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裡,漫步清潩河畔,岸旁微地形和遊園綠化已成效顯著。休閒廣場、慢行步道、健身器材在綠植映襯下,宛若畫中。
站在河邊棧道,憑欄遙望,蜿蜒而去的清潩河碧波蕩漾。
如果把時針撥回5至10年前,困於上遊無水源,長期乾涸的清潩河在人們心中壓根不是河,而是一條排汙納垢的臭水溝。
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必須要「水潤葛邑」,打造河湖環繞的宜居之城。
沒有水源咋辦?
跨流域調水!修建43.8公裡管線「引黃入長」!建南水北調管線配套管線「分水入長」……
缺少河湖遊園、溼地公園咋辦?
投資12.5億元,建設我市有史以來水利建設投入最大的水利項目——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如今16.7公裡秀美河道自北而南貫穿城區;
投資3億元實施增福湖擴容工程,60萬m水庫「變」300萬m,當前700畝水面波光粼粼……
10月7日,在清潩河森林公園建設現場,市水利局局長姚曉飛告訴小編,近年來,長葛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手筆興水利、求水源,累計投入30多億元先後實施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等一大批水利項目,形成了河湖相通、庫閘相連的水系格局,「河暢、湖清、水淨、岸綠、景美」的水景觀已全面展現。
水系投資力度空前
水系建設累計投入30多億元!投資12.5億元建成我市有史以來水利建設投入最大的水利項目——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
2015年12月30日,「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開工建設,修建43.8公裡的管線,從鄢陵縣鶴鳴湖引黃河水入境,年調水2000萬立方米;
2016年11月19日,增福廟水庫擴容工程正式開工,蓄水60萬m的水庫「變」300萬m,總投資近3個億;
2017年11月,投資3.5億元,總長度約34.71公裡的許昌市第一個國家級溼地公園——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動工建設;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努力把長葛打造成鄭州市的「後花園」,鄭州航空港的「生態旅遊度假村」,我市圍繞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力,實施引黃入長濟許、清潩河綜合治理、增福廟水庫擴容、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小洪河治理等工程項目30多個,累計投入30多億元。
「其中,清潩河綜合治理投資大、規模大,是我市有史以來水利建設投入最大的水利項目,是全省『四水同治』示範工程。」姚曉飛說。
綠化邊坡、美化兩岸遊園、淨化水質、規範河道斷面、建設棧道及慢行步道……如今,貫通新老城區的水系工程——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
「現在清潩河道路通暢,空氣清新,每天晚上沿著河邊走一圈兒,或者在河邊小遊園鍛鍊休閒,是我每天晚上放鬆的一種方式。」10月4日晚,家住清潩河明珠橋北明鏡臺遊園附近的市民陳睿思告訴小編。
「一到晚上遊園非常熱鬧,晚上9點多,市民依舊不願散去!孩子們歡快地蕩著鞦韆,阿姨們隨著音樂舞動,老人在體育器材旁鍛鍊著身體,年輕人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談起清潩河治理,陳睿思非常興奮,介紹起來滔滔不絕。
明鏡臺遊園是清潩河新建的8個濱河遊園(健康廣場、青年體育廣場、書法廣場、人民公園、明鏡臺、大河之灣、萬花谷、啟航廣場)之一,而這8個濱河遊園只是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很小的一部分。
市水利局副局長谷智建介紹,總投資12.5億元的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全長16.7公裡,建設內容繁多——
新建兩岸濱河道路33.4公裡;新建7座橋梁、4座攔河液壓壩;對15座交通橋進行景觀改造、亮化提升;新建8個濱河遊園、4個綜合公園(工業主題公園、葛園、森林公園、玉潤湖遊園);兩岸綠化面積309.8公頃……
除建設體量大,2018年7月開工的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標準也非常高。
「工程由同濟大學國內一流團隊進行規劃,由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旗下特級企業中國電建市政集團承建,充分體現了高標準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市水利局總工程師張新民說。
以綠化為例,清潩河整體綠化率達到78%,栽種的綠植高低層次分明,共栽植喬木170種4萬多棵、灌木110種52萬平方米、地被植物約120萬平方米,水生植物29種約3.5萬平方米。
「清潩河配套建設也很完善,建有30多處球場,其中籃球場11處、羽毛球場16處、門球場5處、足球場1處。同時,各類健身器材遍布整個河道,市民幾分鐘內就能找得到。」谷智建說。
跨流域調水大手筆
破解缺水困境,建設全長48公裡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從鄢陵鶴鳴湖調水,年調引黃河水2000萬立方米
《長葛市水利志》記載,1993年至2000年,我市連續7年出現旱災,特別是在1998年秋季的大旱,9月至12月共降水量為10.2毫米(屬於無效降雨)。
2011年以來,清潩河上遊新鄭市興建水庫蓄水,上遊地表徑流全部被攔蓄,造成我市河道乾涸,嚴重製約我市生態建設。
「長葛要解決近5年、10年,甚至近20多年缺水的瓶頸,必須要解決乾旱氣候和上遊人為因素造成無水源的困境!」張新民說,借鑑外地經驗,我市大手筆實施跨流域調水工程,開闢4大水源,從根本上解決「無水」難題。
水源一:實施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全程48公裡,從鄢陵鶴鳴湖調黃河水,每年向增福湖調引黃河水2000萬立方米,保障下遊清潩河常年有水;
水源二:利用佛耳崗中型水庫攔截雙洎河過境水,通過東乾渠向新區年供水1000萬立方米,保障新區水系常年有水;
水源三:實施南水北調管線分水工程,年供水量1000萬立方米;
水源四:鋪設長8公裡的地下管道,從禹州境內平禹煤礦調疏幹水引入幸福湖,年調水100萬立方米,幸福湖成為我市的「西部明珠」。
「這些大手筆的調水舉措,徹底改變了我市水資源空間布局現狀,扭轉了長期以來水資源短缺困擾我市水生態建設的局面。」谷智建說,2015年12月30日,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開工,是我市有史以來第一次實施跨流域調水,也是我市水生態文明建設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7年9月25日,位於鄢陵縣的引黃泵站正式啟動,鄢陵鶴鳴湖開始向我市增福湖調水。在黃河幹流趙口閘處通過引黃總乾渠調引黃河水,途經鄭州市中牟縣,開封市祥符區、尉氏縣,流入鄢陵鶴鳴湖。
「黃河水從鄢陵到長葛通過輸水管線調引至增福湖,全長48公裡,整個過程非常不容易。」谷智建說。
當年10月,300萬m的增福湖被調引的黃河水蓄滿。清澈透亮的增福湖水可隨時向清潩河放水,讓乾涸已久的清潩河重新煥發生機,讓城市充滿靈氣。
已經定居鄭州的宋秋瑩,老家就在增福湖邊,聽說清潩河治理、增福湖蓄水後,專程帶著家人趕回來過周末。
「媽媽年紀大了,總在樓上住,也沒啥意思,就想帶她去老家散散心。回來一看,沒想到增福湖這麼大,水還這麼清!」趁周末來增福湖邊玩的宋秋瑩說,我把增福湖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很多人都問這是哪個景點這麼美,聽他們這麼說我很自豪!看到老家有湖還有河,住幾天都不想回鄭州了。增福湖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也期待著長葛變得越來越美。
如今,增福湖700畝風景宜人的湖面景觀也為我市文明城創建增添了不小的砝碼。「這湖水又乾淨又清涼,光看看心裡都可舒坦!」市民胡曉麗說,你看這岸邊綠樹成蔭,空氣也很好,這才是大美長葛、文明長葛該有的樣子。
生態美景引鳥築巢
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從88種增加到目前147種,數千隻崖沙燕「安家」增福湖
實施清潩河、小洪河、機場河、引佛濟清工程綜合治理工程後,形成了節節攔蓄、梯次蓄水的林水一體景觀帶,目前清潩河蓄水長16.7公裡、機場河蓄水長7.6公裡、東小洪河蓄水長8公裡。
通過水利連通工程,佛耳崗水庫、增福廟水庫、清潩河蓄水能力達到230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6000畝,成為長葛市乃至許昌市環境用水的「大水缸」。
「這些年,我市以創文為契機推進生態環境改善,實施數十項大型水系工程,已取得顯著成果!」谷智建說,不過水質好壞直接關係到水系連通工程的成敗,我市在實施清潩河綜合治理、增福湖擴容、雙洎河國家溼地建設等一系列水生態工程基礎上,還著力保護水質,出重拳、投巨資治理環境汙染行為。
「佛耳崗水庫是我市清潩河、小洪河、機場河以及許昌市清潩河、飲馬河、學院河水系景觀的水源地。為保護水質,近年來我市集中環保、水利、農林等專業執法隊伍,對佛耳崗水域水面網箱養魚水質汙染問題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綜合治理,拆除網箱140餘口,清魚200多萬斤,淨化了水源。」張新民說。
「清潩河是貫通市區最重要的景觀河,為保護水質,我市投資1.5億元對城區雨汙管網進行改造,實現雨汙分流;投入7200萬,在河岸郊區段鋪設雨汙管網40多公裡,並封堵沿岸排汙口51處。」張新民補充道。
一個個生態水系工程的落地,一系列治汙行動的開展,我市生態美景已初步顯現,不斷有鳥兒來我市築巢是最好的證明。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年,我市生態環境究竟改善了多少?有2件事情最能說明問題!」市水利局負責人介紹,第一是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經過生態修復,鳥類從88種增加到目前147種;第二是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的「崖沙燕」在增福湖「安營紮寨」。
「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一期工程已完工並通過驗收!近幾年工程實施過程中,溼地不斷得到保護和恢復,溼地鳥類棲息地也得以修復和重建,使區域內生物群落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進一步豐富,動植物的種類逐年增加。」10月6日,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淑敏介紹。
目前,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從88種增加到目前147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黑鸛、金雕2種,普通、大、白額雁、紅隼等國家Ⅱ級保護鳥類22種,河南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大白鷺、蒼鷺、黑枕黃鸝等9種,鳥類資源較公園建設前增加了59種,公園隨處可見鳥類翔聚、野鴨遊弋、水草蔥鬱的美景。
「哇,這裡的崖沙燕可真多啊,成群結隊嘰嘰喳喳,小精靈們真可愛!」今年4月,增福湖旁賈莊村南側的人工「土山」上,數千隻崖沙燕築巢安家。
「崖沙燕主要以昆蟲為食,對環境要求很高,通常只有水質清澈、水草豐美的河流或湖泊岸邊才能吸引它們安家。」增福鎮黨委書記趙精武說,「只有築好巢才能引鳳來」,這也側面說明我市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城市因水而靈。「岸綠、水碧、燈亮、路坦的水系景觀,成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優良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的亮點工程!」市文明辦主任劉毅娟介紹,一系列水系工程的實施,讓清潩河成為了最大的市民休閒娛樂場所,讓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成為鳥兒的天堂,這都為我市打造生態怡城、魅力長葛提供了必要條件。
出品今日長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