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嫡孫嶽朝軍:奔走兩岸20年 力促嶽飛精神共傳承

2021-01-07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華社臺北7月12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臺灣專門供奉嶽飛的廟宇有30多座,加上將嶽飛作為配神供奉的則有100多座。作為嶽飛子孫,這令我既驕傲又感動。」有感於島內民間社會對嶽飛的尊崇,正在臺交流的嶽飛第28代嫡孫嶽朝軍發出如是感慨。

1999年起,嶽朝軍持續推動兩岸嶽飛文化交流,步履不停。近日,他又帶著一群「小嶽飛」來臺,希望通過兩岸年輕一代親密交流,增進了解和友誼,共同傳承嶽飛精神。

嶽飛是南宋著名將領。1988年,嶽飛後裔發起成立嶽飛思想研究會,廣納各界熱愛和崇拜這位民族英雄的人士參與,旨在傳承嶽飛「盡忠報國」「忠孝節義」的傳統美德。嶽朝軍為現任會長。

1999年,嶽朝軍作為嶽飛後人,受邀赴宜蘭參加「碧霞宮」建廟100周年典禮,從此開啟了兩岸嶽飛文化交流。

「碧霞宮」又稱為嶽武穆王廟,以嶽飛為主神,廟內還設有嶽母刺字銅像。此廟建成於1899年,時值臺灣被迫割讓日本,宜蘭地方人士憤於將受外族統治,於是建廟奉祀嶽飛,藉此抒發「還我河山」之志。

為掩日人耳目,此廟便取「碧血丹心望曉霞」之意,定名為「碧霞宮」。此後,「碧霞宮」成為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在日據時代也始終未變。

「『碧霞宮』的一磚一瓦一釘子都來自福建,當地人把農產品賣到福建,換成建廟的材料運回宜蘭。」嶽朝軍說,得知這座嶽飛廟的歷史,內心「滿懷感激與感動」。

圖為嶽朝軍(左二)在第三屆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現場。(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20年來,嶽朝軍先後八次來臺,深入島內民間社會開展交流。由於來臺時間有限,最多時他曾一天走訪7座嶽飛廟。

「我每到一座嶽飛廟都受到熱烈歡迎,與當地鄉親難捨難分。」嶽朝軍說,未料到嶽飛在臺灣如此受民眾崇敬,祭祀嶽飛的傳統禮儀保存得如此完整。

建於康熙年間的臺南後壁區旌忠廟是最早的嶽飛廟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一直是嘉義、臺南交界區域民眾的信仰中心。

旌忠廟負責人介紹說,當地習俗認為,把孩子抱到廟內認嶽飛當義父,就可獲忠義精神的庇蔭平安長大,這些義子自稱為「契子」,形成人數眾多的「契子團」。為感念嶽飛的庇佑和發揚其忠孝節義精神,當地人士於1993年成立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

2011年,嶽朝軍受邀來到旌忠廟參加「臺灣各界紀念民族英雄嶽飛誕辰908周年紀念活動」。次年,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訪問重慶,期間與嶽飛思想研究會討論決定合作設立「小嶽飛」獎學金評選活動,在兩岸分別評選出傳承孝道精神的青少年,迄今已有700多人獲獎。

5年後,21名獲得「小嶽飛」獎學金的臺灣中小學生訪問重慶關嶽廟,並與當地青少年結對交友,共拜嶽飛,共書「精忠報國」,共演「嶽家拳」。2017年起,該活動擴大舉辦,升級為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吸引了更多兩岸師生參與。

近日,第三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在臺南開營,這是該活動首次來臺舉辦。來自大陸的51位師生與島內150多位師生在嘉義、高雄、南投、宜蘭等地,就嶽飛主題深入交流,共同觀看「祭嶽舞」、展演「嶽家拳」、瞻仰嶽飛銅像、吟誦《滿江紅》。

圖為第三屆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上,營員書寫「精忠報國」。(新華社記者朱祥攝)

「『精忠報國,忠孝傳家』的嶽飛精神,代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需要交棒給下一代。看到兩岸小朋友用心交流,結交為好朋友,我感到很欣慰。」嶽朝軍說。

這些年,嶽朝軍還推動兩岸嶽飛廟交流,南投日月潭文武廟、宜蘭「碧霞宮」先後與杭州嶽王廟、湯陰嶽廟締結友好關係。2015年,在臺灣星雲法師推動下,嶽朝軍等護送一尊3.9米高、2噸重的嶽飛銅像安座在高雄佛光山,讓更多臺灣民眾可瞻仰這位民族英雄。

20年來,兩岸嶽飛文化交流成效顯著,卻也面臨種種障礙,過程異常艱辛。嶽朝軍說:「雖經歷了不少波折和困難,但家國情懷和對民族的使命感告訴我們,這項交流應該持續下去。」

當前兩岸關係冰凍,島內「去中國化」行徑不斷。嶽朝軍說,在此情況下,民間更應堅持交流,通過情感交流傳承中華文化,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通過深入交流、交心,現在我與許許多多島內嶽飛精神的認同者、傳承者成為好朋友。」

嶽朝軍生於1955年。他表示,自己最大的願望是,兩岸有更多年輕人共同傳承嶽飛精神和文化,他自己也會為此貢獻畢生精力。下一步,他將聯合兩岸有識之士推動祭祀嶽飛儀式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拜嶽廟 當「契子」 臺灣民眾仰慕嶽飛
    「臺灣專門供奉嶽飛的廟宇有30多座,加上將嶽飛作為配神供奉的則有100多座。作為嶽飛子孫,這令我既驕傲又感動。」有感於島內民間社會對嶽飛的尊崇,正在臺交流的嶽飛第28代嫡孫嶽朝軍發出如是感慨。建於康熙年間的臺南後壁區旌忠廟是最早的嶽飛廟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 大型特稿: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紀實
    (嶽飛網綜合報導)由重慶市嶽飛文化交流協會、臺灣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弘揚嶽飛精神,共鑄忠孝之魂」——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活動於2020年4月20日啟動,7月13日結束,先後開展徵文比賽、分散交流、集中交流三大板塊活動 。
  • 第四屆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新華社重慶7月14日電(記者劉恩黎)為推動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互動,弘揚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精神,第四屆「弘揚嶽飛精神,共鑄忠孝之魂」海峽兩岸嶽飛文化夏令營13日在重慶復旦中學開展集中交流活動。180餘名兩岸「小嶽飛」代表、在渝臺胞、嶽飛協會代表、嶽氏宗親和重慶復旦中學師生參加了交流活動。
  • 安徽嶽飛文化館簡介
    合肥市嶽飛精神傳承研究會是掛靠於合肥市政協辦公廳,經合肥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社會團體。2014年,協會投資300多萬元建設安徽嶽飛文化館,展館位於桃花鎮工業聚集區楊井路5號,隸屬合肥市嶽飛精神傳承研究會建設管理,展館於2015年4月落成開館。總投資300多萬元。展館建築風格融徽派建築和現代格調為一體,樸實、大方、簡明、莊重。
  • 金榜題名 獲嘉嶽飛後裔學子赴嶽廟拜祭嶽飛
    8月25日至26日,由新鄉市獲嘉縣嶽飛文化宣傳中心嶽族理事會 ,組織本支糸嶽飛後裔(2020)高招優秀學子拜祭嶽氏宗祠 ,參觀獲嘉嶽飛紀念館並赴湯陰嶽王廟、嶽飛紀念館與嶽飛故居進行愛國主義思想學習 。26日,全體學子拜祭獲嘉始遷祖瑩、參觀獲嘉嶽寨、嶽莊和東永安宗祠與嶽飛紀念館 ,下午在嶽飛文化宣傳中心會議室進行嶽飛文化紀念品發放儀式及總結大會 。
  • 嶽飛簡介,歷史上真實的嶽飛
    1140年,他揮師北伐,先後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為朝廷殺害。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 《精忠嶽飛》Q版人物形象出爐 嶽飛變包子臉(圖)
    《精忠嶽飛》Q版人物形象出爐 傳神可愛嶽飛變包子臉 知名動畫《魁拔》團隊為《精忠嶽飛》精心製作了20餘款主創Q版形象,眾主演也紛紛更換成自己的微博頭像。網友看到如此可愛的人物形象也是大呼「萌翻了!」 《精忠嶽飛》Q版人物形象出爐 傳神可愛嶽飛變包子臉 知名動畫《魁拔》團隊為《精忠嶽飛》精心製作了20餘款主創Q版形象,眾主演也紛紛更換成自己的微博頭像。
  • 滿江紅的背後,不僅僅是嶽飛收復失土的記錄,更是嶽飛的赤子之心
    說起宋朝的名將,大家可能印象最深的名將中就有嶽飛。嶽飛在生前收復的領土,在他死後幾乎都被元朝吞併了,但是,嶽飛寫的詩,卻流傳至今,而且還不少。就像這一首。因此,嶽飛接連上書奏請收復襄陽六州。好不容易,主戰派在朝廷的論戰中勝利了,於次年五月,也就是紹興四年五月, 朝廷正式任命嶽飛統軍出徵 。前面說到嶽飛是一代名將,軍紀嚴明自不必說,在鼓舞士氣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在部署運籌得當之後。
  • 湯陰縣嶽飛精忠報國培訓基地簡介
    基地以鮮明的時代特徵,結合嶽飛精忠報國愛國思想,強化培訓課程創新意識,探索出集講授、互動、體驗為一體的培訓模式,還接待了安陽市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現場會,安陽市村居巡察現場會,湯陰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會等大型會議。作為縣委黨校的培訓基地和市委黨校的實踐教育點,市委黨校和縣委黨校在師資力量、教學安排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各級黨委、政府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 為什麼,嶽飛《滿江紅》被移出教材,被秋瑾《滿江紅》取而代之?
    即使發展至今日,嶽飛的這首《滿江紅》也是許多人的座右銘。通過這首詩詞,我們不難理解嶽飛的一腔愛國之情。從而激發,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然而,近些年來,嶽飛《滿江紅》卻被移出語文課本,取而代之的卻是秋瑾《滿江紅》。
  • 嶽飛飲潭水而歡,古村擁機遇而活——歡潭村傳承「五義」煥新生
    2016年,當建設「美麗鄉村」的號角在蕭然大地吹響,歡潭村又迎來了時代賦予的巨大機遇。歡潭成為蕭山唯一的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對象,承載著為蕭山建設美麗鄉村樹立標杆、積累經驗的重任。兩年多來,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爭創省級樣板為目標,優化美麗環境、發展美麗經濟、傳承美麗人文,歡潭終於迎來了「破繭而出」的嬗變。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對大部分人而言,冤枉「壞人」似乎並沒有什麼情感包袱,但嶽飛就不同了。對嶽飛這樣一個已成為民族英雄、軍神的經典人文形象來說,除了相關史實辯證之外,還涉及到文本接受時讀者閱讀心理、主觀情感層面的考量。人文經典的確立,究竟是具備人類共通審美的本質存在,還是後天政治因素、歷史因素建構的形成【1】,向來各執一端,對於嶽飛形象而言,同樣面臨著這兩種情況的辨析。
  • 黃梅縣嶽飛小學喜事連連
    >黃梅縣嶽飛小學原名大河鎮中心小學,學校成立於1995年。鑑於這些人文基礎,經學校申請,縣教育局審批,2015年學校正式更名、掛牌為「黃梅縣嶽飛小學」。學校每天大課間全校學生演練嶽家拳;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後,全校學生齊聲朗誦嶽飛名詩詞《滿江紅》,氣勢磅礴,聲震山河;每周校本課程必開展嶽飛文化的讀、講、演、書畫等活動;並且每學期開展一次大型嶽飛文化展演活動。這樣,嶽飛的人文精神和嶽飛的崇武重文精神已深入到廣大師生心中。
  • 陸遊寫了好幾首詩讚美嶽飛,辛棄疾的作品為何對嶽飛一字不提
    在南宋初期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以嶽飛為首的一批抗金名將擔負起保家衛國的歷史重任,與金國侵略軍展開殊死搏殺。嶽飛對南宋忠心耿耿,在抗金之戰中身先士卒,指揮若定,多次創造了中原王朝對抗遊牧部族騎兵的經典戰例,不僅使得南宋迅速穩定了風雨飄搖的危機局面,他本人也成為南宋軍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幟和精神偶像。
  • 嶽飛故事將重返中小學教科書
    但事實上關於嶽飛評價的爭議由來已久,其中最為集中的當屬對「民族英雄」稱號的爭議。早在1923年,呂思勉《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一文便持有非尋常論點,即崇秦而貶嶽。後來這一觀點得到了胡適的支持,認為秦檜「真是冤枉」。進而在1935年,周作人也寫了一篇《嶽飛與秦檜》聲援呂思勉,認為「嶽飛是軍閥,專權該殺,反倒是秦檜能顧全大局,值得褒揚」。當然這都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
  • 樂善公益開展「瞻仰嶽飛精神 愛心助殘一日遊」活動
    合肥樂善公益中心帶著殘障朋友來一次簡單的旅行,瞻仰民族英雄嶽飛 。懷揣喜悅的心情 ,踏著歡快的節奏 。上午10 :00我們到達了安徽嶽飛文化館 。合肥市殘聯領導王慶九先生發表了致辭 !民族英雄 嶽飛第三十一 世孫嶽輔金髮表歡迎賀詞 !嶽第三十二世孫嶽然帶領我們參觀了文化館 ,並詳細為我們講解了民族英雄嶽飛的事跡。
  • 嶽飛文化進校園莘縣二中
    聊城嶽研莘縣聯絡處官方訊2019年5月11日下午,愛國主義文化進校園活動之嶽飛精神宣講第六場在莘縣第二中學會堂舉辦,山東省聊城市嶽飛思想研究中心黨組書記
  • 嶽飛之死:嶽家軍做大做強,嶽飛涉及了朝廷政事
    嶽飛,對於通曉中國歷史,或熟讀小說《說嶽全傳》的人都清楚,乃南宋時期抗金名將,有許多頭銜可以套在他身上,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以及詩(詞)人、書法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一代抗金名將,於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儘管在宋孝宗時,嶽飛被平反昭雪。
  • 嶽飛可能是被勒死的
    「石碑分別叫《嶽氏受姓圖》和《嶽氏族譜》,其中《嶽氏族譜》明確記載嶽飛是被勒死的。」正在整理碑文的嶽群成說。  楊中社區約1500口人,嶽姓是村中的大姓。村民們說,他們是嶽飛的後人,600多年前,在朱元璋洪武年間遷移至此,村中有個幾近坍塌的嶽家祠堂,並有石碑為證。從3月6日起,嶽買軍等村民先後在村中一塊墓地裡挖出27塊深埋在地下的古石碑。
  • 嶽飛的事跡都是假的?《金史》中的嶽飛完全顛覆我們認知
    說到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中有著非常多的英雄人物被後世所銘記,學習歷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人類並沒有回到過去的能力,所以對於歷史的了解都是通過諸多史料的記載,來推敲判斷,去儘可能的還原歷史,或者通過很多出土的文物來證史,但是正如胡適所說的一樣「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無論怎樣,人們只能儘可能的接近歷史,但是永遠無法還原當時的歷史,我們都知道嶽飛的事跡,但是哪怕是他這樣忠君為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