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加家:要做「最懂未來」的教育數位化專家

2020-12-2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學加家:要做「最懂未來」的教育數位化專家)

教育數位化在近幾年愈發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那未來的校園應該是什麼樣子?在8月28日的智能校園品牌發布會上,學加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學加家智能校園品牌發布會暨828教育狂歡節啟動儀式"在西安成功舉辦,全國超過200多位教育行業同仁、專家、校方代表、銀行代表及服務商客戶,從全國各地飛奔而來,最後一位客戶是在28日凌晨1點鐘抵達酒店的,"和學加家合作了兩年多,我很期待這次他們發布的新品,更期待未來進一步戰略合作"。

從早上的新品發布到下午的展廳參觀、服務商經驗分享座談會,學加家的團隊迎來了一次新老客戶和合作夥伴的現場"大考";所幸,這次交上的成績單一如學加家發布的新產品解決方案一樣,成果斐然。

從1到N,比從0到1更難

發布會上,商業化中心總監沈建強稱,作為教育界的"雙11",828教育狂歡節已經是第三屆了。從第一屆的智能收銀產品"校易收"繳費流水達22億,最高單日繳費金額達2.15億;到今年的繳費流水550億,最高單日繳費金額突破5.49億,從無到有難,但站在之前的成績上要不斷突破,更難。

應該說,這樣的新突破與成績單,來之不易,其中飽含的不僅是學加家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更是其長久以來時刻洞察市場、時刻關注產品、時刻升級改革所取得的階段成果,包括像"828教育狂歡節"的連續舉辦,也正以其新穎的發展形態,高效的發展勢頭,備受行業人士青睞。

三年以來,學加家藉助"828教育狂歡節"的成功舉辦,不斷聚合優質教育資源,已為百萬所學校、千萬個家庭提供了相關服務,為教育行業的融合發展樹立了新的典範。

學加家智能校園解決方案公式:123的X次方

商業化中心總監沈建強表示,學加家的戰略方向很明確,是基於網際網路對教育行業的準確預判,以教育信息化為切入,以此來給教育行業重新定義未來版圖。經過五年的發展,學加家經歷了四大發展階段,從最初對初心的明確,到之後對信念的堅定,再到如今的務實創新發展,從最早的"知了",到後來的"校易收",再到如今的"學加家",學加家打破傳統思維,不斷對其已有產品及品牌進行融合升級,始終堅持科技創新與未來視野,逐步實現了從單品走向整體的解決方案,從為某類客戶或者解決某個場景的創業企業,升級為連接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的,具有責任感的教育科技公司,實現了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專家的模型,而此次有關"123的X次方"的全新表述,全面展示了學加家智能校園的"野心"。

"1",是"一個願景",即"將未來帶入校園,讓智能觸手可及";"2",是"兩種創新業務模式",即"用戶體驗創新"和"運營模式創新";"3",是"三個細分市場",即"智能校園(幼兒園)"、"智能校園(中小學)"、"智能校園(高校)"。

"X"則代表了學加家的無限可能,包含了學加家子解決方案的新特性,X次方不僅是加法,而是指數級的增長和拉動力。每一個新產品,都會形成巨大的市場拉動力。本次發布的四個X,則分別代表了四大核心產品解決方案。

智能收銀2.0:從校園支付到教育支付全場景

吳張毅是學加家智能收銀的產品總監,從2017年產品誕生開始,他和他的團隊始終堅持"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上的起學、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公平的權利來享受教育帶來的改變,讓每一筆錢都是為了孩子"的信念,為校園和家庭提供完整的校園支付服務。此次智能收銀2.0的產品升級,除了保留智能收銀1.0中的教育繳費功能外,新增了教育金融服務和校園消費兩個方案,並對教育繳費相關功能進行了更新優化。優化後的教育繳費方案,實現了"多卡+分帳"的功能,同時對基礎信息、帳單管理等模塊也進行了優化,使智能繳費產品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金融服務方案,包括"學分期"和"校易貸"兩大新功能,並實現了諸多業內首創。其中,"學分期"以其申請審核便利快捷、額度高、利率低等特點,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垂直K12學費分期的產品,"校易貸"更獨創了B端金融交易方案,目前已累計服務教育機構近100所,累計放款金額近1億元;而校園消費的產品方案,是團隊經過兩年打磨的最終成果,通過和螞蟻金服深度合作,迎合移動互聯時代潮流、結合時下最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創新性地打造出便捷的校園消費模式,推出了"一個平臺、兩種介質、三大埠、七大模塊"的校園人臉識別消費解決方案。

校園安全1.0:"國標級"解決方案首次亮相

學加家的優勢產品——校園安全解決方案也在本次發布會上正式推出。正像其產品總監蔣馮娟介紹的,此次學加家正式對外推出的校園安全1.0方案,基於"AI守護校園安全"的初心,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四大核心技術,為教育局、學校、家長、學生搭建了互聯互通的安全教育管理體系,將一系列的安全產品,如健康防疫、宿舍管理、人臉識別預警、智能門衛、智能安防等,全面應用於校園之中,覆蓋校園安全管理應用的全場景,實現了多維度守護校園安全的目標,是學加家聯合阿里雲、達摩院進行深度合作共創的科技成果。值得關注的是,這套堪稱"國標級"的"校園安全解決方案",是學加家聯合安教委共同推出的,並依託於國家應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和安教委聯合起草的《校園安全標準》來建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其前瞻性和探索性,在行業中也不多見。"學加家校園安全風險防控管理平臺"的正式發布,也標誌著學加家已正式步入校園安全管理領域的前列。

AI雲課堂1.0: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小步

"學加家AI雲課堂全端"產品方案的推出,成為本屆發布會的又一大亮點。產品總監袁一龍表示,"學加家AI雲課堂"秉承"將未來帶入校園,讓智能觸手可及"的初心,通過讓教育本質回歸校園內解決的核心理念,依託5G+、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基建,打造教育行業新物種;通過構建"督學大數據平臺"+"智能教學平臺"+"教學互動平臺"+"自適應學習平臺"的四大平臺方案,全面助力教育局、學校、老師、學生端,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數位化轉型;並通過區域教育雲、直播課堂、雲課堂批註、微課視頻等產品的升級功能,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互助匹配,優化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部分問題;通過專業高效的一系列軟硬體解決方案,創建極致的產品體驗;同時,通過多級建設方案,全面降低了數位化教室的建設及改造成本,希望更多的學校可以擁有自己的數位化教室,並結合自身教學過程,完成高效應用及本身優質資源的沉澱。

新高改方案3.0:從容應對"不完美"的高考

同時,學加家重磅推出了"新高改解決方案"。產品總監榮燕認為,面對新高考改革所帶來的一系列挑戰和改變,學加家新高考解決方案3.0版本的推出,恰逢其時。升級後的"新高改解決方案",通過建立各方認知,加強內容建設與校園設施建設、信息化工具平臺搭建,為"新高改"提供了完整全套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學校和教育局這兩個方面的信息化工具平臺的搭建,更成了本次產品升級的新亮點。升級後的學校管理平臺,融合日常管理與教務教學,把學校的質量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而升級後的區域管理平臺,更實現了省、市/區、縣、校的四級數據聯動,並通過對各級數據的深入分析和挖掘,為區域管理者提供改革進度和工作開展情況的實時監測,幫助他們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做出科學的資源配置決策,及監督與指導學校不斷落實新政。

智能校園,是教育數位化的未來

5G、大數據、雲計算……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教育行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改變。以人工智慧為關鍵技術,結合校園需求痛點,解決校園管理、教育教學、校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教師和學生先人一步感受科技未來,這就是學加家給出的答案。

學加家智能校園,將未來帶入校園,讓智能觸手可及。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未來技術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燈塔。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這一席話可謂振聾發聵。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學,甚至將其視為立國之本。《禮記•學記》曰:「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 本文作者 丁常彥「未來技術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燈塔。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這一席話可謂振聾發聵。隨著教育數位化的不斷深入,新興技術與教育場景正走向深度融合,藉助數位技術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作為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懂行人」,日前華為中國政企教育業務部總經理曾偉經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中提出,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 「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未來技術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燈塔。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這一席話可謂振聾發聵。 事實上,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教學,甚至將其視為立國之本。《禮記•學記》曰:「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學加家送福利:堅守教育防線,攜手讓愛傳遞
    身體上,我們不能報團取暖精神上,我們必須萬眾一心儘可能地發揮我們應盡到的社會責任學加家作為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專家肩負「提升教育價值,成就美好未來」的使命現在對全國的學校開啟四大福利政策免費系列助力戰「疫」,讓教育不掉線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桂電此舉可不是簡單的蹭熱度,而是要發揮自身在電子信息學科上的優勢,服務數字經濟新興業態;同時,數字經濟學院還依託桂林「花江慧谷」電子信息創業產業園,有著典型的產學研融合的特徵。學工、教務、實驗室等數據的聯動,為桂電師生們出入教學樓、實驗室、宿舍等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保障;而基於數據使能平臺打造的桂電數「聚」中心,則實現了組織、人事、教務、科研、學工等各個業務系統的「一表通」,讓教職員工的管理和考核更加便捷。
  • 學加家828教育狂歡節啟動 多重優惠吸引行業關注
    8月28日,由蟬鳴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主辦的&34;在西安耀世啟幕,現場參與超過200位教育行業同仁、專家、校方代表、銀行代表及服務商客戶。本次活動圍繞&34;主題展開,現場發布智能收銀2.0、校園安全1.0、AI雲課堂1.0、新高改解決方案3.0等四大產品解決方案,並舉辦&34;圓桌論壇,共話未來。
  • 教育交易流水破500億,學加家,憑什麼?
    ,到2018年12月破100億,再到2020年828教育狂歡節突破500億大關,蟬鳴科技旗下品牌「學加家」智能收銀系統成交數額的漲幅速度遠超於預期。2019年狂歡節活動繼續開展,正值開學繳費季,學加家智能收銀系統安全處理交易流水35億,在線處理教育繳費超60萬,為超過2萬名教育從業者提高了辦事效率。2020年828教育狂歡節繼續推進,聯合智能校園品牌發布會,推動校園智能化發展。
  • 牽手「懂行人」,桂電要做教育數位化轉型先行者
    桂電此舉可不是簡單的蹭熱度,而是要發揮自身在電子信息學科上的優勢,服務數字經濟新興業態;同時,數字經濟學院還依託桂林「花江慧谷」電子信息創業產業園,有著典型的產學研融合的特徵。學工、教務、實驗室等數據的聯動,為桂電師生們出入教學樓、實驗室、宿舍等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保障;而基於數據使能平臺打造的桂電數「聚」中心,則實現了組織、人事、教務、科研、學工等各個業務系統的「一表通」,讓教職員工的管理和考核更加便捷。
  • 疫情再亂,不能窮了教育!學加家公益課程大放送
    學加家作為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專家,肩負「提升教育價值,成就美好未來」的使命,聯合勵步啟蒙(好未來旗下)、有道數學適用年齡:3-8歲截止時間:限時領取更多優質免費網絡課程,學加家不斷更新中縱然短時間內,教育行業遭受一些小小的衝擊,但是通過線上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們要讓教育永不掉線!學加家整合多方資源,聯合知名企業教育企業,發起免費公益活動,希望盡到教育行業的責任,讓全國所有老師、家長和學生,在疫情面前,能夠依然享受知識,品嘗教育。防疫攻堅,眾志成城,讓我們攜手讓愛傳遞。
  • 教育數位化是第一步,智能教育才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馬雲說:面對未來的巨大變革,今天最迫切需要做出改革和改變的是教育。中國現在每年不到1400萬新生兒童,這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腦礦,他們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國家社會的未來,繼續用工業時代的方法去教育今天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未來將競爭不過機器,今天的教育方式是為了適應工業化流水線生產而建立的。而我們需要面向數字時代的新的教育方式,需要面向未來的教育。
  • 數位化教育來襲 評:出版社悲喜交加
    原標題:數位化教育來襲 出版社悲喜交加  編者按 當前,數位化教育已經熱到發燙。今年以來,網際網路界與在線教育有關的融資案例不絕於耳,資金動輒上億美元。據國內IT網際網路商業信息服務商「IT桔子」統計,2013年1月~8月就有23家在線教育公司獲得了包括IDG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等在內的多家機構的投資,累計金額逾3.7億元。而另一方面,BAT三巨頭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也在積極地布局在線教育領域。
  • 學加家學校刷臉系統攜手江蘇幼兒園 校園一臉通行保障孩子安全
    學加家,是專注於教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專家型品牌。學加家推出的智能校園一臉通行解決方案,通過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校園安全痛點,助力建設平安校園。孩子的成長與教育,茲事體大,是一件關乎學校、關乎家庭,甚至關乎國家的要事,於此之上,孩子的安全健康更是重中之重。
  • 未來教育將如何迎接時代變化?五位專家這麼說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9日電(孫競)「在數位化時代,人類的基本倫理價值沒有發生改變,同時也浮現了一些數位化時代獨特的倫理價值問題。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重培養孩子鑑別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們不能僅僅從功用的角度看待技術,還要從人的存在的角度去反思社會發展。」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表示。
  • 房地產數位化人才重構,懂地產又懂技術的人很難找
    在這個過程中,涉房企業發現,從傳統業務轉型數位化,缺少的是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地產的人才。基因衝突林翔的電腦已經兩個月沒有重啟了,EXCEL、PPT、原型圖密密麻麻的鋪滿了桌面,他覺得重啟開機後還得重新逐個打開,太麻煩。
  • 麗水網丨未來教育將如何迎接時代變化?五位專家這麼說
    「在數位化時代,人類的基本倫理價值沒有發生改變,同時也浮現了一些數位化時代獨特的倫理價值問題。因此,家長和教師要注重培養孩子鑑別分析信息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我們不能僅僅從功用的角度看待技術,還要從人的存在的角度去反思社會發展。」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石中英表示。8日,教育科學出版社推出新書《教育未來簡史》,多位專家在發布會上就「面向未來的教育變革」等主題開展了研討。
  • 為什麼人類未來教育的兩大趨勢,是美學化與數位化?
    一起來看看知名的美籍華裔教育學者柯領先生從宏觀視野上是如何看待當代教育和未來教育趨勢的。希望此文能給你的思考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視角。 本文轉載自:愛思想網 作者:柯領;排版:日敦社 (文章內容略有刪減) 在我看來,人類未來教育主要有兩大趨勢,美學化與數位化。 在學生12歲以前,以「培養文明人」為目標,教育全過程要美學化。
  • 網絡課堂教學設計分層如何實現「數位化教育與未來大講堂」開講
    【來源:中國青年網】3月28日,「洞見與實踐——數位化教育與未來大講堂」線上隆重開啟。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央電教館原副館長丁新對疫情期間在線教育企業的付出和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稱讚「這是一場世界範圍內史無前例的教育實驗」。丁新認為未來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的學習環境離不開企業的幫助。教育行業應以信息化抗疫為契機,部署強大穩定、可靠安全、永不掉線的數位化教育新型基礎設施。
  • 發揮科技產品優勢 學加家防疫助手免費開放校園使用
    各行各業紛紛做好疫情防控配合工作,學加家長期以來專注在教育場景下為客戶提供Fintech(金融科技)、SaaS、AI、IOT、大數據等服務,用科技的力量助力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學加家快速開發並上線了「防疫助手」在線體溫巡查工具,並向全國範圍的K12學校、教培機構免費開放。
  • 攜手教育「懂行人」,打造新基建的「人才底座」
    顯然,「新基建」的三個領域需要大量的數位化人才進行賦能。教育現代化為「新基建」打造「人才底座」,這意味著教育行業將開啟更深層次的數位化轉型,數位技術不僅要改變教學流程和教育形態,更將融入教育教學等核心場景,實現「以人為本,創造智慧」。
  • 巨證未來教育:BIM技術是推進建築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
    建築實體數位化是項目數位化的基礎,核心是多專業建築實體的模型化,即通過「BIM+」打造項目數字模型。要素對象數位化是項目數位化的手段,通過應用BIM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人、機、料、法、環」等要素的數位化,提高項目管理業務流程的標準化程度、業務執行效率、數據獲取的實時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