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這幾年,大大小小的坑也踩了無數個,很多坑踩了拍拍身上的灰爬起來也就算了,有些坑很有必要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完美避開這些育兒坑。
囤貨坑
很多媽媽在寶寶還沒有出生之前就飽覽了各種囤貨指南,懷著滿滿的母愛為即將出生的寶寶準備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藥品、衣服玩具。然而,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很多東西都沒有必要準備得太早。
衣服:六個月前的嬰兒,特別是三個月內的,生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同一個碼數的衣服可能穿不了一個月就穿不上了。況且,未滿月的嬰兒基本都會用包被包著,更穿不了什麼。所以,衣服這個坑要避開的話,建議大家59(新生嬰兒一般都穿59)、66碼的衣服各備上幾套就可以了。後面有需要可以再買。
玩具:三個月前的嬰兒由於生理上的特點,玩具比較實用的是黑白卡、床鈴、搖鈴。另外可以根據需要準備一些安撫玩具,如安撫海馬、安撫巾等。
藥品:藥品由於有時效性,沒有必要準備。現在網絡快遞都那麼發達,有需要的時候再買。護理用品可以準備點,如寶寶的保溼霜、護臀膏。大熱的貝親桃子水、木瓜膏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用了都是不痛不癢的,解決不了問題。
家庭護理坑
月子水:寶寶出生之後第一個需要避開的坑就是月子水。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類似的習俗,在廣東這邊的月中,產婦和寶寶都需要洗由多種中草藥熬出來的月子水。雖然不同地方用的中草藥有不同,但無論哪種配方,對寶寶都是個坑。剛出生的寶寶,用清水洗就可以了。
月子酒:同樣是廣東這邊的習俗,產婦在月中需要喝月子酒。月子酒一般是家人自己釀的,雖然可能度數並不高,也經過燒開熬煮揮發,還是會有酒精殘留。對於未滿月的嬰兒來說,哪怕一丁點的酒精都是個坑,百害而無一益。最好的避坑辦法就是不要喝。
溼疹:2歲之前的小孩是溼疹易發群體,溼疹也成了坑娃的一個大坑。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現溼疹後,都習慣去問一些「過來人」,有溼疹擦什麼好得快。於是,各種有著神奇效果的溼疹膏就出來了。然而,這種一擦就好的溼疹膏雖然號稱天然草本,無激素,但往往卻夾加了很多不明含量的激素成分,長期使用對寶寶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
溼疹最主要的防治方法是保溼。如果溼疹特別嚴重的,可以輔以激素藥膏,如尤卓爾,具體用量參考醫生建議。
感冒發燒:感冒發燒其實都是一種症狀,是一種自愈性的疾病。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藥物對感冒發燒是有效的,我們輔之以的治療手段都是緩解寶寶的難受程度,並不能讓寶寶好得更快。然而,很多家長,包括一些醫院的醫生,寶寶一感冒發燒就上消炎藥、抗生素,這對於寶寶的病程來說並沒有用的,反而傷身。所以,如果寶寶是普通的感冒發燒,精神狀態什麼的沒有異常可以不用吃藥處理。如果鼻塞難受,我們可以用海鹽水給寶寶洗鼻。如果發燒難受,可以給寶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者布諾芬退燒。
嘔吐腹瀉坑:嘔吐腹瀉如果是由病毒性腸炎引起的,同樣是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止吐止瀉,只需要預防脫水。護理的時候多餵奶餵水,同時口服第三代補液鹽。如果出現脫水、精神狀態不好或者其他覺得擔憂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
教育坑
現在教育的坑也特別大,還有很多剛出生就挖好了坑等著你往下跳。關於0-3歲的早教,有沒有必要就由家長的時間與荷包共同決定了。荷包比較受傷的,時間又比較多的,在家也可以自己做早教,沒有必要跟風跑到早教中心去上。目前45分鐘一節課的早教普遍在一百多到三百之間,蹦蹦跳跳一節課也就過去了。家長多關注寶寶的發展特點,根據寶寶的發展特點來做針對性的啟蒙效果是一樣的。當然,如果家長特別忙,沒有時間放在寶寶的早教啟蒙上,又不介意這點早教費用的,去早教中心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上了幼兒園之後,各種興趣班有沒有必要上就看小孩的興趣了。上興趣班,家長是給小孩提供了一個可能性,但關鍵還是看小孩的興趣。至於什麼開發右腦、量子波動速讀之類的智商稅就沒有必要去讀了。
育兒路上每一步都是坑,家長需要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練就火眼金睛從這些坑中避開。當然,以上羅列的一些坑避開可以省錢,不避開只是在家裡多放些雞肋產品,土豪就請隨意了。有些坑不避開傷的就不僅僅是家長的錢包,傷的還有寶寶的身體。這些坑希望家長能夠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