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使用到黑板來進行演算,或者使用powerpoint(以下簡稱ppt)課件來進行演示。雖然最近幾年教室中已經引進了電子白板,但是書寫仍然不夠方便。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到與時俱進和終身學習。在本文中,我將簡單談談keynote課件結合ipad的用法及妙處。
先來簡單介紹下keynote:keynote誕生於2003年1月,是蘋果公司推出的一款演示幻燈片應用軟體。相比於ppt來說,keynote給我的感覺更直觀、方便。另外,尤其對於數學老師而言,keynote中集成的latex公式輸入會比ppt的公式輸入邏輯更簡單,速度更快,大大提高了輸入公式的效率。
然後來說說我們都熟悉的ipad,為什麼我要強調keynote結合ipad使用而不是macbook或者iphone來使用,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ipad專屬的配件——apple pencil,正是這支apple pencil讓我的數學課堂更加優雅從容。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說說keynote結合ipad使用的方便之處:
一.latex輸入公式——事半功倍
(一)回憶ppt如何來輸入公式
假設我們要輸入一個分式(七年級第一學期),,這在ppt中需要點擊插入公式,然後先點分數線,再點冪,還需要加入括號,並且一些選項還有子選項,完成這個公式的輸入,即使對於像我這種比較熟練的人來說,也需要點擊10次滑鼠,耗時在30秒左右,效率實在是低。在我接觸keynote的之前,我並不是沒有感覺到這件事的效率低下,但苦於我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也就只能這樣使用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分式,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上一節分式的加減運算,要使用到課件,
這個課件會耗時多久?對於不熟練的教師來說,至少要製作半個小時以上。
(二)使用latex來輸入公式
那麼使用latex來輸入公式為什麼效率就會變高呢?主要是因為latex本質上是用代碼來輸入公式,我們還以剛才輸入的公式為例,,在latex中的代碼如下:\frac {x^2-2x-3}{(x+2)(x-2)},在整個過程中,我不需要使用到滑鼠點擊,快捷鍵command+alt+e調出公式輸入面板,輸入完之後,command+enter回到界面,十分方便,整個過程耗時在10秒左右。
接下來我將主要談談在初中數學中,我們會涉及到的一些公式,以及如何使用latex來輸入這些公式,以及latex輸入公式的邏輯。主要會涉及到如下幾個方面:
1.上下標,希臘字母,運算符號,分數,分式及文本
輸入上標,如的代碼是:x^n;輸入下標,如的代碼是:x_1。
輸入希臘字母,如的代碼\pi;如的代碼是:\delta;如果首字母是大寫的,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大寫的希臘字母,如我們輸入的代碼為:\Delta就會得到。
輸入基本的數學運算符號,+,-和=可以直接使用,乘號的代碼是:\times;除號的代碼是:\div;加減的代碼是:\pm。
分數是初中最常用的,輸入分數,如的代碼是:\frac 13,如的代碼是:\frac {10}{11},在這裡,frac是分數的英語fraction的縮寫,而\是在告訴系統,你要調用某一個功能了,所以對於任何分數或者分式來說,我們都需要用到\frac來調出分數線。那麼為什麼打時只用到\frac 13而的代碼\frac {10}{11}中多了兩個{ }呢?這是因為系統默認不輸入{ }的情況下,分子和分母都只能是個位數,而當我們需要輸入的分子分母是兩位數,更多位數,小數或者代數式時等,就需要使用到{ },這樣,第一個{ }內輸入的都是分子,而第二個{ }內輸入的都是分母了。
結合上下標和分數的輸入,我們就可以來輸入一些分式了,如本文中一開始提到的,代碼是:\frac {x^2-2x-3}{(x+2)(x-2)},相信各位已經可以理解這行一開始看不懂的代碼了。如此一來,對於任何的分式的乘除法和加減法、冪,我們都可以輸入了。如:,這樣一個比較複雜的分式的代碼是:\frac {a-b}{a+2b}\div \frac {a^2-b^2}{a^2+4ab+b^2}-\frac {3a^2-4ab}{a^2+ab}。十分直觀、方便且高效。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下標或者分子分母可能是一些文字,如或,對於這種文字我們該如何輸入呢?如果我們是直接輸入的話,系統會提示我們這是無效方程。這是因為文字不能被latex直接接受,所以我們需要\text { }功能,我們將需要用到的文字都寫入\text { }內,如的代碼是:S_\text{圓}=\pi r^2;又如的代碼是:P=\frac {\text{發生的結果數}}{\text{所有等可能的結果數}},這個代碼略微複雜,括號看起來較多,我們為了自己邏輯的清晰,先輸入P=\frac { }{ },表示我們需要一根分數線,然後在兩個{ }裡分別輸入\text { },表示我們需要在分子和分母裡輸入文字,再在\text的{ }裡輸入想要輸入的文字。
2.二次根式,公式
對於二次根式來說,我們最常涉及到的符號就是根號,根號的代碼是:\sqrt { },將根號內的內容輸入在{ }裡;如果是n次根式,如的代碼則是:\sqrt[n]{x^2-1},在[ ]輸入的是根指數,如果不輸入[ ],則默認為二次根式。現在我們就可以嘗試著輸入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求根公式了:的代碼為:x=\frac {-b\pm \sqrt{b^2-4ac}}{2a}。
又如無理方程的代碼為:\sqrt {x^2-2}=\sqrt {2x+1}。
3.方程組、不等式組
方程組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一個部分,我們會需要使用到大括號,而大括號的輸入會有幾種不同的方法,還會涉及到對齊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只說一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代碼輸入方法。
我們從一個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開始,如的代碼是:
\begin{cases}
x+y=1\\
x-y=2\\
\end{cases}。
我們將這個代碼拆分來解釋一下,首先,我們需要一個大括號,那麼我們就輸入:\begin{cases} \end{cases},這樣我們就會得到一個。
接著我們在begin和end之間,輸入我們所需要的方程組,每個方程組輸入完之後,都是用\\來結尾,\\意味著換行。讓我們再來看一遍剛才的代碼:\begin{cases} x+y=1\\ x-y=2\\ \end{cases}。這樣就比較清晰了。
接著我們來輸入一個三元一次方程組來看看:
如,這個方程組的代碼為:
\begin{cases}
x+y=1\\
x+z=2\\
y+z=6\\
\end{cases}
如果是二元二次方程組或者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也是同樣的情況,不等式組只需要將等於號替換成不等號,的代碼是:\geq;的代碼是:\leq;的代碼是:\neq。
如:的代碼是:
\begin{cases}
\frac {x-7}{15} < \frac {x-2}{5}\\
\frac 12 x-1 \leq 3-\frac 32 x\\
\end{cases}
以上,是初中數學中常常會用到的一些代數式、公式,以及如何使用latex來輸入這些常用的內容,可見,相比ppt中的插入公式,在keynote中使用latex來輸入公式,會變得更高效。接著,我們來講講上課時,keynote結合ipad及apple pencil來實現更高效有趣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