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吉軍
宏觀天體結構是以立體時空能量場為單位的不同層次天體結構,中心天體位於立體時空場的中心。距離中心越近,運行速度相對越快。距離中心越遠,運行速度相對超慢。圍繞同一中心天體公轉的天體,距離比例等於速度反比的平方。
微觀粒子也是不同層次的量能場,微觀粒子的運行與宏觀天體結構的運行原理相同。微觀粒子也是圍繞同一中心點公轉的粒子,距離中心相對越近,相對運行速度越快,距離中心相對越遠,運行速度相對越快,距離比例等於速度反比的平方。
宇宙不同天體結構之間是母子系統,大天體結構誕生小天體結構,小天體結構誕生更小的天體結構,大天體結構由更大的天體結構誕生。超星系團立體時空能量場產生星系團立體時空能量場,星系團立體時空能量場產生星系立體時空能量場,星系立體時空能量場產生恆星系立體時空能量場,恆星系立體時空能量場誕生行星立體時空能量場,「場」不但包含中心天體,還包括其它很大範圍的立體空間。比如地球時空能量場是以地球為中心,方圓半徑大約一百萬公裡左右的範圍。木星、土星時空能量場是各自以木星、土星為中心,方圓半徑大約幾千萬公裡的立體空間。太陽系立體時空能量場是以太陽為中心,方圓半徑大約十幾萬天文單位的立體空間。銀河系立體時空能量場是以銀河系中心為中心點,方圓半徑大約幾十萬光年的立體空間。星系團(群)、超星系團等等不同層次的立體時空能量場皆是此理。各自的立體時空能量場有各自的演化與運行數據,但是演化原理與運行原理是相同的。
將宏觀天體結構與微觀粒子的運行原理統一,可以更明確地解釋宇宙物質的運行。愛因斯坦終身追求的宇宙大統一理論,如果以此邏輯為基礎,早就將宇宙的宏觀與微觀統一了。
兩張圖證明大腦與宇宙如此相似
左為宇宙網絡物質分布模擬圖,右為人類小腦神經元胞體分布圖
人類小腦神經元經過2F11單克隆抗體染色後顯示出神經纖維束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