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終於塵埃落定。3月30日下午,雙方宣布已正式籤約,美的將以約537億日元(約4.73億美元)獲得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下稱東芝家電)80.1%的股份,東芝將會保留19.9%的股份。
通過收購東芝家電的控股權,美的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獲得東芝品牌40年的全球授權、超過5000項的家電相關技術專利,以及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渠道和製造基地,從而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
據
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和東芝株式會社(東京聯交所代碼6502,下稱東芝)的公告,雙方就上述收購已籤署了一份最終協議。雙方集團層面還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今後雙方將在更廣泛範圍內加深戰略合作關係,在家電及其它新領域共同開拓成長機會。
交易預計今年6月完成合作方案顯示,東芝家電將會繼續開發、製造和銷售東芝品牌的白色家電,包括冰箱、洗衣機、吸塵器以及其他小家電。美的也將在品牌、技術、營銷和員工方面持續投入,以充分挖掘東芝家電業務的潛力。
美的將被許可在東芝家電領域全球範圍內使用東芝品牌,許可期限為40年。此外,美的還會受讓超過5000項專利技術,以及東芝擁有的與家電業務有關的其他專利的被許可權。
美的在本次合作中受讓的東芝專利技術,對現有專利是一次顯著的擴容。同時,這些專利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等海外市場,很好的增加了美的在海外專利布局的厚度。其中,DD電機及變頻控制專利、冰箱隔熱板專利是將對美的洗衣機和冰箱有重大提升的核心專利。
雙方的供應鏈網絡以及渠道優勢,將有助於產品在全球市場鋪開。東芝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和先進的工藝水平,與美的的供應鏈體系、規模化生產經驗之間存在巨大的互補性。
東芝家電在日本、東南亞和中東市場有廣泛影響。東芝在日本洗衣機、冰箱市場位居第三;在日本微波爐、吸塵器、電飯煲市場位居第四。截至2015年三季度,東芝家電擁有超過5000名員工。2015上半財年(4-9月),東芝家電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0億美元。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和泰國有9個生產基地,在日本有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點,在中東、埃及也有銷售網點。目前,東芝家電70%的收入來自於日本,30%來自於其他地區。
美的在收購後需要承接東芝家電約2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的對東芝的債務,並需在交割時償還這些債務。
本次交易還需獲得日本反壟斷監管機構的審批,同時需要在中國商務部和發改委備案。美的預計,最早在2016年6月可以完成本次交易。
20年合作是併購的根基「我們很高興見到與美的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花結果,這份諒解備忘錄的籤署以及東芝家電的轉讓即見證了我們的友好合作。東芝家電無論從企業文化還是品牌形象上一直是我們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東芝總裁Masashi Muromach說。
Masashi Muromach還表示,「在選擇信賴的合作夥伴的過程中,我們很仔細地考察每個公司的歷史業績、能力、資源以及對東芝家電發展的承諾。美的與東芝在多個領域有長達20多年的成功合作歷史,雙方已經建立了很好的相互理解。我們很欣賞美的在全球化、產品力提升、廣泛的全球分銷網絡以及致力於高品質產品方面所做的努力。我們堅信,美的在研發、營銷以及品牌上的持續投入將會給家電業務的發展帶來一個更光明的前景。」
東芝與美的,過去有良好的合作經歷。1993年美的便開始與東芝展開第一期空調技術合作,隨後雙方在空調壓縮機、變頻空調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全球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企業「美芝」,便是美的與東芝的合資公司,並由美的控股,業績一直很好。雙方還在家用空調領域成立合資公司,東芝返銷日本市場的家用空調委託美的生產,東芝家用空調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也交給美的來運營。
美的董事長方洪波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東芝與美的的合作夥伴關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相信這將會帶來很多令人振奮的合作機會。今天也是美的在致力全球化的路程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方洪波還說,「東芝家電在家電和空調領域的全球發展,其標誌性的品牌、高端的人才以及領先的技術會大大加強我們在日本、東南亞以及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我們很感謝東芝對我們的信任,許可我們長期使用東芝品牌。美的將會繼續堅持高標準的品牌形象、產品品質和客戶服務,這些也是奠定我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的基石。」
「我們也認識到現在的管理層和員工都是東芝家電非常寶貴的資產,我相信我們進一步的投資將會給這支團隊帶來更多的機會。我很期望與東芝緊密合作,進一步促進東芝家電的發展,並將美的打造成一個以創新為中心的全球家電巨頭。」方洪波說。
中國企業如虎添翼2015財年美的總收入達210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收入近80億美元、佔整體營收近4成,是國內白電行業中海外收入最大、佔比最高的企業。全球經營是美的的核心戰略,東芝擁有享譽國際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領先的市場地位。此次合作雙方通過優勢互補,將產生長期的協同效應,進一步完善美的全球布局,有力提升美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力。
東芝去年因財務造假事件而出現業績虧損。2015年12月21日,東芝正式對外公布了「東芝重建計劃」,包含對東芝家電的潛在重組。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說,日本企業的家電業務要有高利潤比較困難,但是它們有良好的品牌、成熟的技術,值得購買。美的在全球白電市場的佔有率目前處於第二位,收購東芝白電之後,東芝家電的研發、製造、銷售將繼續發力,雙方都將因此而獲益。
無獨有偶。3月30日,富士康也籤約收購夏普66%的股權。
陳言認為,夏普、東芝等日本企業能生產「最好的產品」,但鴻海、美的等中國大陸及臺灣企業能生產「最好賣的產品」。夏普被在液晶上的巨大投入,讓夏普液晶電視戰勝了松下、日立的等離子電視陣營,也讓夏普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日本企業的品牌價值、研發能力、生產技術依舊在很多方面是中國大陸及臺灣企業所沒有的。「在日企家電業務走下坡路之後,中國企業到日本獲取品牌及技術的時機已經到來。併購日企將讓中國大陸及臺灣企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