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鮮花天降的法緣"↑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浩瀚無垠的宇宙,有著無數的星辰,在不停地生成、毀滅,而宇宙中最神奇最精華的莫過於生命的存在。
地球——在宇宙中普通得如同一顆飄塵,但是最不普通的卻是有著高等生命。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天文望遠鏡指向更加遙遠的太空,探尋著生命的痕跡。生命的出現,似乎是一個迷團,困繞著無數的智者,對生命現象也有無數的解釋,許多人認為生命不過是物質的衍生物。物質結構達到一定程度的精密就會忽然產生有明覺的心識,當物質身體壞滅時,生命又歸於空無,如同不曾出現過一樣。
對生命這樣解釋很簡單,但是對自己卻很不負責,不過卻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種解釋。
如果生命僅僅只是物質結構生起的一種偶然現象,那麼失去生命之後的身體也僅僅只是還原成一堆物質,就象一輛壞掉的車,雖然不能跑動,但零件還在,零件除了慢慢生鏽外也不可能有任何改變,也不可能和環境有微妙的生命關聯。而且所有的死亡都是千篇一律,因為一堆物質不可能再有任何的生命現象,而面對死亡,不管怕與不怕,都一律面對生命失去後的空無。
我的根本上師——噶瑪索朗仁波切,用自己的修行和圓寂對生命作了截然不同的解釋。
公元2014年10月31日上午11點,仁波切象往常一樣念完經,雖然老人家已一百零六歲高齡,但身體依然健康。此時,對弟子們作出了最後的開示:「親愛的法子們,生命對人類非常寶貴,所以:活時相諧所眾、亡時此生無憾,總之,實現暇滿人身的價值。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要說的,這就是我的教誨,也就是我最後的遺教。」然後讓侍者吹海螺,侍者吹完後又親自拿著海螺放在自己的嘴邊吹響了,吹完海螺後仁波切站了起來,又再緩緩盤腿座下,安然入定,隨後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但這時並非圓寂,而是安住在甚深大手印的禪定境界中,連續七天七夜,仁波切就一直安住在這種甚深的禪定中,剎那也不曾動搖,身體也一直保持著金剛跏跌坐的方式,紋絲不動。11月6號早上十點鐘,大寶法王和大司徒活佛專門打電話幫仁波切念經,並讓人把電話放在老人家的耳朵邊,勸請出定,僧眾也念誦祈求仁波切出定,這時,老人家的頭突然一垂,正式出定,示現圓寂。接下來的三天,所有的上師和僧眾集合起來舉行摧洗灑淨儀式,進行祈禱和發願。
坐脫立亡,對佛教的高僧大德來說很平常,因為佛教對生命的解釋並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生命在不停的流轉,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從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永遠不滅,直到超越流轉獲得解脫,這種解脫叫圓寂。而圓寂也不是一種毀滅後的空無,而是回歸生命的本來面目。正因為圓寂只是一種生命的回歸,如同歸家安坐,所以獲得解脫能力的佛教修行者面對死亡時,都會從容不迫,灑脫自在。
仁波切的法體停放期間,奇蹟出現了,身體一天天的縮小,而且一直保持著打坐的姿態。到了第十天,公曆11月9號, 公開讓弟子和信眾們見面,讓他們祈禱、發願。這時,身體縮小得只有一肘高,而老人家生前身體高大,起碼有一米八幾,而且皮膚上的皺紋完全消失,白嫩如同嬰兒。
最上方的佛龕,仁波切的法體縮小到一肘
法體安放在佛龕裡面
如果生命僅僅只是一種物質現象,那死亡後身體縮小成初生嬰兒般大小,蒼老的皮膚變成白嫩如嬰兒,這種生命現象又如何解釋呢?
虹身成就
法體公開了十天,每天來瞻仰、祈禱的人們如同潮水一般,川流不息。如果是造假的話,任何一個密宗弟子都不敢這樣對自己的上師,因為這會破壞密乘戒,而且也無法瞞過每天成千上萬朝禮的人們。
每天從各地來瞻仰、祈禱的人們如同潮水一般
歷史上圓寂後身體縮小的密宗修行人有很多,有些身體還完全消失,這叫「虹身成就」,是修行獲得了即身成佛的最高境界後出現的一種必然現象。在藏地,這樣的修行人經常都可以聽到看到。只要按著生命的正確解釋進行修行,那每個人都可以回歸生命的本來面目。
抬出仁波切法體時已縮很小
11月份,在雪域藏地雖然正是隆冬,滴水成冰、百草枯萎的時節,但在仁波切的小院附近,卻零星地開著許多黃色的小花,生機盎然,寺院裡的僧人說他幾十年來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現象。
仁波切的小院附近在隆冬季節盛開的小黃花
如果說死亡只是一死永滅,生命失去後只剩下一堆物質組成的身體,那為何會出現這種難以解釋的生命現象呢?佛經上說「心淨則國土淨」,「心物一元」,圓寂就是回歸生命的本來,所以生機盎然也很正常,心靈與環境有著很微妙的聯繫。有些智者說「環保必須從心靈做起」,實在是意味深長。
當年佛祖拈花,迦葉會心微笑,於是佛祖教外別傳,把衣缽都傳與迦葉尊者。如今這隆冬盛開的鮮花,也是老上師信手拈出,不知能有幾位智者會心微笑?
11月20號早上,仁波切的法體進行了荼毗,化身窯內,烈焰化成朵朵紅蓮,訴說著老人家一生對佛教的貢獻,對生命的體驗,對生命的無誤解釋。
凌晨四點鐘荼毗臺
荼毗塔
慈悲的上師啊,請早點乘願再來
化身窯內,烈焰化成朵朵紅蓮
烈焰把人體最堅硬的骨頭和牙齒都化成灰燼,但許多高僧大德都留下了寶貴的舍利子。在唐朝,翻譯了《金剛經》、《心經》等許多佛經的著名翻譯大師——鳩摩羅什麼尊者,在荼毗時舌頭任烈火焚燒竟然不化,變成舍利,證明著他翻譯佛經的無誤。在現代,2004年,喇榮五明佛學院的院長——晉美彭措法王,荼毗時心臟成為舍利。骨頭焚化了,而肉質的舌頭、心臟卻留了下來,這用物理現象已無法解釋。這次仁波切留下的是頭骨舍利、舌頭舍利、心臟舍利和很多舍利子,這些修行成就者留下的舍利子,證明著生命的奧義,證明著生命並非簡單的物質衍生物。而所有生命的答案,在佛教的經典中都早已明明白白的記載著,讓有緣者去參閱。
白色小圓粒就是舍利子
這些修行的成就者們,他們的智慧身已獲得自在,對一切眾生的慈愛就象慈母對獨子一樣,所以對他們的身體、舍利子、甚至照片或名字,只要曾見到過、聽說過,都會結下善緣,得到成就者們智慧身的悲憫和垂念,在未來的生世中獲得幫助和救護。
所有見聞憶觸都會結下善緣,得到成就者們智慧身的悲憫和垂念,在未來的生世中獲得幫助和救護。
上師的一生就是在解釋著生命的種種規律,教導迷茫的人們如何超越輪迴流轉,回歸生命本來。如今,化期已盡,色身融入法界。對上師而言,無論在世還是離世,都不過只是一種遊舞,但對弟子而言,畢竟再見不到上師親切的慈容,再聽不到上師慈憫的教誨,又如何能不痛入骨髓?
懷念上師
如果今生沒有遇到上師,那麼依然只會隨著對生命的錯誤理解,走在迷茫、彷徨的人生路上,等著自己的只會是沉淪。遇到上師,是輪迴中最溫馨的事,但是,相聚的機會並不多,相聚的時間也不會長,在一起時的每分每秒,都應分外珍惜,不要為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
慈眼視眾生,何時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