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

2020-12-24 央廣網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

2020-03-05 22:38: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3月5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紀穎)「醫生,謝謝儂!你這麼說完我感覺好多了。」今天(3月5日)下午3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準時撥通預約者的電話,對他提出的困惑進行疏導。這是由上海市總工會主辦、市醫務工會和中山醫院工會協辦的「3·5學雷鋒日」主題活動,為職工服務抗疫專題線上心理諮詢活動,由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季建林教授領銜,陳華副主任醫師、葉塵宇副主任醫師、劉文娟主治醫師主持,以及應急心理關愛「巴林特小組」組員俞梅蓉、李迅、李麗、張新萍、王曉丹、吳桑文等協助,全員上線,按照報名者預約時間進行電話連線諮詢。這是「中山巴林特」外延的再次衍生。

 

上海中山醫院「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走進武漢前線、服務上海市民(央廣網發 中山醫院供圖)

  巴林特小組,是一種特殊的團體心理治療形式,由匈牙利精神分析師麥可·巴林特創建,目的在於讓醫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病人造成影響,同樣病人也會對醫生造成心理影響,需要正確處理醫患關係,緩解職業壓力。

  早在2009年,中山醫院上海率先在院內發起了巴林特活動,十餘年的堅持和創新,不僅鑄就了「中山品牌」,更將巴林特的火種傳遞至上海乃至全國。隔周的中山巴林特活動,已成為中山人的「心靈之約」。不事先徵集案例,不固定主題,當日赴會者講述其碰到的事件,可能是醫患關係的困惑,可能是工作中的小摩擦,也可能是面對生死心理那道跨不過去的檻。坐在「圈內」的醫護人員參與事件討論,坐在外圈的聽眾靜靜聆聽和思考,大家各抒己見,從不同的視角分析看待事件,有時候心中的「疙瘩」,就這麼理順了。

 

前線巴林特(央廣網發 中山醫院供圖)

  「中山巴林特活動堅持這麼多年,有一套成熟的機制,在醫務群體中取得了很好的反響。疫情期間,我們希望這支隊伍能從院內走出去,用這樣的一個模式幫到更多需要的人。」中山醫院工會常務副主席秦嗣萃介紹,醫院始終關注全體中山醫務職工的身心健康,特別在疫情期間,巴林特可以做得更多。

  此次赴武漢醫療隊中的齊碧蓉護士長,曾經就在巴林特活動中擔任過組長,有過培訓經驗,在中山醫院第四批醫療隊到達武漢接管2個重症病區的2周後,她開始了武漢駐地的巴林特活動。「大家挺不容易的,工作強度和難度超過了我們來之前的預想,每天醫院酒店兩點一線連續工作,我擔心隊友們沒有情緒排解的地方,會吃不消的。」第一次的活動,來了約10人,因為疫情,這次前線的巴林特活動不設圈外旁觀人員,每個人都是圈內人參與到活動中來。果然,第一個提出來的問題就跟焦慮與失眠有關。「大家基本都沒有傳染病隔離區的工作經驗。我們隊伍中有很多90後隊友,工作年限沒幾年,也不一定是重症護理背景,擔心自己會『拖後腿』影響別人。其實大家都很優秀。」通過這次巴林特活動,一定程度上舒解了隊友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能夠更加輕裝地上陣。

  第一次活動反響不錯,但醫療隊中沒有那麼多有過組織巴林特經驗的人,齊碧蓉反饋給了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餘情。餘情與中山總部溝通,秦嗣萃立刻成立「戰疫巴林特應急小組」,告知武漢前線總部可以派人隨時連線指導。考慮到排班等情況,餘情將百人醫療隊分成10組,其中護理7組、醫生2組、行政1組,每次小組活動前餘情會聯繫好酒店會場,協調好大家時間,聯繫好總部。如今,第四批醫療隊在武漢已近一個月,巴林特活動舉辦了近十次,話題由一開始的擔憂情緒的紓解慢慢轉到了患者人文關懷等課題中,「這是個好現象,大家已經步入正軌,放下了自己的一些心理負擔,更加清晰、快速地開展臨床工作。作為行政保障團隊,我們能幫到隊友們,也欣慰很多。」餘情說道。

  四年前,陳華接受採訪時曾說到她的一個期待,希望今後能邀請病人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過去,我們都是從醫者的立場來討論問題,雖然也會換位思考,但我們畢竟不是病人,我們也想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同時他們也可以了解醫生們的想法,更好地在彼此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而今,這支隊伍從上海中山走進了武漢前線,從服務醫護職工走到市民身旁,發揮著它更大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上海中山醫院馳援武漢白衣戰士凱旋
    3月31日電(鍾萱)他是「前線金點子發明家」,複製「中山經驗」降低危重症患者病亡率;她是首位武漢「前線入黨」中山人,在戰役打響、人民需要時,挺身而出!在武漢的每一天,蔣進軍都要工作到很晚,回到酒店後才能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平安,這一點,兒子非常理解和體諒,「我長大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名醫生,救死扶傷!」  此次在金銀潭醫院,蔣進軍率領著上海醫療隊員組成的一個治療小組,負責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 考拉褲、香囊、牛奶水果、工間操、心理援助……上海後勤悉心呵護...
    人在前線 糧草當應至盡至「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與市場供應組的何園這麼形容物資對於一線醫護人員的重要性。這天上午,何園一個小時內接了十幾個電話,內容基本上圍繞物資問題。除了精準定位醫護人員及患者確實所需的物品,如何有效將物資送達前線也是一門學問。
  • 中山醫院護理團隊撐起半邊天!「聽說我們從上海來,病人的眼睛亮了」
    其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和該院副主任護師王春靈等醫護人員分獲「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消息傳到前線,大家還來不及互道祝賀,又轉身投入救治病人的緊張工作中。2月7日,由中山醫院136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星夜馳援武漢。在這支醫療隊中,由王春靈帶領的護理團隊就有100人,其中60%是90後,90%以上是女性。
  • 上海援鄂醫療隊、中山醫院朱疇文榜上有名!
    市總工會副主席周奇為上海援鄂醫療隊頒發湖北省工人先鋒號,上海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書記、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接受獎牌。市總工會副主席周奇為中山醫院副院長、上海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領隊朱疇文頒發湖北五一勞動獎章。
  • 市民、家屬迎接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回上海
    上海市民揮舞著紅旗夾道歡迎「戰疫英雄」,歡迎隊伍中還有人扮了公仔。2020年4月1日,載有醫療隊員的大巴徐徐駛入位於青浦的酒店,市民揮紅旗歡迎。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圖4月1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136人醫療隊踏上回家的歸程。中午12點30分左右,載有醫療隊員的大巴徐徐駛入位於青浦的酒店。
  • 【附表格】圍繞群眾就醫體驗上海探索了這些服務品牌,還將「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打造分級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通過提供社工援助、危機幹預、支持小組、科普教育、線上諮詢等服務,有效預防、緩解患兒和家屬心理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創新具有中西醫結合鮮明特色的現代針刺麻醉綜合管理新模式,顯著降低麻藥使用量和併發症的發生,加速術後康復。
  • 接國家衛健委指令,上海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奔赴武漢
    接國家衛健委指令,上海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奔赴武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微信公眾號 2020-01-23 20:03
  • 市政靈語心理線上異質巴林特小組第3期活動招募
    巴林特小組不僅促進臨床醫學各專業人員掌握巴林特小組的理論和技術,將心身醫學理念和巴林特小組實踐普遍貫徹於臨床醫療工作之中,推進心身醫學和巴林特小組的發展;更是提升助人者個人溝通、共情能力以及人格發展的有效工具。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戰疫記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他們與病毒纏鬥,和死神拔河,以開拓進取、博愛仁厚的精神,在前線貢獻「瑞金智慧」,展現醫者擔當。  1.用「瑞金醫院文化」溫暖每一位病人    3月22日,武漢街道。市民們歡送上海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感謝上海,向您致敬!」  「我們在這裡和武漢人民並肩作戰,取得了一些成績。
  • 上海醫生武漢抗疫前線開「雲課堂」,給學生十六字寄語
    「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3月3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16級臨床醫學八年制的學生們迎來特殊一課。在PPT課件中,朱疇文在上海9支醫療隊領隊集結的合影上,寫下十六個字寄語。本文圖均為 復旦大學 供圖屏幕另一端是授課教師朱疇文。他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從課程視頻錄製到在線答疑,他都在武漢抗疫一線的工作之餘完成。
  • 上海集中發布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牌」和「援鄂醫療創新服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打造分級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通過提供社工援助、危機幹預、支持小組、科普教育、線上諮詢等服務,有效預防、緩解患兒和家屬心理問題。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創新具有中西醫結合鮮明特色的現代針刺麻醉綜合管理新模式,顯著降低麻藥使用量和併發症的發生,加速術後康復。
  • 數過人頭了,大批專家大咖、醫療骨幹坐鎮上海,大家請放心!
    中山醫院:為定點救治醫院提供最強後盾被稱為「逆行第一人」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自小年夜出發前往武漢,至今仍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任務最繁重的隔離病房工作;除夕夜,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蔣進軍、護理部監護室護士長徐璟隨上海市首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1月28日(年初四),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
  • 中山醫院武漢抗疫紀實:「既然來了就要好好救治每名患者」
    復旦中山醫院醫療隊自接管我們病區以來,我一直被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對病人的精心救治態度所鼓舞……武漢是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土地,我們應該堅守在這裡,而他們是為了幫我們而戰鬥。」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一名醫生分享在朋友圈裡的一段話。病毒在肆虐,戰士一刻不得鬆懈。為了盡力挽救每個生命,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41位白衣戰士正夜以繼日地在武漢前線與病魔廝殺。
  • 助防疫 保復工 普洛斯全程無償馳援抗疫前線
    近期以來,普洛斯聯合客戶及合作夥伴,通過採購、物流運輸、倉儲中轉等全程服務,攜手把近400萬件防護用品送上「抗疫前線」;這些通過武漢、廣州、深圳、上海、北京五個口岸通關進口,在普洛斯廣州雲埔、上海寶山、上海金橋、湖北孝感、武漢黃陂、北京航港等物流園中轉的180多噸防護物資,為守護「抗疫前線」貢獻力量。
  • ...逆行」夫婦豪氣滿懷展擔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沈勤軍家庭
    ● ●●●●●●● ● 本期推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沈勤軍家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個小家在疫情的激流中逆向而行,以實際行動堅守在戰疫一線,築牢了新冠病毒的防疫牆。其中,他和她的故事,就是這無數平凡家庭中的不凡:他在醫院救治病人,她在社區構築鋼鐵防線。他和她共同譜寫了堅守戰疫的70多個日與夜,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擔當作為,展現出最美家庭的暖心力量。主動請纓救死扶傷奔赴武漢「戰場」他,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沈勤軍。
  • 中山醫院136人醫療隊今天(15日)解除隔離,回家!
    央廣網上海4月15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鍾萱)「向著武漢,逆行著你們共同的英勇;向著武漢,獻上中山醫院的愛和果敢!堅信:你們到哪裡,那裡就有春的溫暖!」今天(15日)下午滿懷深情的詩歌朗誦MV《逆行的中山之心》陣陣迴蕩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福慶廳,150多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赴武漢醫療隊家屬,在可容納600人的會場隔位而坐,從大屏幕上感受親人們在武漢抗疫前線奮戰的身影。今天(15日)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四批赴武漢醫療隊抵滬後順利解除隔離的日子,136人,一個不少,從隔離點平安回到醫院。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積極推進網上教學,一個月內,225門、434門次課程在雲端開啟。學校因勢利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線教學,將時代的力量引入課堂。 「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在武漢抗疫前線時,給學生們上的特殊一課。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積極推進網上教學,一個月內,225門、434門次課程在雲端開啟。學校因勢利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線教學,將時代的力量引入課堂。「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在武漢抗疫前線時,給學生們上的特殊一課。
  • 光明日報頭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用好抗疫這本思政教材
    疫情發生以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積極推進網上教學,一個月內,225門、434門次課程在雲端開啟。學校因勢利導,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線教學,將時代的力量引入課堂。「我正在武漢前線,想先給同學們送上幾句話,敬畏生命、敬畏專業、敬畏職責、敬畏規則,與大家共勉!」這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在武漢抗疫前線時,給學生們上的特殊一課。
  • 市四醫組織巴林特小組活動
    掌上懷化訊 近日,懷化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了一次巴林特小組的活動,大家通過案例討論與角色互換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身心調整體驗。此次活動由市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姜利萍主持。 巴林特小組是一種聚焦於醫患關係的病例討論形式,集中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