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浴室、還有壁爐 西安首次發現秦漢後宮遺址
前不久在陝西西安閻良區,考古人員第一次大面積發掘出了戰國中期秦國宮城遺址內的後宮生活區。櫟陽是秦代重要的都城之一,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也就發生在這裡。櫟陽城位於現在的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一帶。就在前不久,考古人員第一次大面積發掘出了戰國中期秦國宮城遺址內的後宮生活區,面積超過3000平米。讓考古人員意外的是,這裡發現了獨立的浴室房,下面還有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陶製的排水管道直通滲井。歷經2400多年的風風雨雨管道和浴室內的牆壁上的花紋都清晰可見。
-
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發布 秦漢都城「後宮」首次被...
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發布秦漢都城「後宮」首次被發現櫟陽城遺址三號古城考古發掘現場 西安市文物局供圖秦漢櫟陽城是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布秦漢櫟陽城遺址2018-2020年考古收穫,首次發現2000多年前秦漢都城的「後宮」區域。據文獻記載,櫟陽城在秦獻公孝公時期、秦末楚漢相爭之際塞王司馬歇、漢初劉邦都曾以之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鹹陽、漢長安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
-
西安發現秦國國君與后妃浴室 浴室牆上貼有陶磚
據中新網11月6日報導,記者從陝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西安附近的秦漢櫟陽城遺址,發現了高等級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后妃浴室,浴池裡鋪有地磚,四壁嵌有精美牆磚。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通過勘探、試掘,在遺址內確定了三座古城。其中,一座古城建築為戰國秦都櫟陽城核心宮殿。
-
考古發現2300年前王家浴室 牆上貼陶磚、有地漏
原標題:陝西發現2300年前王家浴室考古遺址為商鞅變法前秦國都城櫟陽 浴室牆上貼陶磚、地板有地漏戰國時期秦國都城櫟陽遺址一共發現3處浴室2300多年前的王家浴室長什麼樣?近日,考古學家在西安市的戰國時期秦國都城櫟陽遺址內發現了3處浴室。
-
壁爐、灶臺、浴室……秦漢櫟陽城遺址再現古人日常生活近觀商鞅...
秦漢櫟陽城三號城浴室遺址。活動首次以考古公開課的方式進行,除了邀請省市文物部門、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文化工作者和當地社團、旅行社參與外,還專門邀請了當地20名老師和200餘名學生參加,旨在通過秦漢櫟陽城遺址的宣傳推介,進一步展示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成果,提升廣大幹部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和文化自信,全力助推閻良歷史文化旅遊加快發展。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陝西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發現「畤」字陶文 印證「畤」文化遺存的真實...
新華社西安6月26日電(記者付瑞霞)陝西省考古人員近日對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此前出土的建築材料和陶片進行分類整理時,從幾塊漢代陶缸(甕)的殘片上發現了「上」「上畤」的陶文,書寫字體近似漢隸。這是從上世紀20年代以來,首次發現「畤」字陶文,是迄今為止對「畤」文化遺存屬性判斷的最直接實證。
-
重大考古發現!梁王遺址發現戰國時期城址,為濟南城區迄今發現最早...
濟南考古又有重大發現。7月24日新時報記者獲悉,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濟南梁王遺址發現戰國時期古城遺址,為濟南城區迄今發現最早古城,一下子將濟南城區古城的歷史提前了大約1700年。同時發現的唐代遺址、遺物亦證明唐代此地繁華,證實了「王舍人鎮」名字的來歷。
-
渠縣城壩遺址 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項入選項目,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入選。這是城壩遺址被授予2016-2017年度全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後獲得的又一重磅獎項。
-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國都的營建規制和特點
鹹陽城作為秦國商鞅變法時期和秦徵戰六國及統一全國後的秦朝都城,取「四面皆陽」之意,營建時期從戰國時期一直到了秦始皇統一全國。都城橫跨渭水兩岸,形成南北格局。背面地勢較高處為宮城所在地,還發現有手工業區、墓葬區等,南邊主要是離宮別館和宗廟建築等。
-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為何普遍都看不起秦國?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中,沒有任何一國的君主,曾想到最後會是秦國最終完成了統一的大業。因為,在春秋戰國歷史上的秦國,一直都受到了各諸侯國的排斥。而到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更是視秦國蠻夷,連年大舉用兵徵討秦國。正是這樣的背景下,秦國受到魏國的壓制達到了八十年之久。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此次入選2018年六大中國考古新發現的項目,分別是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和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渠縣城壩遺址項目已獲得田野考古獎一等獎。此次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再度證明了它的價值。
-
寧波應家遺址考古成果發布,遺存時期從史前到明清
新華社寧波12月3日消息,記者從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獲悉,寧波市鎮海區應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近日發布。該遺址文化堆積深厚,遺蹟和遺物的種類、數量豐富,遺存時期從史前跨越到明清,為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據了解,應家遺址位於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應家村舊址,分布面積約12000平方米。
-
戰國時期,秦國對離間計屢試不爽,怎麼東方六國卻不對秦國用?
戰國時期,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實現了彎道超車,並一舉成為了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到了秦始皇這一代甚至統一了天下。而秦國之所以能夠屢戰屢勝,除了秦國強大的國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國君王經常對別國使用反間計,這才獲得了勝利。比如說大家所熟知的長平之戰。
-
陝西考古遺址新發現:西安遠古時期或有野生鱷魚出沒
2017年1月11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2016年鎬京遺址考古發掘收穫,遺址中間一灰坑裡發現的12塊鱷魚骨板,為這樣一幅水澤汪國景象提供了佐證。灰坑裡首次發現鱷魚骨板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於現在的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鎬京遺址發掘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已開始,2012年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其連續進行考古發掘。
-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考古學家確定浙江大溪鎮遺址為戰國時期城址 2002年12月9日14:46 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12月9日電(記者方列 王小川)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專家和文史學者日前確定,分布於浙江省溫嶺市大溪鎮的遺址為戰國時期
-
如果出生在戰國時期,你是哪國人?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這七個國家被稱為「戰國七雄」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在戰國時期不斷較量,各自的疆域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那麼,問題來了,回到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你屬於戰國七雄中的哪一諸侯國呢?
-
戰國時期秦國軍隊戰鬥力強悍的幾大原因
戰國時期,七雄之中,每個諸侯國的軍隊都在歷史的舞臺上有著自己的輝煌歷史,而且每個軍隊都有自己比較鮮明的特色,也有的軍隊有自己的特定稱謂,比如魏國有一支軍隊在吳起的帶領與磨練下被稱為魏武卒,齊國精銳被稱之為齊技擊士,秦國有秦銳士,趙國有趙邊騎。
-
西周都城鎬京遺址首次出土12塊鱷魚骨板
[摘要]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透露,考古人員在陝西境內鎬京遺址發掘出土了12塊鱷魚骨板,是豐鎬遺址首次出土該類遺存。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攝鎬京遺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鎬京遺址考古隊隊長嶽連建介紹,去年考古人員發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水井4眼、陶窯2座、房址1座。出土陶器、銅器、石器、骨器等各類器物249件,出土陶器碎片104箱、獸骨18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