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迪化街,不知今夕何夕

2021-01-19 食品與生活

何菲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都市情感作家

專為本刊撰寫熟男熟女的奇情美食



今年臺北清寂得難以想像,登頂101根本無需排隊,去臺北故宮看翠玉白菜也隨到隨看了。晚上8點,友人載著我們遊車河,從士林的臺北故宮晶華酒店,繞了很大一圈到信義路的酒店,從高架到街巷都很空。遊客少了,上班族又多居住在臺北附近的衛星城。景氣不佳,市景也可見一斑。



來源:www.enterdesk.com


臺北真是舊舊的,罕有變化,遊走期間,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撲面而來。點水樓的18褶小籠包、迪化街的烤烏魚子、思慕昔的芒果沙冰、騎樓下阿美飯店的櫻花蝦油飯,依舊有著誠意的古早味。在艋舺擁擠的青草巷,一個簡陋的糕餅鋪已經開了90年。去年店主遞來鹹芋頭糕請我吃,今年又遞來了紅豆糕,同樣熱燙,隔了400天卻宛如昨日,那糕就有了風霜的味道。那種對過往記憶的珍惜和惦念,讓人瞬間有了溫柔的惆悵。


我最喜歡的仍是大稻埕一帶。我有位女友是臺北人,臺北奧委會的。10年前江湖飯局上認識,那時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事她經常來大陸。這次重逢她已定居香港。她一聽我對迪化街的評價,驚呼她從小就生長在迪化街,那的確是正宗老臺北、最臺北的所在。她的祖父母在迪化街經營南北貨和中藥材,利用每寸立面恣意汪洋地展示著自家好貨。她就是在那些層次分明、鞭辟入裡的氣味裡長大的。



迪化街曾是臺北買賣茶葉最重要的商港。港邊洋行林立,是臺北早期接觸西洋文化的區域之一,百年前也曾是北臺灣最熱鬧繁華的富庶之地。無論是中式、日式、西洋式混搭的特色建築,還是傳統民俗、南北貨、參藥行、本地美食雲集的生活業態,迪化街四處洋溢著老臺北城的歷史軌跡。近年來臺北市政府提倡老屋重生計劃,迪化街也進駐了不少文創小店與美食創意空間,新舊交融的氛圍下,街區增添了不少人文藝術氣息。


迪化街暗藏著許多給人驚喜的小抽屜,過年時它也是著名的年貨大街。閨蜜曾笑稱我最愛的零食都是大張薄片狀的,比如韓國的橄欖油海苔,比如「江記隆華」的豬肉紙,都是A4紙的尺寸,我一口氣能吃上一疊。迪化街1段的「江記隆華」的豬肉紙薄脆香松,2毫米厚的豬肉需手工包裝才能防止被壓碎。豬肉乾也是一流口味,採用大塊上好的菲力豬肉,口感香甜,滋味有層次,十分有嚼勁。「李亭香餅店」的平西餅讓人印象深刻,有白豆沙、咖喱、紅豆沙三種傳統口味以及芋頭、抹茶、芝士等改良新口味,並嘗試使用奶油取代豬油製作餅皮。「茂豐」招牌花生湯的花生煮得酥爛,甜而不膩,紅豆湯的紅豆十分大顆,濃稠綿軟,杏仁露亦是豐潤,滑嫩爽口,淋上煉乳和碎冰,一碗下肚,感覺皮膚都白了。將素食做得如此豐腴肥美,是「茂豐」一絕。「林合發」的油飯名揚臺北,使用上好的臺灣長糯米、醬油、香菇、蝦米等原料,點睛之筆是使用了自家熬製的豬油,讓人一勺接一勺,根本停不下來。攤主每日清晨手工現做,當日售罄,讓市場保持適當飢餓感。主人認真生活勞作的樣子,讓人很受感染。



來源:www.ksnews.cn


「高瞻遠矚」、「日新月異」這類大詞彙之於臺北是有違和感的。實際上,這是個正悄悄做著減法的城市,比如原先的14條捷運線路被整合成了5條,比如在這一年,橫亙在承恩門前的高架路被拆除了,北門風華再現,而迪化街卻成為一個特殊的集體記憶符號被保存、完善。如昨又非昨,所有的出現和消失都有條不紊、毫不突兀,實乃大文創佳作。也許,留住迪化街就是留住情感,一塊有鄉愁的土地才是家園。


點擊標題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品味 | 與時俱進的上海沙拉


品味 | 澳門小確幸


品味 | 好看不過素打扮


       《食品與生活》微信號精選《食品與生活》雜誌所刊發的精品文章,傳遞最具權威性的食品安全信息、極具實用性的家庭烹飪、養生保健知識,以及富有趣味性的生活文化信息。關注食品與生活微信號,一號在手,飲食無憂。

 


可隨時隨地選擇一種訂閱方式 

1.匯款或支付寶轉帳至雜誌社,隨時訂閱 


2.上天貓雜誌鋪旗艦店、京東網、當當網搜索「食品與生活」,隨時訂閱


3.至中國郵政網www.11185.cn或微信公眾平臺,隨時訂閱         

4.各地郵局(所),隨時訂閱,代號4-430 


5.團體購買請撥打電話021-54030525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神隱陳水扁神氣活現 親民黨:不知今夕何夕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今天(19日)表示,民進黨當局執政將滿周年,蔡英文神隱取消媒體茶敘,陳水扁保外就醫卻出席餐會,「讓臺灣民眾不知道今夕是何夕?」民進黨當局執政將滿周年,蔡英文神隱取消媒體茶敘,陳水扁保外就醫卻出席餐會,「讓臺灣民眾不知道今夕是何夕?」針對陳水扁申請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餐會,臺中監獄今天表示,高雄長庚醫院醫療小組評估,活動有助於病情改善,中監尊重醫療小組的醫療安排,同意在活動鄰近適當地點與朋友見面,不進入活動會場,不上臺、不演講、不談及政治、不接受媒體採訪為前提。
  • 復古京都 淺嘗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
    清水寺旁的地主神社是求姻緣清水寺 為有源頭活水來京都常常帶給人們一種分裂感,寧靜的古城時而繁華時而復古,穿梭城中,時有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
  • 導演田七歌曲《今夕》 品味「江月何年初照人」
    導演田七歌曲《今夕》品味「江月何年初照人」  搜狐娛樂訊 歲月恍如昨,匆匆逝幾秋,年華正好卻回眸遠,怎奈今夕已惘然。不知今宵是何時的雲煙,也不知今夕是何時的時光。君心難懂,卿心難猜,君心是否似我心,卿心是否亦如今。剪一段時光清淺,筆墨留香。渡今生一段未解的情緣,無人知曉結局會如何,不妨淡看流年,把光陰輕釀,閒看落花飛舞,步步流連。
  • 在臨近中秋的夜晚,南宋狀元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上片,開頭第一句直接點名地點「洞庭湖」與時間「近中秋」,眼前的青草與湖水相連,仿佛兩湖匯聚,「更無一點風色」,張孝祥看到的洞庭湖是那樣的安靜。「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湖面如鏡,明淨光潔三萬頃,張孝祥多想在洞庭湖上駕一葉扁舟,讓洞庭湖所有景致都供他享用,其豪邁氣概,可見一斑。
  • 宋代柳永《玉樓春·皇都今夕知何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玉樓春·皇都今夕知何夕注釋: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風光盈綺(qǐ)陌。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曉夜色。今晚京城不知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到處都是美麗神奇的景象。金吾不禁六街遊,狂殺雲蹤並雨跡。燈紅酒綠的街上青樓妓院隨處可見,那些出來遊冶閒逛的妓女像鴆鷺一樣成群結伴。金吾子對妓女成群在街上遊冶視若無睹,任其隨意拉客。遊冶狎妓的行為已經到了瘋狂至極的地步。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指代豪門貴族。鵷鷺客:鵷和鷺是兩種鳥,飛行有序,排列整齊,因以比喻朝廷中文武百官。金吾不禁:取消夜禁。
  • 上節目不知今夕是何夕?鞠婧禕演得太過
    上節目不知今夕是何夕?鞠婧禕演得太過這段時間的綜藝節目不知道是怎麼了,每次節目一播出就會有很大的爭議出來,像是《浪姐》,像是這一期的《青春環遊記》。其實早在這檔節目未播出那會,就因為肖戰一事鬧得不可開交,大家都一致地認為該節目最早那會是邀請了肖戰來的,可是最後大海報上居然沒有他。
  • 不知今夕何夕的懵懵的...
    專注比賽的日子裡,許多棋手渾然不知今夕何夕,有的棋手經人提醒,也只是簡單地給女友或是家人發了紅包。 「不存在過節。」黨毅飛說。「不想想太多,只想回去休息。」範胤靦腆一笑。 在久違的圍甲賽場,這是棋手們真實的生活。
  • 馬雲的今夕是何夕
    如果把這句話用在馬雲身上,不知馬雲的今夕是何夕。 1、安徽女孩跳河溺亡另一視角:扔在路邊的救生衣曝光2、多起網紅主播帶貨翻車!來看真相3、山西校長毆打女生逼其寫性行為檢討的通報來了4、「因第三者而提出離婚將房過戶於女兒」,這樣的保證書有效嗎?
  • 徜徉臺北迪化街\馮進
    迪化街是臺北最完整的老街,比臺北城還要歷史悠久。一八五三年艋舺(今臺北市西部)發生激烈的移民械鬥,失敗的福建同安人搶出城隍金身,逃到淡水河邊的港口大稻埕,在如今迪化街的位置設立了首批商號,並於一八五九年修建霞海城隍廟,成為大稻埕的信仰中心,這就是迪化街的緣起了。十九世紀末以來,這裡一直是臺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和布匹集散中心,今天的布局與百年前幾乎完全一樣。
  • 理解了道德論,感慨「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有讀者感慨道「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其實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有出生就有離世,那麼對於一生的態度就出來三種:一個感覺太久了,得了絕症就算死了也得拉幾個墊背的。女的得了愛滋病,所以故意勾引男子讓他們也感染愛滋病。另一個感覺是不夠長久,死了也得把金銀財寶帶進墳墓去陰間享受。還有的感覺是人生不夠用,帝王想繼續當萬世皇帝而尋求長生不老。
  • 走一趟變身後的臺北迪化街 不止是文創
    走一趟「變身」後和你想像完全不一樣的迪化街,你會發現不論是飲食、文化、歷史、創意……每一樣都能成為旅行中微小但令人難忘的深刻體驗。9:00~17:00 到迪化街享受一頓豐盛「早午餐」?再來,吹彈可破的溫泉蛋,底下也頗有巧思,主廚別出心裁搭配了迪化街出名的烏魚子,再滴上香氣濃鬱的松露油,原本家常口味,霎時尊寵感UP一等級!
  • 阿里闢謠,馬雲的今夕是何夕
    如果把這句話用在馬雲身上,不知馬雲的今夕是何夕。
  • 七夕又七夕,今夕是何夕?
    我不願看到被愛傷到的人有這樣的觸動:又逢七夕,今夕是何夕?這種悲愴的感悟背後,所付出的代價一定不會小。最後再次祝願天底下所有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相伴走過一個又一個七夕!我也是。
  • 90句古詩詞,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一個人離開,一個人徘徊,離開的人,不知在哪裡,徘徊的人,不知去哪裡。。。90句古詩詞,月底徘徊,東庭花樹,水盡天涯總縈懷。劉克莊:歸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難排。人言酒是消憂物,奈病餘孤負金罍。白居易: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 老街不老——臺北迪化街的老街改造
    比之這些年輕氣盛的「毛頭小子」們,逾百歲的迪化老街顯得內斂低調。  乍一眼看上去,以傳統年貨著稱的迪化街似乎與文創商業並不搭邊。但實際上,這條老街並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遲重衰緩,恰恰相反,借文化創意之名,迪化老街正在進行一場內部煥新。
  • 臺北最早的商業區|迪化街
    這條老街正式名稱是「迪化街」。早期臺灣的商業活動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這裡有一條所謂「洋人街」,早期有英國或者其他國家來這邊做商業活動,在這裡都有設有商辦,現在所謂的這條「洋人街」已經沒落了。臺灣的紅頂商人,幾乎一半都是從這條老街發起的。
  • 我在桃花渡口望穿秋水,而你還不知今夕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我在桃花渡口望穿秋水,而你還不知今夕!文/安瀾那日,是誰以桃花為盟,許下我們的歸期,而我望穿秋水,不問歸期,不忍離去,而你可知今夕何夕,何時來與我相聚!等待遙遙無期,春花秋月何時了,一場冷雨,我卻半生纏綿,曾經的樓閣已經布滿灰塵,我那無盡的相思也化為漫天紛繁,陷落於世,卻不曾生根!
  • 圖文:走進臺北迪化街(6)
    新華社照片,臺北,2005年4月1日走進臺北迪化街 臺北迪化街的許多店鋪依然保留著被稱為「亭仔腳」的清代閩南式建築(4月1日攝)。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迪化街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
  • 大稻埕舊時風華的保存地——迪化街
    原標題:大稻埕舊時風華的保存地——迪化街  大稻埕位於淡水河畔,涵蓋臺北市忠孝西路以北、承德路以西,屬於今日臺北市大同區的範圍。本地區南面緊鄰臺北車站商圈,北有中山高速公路通過,交通運輸便捷,人口活動比較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