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時空 中臺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館藏遼金文物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藝術

華夏經緯網1月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中臺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為讓民眾體驗難得一見的遼金佛教文化,特選館藏13件,小到3.8公分,大到168公分高的佛坐像遼金文物展出,並有精緻的舍利塔與大型經幢,值得喜愛佛教文物的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展期至8月30日。

中臺世界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的館藏遼金佛教文物造像,展場入口就是尊高達168公分,來自金代的泥塑彩塑佛坐像。(中臺提供/楊樹煌南投傳真)

中臺世界博物館推出的「心之所向-館藏遼金佛教造像特展」,展覽主題館方設計為《歸依》、《相續》、《嚮往》、《寂滅》、《經幢》五個單元,講述一段關於遼金佛法因緣、佛像及菩薩像特徵、寂滅圖像、舍利塔與經幢的故事。將讓參觀的行者們,有機會在館方精心打造的「華嚴界」中,徜徉於遼金的藝術世界,認識契丹與女真人們的佛法視野,發現10至13世紀初在中原北方的造像工藝。

展場入口迎面而來的就是尊高達168公分,來自金代的泥塑彩塑佛坐像,館方精心設計木格柵,將這尊莊嚴的佛坐像置放其中,透過木格柵的視覺穿透性與延展性,展現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遼闊無礙、莊嚴無比的深遠勝境。

中臺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展出精緻的舍利塔與經幢。(中臺提供/楊樹煌南投傳真)

特展中還有各式白玉觀音菩薩坐像、3.8公分迷你型的青銅佛坐像,更有仿照寺院庭院供養舍利的小型銀制塔,更有代表捎給未來的祝福,高達173公分的漢白玉陀羅尼經幢,各具代表性與獨特性。

中臺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館長釋見排法師表示,即日起至1月31日前預約參觀,歡迎對藝術、文化、歷史、旅遊、宗教等感興趣的朋友,來到中臺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探索不一樣的遼金史觀以及千年之前在北方草場上的遼金佛語。

相關焦點

  • 中國這五件國寶,被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看到第二件以為穿越了時空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有著諸多享譽世界的文物瑰寶,這些文物都是中國的國寶。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們既是技術的代表,也是藝術的代表!下面說說中國這五件國寶,被永久禁止出國展出,看到第二件以為穿越了時空。
  • 河北首家文物類民辦博物館開館,快來打卡
    2019年12月31日,一件元代青白釉多穆壺在張家口北源博物館展出。2019年12月31日,一件元代青白釉多穆壺在張家口北源博物館展出。當日,河北省張家口北源博物館在位於張家口經濟開發區的國際會展中心開館,以遼金文化為主題、反映張家口厚重歷史文化的省內首家民營博物館免費向市民開放。 博物館展廳1300平方米,館內藏有張家口地域各時期文物600餘件。藏品以遼金元時期文物為主,並有少量新石器時期文物,且唐宋元明清各時期文物也均有收藏。
  • 千年石窟驚現上海,120件頂級文物帶你感受大美雲岡
    千年石窟驚現上海,120件頂級文物帶你感受大美雲岡 2020-12-10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升級」後首展再現「鐵鳳風鳴」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孫琪)經過一年半的基礎設施升級、展陳改造後,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6日迎來首次展出——「鐵鳳風鳴:遼金東京地區文物展」。本次展覽中153件(套)展品,為遼陽、瀋陽兩地及周邊出土的文物,集中展示了千餘年前生活在北方的契丹族、女真族等民族的文化特點和地域風採。
  • 河南唐三彩文物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
    2015年12月4日,正值臺北歷史博物館建館60周年之際,由河南省文物局、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展,河南省洛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鞏義博物館等單位所藏60件唐三彩,與臺北歷史博物館館藏60件唐三彩精品文物合璧展出。
  •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 2020-05-20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穿越千年的相遇!在遊仙這裡與時空對話
    在綿陽境內的考古中,搖錢樹殘片時有發現。由此可以推斷,搖錢樹是當時極為流行的隨藏物品,寄託了人們對財富的嚮往。展廳位於綿陽博物館二樓北展廳西段「富樂夢想——綿陽搖錢樹展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綿陽雙包山西漢墓、綿陽崖墓等地先後出土了100餘件西漢漆木馬、東漢大銅馬和數十件陶馬等文物,直觀地反映了馬在漢代「上與國家建功立業而決戰,下與士庶任重致遠以騎乘」的重要作用。這些出土的文物在綿陽博物館展出,也是古綿州為歷史文化重鎮的一個佐證。展廳位於綿陽博物館二樓「國之大用——綿陽漢馬陳列」。
  •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2014-06-16 18:29: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州6月16日電 (於千)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提供的一批船政文化老照片、船政學堂學生畢業證和航模等文物藏品16日啟程赴臺展出。
  • 關於唐山陶瓷博物館徵集文物的通知
    關於唐山陶瓷博物館徵集文物的通知  為傳承唐山陶瓷文化,發展陶瓷藝術,唐山市路北區政府傾力打造了唐山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內唐山陶瓷博物館正在建設當中。  一、徵集形式:  1、贈送贈與:  展品以贈送的形式贈與博物館,贈與者將獲得相關證書並享受博物館終身免費參觀的權利。  2、合理購買:  通過雙方友好協商,以合理價格轉讓與博物館。
  • 文旅融合再造城市「新館藏」|哈爾濱博物館帶你穿越古今
    一個地點,兩個甲子的輪迴,眾多特色展館的展示,讓哈爾濱的城市文化穿越歷史與時空印刻在世人心中。皇室寵愛 " 穿越時空 "看完了有著濃厚中國文化歷史積澱的文物館,記者來到位於 7 號樓一樓的喜多方古董藝術品收藏館。十八世紀初的法國油畫、深受歐洲皇室貴族追捧與喜愛的手工機械八音盒、 歐洲各時期的古董家具與藝術品 …… 倏忽間令人有種時空穿越之感。
  • 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山東博物館展出 重現「大明風華」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9月29日電(趙曉)由山東博物館與孔子博物館聯合主辦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9月29日在濟南開幕,共展出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從禮儀文化、織繡技術等多角度為觀眾重現「大明風華」。此次展覽共展出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體系完整、保存完好、色彩鮮豔。
  • 杭州圖書館展出《趙城金藏》最新發現藏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杭州12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12月5日至6日,浙江省杭州圖書館展出《趙城金藏》最新發現藏卷暨唐宋重要典籍。前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播六集紀錄片《炮火下的國寶》,其中第五集重點講述《趙城金藏》的傳奇故事。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搶救,《趙城金藏》才有機會與《四庫全書》《敦煌遺書》《永樂大典》並稱國家圖書館「四大鎮館」之寶。杭州圖書館展出《趙城金藏》最新發現藏卷。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臺灣中臺碑林博物館動土奠基大典隆重舉行(圖)
    西安碑林博物館多年前贈予中臺禪寺千餘種碑拓,含括中華文字最豐富的形式與內涵,是最完整的藝術呈現。而中臺碑林博物館的設立,通過中臺禪寺寺藏的佛教造像碑及西安碑林拓本的展出,不僅傳承歷史,將宗教、藝術深層文化向下紮根,更發揚光大中華文化,實是世紀的大功德。
  • 「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亮相濱州市博物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爽 見習記者 周嘉敏 吳少東 濱州報導「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將於12月15日在濱州市博物館開展,本次共展出的158件(122套組)文物精品,充分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濱州市民體驗源遠流長的文明之旅。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將抵臺展出(圖)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的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圖:臺灣《旺報》/記者賴廷恆 攝)(圖:臺灣《旺報》/記者賴廷恆 攝)中新網12月9日電據臺灣《旺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為慶祝2015年院慶,與大英博物館、時藝多媒體、閣林文創攜手打造「另眼看世界——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百組珍品抵臺成為亞洲巡迴首站,8日「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大洪水紀錄泥板文獻」、「拉美西斯二世雕像」,以及「杜勒《犀牛》」4件焦點文物舉行開箱儀式,讓媒體先睹為快。
  • 千年前古人夜生活啥樣?南京三大博物館奇妙夜,好玩又好吃
    【穿越千年感受六朝夜生活 體驗傳統手工藝】 1000多年前古人的夜生活是什麼樣? 在南京六朝博物館的展陳中有一份六朝食單,裡面記載了一些六朝時期的菜單。在夜遊博物館中,工作人員特意從中挑選出了千裡蓴羹和荷花酥這兩道菜,教大家製作。
  • 熱水瓶也穿越?假文物實在太假——那些任意穿越時空的假寶貝
    穿越時空的假寶貝是如何煉成的? 《尋寶》中出現明永樂青花熱水瓶雷翻網友   想必是古董製造商受到《步步驚心》《宮》的啟發吧,於是鄭和下西洋裝開水用的熱水瓶也在《尋寶》欄目中現身 今日高仿品穿越至千年後,是否仍有價值?
  • 鄴城考古博物館開館 展出珍貴文物178件
    12月17日9時許,邯鄲市臨漳縣鄴城考古博物館正式開館,展出鄴城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178件(組),其中150件(組)為首次正式展出。鄴城考古博物館位於邯鄲市臨漳縣縣城,始建於2012年5月,並於2015年11月建成開館。在建館五周年之際,中共臨漳縣委、臨漳縣人民政府特斥資對博物館再次進行改陳,展陳文物種類更加豐富,展陳手法更加先進,博物館功能更趨完善。
  • 看1905年荷蘭畫家筆下的慈禧,首博「園說」展名園文物
    澎湃新聞獲悉,昨天,這一難得的油畫終於在首都博物館對外展出。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園說——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當天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190件/套來自頤和園、天壇、北海等市屬11家公園的園藏文物集體亮相首都博物館。這是近年來市屬公園園藏文物首次集中對公眾展示。其中,頤和園送展的《無量壽尊佛像》緙絲圖、頤和園的《華士·胡博繪慈禧油畫像》都是首次公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