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
昨天,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一行40人冒著酷暑,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加「國際和平集會」活動。
各界人士用敬獻花圈花束、默哀等方式,悼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30萬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鹿偉
南京大屠殺檔案已成全世界的記憶
「這幾年訪華團中的年輕學生比較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日本青年一代對和平的理解和思考。」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團長宮內陽子說,南京大屠殺檔案已經成為世界記憶遺產,它不僅是南京的記憶、中國的記憶,也是全世界的記憶。「它成為全世界的記憶之後,會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記住這段歷史,以史為鑑,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
日本學生希望能深入了解真實的歷史
今年21歲的中野飛華瑠是訪華團中的青年學生,來自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此次是第一次來南京,他跟隨訪華團參觀了燕子磯叢葬地、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等地。他說,雖然之前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有所耳聞,但來到戰爭發生地感觸更深。「書本上能學到的知識十分有限。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加入了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第20次訪華團,希望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歷史。」
將真相傳遞給日本民眾
每年8月15日,包括日本「銘心會·南京」友好訪華團、日本長崎「日中友好希望之翼」訪華團以及日本神戶「南京心連心會」訪華團等海內外各界愛好和平的人士,都會來到紀念館,參加和平集會。
宮內陽子表示,當今日本民眾對日軍在侵華期間所犯下的暴行知之甚少,「這讓人感到遺憾,我們只能通過民間團體哪怕微不足道的力量,去了解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再將這些傳遞給日本民眾,這也是我們最大的原動力。」
據了解,這也是訪華團最後一次選擇在8月15日到訪南京,其後,這些友好人士將會把和平集會活動時間移至12月國家公祭日期間。宮內陽子說:「南京人民遭受苦難的時候就是在12月,我們也想看看這座城市的冬天。」
「在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之際,我們在南京莊嚴宣誓:吸取歷史教訓,反對戰爭與暴力,防止悲劇重演,為維護世界和平而努力奮鬥!」大家共同宣讀《和平宣言》,這不僅是「南京心連心會」訪華團成員的莊嚴承諾,更是每一位愛好和平、嚮往和平的人民心聲。
相關新聞
抗戰名將後代
向紀念館捐贈《浩氣長流》畫冊
昨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了四位特殊的客人,即八路軍山東軍區獨立旅政委牟宜之之子牟廣豐,淞滬抗戰指揮者之一、國共和談首席代表張治中之孫張皓霆,民族英雄趙登禹將軍之孫趙瑞明,「八百壯士」王文川之女王秀英。他們一行人向紀念館捐贈了大型抗戰歷史通卷《浩氣長流》。其中有一卷展現了「南京大屠殺」的悲慘場景。
據介紹,《浩氣長流》由50多位著名畫家、歷史學家歷時八年共同創作,是描寫、再現中國人民全面抗戰悲壯歷程的巨型長卷史詩國畫。畫卷長805米,寬2米,按真人比例實錄838名歷史人物。
記者探訪
日本人的
「8·15」認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從這一天起,「8·15」成為一個象徵。它宣示了正義者的勝利和侵略者的失敗,更提醒戰爭始作俑者正視歷史,深刻反省侵略罪行,不再重蹈軍國主義覆轍。
面對同樣的問題,曾經的侵略者日本,給出了一個怎樣的答案?
媒體:反戰大於反省
非節點性年份,又恰逢裡約奧運會,第71個「8·15」,日本媒體的關注度明顯不如去年。
15日上午,在日本最大的資訊網站之一雅虎主頁上,勉強與「紀念」戰爭相關的新聞,只有一條「首相向靖國神社獻上祭祀費」。
挖掘重現個體戰爭悲劇,以反思戰爭、警醒世人,是日本媒體紀念戰爭報導的最主要方式。但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給他國造成苦難這一事實,日本媒體鮮有反思。
民眾:「受害意識」大於「加害責任」
30歲的山田有子從事銷售工作。被問及8月15日是什麼日子時,她稍微猶豫後笑著說:「是終戰日吧,這個學校教過。」「我知道『終戰紀念日』是個重要的日子,但我工作之餘也沒有精力去主動了解。」
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重現了日本人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慘烈景象。「加害者」無形中模糊成了「受害者」。
紀念活動:悼念大於警醒
對「犧牲」隆重悼念,對「責任」閉口不提,安倍在當天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放在受害國的戰爭紀念儀式上,也絲毫不會覺得突兀。
「每個日本人都應該重新追問一下自己,『8·15』究竟意味著什麼?」日本老兵衝松信夫說。
據新華社
拒不反省
連續4年搞「四不」 安倍仍間接拜鬼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連續第四年不提日本過去侵略亞洲鄰國的「加害」責任,不對此表達「反省」,更談不上對受害者表示「道歉」,甚至不願承諾「不戰」。
前不久表露退位意願的明仁天皇則在致辭中連續第二年提到「深刻反省」戰爭。
首相天皇態度迥異
日本政府當天在東京武道館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明仁天皇夫婦、安倍以及大約5000名戰爭遺屬代表等出席。
安倍稱,「我們將通過謙遜地面對歷史,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貢獻」,為下一代「開闢充滿希望的未來之路」。然而,日本共同社指出,安倍既沒有提及日本的侵略歷史,也沒有承諾不再進行戰爭。美聯社也指出,安倍既沒有提到日本的戰爭行徑,也沒有向受害者道歉。
自1994年村山富市以來,歷任日本首相均在「8·15」追悼儀式上提到日本「給亞洲國家人民造成巨大損失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和「誠摯哀悼」。可到了安倍第二次上臺後,從2013年到2015年,他在「8·15」致辭中年年迴避「加害」責任或「反省」,也沒有提及堅持「不戰誓言」。今年也是如此。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仁天皇在致辭中連續第二年提及「深刻反省」。這是明仁本月8日發表視頻致辭、表示有意生前退位後首次在皇宮外履行公務。
這是日本新安保法今年3月生效後的第一個「8·15」。新安保法從法律上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允許日本在自身未受攻擊的情況下參與戰爭。而在7月贏得國會參議院選舉勝利、跨過「修憲門檻」後,安倍正考慮修改放棄戰爭的和平憲法。
大臣議員紛紛「拜鬼」
當天上午,安倍以自民黨黨首身份,通過黨首特別助理西村康稔向靖國神社供奉祭祀費「玉串料」。這是安倍連續第四年「8·15」以這種方式進行「間接參拜」。
日本總務大臣高市早苗當天參拜了靖國神社。安倍的親隨、內閣官房副長官萩生田光一也進行了參拜。另外,大約70名來自跨黨派議員團體「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的議員15日上午集體參拜了靖國神社,其中包括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古屋圭司等。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也在上午參拜了靖國神社。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