復就專門提到了興趣是留學帶給他的十件禮物之一。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一個人有多重要,比起一味地選擇熱門的專業,興趣更能成就一個人的未來。而且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誰也無法保證當前熱門的專業不會變成冷門專業。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也曾經說過: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人生最好的選擇就是堅持自己喜歡的,讓別人說去吧。

為此,清華男生可以因為專業不合適瞞著父母退學再考,等到重考時又再次考了699的高分。



中科大大三男生可以因為不喜歡專業退學重考,又以712分拒絕清華北大的邀請,選擇適合自己的川大口腔醫學。




再者,人一生的價值也不該只用金錢、地位來衡量。還可以是對某個領域的貢獻,可以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可以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磚一瓦。

每一個專業的設立,都帶著國家對人才的需求。要想國家長遠地發展下去,每一個領域都是需要我們去建設的。



當留守女孩選擇了考古專業時,先不談女孩的那一份熱愛,只為她選擇了一門當今社會所需要,卻少有人去選擇的專業,就值得我們去為她鼓掌。在為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的時候,又能堅持內心的所愛,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借用一段新華微評的話語送給大家:

矢志偉大復興需要考古這個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對話橋梁;堅定文化自信也不能缺少考古工作者一磚一瓦夯實基礎。在一個於家國民族大有裨益的領域,以夢想為槳,必將山高水闊、一往無前!

相關焦點

  • 留守女孩堅持夢想報北大考古系,被嘲「沒錢途」,窮娃該談夢想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實社會中,人們向「錢」看齊的行為讓人不敢談夢想,似乎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與錢掛鈎,高考選學校選專業等人生大事也不例外。「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議論,甚至還有人嘲笑這女孩傻,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不過,女孩表示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自己只不過是堅持夢想罷了。故而,有人又說,在現實的驅使下,窮孩子追求夢想,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更有人表示:窮孩子沒資格談夢想。
  •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選「錢途」還是選「遠方」?
    留守女孩報考考古專業為何被質疑? 選「錢途」還是選「遠方」?博士畢業生盧一(右)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從高分報考古被質疑沒「錢途」,到喜提全國考古圈的「團寵」、北京大學點讚、樊錦詩先生回信等等,這一次留守女孩報考考古系激起了社會對底層青年的密切關注,話題閱讀過億。高考究竟為何而考?站在「錢途」和「遠方」的十字路口,我們該如何抉擇?高考在當今社會還是改變命運的砝碼嗎?
  • 留守女孩676分上北大,被網友嘲諷「沒錢途」,上學只為掙錢?
    鍾芳蓉是一位留守兒童,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次「留守女孩」考了676分,分數出來當晚清華北大招生辦的老師就前往湖南,爭取把這一人才留在自己的學校。這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不解,嘲諷考古專業「沒錢途」,像鍾芳蓉這樣的家庭條件,應該報考以後能賺錢的專業,而不是考古這樣的「清水衙門」。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被質疑,沒「錢途」就是不成功?不要小瞧一...
    其中,最受關注應該就是報考了北大考古系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了,接二連三地被推上熱搜。 鍾芳蓉曾經是一名留守女孩,今年以676分的成績獲得了湖南省文科高考第四名,成績出來之後,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被批沒「錢途」?看她的3個好消息,你羨慕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676分,湖南文科第四名,很多人認為她會報考北大的金融專業的時候,鍾芳蓉卻選擇了冷門專業—考古系。對於鍾芳蓉的決定,很多網友吵開了:「太傻了,怎麼就選了個沒錢途的專業呢!」、「一群連985都沒上過的人,如何能評價得了鍾芳蓉!」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專業,該不該惋惜?
    可這件事的重點,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奮鬥經歷,而是她以「留守兒童」的身份,考上北大,並選擇了「不掙錢的」考古專業。這本該是一個值得人點讚的勵志故事,網友卻紛紛惋惜,認為對於出身「寒門」的她來說,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讀一個「來錢」的專業來改善家庭未來經濟條件,而不是選擇考古這樣冷門且沒有「錢途」的專業。
  • 留守女孩去北大學考古,被批沒錢途,北大回應:願你找到畢生所愛
    日前,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考出676分,選了北大考古專業引發了熱議。鍾芳蓉高中就讀於湖南耒陽正源學校,今年高考數學146分、語文130分、外語133分、文綜267分,各科成績均衡,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令她備受關注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她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更是因為她還是一名留守女孩。她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平時學習全靠自覺。
  • 留守女孩回應「讀北大考古沒錢途」:聽從內心的聲音就好
    當大家還在為這名鄉村留守女孩即將開啟人生新旅程感到歡欣時,鍾芳蓉在填報志願時做出的選擇卻引發了熱議。她第一志願填報了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有一些網民認為專業「太冷門」「沒錢途」。今年,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被一些網民批評「浪費分數」,他們的理由是,報考計算機、金融、人工智慧等專業更有「錢途」;江蘇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白湘菱,因選修科目歷史成績為B+無緣北大和清華,擬獲百萬元獎學金就讀香港大學金融類專業,又被一些網民批評「把錢看太重」。
  • 留守女孩676高分選北大考古專業,網友擔心沒錢途,你怎麼看?
    生涯視角下的高考志願填報理念的實踐者和推廣者國家認證生涯規劃師 國家教育部教師資格認證(心理教育)、人人生涯創始人、生涯魔法學院發起人、深圳電臺FM106.2 南粵之聲FM105.7特邀嘉賓田社長:「湖南留守女孩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系沒「錢途」?未必吧
    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鍾芳蓉今年考出676分好成績,填報了北大考古專業。對於這一選擇,部分網友覺得可惜,認為「這註定不是一個大富大貴的行業」;也有網友擔心女孩家庭收入,認為好不容易考上北大了,還不選個熱門的,為什麼選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高考填報志願,原本是考生的個人選擇;能夠進入北大,原本是眾多考生的夢想。
  • 網友評論高分留守女孩報考古專業「沒錢途」,事實是這樣嗎?
    2020年8月媒體報導,湖南農家留守女孩高分考取北京大學,但這位家庭並不富裕的學生,最終選擇了相對冷門的考古專業,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沒錢途」、「就業前景不好」等評論充斥著新聞的討論區域,也使得不了解的朋友有了相關疑惑。那麼,報考考古專業真的沒前途嗎?報考考古專業最低需要多少分呢?
  • 留守女孩回應「讀北大考古沒錢途」:我們這代人會更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當大家還在為這名鄉村留守女孩即將開啟人生新旅程感到歡欣時,鍾芳蓉在填報志願時做出的選擇卻引發了熱議。她第一志願填報了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有一些網民認為專業「太冷門」「沒錢途」。近日,記者前往耒陽,與鍾芳蓉面對面交流,聽這位高分考生講述了背後的故事。
  • 人各有志,錢途對你很重要,對留守女孩一文不值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其實社會的輿論給予這麼大的關注,無非集中在這幾個關鍵詞「留守」、「文科676分」、「北大」、「考古學專業」,輿論的中心就是女孩考這麼高的分數,竟然報考了個冷門專業,「大失所望」,大部分人認為她以後沒有「錢途」。
  • 僑報網評:寒門學子報考古沒「錢途」?熱愛不應被辜負
    【僑報8月2日網評】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今年高考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績,位列全省文科第四名。可沒想到,這麼一樁大喜事,卻讓中國網民「吵」了起來。原來,鍾芳蓉報考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在部分網民看來,考古是個冷門專業,根本沒「錢途」。而另外一部分網民則認為,鍾芳蓉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他人沒資格說三道四。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各自的理由。
  • 留守女孩回應考古專業「沒錢途」,志願報的是前途還是夢想?
    8月2日,以高分考上了北大的留守女孩鍾芳蓉解釋了自己選擇考古專業的原因:「因為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所以報考了自己感興趣的考古專業」。喜歡,就報了,簡單的回應裡也透露出一點霸氣。網友們看到她這樣回應,都紛紛表示支持,只是不知道大部分家長如果看到自己家的孩子這麼報考是否也能無動於衷呢?顯然不能。
  • 留守女生676分選擇考古專業,被噴「沒錢途」:錢途和理想誰重要
    錢途與夢想的抉擇有不少負責填報志願的老師也詢問起鍾芳蓉的志願和理想,鍾芳蓉表示:受樊錦詩老太太的影響,她決定報考北京大學的考古學。此話一出,讓很多的網友感到不解,認為高分應該選擇北大熱門的專業,將來好找工作,資薪和待遇也高。像是考古學這樣冷門又偏僻的專業簡直&34;。
  • 擔心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不賺錢?你們真的想多了
    近日,一位看起來很普通的女孩進入了廣大網友的視線,原因就是:這個女孩是一個湖南的留守兒童,但是人家是留守兒童裡的翹楚,高考成績為676分,然後她選擇了北大考古系。很多網友表示,考古這個專業沒錢途,跟金融啥的不能比,你選了這個專業真是白瞎了676的高分呀!
  • 留守女孩報北大考古引爭議:不為「錢途」,人生總該有些別的追求
    一個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留守兒童,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著實讓大家很是羨慕。因為這種學習全靠自覺的孩子,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只不過,她報考了北大的考古專業,引發了不少網友熱議:「考這麼高的分,選一個冷門專業,是不是太浪費了?」
  • 676分報北大考古,留守女孩被噴「沒錢途」業內表示:我來撐你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引發關注。有人質疑她為什麼選了考古這樣一個沒「錢」途的專業,也有人支持她堅定走自己的路……留守女孩高考考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
  • 觀點集萃|用什麼丈量留守女孩的考古理想
    事件:據《成都商報》報導,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近日引發關注。一時間網友對其「報考考古專業」的選擇疑惑叢生:為什麼不讀更好就業、更賺錢的專業呢?對此鍾芳蓉回應稱,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微評:在很多人看來,高考選擇大學專業就是在選擇未來「錢途」。鍾芳蓉家境一般,就該報好就業、能掙錢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