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收購東芝 日本「白電三巨頭」一天內兩家易主 中企買來值不值?

2020-12-19 觀察者網

繼鴻海精密工業3月3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斥資3890億日元收購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權後,當日晚間,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美的擬以自有資金約 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至此,日本「白電三巨頭」中的兩家在一天之內易主。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業務,最大價值在於為美的贏得了日本市場。日本至今為止仍然是全球門檻最高的市場,尤其是家電產品,在2005年之前的三十年時間裡,日本一直是全球家電產業的霸主。

美的收購東芝

3月15日,據日經新聞消息,東芝將把家電業務出售給中國家電巨頭美的集團,目前談判進入最後階段,交易可能價值數百億日元。

路透曾報導,重組成本已迫使東芝向三家大型日資銀行申請大約2,000億日元(18億美元)的新貸款。

3月17日,東芝在東京證交所披露,東芝與美的就收購白電業務達成諒解備忘錄,美的將通過收購獲得東芝白電業務控股權,雙方將於3月底就交易達成最終協議。

3月30日晚間,美的集團(000333)發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美的擬以自有資金約 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

此次交易,美的將獲得東芝品牌 40 年全球授權,以及超過 5 千項家電相關專利,還有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渠道和製造基地。

不過,美的收購需承接東芝家電約 250 億日元(約 2.2 億美元)債務。

公告稱,收購需經過日本反壟斷監管機構 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審批,美的也要進行中國商務部和發改委備案及外管局登記。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天下午,鴻海宣布以225億元人民幣增持夏普股份,增資後鴻海將持有夏普66%股權。

兩家中國企業同時宣布收購兩家日本家電企業,正應了此前網友的驚呼:「中國要買下日本!」

除了夏普和東芝,松下此前的經營狀況也不太樂觀。在連續兩年錄得7000億日元的巨額虧損之後,松下發力轉型,將發展重心從B2C轉向B2B。

不說鴻海增持夏普,單說美的收購東芝。我們先來看看東芝白電業務的家底。

截至 2015 年三季度,東芝家電擁有超過 5 千名員工,2015 年上半財年(4-9月)實現營業收入約 10 億美元。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泰國擁有 9 個配套設施完善、生產技術先進、管理模式領先的生產基地。東芝家電在日本擁有 34 個銷售基地和 95 個服務基地,在中東、埃及等地布局有銷售網點。

東芝白電業務收入約 70%來自日本,30 %來自日本之外的地區。分產品來看,收入的26%來自冰箱,23%來自洗衣機,15%來自家用空調,13%來自吸塵器,10%來自微波爐,13%來自其他小家庭電產品。

2014 年,東芝共銷售各類家電產品 850 萬臺, 其中:冰箱 230 萬臺、洗衣機 258 萬臺、吸塵器 165萬臺、家用空調 65 萬臺、廚電 135 萬臺。

東芝家電的影響力主要在日本、東南亞、中東。在日本家電市場,東芝等幾大本土廠商長期佔據龍頭地位。根據 GFK、Euromonitor 數據,東芝在日本的洗衣機銷售份額為 20%,位居第三;冰箱銷售份額為15.3%,位居第三;微波爐銷售份額為22%,位居第四;吸塵器銷售份額為13.7%,位居第四;電飯煲銷售份額為11.5%,位居第四。

簡而言之,東芝在日本家電的市場地位,和GE在美國家電市場地位大致相當。

這個價格值不值?


東芝公司總裁、社長室町正志

537 億日元(約合 4.73 億美元)收購成本加上 250 億日元(約 2.2 億美元)的債務承擔,美的需要為此次收購付出共計6.93億美元的代價。

媒體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值不值?」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的看法是,預計2015財年,東芝白色家電業務營收20億美元左右(利潤暫不詳)。在日本本土市場,東芝白電產品市佔率保持在前三、前四,加上40年的品牌全球授權使用及5000項專利轉讓,付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甚至在劉步塵看來,僅40年品牌授權使用和5000項技術專利,價值都不啻7億美元。

很多人將美的對東芝白電業務的收購與海爾對GE家電業務的收購,以及鴻海對夏普的收購進行對比。

數據顯示,2015年,通用家電業務收入63億美元,海爾收購GE家電業務代價是54億美元。

鴻海增持夏普股份的代價是224人民幣(約合34.5億美元),增資後擁有夏普66%的股權。

東芝對於美的的價值是什麼?

劉步塵認為,最大價值在於為美的贏得了日本市場。日本至今為止仍然是全球門檻最高的市場,尤其是家電產品,在2005年之前的三十年時間裡,日本一直是全球家電產業的霸主。時至今日,日本仍然是全球變頻控制技術、OLED顯示技術主要專利擁有國。

劉步塵此前曾經表達過一個觀點:日本家電的沒落不是技術與產品的沒落,而是管理模式及市場觀念的沒落。長期霸踞全球家電第一大國位置,直接培養了日本國民的產品與技術自信,日本之外的家電產品很難在日本市場存活,強大如三星家電也不例外。美的通過東芝實現對日本市場的曲線進入,對於美的來說意義重大。

美的的官方是這樣表達的:此次合作是美的落實全球經營的重要戰略步驟,通過與東芝的優勢互補與協同,將在品牌、技術、渠道及生產製造等方面有力提升美的的全球影響力與綜合競爭實力。

其次是技術價值。美的稱,5千項白色家電相關專利對美的現有專利是一次顯著擴容,這些專利主要分布在日韓等海外市場,將有效延展美的在海外的專利布局。

再次是渠道價值,可以幫助美的進入東南亞市場。東芝在東南亞市場是一個高端品牌形象,生產基地及銷售渠道都十分成熟、完善,美的可以利用這些資源。

最後是協同價值。二者實現技術共享、製造共享、採購共享、渠道共享,等等,產生1+1>2的效果。

預計2016年,東芝對美的集團的營收貢獻不低於25億美元,約合160—170億元人民幣,這部分是營收增量。

進入美的體系對東芝有什麼好處?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

合作好比姻緣,好處從來都是雙向而非單向的。對於東芝來說,進入美的體系可以確保其家電產業持續存在。同時,藉助美的在中國市場強大的製造、銷售、採購、物流、服務等綜合能力,東芝家電可以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不排除東山再起的可能。可以預見的是,不久我們將在美的專賣店、經銷商渠道裡,看到東芝的產品出現。

買來後怎麼經營?

美的公告稱,本次交易後,美的將最大程度維持東芝家電現有運作方式,繼續堅持東芝高標準的品牌形象、產品品質、客戶服務,短期內不準備做出重大調整,並在品牌、技術、營銷和員工方面保持持續投入,以充分挖掘東芝家電業務的潛力。

獨立經營,是近年來國際併購的通行模式,出發點在於規避國際併購最容易發生的「溶血反應」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跨文化整合綜合症」。此前,吉利集團對沃爾沃汽車的收購,也是這種模式。

這一經驗是用教訓換來的。十二年前,中國兩家著名企業分別收購了美國IBM PC業務,和法國湯姆遜顯像管彩電業務,剛一接手即一廂情願地按自己的方式整合,結果導致被收購企業員工極大反彈,經營陷入巨大困難,多年虧損。

當然,在劉步塵看來,相信無論美的、海爾及鴻海,都不會對收購企業完全撒手不管,但一定會給對方儘可能多的信任和較大的自主經營權,深度整合會等到雙方互相適應了,實現了文化與情感認同之後,再做打算。這是下一步的事了。

併購有無風險?

國際企業間併購,被問得最多的就是:「有無風險?」劉步塵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完全沒有風險的事情是不值得做的。

時至今日,中國企業對國際企業的併購,風險已經大大小於十年前。一則中國企業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對國際企業的收購更像大企業對小企業的收購,強勢企業對弱勢企業的收購,而十年前中國企業對國際企業的收購更像「蛇吞象」。二則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中國企業這麼多年來,看到了太多的國際併購案例,對待國際併購的心態平和了很多,汲取了不少經驗、教訓,因此,可以把風險降到較可控的範圍內。

當然,非要說美的對東芝白電的收購會有什麼風險,劉步塵認為是美的需要對兩個品牌做出從產品到形象的全方位有效區隔,實現差異化經營,至於怎麼區隔怎麼差異化,需要審慎論證,不是一個高端、一個低端那麼簡單。

(綜合劉步塵博客/華爾街見聞 報導)

相關焦點

  • 美的收購東芝究竟值不值?
    兩家中國企業同時宣布收購兩家日本家電企業,正應了此前網友的驚呼:「中國要買下日本!」不說鴻海增持夏普,單說美的收購東芝。我們先來看看東芝白電業務的家底。截至 2015 年三季度,東芝家電擁有超過 5 千名員工,2015 年上半財年(4-9月)實現營業收入約 10 億美元。
  • 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 全球「白電雙雄」格局基本確立
    摘要 【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 全球「白電雙雄」格局基本確立】3月17日,美的集團(000333,SZ)發布公告稱,已與東芝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東芝)就收購其白色家電業務事項達成諒解備忘錄,通過收購獲得東芝白色家電業務控股權,預計本月底籤署正式協議。
  • 美的收購東芝白電 是餡餅還是陷阱?
    昨日,有消息稱,處於經營重組期的東芝又被發現7起財務造假問題,該公司虧損問題加重,而美的正在競購東芝的白電業務。無獨有偶,鴻海將要收購的夏普也處於重大虧損中。消息稱,東芝稅前利潤總計虛報了58億日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發布2015上半財年(2015年4-9月)報表時曾下修了虛報的利潤,但並未公布詳細內容。
  • 解讀美的收購東芝:終成眷屬還是「喜當爹」?
    編者按:美的在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後,短期內可實現營收的增長、產品品質提升、擺脫代工的海外形象,從而在國內外市場上提升產品競爭力,但同時也要面臨多品牌、本地渠道整合的難點。
  • 解讀美的收購東芝:終成眷屬還是 「喜當爹」?
    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終於塵埃落定。3月30日下午雙方宣布正式籤約,美的以537億日元(約4.73億人民幣)獲得東芝家電(全稱: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份。通過此項收購,美的將在全球範圍內獲得40年東芝品牌使用權、一批技術專利和全球市場渠道。然而這項交易對於美的來說是否物有所值?
  • 海信半價收購東芝值不值
    面對TVS公司糟糕的經營狀況依然選擇收購,海信電器曾公開說明是基於三個方面:其一,東芝歷史悠久的品牌,並且曾經是電視行業領導者,收購後將進一步加速海信電視的國際化進程;其二,東芝電視在圖像處理、畫質晶片、音響等方面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收購後可以實現雙方在電視技術、產品方面的互相補充提升,同時有利於縮短東芝電視產品上市的周期和降低開發成本;其三,海信電視擁有採購和製造的成本優勢和規模效應
  •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後的五個關鍵問題
    3月30日晚間,美的集團發布公告稱,經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美的擬以自有資金約537億日元(約合4.73億美元)收購東芝所持白色家電業務80.1%股權。  此次交易,美的將獲得東芝品牌40年全球授權,以及超過5千項家電相關專利,還有東芝家電在日本、中國、東南亞的市場、渠道和製造基地。
  • 三大原因告訴你 美的為啥要收購東芝白電?
    近來頗受關注的美的競購東芝白電事件終於塵埃落定。近一些的,如2013年富士通虧損950億日元,2015年索尼虧損1200億日元,也都算不上多大,看看2016年3月的東芝,索尼就知道日本家電業務已經日薄西山。  那麼東芝家電巨虧,美的集團為何還要斥資收購?小編從眾多媒體的真知灼見中,總結出了以下三大原因。
  • 日本電器業走下坡路? 中國大咖美的收購東芝、鴻海收購夏普
    美的收購東芝   《日本經濟新聞》15日報導,東芝決定在今年年中,以數百億日元脫售其業務,其中有關總名稱為「Life style」的家電部門準備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  對於日本媒體15日爆出的消息,東芝方面不願予以證實。公司對外發通告指出:「我們還在摸索,以不同管道進行探討,也不排除與一些業者進行整合,以便有效展開改革。目前,還未和個別業者有任何協議。」  對於東芝出售資產的原因,該報導指出,東芝是日元波動年代中的受害者,才落得今天必須脫售家產的結局。
  • 美的537億日元收購東芝白電 一個大寫的值!
    值得注意的是,東芝在2015年財年上半年負債總額達1244.49億日元。美的在收購後需要承接東芝家電約2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對東芝的債務,並需在交割時償還該等債務。也就是說,實際上,美的需要為此次收購付出共計6.93億美元的代價。
  • 傳夏普東芝日立白電合併 松下已哭瞎
    日本東芝(Toshiba)和夏普(Sharp)兩家白色家電業務的整編合併傳聞還沒落地,日立製作所(Hitachi)也加入了這場合併大傳聞中。  據了解,如果日立、夏普、東芝三家的白色家電業務最終合併,日本白色家電業將出現三巨頭鼎立的格局,另外兩大巨頭分別是專注空調領域的大金(DAIKIN)和綜合白電領域的松下(PaNASonic)。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立(Hitachi)。
  • 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控股權 月底有望籤約
    繼海爾54億美元收購GE家電業務後,中國家電企業海外併購再起波瀾。上周,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宣布收購東芝白色家電業務控股權,以擴大其在日本、 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業務規模和分銷渠道,提升全球競爭實力。  記者了解到,藉助美的全國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本地的家電製造業配套企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專家表示,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一方面有助於拓展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企業做大做強。
  • 鐵騎踏進東南亞和日本 美的要把東芝白電業務收入囊中
    鐵騎踏進東南亞和日本 美的要把東芝白電業務收入囊中 在東芝將自己在國內的白電相關業務出售給創維之後,美的集團也在今日對收購東芝冰箱、
  • 日媒:又一日企巨頭淪陷 東芝家電產業被美的收購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3月15日報導,繼鴻海收購日本夏普之後,另一家日企巨頭東芝將其家電產業全部出售給中國美的集團。報導稱,美的集團將收購東芝旗下包括冰箱、洗衣機等在內的白色家電業務,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交易額可達數百億日元。
  •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亂入」的創維怎麼辦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一事已塵埃落定,完成交易後,美的將獲得東芝品牌40年的全球使用權和超過5000項與白電相關的專利,以及東芝公司在世界各地的銷售網、製造基地等。不過,美的還需要理清與另一家企業的業務關係,那就是誤入這場併購風波的創維。
  • 美的537億日元收購東芝家電80.1%股權 提升全球競爭力
    據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和東芝株式會社(東京聯交所代碼6502,下稱東芝)的公告,雙方就上述收購已籤署了一份最終協議。雙方集團層面還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今後雙方將在更廣泛範圍內加深戰略合作關係,在家電及其它新領域共同開拓成長機會。
  • 東芝再爆醜聞 美的收購其家電或是最好結局
    海爾收購GE家電的新聞還沒過去多久,近日又傳聞美的收購東芝家電也已進入到談判的最後階段。日媒稱,東芝以數百億日元出售名為「Life style」的家電部門給中國美的集團,成交價在一百億日元左右。若一旦收購成功,那麼東芝黑電業務將會彌補美的集團在黑電領域的空白,同時美的的國際化進程將大大提速。
  • 東芝被美的競購 中國企業比10年前強在哪?
    【中國家電網訊】繼夏普全盤售賣給代工大王臺灣鴻海集團後,又一家日本家電企業東芝昨(15)日傳出將出售家電業務,其中與東芝接洽的企業包括中國兩家企業美的集團與創維集團、一家土耳其企業阿奇立克(ARCELIK),繼而中國企業國際化併購再掀高潮。
  • 東芝工廠產能翻了兩番!中資企業的猛藥「盤活」了古董日企
    近年,除了美的收購東芝家電業務,青島海爾(600690.SH)此前也收購了三洋電機在日本和東南亞的冰箱、洗衣機業務;海信則於2017年末收購了東芝的彩電業務;還有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收購了夏普。東芝家電、三洋家電、夏普在被收購之後,均已實現了扭虧為盈。所以,有人說「中資拯救日企」還在上演。
  • 海信集團8億收購東芝電視業務,又一日企「神話」被中國製造收編!
    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日本多家電子公司已經逐漸沒落,都被中國企業收購。海信相關負責人表示,收購之後,東芝株式會社還保留持有TVS的5%股權。據介紹東芝印象公司位於青森縣的工廠將繼續生產,所有員工也繼續留用。東芝出售電視業務並非事發突然,上半年就有日本媒體報導稱,東芝正在考慮出售持續虧損的電視業務,海信集團是其中一家意向收購方。當時東芝已經陷入了持續虧損的泥潭,希望剝離非核心業務來掙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