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揚博館藏文物展出 含清代羊脂白玉羊(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昨天,市博物館兩樓展廳內戒備森嚴,「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展」第一天布展工作正式開始。故宮博物院與揚州博物館120件珍貴展品在這裡同臺「競技」,展示出兩個博物館浩瀚的文物珍藏,更作為運河邊的歷史見證物,與今人敘述大運河在涓涓流淌過程中的波光粼粼。據悉,布展將於今天結束,展覽將於26日開幕,為期3個月,市民可以免費參觀。

  70件故宮文物「乘」車兩天抵揚

  昨天下午,在市博物館嚴密的層層「機關」下,記者得以進入布展展廳,先期領略這些絕世珍寶的風採。據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展品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春秋至清代,120件展品類型豐富,涵蓋了玉器、漆器、書畫、陶瓷器、雜項等。為了安置這些寶貝,館方特意拿出二樓的古代藝術廳和八怪書畫廳這兩個展廳用以辦展,這兩展廳面積共計800多平方米,分布在雙博館二樓的兩邊,呈一個「回」字形展線參觀,以方便市民觀展。

  燈光幽暗的展廳一角,整齊地碼放著一排藍色的盒子,盒子外面貼著文物名、照片以及編號。負責押運的市博物館保衛處吉愛軍介紹,這些大小不一的 小盒子共計67個,大木箱共計5個,此外還有數十個中等規格的小木箱。「這些盒子都是根據文物的大小胖瘦量身打造的,盒身周圍填塞塑料泡沫等減震設施,然後再套入中等規格的特製木箱內,最後再裝入最大規格的大木箱,經過這些嚴密的包裝,被層層包裹的文物們一路安然無恙從北京運抵揚州。」

  「從北京到揚州,一路開了兩天,全程都有工作人員在側確保安全。」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確保安全,晚間不宜行車,文物們在山東博物館「借宿」一晚,工作人員一夜未睡在車邊「守衛」。

  除了運抵保證安全外,布展過程中也處處彰顯「安全」二字。瓶器展品的周身綁著透明的魚線,並用大頭釘與展臺固定住,防止撞擊。平面文物的底部則粘著可塑橡皮,墊高文物,使款識等細節更顯而易見。

  玉器規格高,「揚州工」展廳「認親」

  乾隆年間,揚州玉雕發展到巔峰,據清宮檔案《進單》不完全統計,兩淮鹽政在乾隆年間進貢玉器300餘件。故宮博物院玉器專家趙桂玲介紹,此次故宮博物院的20件玉器均是兩淮鹽政當年的進貢品,規格極高。在參觀完揚州的玉器展品後,趙桂玲感慨,揚州的玉器珍品令人驚嘆。

  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清乾隆時期青玉臥馬由青玉圓雕而成,馬左向回首臥姿,頭頂及背部刻畫鬃毛,馬尾較長自後向前收於左後肢處。腹部陰刻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是乾隆時期玉器中的精品。

  在這件藏品旁是來自揚州博物館的一件清代羊脂白玉羊。此羊玉質純白,造型生動,是清代宮廷玉的一件精品。

  最為關鍵的是,揚州博物館的羊脂白玉羊底部也有刻款塗藍「乾隆年制」的款識,與故宮博物院的青玉臥馬形式相同。「將這兩枚款識的落款等進行對比後,我們博物院的老專家認為這兩件玉器或為同一時期的『揚州工』。」趙桂玲說,這也讓人們對「揚州工」有了新認知:「『揚州工』並不是只雕大件,這些精緻的小擺件也是『揚州工』的拿手好活。」

  展廳入口,是一幅圖文並茂的故宮鎮館之寶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的展牌介紹。由於這尊由揚州玉工雕琢而成的絕世精品體型太過龐大,運輸不便,所以無緣此次展覽,只能擺放一張圖文介紹飽飽眼福了。

  三件梅瓶爭奇鬥豔,揚州大師作品回揚

  元代霽藍釉白龍梅瓶,為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在此次的展覽中,還有兩件珍貴梅瓶,將與這件「鎮館之寶」同臺「競技」。

  明永樂時期的甜白釉劃花纏枝蓮紋梅瓶為故宮博物院館藏,通體施甜白釉,釉面暗劃3組紋飾,依次為卷草紋、纏枝蓮花紋、折枝花卉紋,以弦紋間隔。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正潔淨,色澤柔潤,紋飾刻劃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而另一件梅瓶出自揚州唐城遺址博物館——青花「龍鳳呈祥」紋梅瓶,這件梅瓶為清雍正時期文物,胎質白潔細膩,釉質晶瑩,釉色均勻。通體以青花彩繪,發色濃豔。此瓶器形碩大,工藝精湛,十分罕見。

  在製作雕漆的名匠中,以揚州雕漆大師盧葵生尤勝。此次展覽中,故宮博物院特地挑選5件盧葵生作品來揚,向揚州市民展現這一雕漆大師的精湛手藝。盧葵生傳世漆器中,鼻煙壺僅有一件棕色漆刻梅花紋鼻煙壺存世,這件鼻煙壺此次也來到揚州參展。孔茜

相關焦點

  • 70件故宮珍寶將在揚州展出 含乾隆款青玉臥馬(圖)
    記者昨獲悉,備受關注的「紫禁城·揚州·大運河——故宮博物院、揚州博物館館藏文物展」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據悉,該展覽將於7月26日亮相揚州博物館,屆時,故宮博物院將精選出70件館藏文物在揚展出,其中不少都和揚州有關,而揚州博物館也將精選出50件具有代表性的「寶貝」同臺亮相。  中國大運河,將北京、揚州這兩座擁有深厚歷史、不同個性的「古城」跨時空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 故宮「家具館」將展出2000件明清家具
    據悉,家具館完全建成後,將容納約2000件故宮院藏家具文物。故宮將在家具館首次嘗試倉儲式展陳,將更多家具展示給公眾。此外,位於海澱北部的故宮北院區拆遷、市政建設等工作已基本結束,有望10月開工。明清兩代家具分列兩館展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共藏有6200餘件明清家具,但這些家具長期堆放在庫房中,除了原狀陳列展館中的家具,其他都無法對公眾開放。為此,故宮將南大庫和南薰殿改造為明清家具館,位於南城牆下,武英殿前。
  • 康熙臨董其昌行書現身,瀋陽故宮藏清宮珍品在國博展出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是歷年來瀋陽故宮博物院在國內舉辦的文物展覽中文物數量最多、類型最為豐富的一次展覽,是系統展示其館藏清宮藝術珍品的一次大型文物展覽,包括200多件清代宮廷藝術品,既有製作精良的官窯瓷器(御用器、陳設器),又有錦繡華美的衣物帽冠,以及康熙、雍正、乾隆等的書法等,如康熙臨董其昌行書詩軸,詩後署款「臨董其昌」
  • 故宮慶祝600歲生日:《清明上河圖》將再次展出
    此前《清明上河圖》展出時一度引發「故宮跑」的文化現象,而這場展覽也將使觀眾們能夠清晰地欣賞到古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更為直觀的認識。此外,觀眾還能在2020年底欣賞到各種精美瓷器。2020年12月,「康、雍、乾瓷器大展」在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展廳舉辦,展覽選取500餘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故宮博物院藏陶瓷器及相關文物,極富特色。
  •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在首博展出
    故宮養心殿珍貴文物在首博展出) 乾隆粉彩雲蝠冠架、銅鍍金跑人水法轉花鐘表、青玉鏤雕仙人乘……這些故宮養心殿的珍貴文物數百年來首次「走出」紫禁城,「擺駕
  • 臺北故宮新展「呼畢勒罕」,呈現清代活佛文物與生活
    澎湃新聞獲悉,11月28日,「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特展以清代活佛相關文物為布陳內容,分「清宮與活佛」「西藏的達賴與班禪」「安多章嘉國師與蒙古哲布尊丹巴」「走進活佛的生活」四個單元,一以介紹清廷與各重要活佛間的互動,一以說明清宮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
  • 國博館刊 | 乾隆御用帽架的秘密
    另外,此玉帽架與故宮博物院藏青玉刻詩帽架尺寸、材質、造型、雕刻工藝、裝飾手法等各方面都極為接近,可基本判斷二者為一對。關鍵詞:清乾隆 玉帽架 御製詩 大英博物館自1753 年建館以來,中國文物一直是大英博物館藏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故宮藏110餘件法器文物亮相嘉德藝術中心 出處:北京商報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澳門展出 反映滿漢文化交融
    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下轄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大型展覽「一代昭度——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16日在澳門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近90件套,涵蓋禮服、吉服、常服、戎服及行服、便服五個部分,其中包括彰顯乾隆皇帝天子地位的明黃色彩雲龍紋朝袍、代表鹹豐皇帝軍權在握的御用盔甲、凸顯皇后綽約風姿的點翠嵌珠石鈿子等,同時還展示繪有帝王后妃在不同場景身穿相應服飾的繪畫,讓觀眾一窺宮廷生活的輪廓和認識清服飾制度。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盤;鎮宮之寶的玉器翠玉白菜、闢邪雕刻、《核舟記》的原型等;王羲之、顏真卿、宋徽宗書法手跡,近代張大千廬山圖卷等;還有北魏以下歷代金銅佛像,清恭王府紫檀家具等。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展品】圓明園牛首銅像,清代,保利藝術博物館藏圓明園虎首銅像,清代,保利藝術博物館藏圓明園猴首銅像,清代,保利藝術博物館藏圓明園豬首銅像,清代《五牛圖》《伯遠帖》等知名書畫作品現身展覽韓滉《五牛圖》卷,唐代,故宮博物院藏(展出安排:9月17日-10月16日為原件展出,10月17日-11月17日為複製品展出)
  • 故宮APP推出清代皇帝時裝秀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現有織繡類藏品18萬餘件(套),其中包括大量清代皇帝在典禮、祭祀、巡幸出行等不同場合穿著的冠服、佩飾及半成品袍料、鍛匹,為研究清代皇帝服飾的材質、製作工藝、紋飾內涵、服飾結構等,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
  • 乾隆白玉羊頭洗等秘藏重器登場|北京保利第50期古董精品拍賣會
    以羊為主題的玉器,亦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與吉祥寓意。此題材源於道教文化,羊與「祥」相通,在中國古代,「吉祥」多作「吉羊」。而羊字又通「陽」,「羊」於「蓮」上,寓意「連陽」、「連祥」,有萬物復甦之吉祥寓意,意美韻祥。清宮舊藏中以羊為題材的文房用具中除了羊首洗外還有白玉羊首壺、羊首杯,可資比較。
  • 穿越千年時空 中臺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館藏遼金文物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中臺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為讓民眾體驗難得一見的遼金佛教文化,特選館藏13件,小到3.8公分,大到168公分高的佛坐像遼金文物展出,並有精緻的舍利塔與大型經幢,值得喜愛佛教文物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展期至8月30日。
  • 女人為何喜歡羊脂玉的「白璧無瑕」?專家:特性決定一切!
    和田玉家族中羊脂白玉幾乎是極品,凡是藏玉的朋友第一眼在市場上準會愛上。它屬於軟玉,玉質細膩純淨,外表光澤,玉雕師傅雕刻選用的材料基本為好料。從古往今,人們都把它當做一種信仰,它的五德代表著做人的真實,它擁有的五種品味代表著世間最淳樸的情感。那么女人為何喜歡羊脂玉的「白璧無瑕」?專家:特性決定一切。
  • 臺中花博在后里馬場設「故宮館」 人潮動線大考驗
    兼具歷史及臺灣花卉技術的后里馬場,將是今年臺中花博最熱門的園區。記者黑中亮/攝影 兼具歷史及臺灣花卉技術的后里馬場,將是今年臺中花博最熱門的園區。記者黑中亮/攝影     臺中花博宣布將在后里馬場園區闢設「故宮館」,同時借展重要文物「翠玉白菜」後,讓人不禁擔心屆時的館內的容留人數,是否能夠因應花博期間龐大的觀光人潮,中市觀旅局表示,兼具故宮方面的安全要求,在室內130坪展示空間中如何安排動線人流,將是未來重大的考驗。
  • 展訊|深藏故宮法器精品即將展出
    《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藝術中心揭幕,16日將對公眾開放。作為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這些神秘的法器類文物平日大多深藏宮中,極少展出,因而鮮為外界所知。展覽所選110餘件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展期將至明年3月14日結束。
  • 和田玉的最高品種—羊脂白玉
    相信只要提到羊脂玉就有很多的玩友兩眼都會冒光,因為羊脂玉是玉中的極品,非常的稀有,只要是喜歡玉的人肯定都想手裡有一塊羊脂玉。但是在我們有能力購買羊脂玉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有關羊殖玉的的知識,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要不然買到次品可就虧大了。
  • 《簪花仕女圖》《瑞鶴圖》都現身,遼博展出歷代書畫名跡
    遼寧省博物館以其清宮舊藏古代書畫而知名,今年春天遼博公布了將大規模呈現遼博館藏唐宋元珍品書畫的消息。前不久,遼博相關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相關展覽籌備已近尾聲。今天,遼博中國古代書法展、中國古代繪畫展終於正式對公眾開放,其中的古代名跡如唐代歐陽詢的《仲尼夢奠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旭《草書古詩四帖》,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圖》,北宋徽宗趙佶的草書《千字文》、《瑞鶴圖》,元代趙孟的《紅衣西域僧圖》、《秋聲賦》等只是展品的一小部分。兩大書畫展廳共計展出85件珍貴館藏書畫展出。
  • 臺北故宮赴美辦展,呈現宋至清代九位帝後收藏品位
    1996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曾赴美展出「中華瑰寶」大展,20年後臺北故宮的文物將再度踏上美國舊金山與休斯敦盛大展出。經過兩年多的策劃,此次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將於五十周年館慶之際,推出年度大展:「帝王品位——臺北故宮精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