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可以這樣避坑

2020-08-28 親歷帶娃

不知不覺,我已經成為了兩個孩子的寶媽。回頭看看這幾年,感覺發生的事兒真的是太多了,而我自己也因為孩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第一胎的焦慮、緊張、手足無措,到如今二胎的遊刃有餘、開心和睦,這中間充滿了太多的淚水與歡樂。

我是一個忠實的科學育兒實踐者,前期因為沒經驗誤入很多「育兒坑」,好在後來已經一點一點糾正,現在我就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避坑。

一、備孕坑

一胎是在不知不覺中懷孕的,得知自己懷孕後趕緊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查,在醫生的建議下趕緊吃了葉酸。

雖然大寶出生後身體健康,但是我還是想提醒大家,懷孕前後三個月都應該堅持吃葉酸,葉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懷孕期間補充葉酸有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預防胎兒在妊娠期發生唇裂、心臟缺陷及低體重兒;也可以預防孕婦在妊娠期發生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因為懷孕前沒有吃葉酸,我整整擔心了整個孕期,因為我的工作需要長期接觸電腦,再加上缺乏必要的鍛鍊,所以我當時很害怕。所以我勸各位新手爸媽們,哪怕有任何一點想要孩子的想法,趕緊去買葉酸,畢竟有備無患。

二、不用給孩子囤積過多的物品,有些物品並沒有什麼作用。

一胎懷孕後,我有空就給未出生的寶寶購置物品。比如各種衣服、睡袋、鞋子、奶瓶奶粉等等,可是真的等到孩子出生了,我才發現很多東西都沒用上,而很多需要的東西沒有買。

比如被很多商家吹爆的護臀霜,我買來後一次都沒有用上。我給孩子換尿不溼很勤,再加上寶寶前六個月一直吃母乳很少上火,所以她的小屁屁一直都很乾爽,用不著護臀霜。

至於各種小嬰兒的衣服和鞋子,更是作為了擺設。嬰兒三個月以內生長的速度非常快,同樣大的衣服不用買太多,未滿月的嬰兒更多是用包被和柔軟的貼身衣服包裹,衣服買得太花哨或者好看沒什麼用,舒服和質量好才是王道。

三、寶寶在六個月以前不會生病,這話別信。

我家老大在月子裡就感冒過一次,我身邊的同學親戚也很少說月子裡一點毛病都沒有的。那些說寶寶六個月以前不會生病的,大部分是因為誤解了育兒專家的話。

這句話的正確解讀是,新生兒在剛出生到六個月的時間裡,如果是堅持純母乳餵養的話,可以受到媽媽免疫球蛋白的遺傳,從而減少生病。

但這絕不是說一定不會生病,新手爸媽們千萬不要因為這句話而掉以輕心。

有些孩子出生後會有比較嚴重的黃疸,靠自己無法降到正常值以內,這時候必須去看醫生。有的家長害怕孩子冷,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導致孩子上火,這時候需要有針對性地給孩子餵點水,也有的家長或者親戚朋友在感冒後還不知道避開,這樣孩子也是很容易被傳染上的。

四、如果有條件的話,自費疫苗也應該給孩子打上。

還記得帶老大打疫苗時,醫生問我要給孩子打流感疫苗嗎?孩子爺爺就說不需要,結果沒打。在回去的路上他告訴我:「大伯家的孫子打了流感疫苗,照樣感冒了,所以打流感疫苗沒用。」當時我也沒有多想。

直到後來我才直到,年齡小的孩子是很有必要打流感疫苗的,流感和普通感冒壓根就不是一回事。打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感冒,出現流鼻涕咳嗽等症狀,但是流感疫苗能有效減少接種證感染流感的機會,減輕流感症狀。小孩子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是非常需要流感疫苗的保護的。

同理,其他的自費疫苗比如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都應該按時接種。

五、育兒中要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並且相信科學。

養一胎時因為毫無經驗,很多事情都是聽從家裡的老人。比如老人會再孩子出生後把他們的雙腿捆起來,在孩子發燒時加蓋被子給孩子「捂汗」,在母乳足夠的情況下還老是說孩子缺營養,給孩子吃各種大人的食物。

現在看來,這些方法真的是非常錯誤的,孩子出生後雙腿不能束縛,讓孩子雙腿亂動也並不會形成羅圈腿,發燒時還蓋很多被子,這有可能會引起高燒哦。

並且,母乳夠的情況下沒必要給孩子吃大人的食物,有害無利。

所以,在養育二胎的時候,我堅定地堅持科學育兒,避開了養一胎時的坑,二胎的體質也好很多。

關於育兒避坑,我還有很多的想法,有時間再跟大家一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科學育兒從避坑開始 兒童鞋應有功能設
    科學育兒從避坑開始 兒童鞋應有功能設時間:2021-01-05 11: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育兒從避坑開始,兒童鞋應有功能設 現在人們越來越愛美,甚至有不少人覺得顏值就是正義!
  • 科學育兒VS經驗育兒,你需要的是這樣一份避坑指南
    2.科學育兒的理論更符合社會要求,更貼近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現實條件和老一輩的經歷有很大不同。客觀條件越好,困難更容易解決。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直來直往,科學的方式更簡單明了。畢竟有養育兒女的成功,可以得到複製。2.相較於科學育兒,經驗育兒會比較省錢。老人大多都很勤儉,省錢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比如用尿布,不用尿不溼,既符合省錢的標準,還是可以體現自己的經驗價值。3.體現老人的權威,在周圍人中保持地位。
  • 育兒避坑指南——前言
    今天晚上瀏覽今日頭條時突然想到自己孕期和產後以及育兒路上碰到的問題,有遺憾和後悔,有做的很棒的地方。懷孕開始就整天瀏覽頭條上育兒和孕期內容,可是頭條上的內容參差不齊,甚至某些大V和醫生的觀點都和三甲醫院醫生說法不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和一婦嬰這樣的權威醫院)。
  • 實用的育兒避坑指南,讓你省時省力省錢
    那麼家長該如何做,避開育兒坑,省時省力省錢呢?育兒避坑指南——NO.1 衣是不是家裡小孩衣服太多,自己買的,親友送的,有些還來不及穿,衣服就小了?因為小孩長的太快了,尤其是前六個月內,一個碼的衣服穿不了一個月。家有小公主的,更是控制不住買買買的心。但是留在家裡又很佔空間,畢竟,房價不便宜。那該怎麼辦?
  • 二胎媽媽總結的育兒避坑那些事,新手爸媽趕緊收藏
    剛做了爸爸媽媽,心裡很開心但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糾結,不知道怎麼樣是好的,有的會按著老人的經驗來帶娃,而不是科學帶娃,下面薇寧媽咪分享兒童避坑指南1寶寶發燒用酒精擦拭身體進行降溫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種經歷,就是發燒的時候用酒精擦拭身體進行
  • 育兒避坑指南,這份就夠了
    育兒這幾年,大大小小的坑也踩了無數個,很多坑踩了拍拍身上的灰爬起來也就算了,有些坑很有必要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完美避開這些育兒坑。所以,衣服這個坑要避開的話,建議大家59(新生嬰兒一般都穿59)、66碼的衣服各備上幾套就可以了。後面有需要可以再買。玩具:三個月前的嬰兒由於生理上的特點,玩具比較實用的是黑白卡、床鈴、搖鈴。另外可以根據需要準備一些安撫玩具,如安撫海馬、安撫巾等。藥品:藥品由於有時效性,沒有必要準備。現在網絡快遞都那麼發達,有需要的時候再買。護理用品可以準備點,如寶寶的保溼霜、護臀膏。
  • 這幾種類型男女不宜嫁娶:婚前擦亮眼,從小育兒避坑點
    婚姻美好的很多,但也存在男女婚前沉迷於美好的幻象,婚後各種矛盾出現,爭吵不斷,各種委屈等,所以列出以下這幾種類型男女不適合嫁娶,有寶寶的寶爸寶媽們也可以從小避免育兒入坑。1、媽寶男,媽寶女。育兒避坑:作為孩子的父母,從小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能太專制哦,也不能讓孩子全部順從父母,沒有自己的主見,父母做的不對的允許孩子提。我們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孩子總要和自己的另一半共同生活。
  • 育兒知識有哪些 新手媽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那麼,育兒知識有哪些?家長如何科學育兒?新手媽媽如何科學育兒?一起來看看吧。育兒知識有哪些如今的父母們提到育兒,就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增長知識。其實,育兒知識有很多,不止是對孩子知識的培養。總共有以下這些方面。一、育兒知識——餵養知識1、母乳餵養。我們知道寶寶六個月以前採用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母乳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寶寶天然抵抗力的來源。
  • 定製櫥櫃避坑指南,這樣設計省心又省錢!
    廚房裝修要是不順心,我猜你一定不想下廚房,送你一套定製櫥櫃避坑指南,省錢又省心的設計技巧你不想要嗎?正確的順序應該是順手的,從清洗區開始,分別是清洗區、備餐區、烹飪區,這樣的順序才更合理,一般來說備餐的空間可適當的留大一些。
  • 育兒避坑指南來嘍,新手媽媽可一定要看看啊!
    所以,有關育兒的坑,我跳過很多。這篇小文從寶寶吐奶、便便,還有要抱抱,三個方面闡述了孩子的一些表現。作為一個二胎媽媽,現在來帶新手父母避坑喲,希望我走過的彎路,你不再走。每次餵完奶以後,可以讓孩子上半身直立,趴在照顧人的肩膀上,進行拍嗝,會適當緩解孩子吐奶情況。聽說健康的男孩都會吐奶,只要孩子不是異常哭鬧或者吐出血液等其他液體,就不用過於擔憂。女孩吐奶情況要少很多,或者根本不吐。我家老二就是這樣,基本沒見過她吐奶這樣的便便是腹瀉嗎?
  • 避坑!千萬不要這樣做日本藝術留學作品集!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今天和硯藝術留學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波日本藝術留學作品集的正確姿勢,大家一定要避坑!【避坑指南1】千萬不要以為進了美術類語言學校就萬事大吉語言學校最主要的目的是學語言,相比最後拿籤證呆在日本其實後者明顯更重要一些,拿籤證呆日本可以擁有參加學校開放日和與教授面談的機會。
  • 科學育兒:你的孩子需要理智的父母,可以踩坑但要及時修正方向
    身邊所有的言論,要麼明顯的封建迷信,要麼就是所謂的經驗之談,聽起來都有七分的不靠譜,當時只是大量的瀏覽了他人的育兒經驗,加上孩子剛出生時的慌亂,也沒有顧及再去繼續充電。只做了個決定:但凡遇到任何問題,聽醫生的建議。
  • 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體驗科學育兒的意義
    觀化啟蒙園創始人朱輝告訴記者,敲染活動不僅可以讓孩子們認識來自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也可以在手工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對美的感知能力。得益於「在做中學,在關係中成長,在遊戲中求進步」的辦園理念,觀化啟蒙園成為長寧區2020年科學育兒系列活動的主場地之一。活動以「跟隨草木探索夏天」為主題,帶領寶爸寶媽一起體驗科學育兒的意義,分享科學育兒理念,傳教寶爸寶媽帶養經驗。
  • 「科學育兒」販賣的是科學還是焦慮
    有統計數據顯示,60%的年輕媽媽手機上安裝了至少2個育兒app。雖然廣泛吸納各路養娃觀,但崇尚科學育兒的新手媽媽大多認為自己能保持理性育兒。事實真的如此嗎?儘管新手媽媽們持續通過多樣的育兒渠道武裝自己,但隨著育兒不斷精細化,她們的焦慮程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 別讓「比娃」變「坑娃」,5個「比娃」現象,3個避坑指南需要了解
    然而,在育兒生活中,以「孩子不會爬行就會走」為傲的對話場景十分常見。我家孩子最初也是不會爬行的類型,一開始,家人還為此津津樂道,常常說這孩子是隨了我和老公,我倆小時候也是不會爬行的,還稱:「這樣好,爬來爬去看著多髒。」儘管我多次解釋爬行的優勢,卻毫無作用。直到有次到醫院進行兒保,醫生告知了爬行的諸多好處,並建議我們為孩子練習爬行後,家人終於摘掉「不爬好」的標籤,開始訓練孩子爬行。
  • get到這樣的科學育兒,給寶寶更好的愛
    尊敬的讀者朋友,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育兒知識!科學育兒一定對嗎?答案是否定的。從孕期的孕婦學校、產後康復人員到催奶師無一不在強調同一個問題——母乳足夠寶寶吃,讓他多吸允就可以啦
  • 「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
    導讀:「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如何科學育兒
    1、讓孩子懂得可為與不可為讓孩子自小就要懂得,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很多孩子長大一些之後,父母覺得這個孩子難以調教,不該做的該做的統統分不清,父母會覺得孩子不懂事。其實這就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沒有給孩子培養出一種可為與不可謂的概念,孩子自然會表現的「不懂事」。
  • 育兒路上坑坑多了,小劍和你來說道。
    育兒避坑1:新生兒滿月時是否要落胎髮?這件事情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在老人家看來給小寶寶落胎髮是一種美好的寓意,是預示著未來工作生活會更加的美好,還有一些人會認為這時候給小寶寶剃光胎毛,這樣小寶寶今後長大了才會擁有一頭濃密的頭髮。
  • 育兒避坑指南之誇獎孩子誤區:父母隨口說「你真棒」
    在我們現實育兒中,「你真棒」可能是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當孩子跟你炫耀他的手工作品時,我們會說「你真棒」;當孩子表演幼兒園教的節目時,我們會說「你真棒」;當孩子主動收拾玩具時,我們會說「你真棒」……「你真棒」這三個字成了很多家長的口頭禪。但是,「你真棒」這三個字是父母能夠隨口說的嗎?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會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父母又應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