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羊文物(圖)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新疆古代羊文物(圖)

  新疆出土文物

  阿迪力·阿不力孜

  羊是草原和農村最為常見的一種動物。羊屬哺乳綱,牛科動物。以身體豐滿,皮毛細密著稱。它性情溫順,在人們的觀念中幾乎成了善良、美好的象徵。有一則童話故事描述道:「綿羊既親熱又善良。母羊一聽見羊羔的叫聲,就跑過去,從一群羊羔裡辨認出自己生的,不管地冷冰還是泥濘,就躺下餵奶,目光出神地望著前面,一副隱忍的樣子,那情景看著十分感人。」

  羊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的原始居民,就已開始選擇水草豐茂的沿河沿湖地帶牧羊狩獵。漢代許慎釋《說文解字》中說:「美,甘也。從羊從大。」1979年,新疆考古人員就在尉犁縣古墓溝墓葬裡發現了山羊骨,距今3800年。羊肉味道鮮美,無論是農耕民族還是草原民族,都喜歡吃羊肉。早在2800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就已品嘗到羊肉的鮮美。1985年,新疆文物工作者在且末縣扎滾魯克墓葬裡,發掘出土了串在紅柳上的羊排。到了漢代,清燉羊肉成為新疆居民青睞的美味佳餚,1984年,洛浦縣山普拉古墓裡出土了一件三足木盤,木盤上盛放著羊頭和羊骨。

  羊毛是紡織品的主要原料之一。新疆古代先民至少從3800年前起,從羊身上將羊毛剪下,用紡輪捻成線,用簡單的工具紡織出質地較好的毛織品,然後用它們縫製成各種服裝。考古人員從新疆各地墓葬中,發現了距今3800年至漢晉時期質地精良色彩斑斕的毛織服飾和毛織面料。

  新疆古代居民還用羊皮縫製大衣,哈密五堡出土的毛皮大衣,距今3000年了,現收藏於哈密地區博物館,保存相對完好,光板朝外、毛朝裡,用動物的皮條或經絡縫製而成。款式為開襟,窄袖,領口部有殘。由六塊綿羊皮縫製而成,從背後看,皮衣頂部有小翻領,毛朝外。毛長7.5釐米至10.5釐米。皮革的鞣製、脫脂水平較高,至今仍比較柔軟。這種毛朝內、光板朝裡的皮大衣,維吾爾稱之為「居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南疆的某些巴紮上仍有農民穿著,特別是寒冷的冬天穿上它,非常的溫暖。

  羊是新疆各族人民喜歡的一種動物,在新疆各地發現的巖畫中,經常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羊的形象。如尼勒克縣卻米克拜巖畫「狩獵圖」,描繪了一位步獵者、手持弓箭步獵群獸的精彩場面。巖面上鑿刻著一個獵人、一隻大鹿、三隻北山羊。獵人位於畫面左邊,正挽弓拉箭瞄準前方一群動物中的一隻大鹿;兩隻北山羊見狀,準備從獵人面前衝過去。右下方的一隻北山羊似乎尚未發現險情,仍無動於衷地在緩步移動著。

  在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託海鄉也什克力克山中部的加汗薩依西山溝內,發現了罕見的黑色巖畫群。巖畫群長2.5米、高1.8米,巖面上有奔跑的「山羊」、有安詳的「盤羊」,有馬、狐狸、人騎馬、人射箭等圖案。圖案中大多線條細膩,如用削尖的鉛筆所作,部分線條較粗,猶如籤字筆作畫。

  羊在新疆古代雕塑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表現,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石頭城附近墓葬出土的唐代陶羊,通高9.4釐米,長14.4釐米,羊身豐肥,羊背至腹部陰刻有蓮花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覆蓋在羊背上,圖案十分精美。該羊挺身而立,粗頸上系有麻繩,羊角大而彎曲,羊頭頂部裝飾著一個專門製作的圓形容器,因此可以推斷該陶俑可能是一件燈具。

  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羊俑,是一尊泥塑作品,小巧玲瓏,長只有7.8釐米,高4.5釐米,匍匐在地上,顯得憨態可掬,將其溫順善良的形貌刻畫得十分真切。

  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哈密市天山區寒氣溝墓地1號墓中,發現了一雙羊紋銅牌飾,牌飾生動地表現了母羊哺乳小羊的畫面,是一件典型的春秋時期鄂爾多斯青銅牌飾。

  2003年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對特克斯縣葉什克列克墓葬群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許多陶器、銅器、石器和鐵器等珍貴文物,其中一件保存完好帶柄銅鏡,形狀十分獨特。此鏡鏡面呈圓形,直徑10.6釐米,厚0.2釐米,通長17.5釐米,寬柄,柄頂部立著一北山羊像。大而彎的雙角特別醒目,耳、目、唇清晰,肥碩的頭部、健壯的四肢,短尾下垂,羊背部有一鈕,便於攜帶和懸掛。這件銅鏡的時代大約為公元前5世紀—4世紀。

  新疆古代的絲織品中,羊的圖案生動活潑,1972年,吐魯番市阿斯塔那186號墓出土北朝時期燈樹紋錦,長24釐米,寬21釐米。圖案由樹木(燈形多層樹狀紋)、雞和奔跑的羊等紋飾組成。特別是奔跑中的羊,羊角呈波浪狀,羊頸上繫著的飄帶隨風飄揚,充滿動感,令人憐愛,給織物的畫面增添了不少活力。羊和雞組合在一起的圖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吉祥、幸福之寓意。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一把3000年前的木梳,保存得十分完整,造型奇特,梳柄呈有粗大彎曲羊角的綿羊,有七根梳齒,造型古樸、雅致。

  羊形象還出現在3000多年前的陶器上,如2003年鄯善縣洋海二號墓地出土的一件陶缽,口徑14.2釐米,通高9.2釐米,在耳的部位塑出一公羊頭把手,羊的雙角都盤成了兩圈,形象逼真。洋海二號墓地出土的木桶外壁,雕刻或繪畫著山羊、麋鹿、狼等動物,如這裡出土的一件木桶上刻畫的野山羊,大角短尾,屈腿肥臀,一副急停狀。另一件木桶通體施彩,上下口沿飾連續三角紋,中間兩排動物,先刻出輪廓後塗黑彩,上面一排2隻狼和一隻山羊,下面一排是3隻野山羊。羊呈站立姿勢,尖耳,頜下有須,著意表現彎曲的長角。

  新疆古代居民喜歡在印章上裝飾羊紐,如1953年沙雅縣於什格提古城遺址出土的漢代「漢歸義羌長印」銘文銅印上,印紐為一隻綿羊,綿羊頭部平視,溫順地蹲臥在銅印上,造型生動逼真。

  羊是遊牧時代的重要圖騰,是善良美好和吉祥的象徵。《說文》曰:「羊,詳也。」漢代瓦當中有「大吉祥」字樣。故民間美術中,羊的形象成了吉祥的象徵。年畫、陶瓷裝飾、剪紙等美術作品中,羊是不可或缺的主題。

  本文來源:新疆天山網-新疆日報

相關焦點

  • 130件(組)新疆精品文物國內巡展
    1966年從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麻布畫《伏羲女媧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供圖)先秦時期的青銅器、彩陶、金器,漢晉時期的毛織物、各種文字的文書,以及唐代絲綢之路全盛時期的佛教壁畫、生產生活狀態的俑……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的130件(組)精品文物在寧波博物館與當地群眾見面,這也意味著「走進西域――絲綢之路新疆精品文物展」正式開展。
  • 新疆烏魯木齊博物館舉行大型文物珍品展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9日專電(記者 李曉玲)為集中展示新疆古代歷史文明的魅力,烏魯木齊博物館28日舉行大型文物珍品展,140件文物珍品亮相。    在7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記者看到,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的文物,包括吐魯番出土的刺蝟形木盆、羅布泊地區採集的玉斧、伊犁河谷出土的青銅武士俑在內的140件珍品文物吸引了眾多觀眾。
  • 故宮、揚博館藏文物展出 含清代羊脂白玉羊(圖)
    故宮博物院與揚州博物館120件珍貴展品在這裡同臺「競技」,展示出兩個博物館浩瀚的文物珍藏,更作為運河邊的歷史見證物,與今人敘述大運河在涓涓流淌過程中的波光粼粼。據悉,布展將於今天結束,展覽將於26日開幕,為期3個月,市民可以免費參觀。
  • 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描繪伏羲女媧交尾,老外:這竟是DNA結構
    我國新疆的大片沙漠區域,被人發現一幅上古圖畫,名為《伏羲女媧交尾圖》。過程裡考古學家在新疆沙漠意外發現了一張漢朝時期的古圖畫,畫中人物栩栩如生,令人詫異,內容上兩個蛇尾人身的古人,難辨男女,兩者之間的蛇尾互相糾纏著,極像上古時期的女媧。後來,經過多方考究,專家們猜測這圖中蛇人就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裡的女媧跟伏羲。
  • 國家博物館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時間地點介紹(附預約入口)
    中國國家博物館攜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共同舉辦「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就是要以文物實證新疆各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疆地區是國家博物館開展戰略合作的重點地區。2018年9月,我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在自治區博物館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是貫徹中央治疆方略、推進「文化潤疆」的具體舉措。
  • 新疆出土一古代「高富帥」乾屍,屍體成國家級文物,衣服禁止出國
    在1995年的時候,新疆考古隊在新疆尉梨縣的營盤遺址中發現了一個漢朝時期的墓葬群,並從中挖掘出了一具保存完整的乾屍。當它出土時,起初看起來並不特別,但是當考古隊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具乾屍的臉上帶著一個面具,身上穿的衣物也極其華美,一看便是出身不凡的人。這具乾屍獨自葬在了一具彩繪的木棺中,棺木上還覆蓋著一張極為絢麗多彩的毛毯,看起來價值不菲。
  • 中國古代馬文化展開展 匯集文物精品106件
    中國網6月15日訊 「驍騰萬裡——中國古代馬文化展」近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匯集歷代有關馬的文物精品106件(組),年代從商周持續到清代,其中,戰國時期的彩繪男騎馬俑、北朝早期的褐釉陶具裝馬、唐代白陶舞馬、彩繪帶豹胡人騎馬俑等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 倒賣文物的人手段有多殘忍?把玉塞入活羊體內,3年後取玉賣天價
    在造假的產業鏈中,有許許多多的無良商人絞盡腦汁的去造假文物,而有些商家使用的造假手段簡直是慘無人道,而這些文物造假販子的手段到底是怎樣的殘忍血腥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那些文物造假的販子為了想要偽造出天然的血液,他們竟然將玉直接活活的塞進還有生命的羊的體內。然後再過三年的時間將羊宰殺掉將玉石取出,然後再賣一個天價,而這便是血液製作的過程。
  • 河北廣宗縣文物部門:四羊方尊出土廣宗無證據
    河北廣宗縣縣衙舊址。按照當地學者的說法,當年縣長姜榓榮就是將文物存在縣衙西側監獄內。資料圖  昨日本報報導,河北學者稱四羊方尊出土於河北廣宗(瀟湘晨報9月3日A03、A04),一石激起千層浪。9月3日記者先後抵達河北廣宗縣、威縣。  對於湖南專家的反駁,廣宗方面如何回應?廣宗本地流傳的「四羊四龍尊」真的就是四羊方尊嗎?廣宗縣引以為標誌性建築的四羊方尊公園,為什麼簡介中僅僅只有一句「據傳」?
  • 230件古代女性文物南京展 金冠花轎夜壺等亮相
    230件古代女性文物南京展 金冠花轎夜壺等亮相 2015-08-10 17:40: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古代女子團扇
  • 中國古代女性專用的9件文物:圖5夜壺設計精妙,圖7酷似現代物品
    圖上是一件典型的素麵金釧,開口而非閉口,這樣,唐朝的女子就不用擔心日漸豐腴的手腕會將金釧撐壞,她們可以根據手腕的粗細來自由調節開口的大小。金梳背。唐代女性常常會在髮髻上插幾把小梳作為裝飾,唐代詩人元稹有詩云:「滿頭行小梳。」說的就是這種唐代女性的插梳之風。它長8釐米,寬2釐米,用細細的金絲掐成花紋,又用細小的金珠點綴其間,極為細密精巧,可以說是迄今已知保存最好、工藝最精的梳背之一。
  • 古代中國女性專用的5件文物:圖5夜壺非常罕見,設計優美精妙
    圖上的是非常典型的素麵金釧,開口的設計使得女子在使用中不用擔心自己豐腴的手腕將其撐壞,並且可以自由的調節開口大小。金梳背:唐朝盛世的女性都喜歡在髮髻上做一些裝飾,詩人有云:「滿頭行小梳。」說的就是唐代女性的插梳之風。這件發梳寬2cm,長8cm,上面的花紋是由一條條金絲掐成,又用細小的金珠點綴,設計精巧細膩,可以說是當今世上保存最好且工藝最為精良的梳背之一。
  • 網媒記者感受美麗新疆:大漠草原風光多樣(圖)
    網媒記者感受美麗新疆:大漠草原風光多樣(圖) 6月28日在烏魯木齊落下帷幕,幾天以來,參加這次活動的媒體採訪團先後赴某團駝鈴夢坡、烏魯木齊南山牧場等景區參觀,感受到了新疆大漠與草原兩種截然不同的風光。
  • 古代4大珍貴文物:件件無價,圖4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
    古代4大珍貴文物:件件無價,圖4為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1、「長毋相忘」銀帶鉤。深藏兩千年秀恩愛,兩個半扇的內壁,分別以陰陽文刻有「長毋相忘「四字,動人的情話用來訴說。這樣有關愛情的文物很珍貴。2、后母戊鼎。
  • 新疆庫車清代城址全部由泥土砌成的圍牆,如今已成歷史文物古蹟
    在我國遼闊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有許多非常有名的文物古蹟遺址,其中位於庫車這座歷史名城也保留下來許多的老房子與古代的歷史遺蹟。曾經來這裡的探險與旅遊觀光的遊客也記錄下來當地的一些名勝古蹟。庫車作為新疆有名的歷史名城,當地的老建築很多也是上世紀建造的,這樣的泥土坯房在當地也是隨處可見,像當年古代很多老百姓要求並不高,只要有處可以遮陽擋風的房子就能滿足當地人的生活。但是看到這些如此簡陋的城牆相信很多人看了也會非常驚訝。
  • 那些流失海外的國寶文物
    我國還有大量珍貴的文物流落海外,遲遲不能回歸故土。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有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地區、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有100餘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1924年華爾納從敦煌盜走的唐代壁畫。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歷代帝王圖》: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作為唐朝人物畫的最高水平之一,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 [文化名人]考古史上的長徵者——記四進新疆的黃文弼(圖)
    中外學者相信,樓蘭古城是絲綢之路上繁盛一時的古樓蘭國目前被發現的最重要的歷史遺蹟,它對研究新疆以至中亞的古代史、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相融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直到1927年,我國科學家才到樓蘭考察。從此,樓蘭地區的古代文明在中國學者的手中揭開了新的一頁。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彩繪泥塑無頭菩薩坐像,出自新疆庫車庫木吐喇石窟。新疆圖木舒克村九間房出土的供養人頭像,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吉美藏的新疆文物大多是伯希和帶領法國西域探險隊,於1906年和1907年間在新疆發掘並收集的,被稱作「伯希和特藏」。
  • 仙居縣羊棚頭村,千年洞宮,神仙府邸,節女亭見證古代女人的地位
    羊棚頭村位於括蒼山西北山麓,其村名的來歷有多種傳說。不過最靠譜的應該是公元347年仙居單獨立縣(當時叫樂安縣)後,首任縣令羊忻之弟羊愔前來括蒼洞修道,常臥村頭樟樹墩羊莊內,並在此得道成仙,因此村名為羊棚頭村。後來羊棚頭村羊姓的越來越少,而王姓與成姓卻是越來越多,但村名一直沿用至今,聽起來雖然土氣,卻已經成為獨特的村名文化。
  • 新疆美食盛宴第6集 烤全羊:傳統宴席名饌、美味中的極品
    說起新疆的烤全羊我們腦海裡會出現烤制的那金燦燦的羊肉還有,羊肉表面會流油的情形如果用刀切開羊肉就會發出咔咔的聲音>這個時候誰能忍得住尤其是吃貨們會忍不住地流口水雖然烤全羊吃起來是那麼的美味,但是烤制烤全羊的步驟是比較多的,也是比較繁瑣的,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烤制烤全羊的具體步驟和注意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