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大學發布《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引發關注熱議。
雖然爭議不斷
但薪酬水平仍舊是大部分人關注的部分
在已發布的《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
多數高校的報告中均涉及到了薪酬水平
我們一起看看具體情況
目錄
一、部分名校畢業生薪酬統計
二、專家表示數據真實性難保證
三、專家建議
從不同學歷來看,吉林大學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0096.75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644.63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7731.54元。
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中提到,從籤約年薪來看,薪資水平與學歷層次呈正相關。在中國薪酬網發布的《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中,我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僅次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位列全國高校第三,可見我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有較強的競爭力。」報告中指出。
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的月均收入為7272.09元,碩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為8998.91元,博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為10565.22元;可見畢業生月均收入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比,即學歷層次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髙。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表示,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579.60元,其中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為6090.19元,碩士研究生月均收入6768.14元,博士研究生月均收入8955.53元。
《暨南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本校2020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別為7688元、9263元、12542元。
北京外國語大學近日在《2020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援引第三方機構發布的數據稱,該校畢業生以86.3的薪酬指數排名第五,10922元的平均月薪排名全國第二,位居語言類高校的第一名。
報告顯示,畢業生的薪酬水平與其學歷層次呈正相關,博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12876.49元、碩士畢業生月均收入為8259.76元、本科畢業生月均收入7661.23元。從薪酬區間來看,低收入區間段本科畢業生佔比較高,高收入區間段畢業研究生佔比較高。
本科畢業生平均期望起薪為8177.54元/月,實際獲得的平均起薪為7887.29元/月;畢業研究生平均期望起薪為11104.28元/月,實際獲得的平均起薪為10238.84元/月。畢業生實際起薪平均達到期望起薪的96%以上。
中央音樂學院2020年12月通過官網公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報告披露:用人單位為我校2020屆各學歷畢業生提供的平均稅前年薪由高到低依次為:博士生14.09萬元,碩士生11.86萬元,本科生9.92萬元。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認為高校自身完成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缺少第三方性,其信度、效度、真實性都有待進一步的檢驗。
國內做這類調查的第三方機構數量少、業務範圍受到限制,這使得有關高校畢業生薪酬的完整系統、真實有效的數據很難獲得。
教育部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這是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900萬。就業形勢依舊嚴峻。
還有教育學者指出,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是高校就業部門的「功勞簿」,而畢業生就業率、薪資水平等都是能「撐場面」的數據,不排除學生在填報數據過程中被引導填寫「更好看」的數據的可能。因此,這些數據可能多少都有些浮誇,只能僅供參考。無須過多關注畢業生薪酬水平。有關專家認為未來幾年經濟發展形勢還會比較艱難,這意味著就業需求實際在萎縮,而大學畢業生會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也會越來越多,就業壓力會持續存在。
不贊成畢業生抱著「等到就業形勢好了再就業」的心態選擇不就業、慢就業。可能選擇慢就業的畢業生回家待業時間長了之後,就沒有求職的動力了,變為啃老族。
關於畢業生薪資水平的影響因素,專家認為,學歷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畢業生所進入的行業,獲得的職務、職位以及人才市場上的供需關係等。畢業生應腳踏實地先解決自強自立的問題,而不是過度去關注工作好不好、工資高不高等問題。
名校畢業確實會有更多的工作機遇
還是有很多人會關注薪資的情況
學校為了招生也都會體現相關情況
只能說這些都是擇校參考的依據
選擇學校還是要綜合各方面考慮
.
對於這個事情你怎麼看呢?
整理/排版:晶晶
❖綜合整理自校官網、中國教育在線和網絡等 ❖
歡迎關注:福建高考
微信號:fjgkedu
(新朋友長按下方指紋關注我們!)
點亮 在看 一起上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