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幼羊 東漢
陶幼羊 東漢 高4.3、體長6.6釐米,河南輝縣出土,故宮博物院藏。羊頭小無角,耳向外張開,頭部前傾,張口咩叫,身體單薄,尾巴短小,四肢向前,快步行進。小羊羔邊走邊叫邊聽,似乎已離群,在急切的呼喚媽媽,尋找歸路,生動傳神。
陶母羊 東漢
陶母羊 東漢 高12、體長17釐米,河南輝縣出土,故宮博物院藏。羊頭上抬前傾,張嘴呼叫,雙耳外張,身體肥壯,尾巴短小,四肢結實,前行狀,似在著急的呼喚尋覓小羊羔,自然傳神。
陶羊 漢
陶羊 漢 高12.8、體長15釐米,故宮博物院藏。羊,頭部圓潤,羊角彎曲,嘴巴微閉,脖子粗短,身體肥碩,四肢直立、粗壯矮短,尾巴短小。採用略微誇張的手法塑造了一隻肥美可愛的綿羊。
褐釉羊 東漢
褐釉羊 東漢 高13.3、長18.3釐米,浙江省上虞市出土,浙江省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藏。四腿屈曲作臥伏狀,雙目前視眼凸出,雙角後彎口微張,頜下一撮鬍鬚,身軀肥碩,造型樸拙。施青、褐相雜的釉,斑駁的釉面表現了羊毛絨絨的感覺。
彩繪陶臥羊尊 東漢
彩繪陶臥羊尊 東漢 高21.4、長44.5釐米,河南省滎陽縣河王水庫出土,河南省博物院藏。羊尊塑造為臥羊式,器形大、穩重。羊兩目炯炯注視前方,兩角彎曲呈大C形,身軀渾圓尾巴短,背負圓管。通體施黑衣紅白彩繪。
刻花三羊陶盒 東漢
刻花三羊陶盒 東漢 高22、口徑24、底徑16.3釐米,1955年廣西貴縣總倉庫出土,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盒略呈球形,由蓋、器組成,蓋與身一樣大,為半球形,子母口,弧腹,圜底,圈足。蓋頂有環鈕,盒身飾一對鋪首銜環。盒通體刻花,從上至下有鳥紋、半圓弧內羽狀紋、鋸齒紋、菱形紋。蓋面兩道凸弦紋,弦紋上等距離貼塑三羊,羊形狀神態一致,均呈臥伏回首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