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一行40人在寧參加...

2020-12-17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

  昨天,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一行40人冒著酷暑,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國際和平集會」活動。

  各界人士用敬獻花圈花束、默哀等方式,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鹿偉

  南京大屠殺檔案已成全世界的記憶

  「這幾年訪華團中的年輕學生比較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日本青年一代對和平的理解和思考。」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團長宮內陽子說,南京大屠殺檔案已經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它不僅是南京的記憶、中國的記憶,也是全世界的記憶。「它成為全世界的記憶之後,會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記住這段歷史,以史為鑑,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

  日本學生希望能深入了解真實的歷史

  今年21歲的中野飛華瑠是訪華團中的青年學生,來自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此次是第一次來南京,他跟隨訪華團參觀了燕子磯叢葬地、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等地。他說,雖然之前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有所耳聞,但來到戰爭發生地感觸更深。「書本上能學到的知識十分有限。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加入了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希望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歷史。」

  將真相傳遞給日本民眾

  每年8月15日,包括日本「銘心會·南京」友好訪華團、日本長崎「日中友好希望之翼」訪華團以及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訪華團等海內外各界愛好和平的人士,都會來到紀念館,參加和平集會。

  宮內陽子表示,當今日本民眾對日軍在侵華期間所犯下的暴行知之甚少,「這讓人感到遺憾,我們只能通過民間團體哪怕微不足道的力量,去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再將這些傳遞給日本民眾,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原動力。」

  據了解,這也是訪華團最後一次選擇在8月15日到訪南京,其後,這些友好人士將會把和平集會活動時間移至12月國家公祭日期間。宮內陽子說:「南京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就是在12月,我們也想看看這座城市的冬天。」

  「在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之際,我們在南京莊嚴宣誓:吸取歷史教訓,反對戰爭與暴力,防止悲劇重演,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奮鬥!」大家共同宣讀《和平宣言》,這不僅是「南京心連心會」訪華團成員的莊嚴承諾,更是每一位愛好和平、嚮往和平的人民心聲。

  相關新聞

  抗戰名將後代

  向紀念館捐贈《浩氣長流》畫冊

  昨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了四位特殊的客人,即八路軍山東軍區獨立旅政委牟宜之之子牟廣豐,淞滬抗戰指揮者之一、國共和談首席代表張治中之孫張皓霆,民族英雄趙登禹將軍之孫趙瑞明,「八百壯士」王文川之女王秀英。他們一行人向紀念館捐贈了大型抗戰歷史通卷《浩氣長流》。其中有一卷展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悲慘場景。

  據介紹,《浩氣長流》由50多位著名畫家、歷史學家歷時八年共同創作,是描寫、再現中國人民全面抗戰悲壯歷程的巨型長卷史詩國畫。畫卷長805米,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838名歷史人物。

  記者探訪

  日本人的

  「8·15」認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從這一天起,「8·15」成為一個象徵。它宣示了正義者的勝利和侵略者的失敗,更提醒戰爭始作俑者正視歷史,深刻反省侵略罪行,不再重蹈軍國主義覆轍。

  面對同樣的問題,曾經的侵略者日本,給出了一個怎樣的答案?

  媒體:反戰大於反省

  非節點性年份,又恰逢裡約奧運會,第71個「8·15」,日本媒體的關注度明顯不如去年。

  15日上午,在日本最大的資訊網站之一雅虎主頁上,勉強與「紀念」戰爭相關的新聞,只有一條「首相向靖國神社獻上祭祀費」。

  挖掘重現個體戰爭悲劇,以反思戰爭、警醒世人,是日本媒體紀念戰爭報導的最主要方式。但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給他國造成苦難這一事實,日本媒體鮮有反思。

  民眾:「受害意識」大於「加害責任」

  30歲的山田有子從事銷售工作。被問及8月15日是什麼日子時,她稍微猶豫後笑著說:「是終戰日吧,這個學校教過。」「我知道『終戰紀念日』是個重要的日子,但我工作之餘也沒有精力去主動了解。」

  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重現了日本人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慘烈景象。「加害者」無形中模糊成了「受害者」。

  紀念活動:悼念大於警醒

  對「犧牲」隆重悼念,對「責任」閉口不提,安倍在當天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放在受害國的戰爭紀念儀式上,也絲毫不會覺得突兀。

  「每個日本人都應該重新追問一下自己,『8·15』究竟意味著什麼?」日本老兵衝松信夫說。

  據新華社

  拒不反省

  連續4年搞「四不」 安倍仍間接拜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連續第四年不提日本過去侵略亞洲鄰國的「加害」責任,不對此表達「反省」,更談不上對受害者表示「道歉」,甚至不願承諾「不戰」。

  前不久表露退位意願的明仁天皇則在致辭中連續第二年提到「深刻反省」戰爭。

  首相天皇態度迥異

  日本政府當天在東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明仁天皇夫婦、安倍以及大約5000名戰爭遺屬代表等出席。

  安倍稱,「我們將通過謙遜地面對歷史,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貢獻」,為下一代「開闢充滿希望的未來之路」。然而,日本共同社指出,安倍既沒有提及日本的侵略歷史,也沒有承諾不再進行戰爭。美聯社也指出,安倍既沒有提到日本的戰爭行徑,也沒有向受害者道歉。

  自1994年村山富市以來,歷任日本首相均在「8·15」追悼儀式上提到日本「給亞洲國家人民造成巨大損失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和「誠摯哀悼」。可到了安倍第二次上臺後,從2013年到2015年,他在「8·15」致辭中年年迴避「加害」責任或「反省」,也沒有提及堅持「不戰誓言」。今年也是如此。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仁天皇在致辭中連續第二年提及「深刻反省」。這是明仁本月8日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有意生前退位後首次在皇宮外履行公務。

  這是日本新安保法今年3月生效後的第一個「8·15」。新安保法從法律上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允許日本在自身未受攻擊的情況下參與戰爭。而在7月贏得國會參議院選舉勝利、跨過「修憲門檻」後,安倍正考慮修改放棄戰爭的和平憲法。

  大臣議員紛紛「拜鬼」

  當天上午,安倍以自民黨黨首身份,通過黨首特別助理西村康稔向靖國神社供奉祭祀費「玉串料」。這是安倍連續第四年「8·15」以這種方式進行「間接參拜」。

  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當天參拜了靖國神社。安倍的親隨、內閣官房副長官萩生田光一也進行了參拜。另外,大約70名來自跨黨派議員團體「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的議員15日上午集體參拜了靖國神社,其中包括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古屋圭司等。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也在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日本真言宗各派總大本山會第33次友好訪華團一行到密宗祖庭西安...
    佛教在線訊 日本真言宗各派總大本山會為加深對祖師先德惠果阿闍梨及宗祖弘法大師的崇敬之意,鞏固萬民安樂,日中友好的願景基石,特組成友好訪華團訪華。訪華團一行於2018年9月12日拜訪中國佛教協會,於9月13日專程赴密宗祖庭西安青龍寺、大興善寺參訪朝拜。
  • 天津神戶友好城市交流的背景、活動與成果(二):交流與成果
    同年,宮崎市長率神戶·天津友好城市10周年紀念訪華團一行93人訪問天津,並出席贈送動物儀式、兒童畫展、電影節等活動。為紀念兩市結好15周年,神戶還計劃在天津修建「神戶園」。1988年吉本泰男議長率神戶市議會代表友好訪華團一行10人訪問天津,與天津市人大進行交流。
  • 日本,很難和她說再見 ——金吉列留學8月日本院校探訪之旅圓滿結束
    8月30日上午,告別帶給我們時光穿梭體驗的古城京都,乘坐JR新快速來到神戶三宮站,從車站徒步10分鐘左右,金吉列留學探訪團的小夥伴們來到了此次日本院校探訪之旅的最後一站——神戶電子專門學校。
  • 【聚點日文】| 日本長崎縣中日親善協會友好訪華團來我校進行交流訪問
    3月23日上午,我院於教學樓A106、A110熱情接待了長崎縣中日親善協會友好訪華團一行20人,並舉行了友好交流會。我校約8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交流會,本次交流會由我院教師韓思遠、黃慧君主持。活動伊始,韓思遠、黃慧君老師分別對來訪的長崎友好訪華團表示了歡迎,並就交流會的流程做了簡單的講解。接著,由長崎友好訪華團成員分別做了自我介紹。
  • 中國駐日使館為日本大相撲訪華公演「壯行」 - 人民網日本版--主頁
    中國駐日使館為日本大相撲訪華公演「壯行」   中新社東京四月三十日電(記者 王建 劉繼坤)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今晚在此間為即將訪華公演的日本大相撲一行舉行「壯行會」。  作為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一個「經典項目」,日本「國技」大相撲將在時隔三十年之後,於今年六月份第二次訪問中國,在北京、上海兩地進行公演。  日本大相撲的首次訪華公演是在一九七三年。
  • 日本神戶大學校長武田廣一行訪問上海
    2019年12月5日下午,日本神戶大學校長武田廣一行訪問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在徐匯校區會見了武田廣一行,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季衛東、副主任蔡玉平陪同會見。雙方就促進兩校在海洋和醫學領域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 日本創價大學規模最大代表團訪華
    本報北京9月6日電(記者李盛明)5日晚,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訪華歡迎招待會在京舉辦。中日友協秘書長袁敏道,代表團團長、創價大學學生部部長奧富雅之,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堤尚廣分別在招待會上致辭,來自創價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學生隨後進行了文藝表演。
  • 中日關係的晴雨表:日本經濟界230多名人士訪華,渴望更多可能性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11日晚,日中經濟協會、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和日本商工會議所聯合組派的日本經濟界聯合訪華代表團在北京舉行招待晚宴。2019年聯合訪華代表團團長、日中經濟協會會長宗岡正二在發言中稱,訪華團得到中國領導人會見,雙方就經濟全球化、市場開放、產業合作等話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根據中方統計,2018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達到3276.6億美元,同比增長8.1%;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增長了7.2%,自日本進口增長了8.9%。雙向投資勢頭良好。
  • 天津神戶友好城市交流的背景、活動與成果(三):互助與共贏
    本文作者:平力群,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葛建華,天津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在結成友好城市後,天津與神戶努力拓寬交流、合作領域,積累下豐富案例和經驗。友好城市這一平臺也有待進一步充分加以利用。
  • 日本創價大學最大規模代表團訪華
    人民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張璐璐)應中日友好協會邀請,日本創價大學代表團一行80人於9月4日至9日到訪北京、成都等地。 9月5日,中日友協秘書長袁敏道在為代表團舉行的歡迎晚宴上回顧了創價大學與中國的友好往來歷史,表示多年來創價大學在創始人池田大作先生帶領下,積極開展對華友好交流,為兩國教育領域交流合作做出了寶貴努力。
  • 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出席創價大學第40次周櫻賞櫻會
    2019年4月7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夫婦應邀出席創價大學第40次周櫻賞櫻會(周櫻系1975年11月在創價大學校園為周恩來總理種植的櫻花樹,命名為「周櫻」)。創價大學校長馬場善久及學校師生代表、使館近30名外交官和家屬、南開大學等中方交流校學生代表共5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日本青年團體到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新華社南京10月21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1日,2017年「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獲獎者訪華團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向遇難者敬獻花圈。  據悉,「熊貓杯」全日本青年徵文大賽始於2014年,今年是第四屆。
  • 第22屆現代與經典(南京4月15-17日)小學語文活動報名中~~
    一、活動時間:南京語文2016年4月15日至17日二、活動地點:解放軍理工大學禮堂(南京市御道街標營2號)。三、報到地點:御苑賓館(南京市白下區御道街30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門對面)。四、參加對象:各市縣區教研室主任、教研員,各學校校長、主任、教師。
  • 日本東京大學學生訪華團訪問文學院
    9月16日至17日,日本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國際化部門主任刈間文俊教授率領學生訪華團訪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與文學院師生進行為期兩天的交流互動。東京大學本次學生訪華團由漢語水平較好的3名本科生與3名研究生組成,不配翻譯,在華期間只用漢語溝通。文學院院長孫鬱、副院長朱冠明、副院長徐楠會見了來賓。孫鬱院長對東京大學學生訪華團的到來表示歡迎。
  • 2017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訪華 開展文化交流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 陳建軍)由日本東京大學等數十所日本高等學府學生組成的2017年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大學生代表團一行100人於28日上午抵達北京,開啟了訪華之旅。當晚,中日友好協會舉行晚宴歡迎代表團的來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在歡迎宴會上致辭說,中日兩國地理相近,文化相通,是一衣帶水的鄰邦。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心像被挖出一樣難受」12月12日,清晨5點,天還沒亮,今年70歲的松岡環就已收拾好行李,奔赴機場。這是她第97次來到中國。一開始她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給她做過20餘年翻譯的常嫦說, 松岡環不僅承受著「日本國內右翼分子的攻擊」,還面對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對日本人的戒心」。
  • 天津神戶友好城市交流的背景、活動與成果(一):背景
    具體來說,首先,19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貿易的30%—40%都是通過神戶港出口到中國的;其次,許多華僑在神戶開展經營活動,而且設有中國領事館;第三,現在神戶華僑人數超過8000人,對國際城市神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四,中國許多革命家與神戶結下了不解之緣。神戶是孫中山先生在日本開展革命活動的據點。
  • 獲習近平接見,日本執政黨領導人訪華期待中日首腦互訪、再獲贈朱䴉
    【文/觀察者網-正經君】 1個多月前,日本史上最大的經濟訪華團在北京獲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昨天,訪華的日本執政黨領導人待領的訪華團,獲得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與此同時,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中日官方都發出了兩國關係改善的信號。中日韓領導人會晤能否於明年春天在日本恢復舉行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
  • 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共建孔子學院系列訪華團來華交流活動舉行
    今年10月,在國家漢辦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人民大學先後承接了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孔子學院、哥斯大黎加大學孔子學院、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及德國萊比錫大學孔子學院的師生來華團組共計5個,包含44位教師及40位中學生,共計84人。
  • 05月31日 南京大學授吳伯雄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吳伯雄:大陸行收穫多
    朱善璐強調,南京一要做出自己的服務和貢獻,二要抓住和利用機遇,來推動寧臺之間的交流。他希望更多臺灣各界人士到南京來投資興業,觀光旅遊,同時也希望南京企業和人士到臺灣去,開展投資與合作。許津榮對吳伯雄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鎮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當地臺商的發展情況,中共中央臺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等參加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