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今年舊改籤約量突破7000戶_新聞_聚焦東方_中國發展網_中國...

2020-12-22 中國發展網

10月20日啟動預籤約工作,當天籤約率便突破90%,不到一周達到98%,目前籤約比例已達98.88%——11月18日,福佑地塊北塊徵收居民集中搬場儀式在人民路19號舉行,十餘輛搬場車載著滿心歡喜的老城廂居民們緩緩駛出舊居,迎來新生活。此次福佑地塊徵收提前生效後,全區全年舊改籤約總量已突破7000戶,在順利提前完成年度任務總量目標的同時,也創下原黃浦和盧灣「撤二建一」以來,黃浦舊改籤約完成總量的新高。

創造黃浦舊改項目新紀錄

福佑地塊位於人民路、中華路以西,方浜中路、陸家宅路以北,安仁街、光啟路以東,福佑路以南,共涉及居民5680戶。房屋結構年代久遠,居民生活環境十分簡陋。

「老城廂地區房屋條件差、安全隱患多、居民密度高,群眾要求改造的呼聲非常大。同時,老城廂作為上海的『城市之根』,保留了上海最傳統的居住生活形態,具有非常大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如何在做好保留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舊改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黃浦區委書記杲雲說,「福佑地塊如此快速地推進,充分說明了老城廂居民對改善居住條件的強烈期盼和對舊改徵收的迫切需求。」

已經在此居住了67年的林先生告訴記者:「我家住2樓,房屋結構非常老舊,屋裡窗門、地板都有裂縫,日盼夜盼等徵收已經很久了。」一家人連抽水馬桶都無法安裝,每天都要早起倒馬桶。燒菜做飯也極不方便,大家在公共走道內搭建灶臺煮飯,有的甚至連公用廚房都沒有。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福佑地塊舊改徵收,在市舊改辦、住建委、發改委、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該地塊今年正式啟動。主要分兩塊推進,由市、區聯合實施土地儲備。其中,項目北塊共涉及居民2597證,於今年9月28日正式核發徵收決定,10月20日啟動預籤約工作,當天籤約率便突破90%,不到一周達到98%,無論是籤約速度還是籤約比例,均創造了黃浦舊改項目的新紀錄。據悉,該項目中塊、南塊也已經完成一輪徵詢,計劃明年上半年啟動徵收。

探索留改綜合試點「三步走」

今年以來,黃浦區堅持自我加壓,按照「啟動、收尾、推進、準備」等四個一批的總體框架,陸續啟動了建國東路72街坊、547地塊、亞龍東塊、福佑北塊等4個項目,並在短時間內達到生效比例。截至目前,全區全年舊改籤約總量已突破7000戶,提前完成了年度舊改任務總量的目標。

在全力推進成片二級以下舊裡徵收改造的同時,黃浦堅持多策並舉,積極探索留改綜合試點。具體包括:

拆落地重建——針對復興東路404弄等房屋結構較差、存在安全隱患、無風貌保護要求的多層小梁薄板房屋,通過搬遷過渡、拆除重建、原地回搬的途徑,實施衛生設施改造、廚房工程等諸多惠民項目,並在居民回搬後實施老舊小區物業綜合管理,努力改善群眾居住生活條件。

裡弄房屋綜合改造——裡弄房屋人口密度大、風貌保護要求高,改造難度非常大。黃浦在此類房屋最為集中的北京東路地區進行綜合改造試點。外部通過整治修繕,整體保留裡弄房屋建築的肌理和風貌,內部通過局部調整,實現每戶居民廚衛設施獨用。目前,承興裡新裡部分已經進入建設階段,第二期的舊裡部分也處在籤約、搬遷階段。

房屋綜合修繕——針對暫時無徵收或者留改試點計劃的房屋,按照不等、不靠的基本原則,有計劃地推動房屋綜合修繕,因地制宜儘可能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近幾年,黃浦區每年持續實施老舊住房綜合修繕30-4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超過1萬戶/年。同時通過綜合廚衛工程、架空線入地、雪亮工程等項目,提高老舊小區的舒適度、整潔度和安全感。

突出風貌保護深化城市更新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以及「盡最大努力建立機制、創新辦法,改善舊區內群眾居住條件」的工作要求,近年來,黃浦區以加強風貌保護、深化城市更新、改善社會民生為核心,針對重點區域開展更新實施方案編制:中部聚焦老城廂片區,突出保護性更新理念,開展老城廂地區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北部聚焦北京東路片區,通過漸進式更新,推進北京東路地區城市設計。這兩大塊工作都為未來黃浦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戰略指引和空間布局。

在老城廂的城市設計中,黃浦提出「藍綠絲帶」的設計理念,通過打造一條以方浜路-晝錦路為主軸、覆蓋範圍超過10公頃的都市活力通廊,西接太平橋地區、東聯外灘濱江地區,將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緊密聯繫在一起。同時,針對老城區空間密集、設施陳舊、配套不足的總體現狀,全面梳理形成菜場、體育、醫療等各類公共設施配置清單,以完善政府託底的基礎保障類公共服務設施為底線,以地區居住人群多樣化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配置各類提升型公共服務設施,在老城廂地區完善增加各類公共設施20餘處,構建步行可達、活力便捷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

而在北京東路片區,黃浦也全面挖掘蘇州河的歷史積澱,緊緊抓住蘇州河南岸這一區域優勢,通過強化腹地與濱水地區的溝通聯繫,構建林蔭綠道系統,打造生態道路、生態公園、生態街坊的活力區域。

相關焦點

  • 舊改提速、南京路東拓、老字號振興……今天的發布會聚焦黃浦區的...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黃浦區委書記杲雲,區委副書記、區長巢克儉,區商務委主任金韶靖,區建管委主任高浩中,區金融辦主任徐樹傑,介紹黃浦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建設小康社會的相關情況,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主持新聞發布會。黃浦區舊改如何「加力提速」?首店首秀如何帶動消費?
  • 黃浦區老城廂舊改傳來好消息
    6月29日,涉及居民3300餘證、近3800戶的東塊,全面啟動醞釀期籤約工作,得到了廣大居民群眾的熱烈回應,醞釀期籤約首日籤約率就突破88%!全區累計舊改籤約總量超過8000戶,僅用半年時間,就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項任務目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6月30日上午,黃浦區委書記杲雲,區委常委、副區長洪繼梁等領導來到喬家路動遷基地,看望慰問一線工作人員,實地了解房屋徵收進展。
  • 黃浦區大力推進舊區改造 5年內舊裡房屋全面輪修一遍
    5年內,黃浦區將大力推進舊區改造,完善住房保障供應和管理體系,紮實推進住宅小區綜合治理,「三大工程」受益居民達到5萬戶以上,舊式裡弄房屋全面輪修一遍,具備條件的家庭能裝盡裝衛生設施。今天上午,黃浦區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 黃浦發力消滅非舊改地塊7000餘手拎馬桶
    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目前區域內尚存部分二級以下舊裡,全市目前尚存的手拎馬桶中,其中絕大部分、共計3萬餘只就在老城廂的老住宅中。近來,黃浦區一方面推動舊改提擋加速,徹底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同時也進一步發力推動區內非舊改地塊無成套衛生設施的7000餘個手拎馬桶的改造——一戶一策,掛圖作戰,逐戶銷帳,並制定專門行動計劃,多策並舉全力推動改造,讓更多居民實現「體面舒適地如廁」,觸摸感知品質民生。據悉,全市層面力爭在2022年全面消滅手拎馬桶。
  • 34歲兒子和爸媽住10平方米小屋 蝸居人民廣場旁終於盼到舊改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一家三口住10平方米,34歲兒子沒睡過正式的床!蝸居在人民廣場旁的他們盼到了鄒阿姨的家距離人民廣場步行還不到一刻鐘,住在這樣「黃金地段」的一家人卻日夜期盼著能夠搬家。因為他們所居住的新閘路(二期)地塊都是近百歲高齡的二級以下舊裡,破舊、狹小,還缺少獨用廚衛。鄒阿姨一家三口就蝸居在10平方米陰暗逼仄的老房內。正常的床擺不下,鄒阿姨只能給34歲的兒子弄了張彈簧床,晚上支上,白天再收起來,怕兒子睡傷了腰,彈簧床上面又鋪了塊舊床板。
  • 上海4個中心城區快馬加鞭自我加壓 今年舊區改造大大提速
    看看幾個舊改任務較重的中心城區的「進度表」:黃浦區已於今年6月底提前完成全年舊改8000戶的目標任務,預計今年舊改將超萬戶;楊浦區今年舊改目標任務是7000戶,現已基本完成;虹口區今年舊改目標任務6000戶,現已完成4540戶;靜安區今年舊改目標任務3500戶,現已完成3007戶……許許多多居住環境逼仄的居民盼來了舊改,圓了「新居夢」。
  • 重點商業體升級、濱水空間建設、養老服務提升……黃浦區未來這樣...
    市政府新聞辦將於7月中旬至9月底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系列發布會,邀請上海16個區主要領導介紹相關情況。在今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黃浦區委書記杲雲介紹了該區近年來經濟發展、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社會事業等方面的有關情況。
  • 上海探索舊區改造新模式,首個地塊今正式啟動!7300餘戶居民將告別...
    今天上午9時,中心城區氣溫僅4.5℃,位於黃浦區喬家路附近的一處小學內人聲鼎沸,現場熱火朝天。在這裡,老城廂喬家路地塊正召開居民諮詢會,意味著該地塊的舊區改造正式啟動。 上海正探索「市區聯手、政企合作」的舊區改造新模式,喬家路地塊是採用新模式的首個地塊,也是上海今年首批啟動的舊改徵收地塊。
  • 17年來進展緩慢 上海黃浦航母級舊改項目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根據中海地產上海公司官微發布的消息,建國東路舊改項目位於黃浦核心區域,北鄰新天地、東接老城廂,項目佔地面積約14.7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住宅、商辦及公共綠地,預計涉及8500戶、約4萬人口搬遷,是黃浦最大的成片舊裡區域,也是上海餘留體量最大的毛地項目。
  • [關註上海舊改提速]之三:舊改"陣痛"如何紓解?
    提要:今年,上海全市舊區改造目標定位拆除二級舊裡以下房屋7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將達3萬戶。但如今時間已過半,離全年目標還有不少差距。舊改涉及地塊內的千家萬戶,群眾工作在其中尤為重要。東方網記者實地採訪後發現,對地塊內鄉裡鄉親知根知底的街道居委等基層單位,在紓解舊改「陣痛」時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黃浦區501、504街坊舊改籤約首日達99.36% 創下舊改地塊新紀錄
    今晨零點,是黃浦區501、504街坊啟動舊改正式籤約的第一天,燈火通明的基地內,十多名身著藏青色西裝的工作人員在辦公室留守,身後展板上的紅色磁貼顯示:二輪籤約進度99.36%,創下了上海國有土地房屋徵收大型地塊首日籤約率的新紀錄。黃浦區501、504街坊是今年黃浦區舊改的大體量地塊,共涉及2530權證、3000多戶居民。
  • 創下中心城區大體量舊改「雙百奇蹟」,這個社區是怎麼做到的?
    1月4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民心工程現場推進會,把抓發展、惠民生作為今年和「十四五」開局的先手棋。市委書記李強在現場推進會上指出,要堅定信心決心,持續創新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全力打好舊改攻堅戰,在「十四五」時期讓更多居民早圓「安居夢」。 去年全年,上海完成舊區改造75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5萬戶,分別達到原定目標的136%和125%。在這當中,黃浦區外灘街道寶興裡社區是一個典型案例。
  • 水澗頭已有57戶村民籤約!南城一大波舊改項目進度大曝光
    據樓探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東莞全市已選好前期服務商的舊改項目約45個。其中,身為東莞中心城區發展的重點目標,南城的舊改項目更易受到各界關注。 若加上12月剛公布的南城蛤地社區牛牯嶺背土地項目,南城現在已公布的舊改項目已經有6個了。今天,樓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項目目前的進度!
  • 楊浦區教育資源共研共享促發展_新聞_聚焦東方_中國發展網_中國...
    2017年1月,楊浦區率先成立了本溪和延吉幼兒園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16%;同年6月,成立了楊浦幼兒園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24%;2018年5月到6月,成立了控江、翔殷和中國福利會幼兒園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45%。如今再成立明園村等5個教育集團,覆蓋幼兒園數達全區幼兒園總數的84%。
  • 喬家路地塊舊改徵收首輪意願徵詢結果剛剛發布!
    喬家路地塊舊改徵收首輪意願徵詢結果剛剛發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黃浦老城廂地區的舊改推進工作,明確提出了「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加快推進舊區改造」的工作精神。
  • 曾經上海數十萬家庭人均居住面積不到4平米,如何讓舊改...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有數十萬戶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積低於4平方米,還有3萬多戶人均居住面積不到2.5平方米。 解決老百姓的住房難,是關乎上海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問題,始終被放在重要位置。正是一次次敢為人先的改革突破,破解了舊改中的難題、推動了城市住宅建設,才讓今天的上海人能更有尊嚴地生活。
  • 上海黃浦區領導與區人大代表面對面,共話區域發展與機遇
    如何打造全上海最優的營商環境,如何讓人流諸多的中心城區道路不再擁堵、如何讓老百姓放心吃上一頓飯……1月20日,在上海市黃浦區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後的第二天,黃浦區政府領導與區人大代表進行面對面溝通,通過代表提問、區長解答的方式,共話2018年年區域的發展與機遇。1月20日,黃浦區政府領導與區人大代表進行面對面溝通。
  • 上海黃浦區發文提振外商投資熱情,羅森再增資2億元投資中國
    落址黃浦區的外商,2020年投資上海的熱情不減。總部位於黃浦區的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020年將再增資2億元人民幣投資中國市場。比如,黃浦區目前新增1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天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此次發布的「外資20條」覆蓋金融、商貿、專業服務、科創、文化、教育等產業,更加注重產業發展的均衡性;體現了從重準入到重促進,從重管理到重服務的轉變,從審批備案、事前準入正式轉向投資促進、投資保護、投資服務的趨勢,力求為外資企業提供更精準、更深入、更有力的支持。
  • 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上海的「舊改」如何「創新」?
    李強書記近日在調研舊區改造時強調,「推進舊區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關城市長遠發展和百姓福祉。」上海正多策並舉創新探索舊改新路。黃浦區:簡化優秀歷史建築裝修審批黃浦區優秀歷史建築總量大、類型繁雜、產權多元。全區共有優秀歷史建築289處,佔全市比重達26%。其中居住類共59處,佔全區優秀歷史建築的20.4%;非居住類共192處,佔比為66.4%;混合類共38處,佔比為13.2%。
  • 黃浦區拆遷最新行情:10㎡左右房屋補償至少350萬元
    此次這兩個街坊的舊改地塊二輪籤約率高達99.36%,也意味著不久後,上海市民將正式和「小龍蝦一條街」說再見。光上述兩個街坊,就已經組成了黃浦區今年啟動的一個大體量舊改地塊,共涉及2530權證、3000多戶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