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三彩文物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展出

2020-12-19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15年12月4日,正值臺北歷史博物館建館60周年之際,由河南省文物局、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臺北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展,河南省洛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鞏義博物館等單位所藏60件唐三彩,與臺北歷史博物館館藏60件唐三彩精品文物合璧展出。透過這次展覽,兩岸洛陽唐三彩首度聚首,合體展出,共同體現唐三彩的精湛工藝,再現唐代盛世風華。

  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辭。他指出,臺北歷史博物館與河南省素有淵源,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河南省政府為保存文物,輾轉將河南省博物館精品由河南運至漢口、重慶。1945年抗戰勝利後,因內戰爆發,文物並未全部運回,其中38箱來到臺灣。這批文物後被撥交歷史博物館,成為歷史博物館館藏重要基礎。文物包括青銅器、唐三彩、織錦、古籍碑拓、甲骨等。其中唐三彩為20世紀初出土於洛陽,見證了歷史博物館與河南一甲子的歷史情緣。十幾年前河南博物院就與歷史博物館建立了姐妹關係,雙方文博界合作舉辦了均取得豐碩成果。這次展覽,將進一步深化河南與臺灣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岸的相互了解與情誼。

  在隨後舉辦的慶祝臺北歷史博物館建館60周年館慶大會上,省文物局副局長馬蕭林向臺北歷史博物館表示祝賀,並宣讀了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發去的賀信。

  據悉,「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將展出至2016年1月24日。

責任編輯:黃亮

相關焦點

  • 臺北歷史博物館館藏清代織錦「衣錦榮歸」河南故裡
    新華社鄭州1月12日電(記者桂娟)「衣錦榮歸——清代織錦珍品特展」近日在河南博物院舉辦。抗日戰爭期間因避戰禍輾轉流離、闊別故裡79年的52件清代織錦,又回到了它們的出發地。  這是繼2016年年初「盛世風華——兩岸唐三彩交流展」之後,河南博物院與臺北歷史博物館聯手舉辦的又一文化交流活動。  河南博物院創建之初,收藏一批清代織錦,色彩斑斕奪目,異常名貴,當時被編為「月字號」。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批織錦與當時河南博物館(今河南博物院)的其他文物一起走上了漫漫南遷路。
  • 臺北歷史博物館 - 中國臺灣網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電話:(02)2361-0270   開放時間:10點-18點   休息時間:周一       位於南海學園荷花畔的歷史博物館,為大臺北地區除故宮博物院之外,一座以收藏、展示中原文物為主的公立博物館;綠瓦白牆紅柱的建築
  • 臺灣歷史博物館將閉館三年?專家憂心6萬件中華文物去向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位於臺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要如何臺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裡。史博館走上「臺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豫籍臺胞「唐三彩」時隔66年 首次回鄉探親(圖)
    1月19日,「盛世風華——兩岸唐三彩交流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幕,臺北·歷史博物館攜館藏的10件(組)三彩器,跨越海峽,與我省館藏的部分三彩器重聚首。這也是這批離散文物自1949年之後,時隔66年首次回歸故裡。
  • 臺灣館藏織錦珍品「衣錦榮歸」大陸展出
    9日,「瑞慶禎祥——清代織錦珍品特展」在蘇州絲綢博物館開展。來自臺北歷史博物館的40餘件清朝織錦珍品參展。   1938年,隨著侵華日軍的逼近,當時河南博物館館藏的珍貴文物岌岌可危。為了使這批國寶不落入日軍的手中,文物被輾轉南遷至重慶。
  • 專家憂6萬件中華文物去向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位於臺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要如何臺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裡。史博館走上「臺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洛陽唐三彩藝術展》在波蘭盧布林省展出
    》在盧布林圖書館展出,這是河南省第一次在波蘭舉辦文物交流展覽。&nbsp&nbsp&nbsp&nbsp此次展出的洛陽唐代三彩精品共70件,講述大唐文明及絲路的歷史故事。1905-1908年,隴海鐵路工程修到洛陽時,在洛陽市區北鄺山腳下的許多唐墓中發現了施以紅、綠、白或黃,綠、白三種釉色的陶器,這批文物運到北京,引起了當時古器物研究者和古董商的極大興趣,並得到在京歐美人士的讚美,從此,唐三彩著稱於世。
  • 鄭和下西洋專題文物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新華社香港2月21日電(記者侯莉萍 張雅詩)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專題文物展覽21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60多件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珍貴文物首次與香港觀眾見面。    為當日開幕儀式剪彩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董琦博士向記者介紹說,現存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文物寥寥可數且散存各處,這次展出的文物是專家們花費了幾年時間從全國各地搜集到的,其中有11件是國家一級文物。    展覽用大量歷史文物真實再現了世界航海史上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彰顯了當時中國先進的航海技術和高超的造船水平。
  • 洛陽唐三彩藝術展亮相波蘭
    這是2月7日在波蘭盧布林省圖書館拍攝的洛陽唐三彩藝術品。中國河南洛陽唐三彩藝術展2017年12月15日在波蘭盧布林省圖書館開幕,這是河南第一次在波蘭舉辦文物交流展覽。展覽將持續到2018年3月。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出的70件唐代三彩精品包括人物、動物、生活器皿等。
  • 陝西《法門寺地宮與唐代文物大展》從臺北移至高雄展出
    由臺灣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和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法門寺地宮與唐代文物大展》2010年10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在臺北歷史博物館圓滿完成展任務出後,即日將移至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
  • 魅力臺北行,前往萬千文物聚集地,記錄中華文化成長的臺北博物館
    來之前就看到過「肉體在北京,靈魂在臺北」,在北京見過恢弘大氣的主體建築和館藏,而臺北放著的都是當年蔣公精挑細選保護下來的稀世國寶,怎麼也要來一探究竟。臺北故宮博物院裡收藏的是蔣介石敗退臺灣時,從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帶去的文物,來臺之後先是安放在臺北故宮附近的外雙溪,後來因為文物保存的條件需要,才建立了今天台北故宮博物院。據說藏品多到同時能展出的只是九牛一毛。
  • 大英博物館百件精品文物抵臺展出
    新華網臺北12月8日電(記者王笛 許雪毅)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出的100組件展品近日運抵臺北,將於本月13日至明年3月15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開箱儀式8日下午舉行,以最古老館藏——奧杜威石制砍切工具為代表的4件文物率先亮相。
  • 以中原文物為主的博物館,建築融合明清風格,顯示典型中國特色
    歷史博物館座落在南海路上的植物園內,是一座除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外,以收藏、展示中原文物為主的公立博物館。綠瓦白牆紅柱的古典中國式建築,揉合了明清風格,典雅瑰麗。館中收藏近5萬件,主要為來自河南博物館遷臺文物及日本戰後歸還的古物。包括安陽出土的銅器;洛陽出土的先秦繩紋陶;六朝的唐三彩等。
  • 大陸南方佛教藝術珍品在臺北展出
    中新社臺北4月2日電(記者 劉舒凌 陳小願)「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展」2日在臺北歷史博物館開幕。  由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等聯合主辦的這場展覽,是從原定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延展而來。  去年9月23日至12月7日,「七寶瑞光」展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吸引觀眾達98萬餘人,在臺灣民間引起廣大迴響。
  • 國博館刊︱大英博物館藏唐三彩文官俑背後的故事
    6至10月,該展覽移至上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上博」)繼續展出。在這些文物之中,有一件色彩明快的唐代三彩文官俑,它是地道的「中國製造」,卻現藏大英博物館,它究竟有著怎樣的曲折經歷和傳奇故事呢?國博北10展廳中的大英博物館文物展覽(霍宏偉攝影)大英博物館藏唐三彩文官俑(大英博物館供圖)大英博物館三彩俑的來歷1921年,英國學者霍蒲森(R. L. Hobson)發表了一篇文章,它既是大英博物館將這一組唐代三彩俑定為「劉廷荀」墓所出的唯一根據,也是首次將這批資料公布於眾。
  • 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題:來呀,來看博物館的「C位」——博物館日話說鎮館之寶(上)新華社記者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此次上下篇報導10件國寶之外,仍有很多遺珠,未能一一展現。
  • 第一次來臺北市怎麼玩?一看就懂!
    中正區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蹟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風情萬種的臺北市,美麗迷人的藍色海岸,盛開著鮮花的郊野,美酒飄香的酒吧,都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讓我來為大家介紹幾個好玩的地方吧。
  •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兩岸聯手首次在臺展出船政文物藏品 2014-06-16 18:29: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福州6月16日電 (於千)由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提供的一批船政文化老照片、船政學堂學生畢業證和航模等文物藏品16日啟程赴臺展出。
  • 這裡擁有中華精粹藝術品,浩瀚文物藏品,來臺北博物館不虛此行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臺北 故宮博物院(Taipei Palace Museum),又稱 臺北 故宮、 中山 博物院。是 中國 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 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 中國 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 臺灣 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這裡知名度最高的藏品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它們和毛公鼎合稱「故宮三寶」,在館內有獨立的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