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隻手拎馬桶的背後,都有一個百轉千回的故事」,這是只有蝸居在老城廂的上海市民才咀嚼過的愁苦。
要在逼仄擁擠的生活空間內安裝一個抽水馬桶,要邁過的「坎兒」十個手指可能都數不過來……就說排汙管走線吧,自己得反覆思忖幾輪,等到自家人統一意見了,上下左右鄰居還得點頭;空間條件實在有限的,還得騰挪走位,馬桶甚至得「登頂」閣樓,管線還要爬個老虎窗……
也因此,在施工隊口中有這樣生動的操作準繩:「寧可多費三日工,也要各方都點頭。」消滅一隻手拎馬桶,不求快,但求周全穩當。
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目前區域內尚存部分二級以下舊裡,全市目前尚存的手拎馬桶中,其中絕大部分、共計3萬餘只就在老城廂的老住宅中。近來,黃浦區一方面推動舊改提擋加速,徹底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同時也進一步發力推動區內非舊改地塊無成套衛生設施的7000餘個手拎馬桶的改造——一戶一策,掛圖作戰,逐戶銷帳,並制定專門行動計劃,多策並舉全力推動改造,讓更多居民實現「體面舒適地如廁」,觸摸感知品質民生。
據悉,全市層面力爭在2022年全面消滅手拎馬桶。
構建無衛生設施資料庫,跟蹤項目不留疏漏
居住在河南中路某號二樓的韓阿姨,手拿著老房安裝馬桶的工程確認表興衝衝給鄰裡籤字,卻吃了「閉門羹」——樓下鄰居一口拒絕。原因:樓下是其營業場所,樓上裝馬桶,「風水不好,影響生意」,當然鄰居還擔心發生漏水等情況影響樓下貨物。
黃浦區房管局負責改造的攻堅小組立即會同物業公司,並邀請樓下住戶一起協商解決。大家反覆推敲安裝方案,查看是否有疏漏,並對可能產生的漏水和噪音影響做出預防處理。工作人員當即向樓下住戶介紹了排管走線路徑,以及安裝工程施工工藝等,最終,消除了樓下住戶顧慮,同意籤字安裝。
一樁心事就此了卻,韓阿姨很是感激:「我以後使用馬桶時特別注意,拖地時也把水擰乾,鄰居給力,我要更自覺。」
隨著黃浦區舊改深入推進,相關部門對轄區內非舊改地塊剩餘無衛生設施情況作了全面梳理,經過反覆梳理和核對,鎖定7037隻手拎馬桶構建無衛生設施資料庫,並制訂相關《解決實施意見》。按照梯度啟動的要求,進一步將任務分解至各集團、各街道,根據時間節點壓茬推進,因地制宜解決居民如廁問題。工作過程中,落實掛圖作戰、逐戶銷帳、定時匯報,定期溝通、跟蹤項目推進,不留疏漏。
綜合修繕帶動一批、廚衛改造解決一批、零星加裝補缺一批
李老伯一家三口住在貴州路某號頂樓。有個電馬桶,但也愁。因為,電馬桶位於陽臺,且兩家人合用。馬桶距離房間遠,到冬天實在不舒服,且老擔心設施易壞,「上廁所都有了心理障礙」。
這次,小區正遇綜合修繕工程,李老伯家的馬桶問題有望藉助修繕一併解決。經施工隊現場察看,該房屋是室內閣樓,沿街面一側也受限制,房間層高很低,施工師傅給出了構思:只能從閣樓的上翻老虎窗下方安裝抽水馬桶來解決衛生需要。經多次溝通協調,重新設計路徑並徵得同意後,工程隊及時幫忙布設安裝排汙管及馬桶。如今,工程竣工,李家的新馬桶順利用上了。
「綜合修繕帶動一批、廚衛改造解決一批、零星加裝補缺一批」。當下,黃浦區正同步嘗試多種舉措來推動消滅手拎馬桶。對於成片未實施過綜合修繕的地塊,全面推進無衛生設施家庭的改造;對於早期實施過綜合修繕,但未專門安排衛生設施改造的,通過廚衛改造相結合來解決難題;對於一些已進行過衛生設施改造,但依然存在零星遺漏的,通過零星加裝拾遺補缺。總之,因地制宜、千方百計,提升居民居住品質。
大膽創新思路,千方百計創造條件
推進過程中,黃浦區房管局等相關部門還嘗試引入新技術,大膽創新思路,突破安裝中的技術難點。譬如,基於老舊住房的現實情況,對於不具備安裝條件的沿街房屋等,探索使用真空馬桶等新技術、新方法,千方百計創造條件、改造條件。對一些存在結構局限性、無法排管的老舊住房,通過排設負壓管道,改變傳統依靠重力排管模式,以靈活排管來解決一些因為住房結構缺陷而無法實施的零星點位。
對於實在不具備改造條件的老舊住房,充分發揮屬地街道、區屬企業集團的方式,挖掘現有存量房屋資源,通過抽戶等方式釋放改造空間。針對部分小梁薄板老舊公房、以及有保留價值的裡弄建築等,在合理評估項目可行性的基礎上,考慮推行成套改造等留改模式,徹底改善群眾現有居住條件。已經實施的承興裡一期,通過全方位改造,釋放出了獨用廚衛空間,群眾居住條件煥然一新。(記者 顧一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