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了重創,影片生產、院線觀眾、票房收入都受到極大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12月5日至12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這屆電影節上有哪些亮點?對全球電影行業和電影人來講,有著怎樣的意義?
12月5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4K超高清頻道對開幕式進行了全程直播,央視新聞新媒體、央視頻、央視網等新媒體平臺同步直播。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自誕生以來便備受矚目,如今已經成為中外電影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雖然受疫情影響,許多國外人士今年無法到場,但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依然盛況空前,共吸引了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的4376部影片報名。電影節期間,189部影片在海口、三亞等城市的影院展映,匯聚2020年國內外備受矚目的佳作,其中,世界首映、亞洲首映、中國首映的影片就有97部,新片首映率高達92.5%。
今年,由於疫情,全球電影業受到重創,中國的電影業開始了艱難的復甦之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如期舉辦,對整個電影行業的意義不容小覷。
馬基德·馬基迪是伊朗當代著名的電影導演,此次他作為國際嘉賓,應邀參加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12月6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海南省委宣傳部聯合攝製的大型4K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舉行了首映活動。
《2020,中國戰疫》充分利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百名記者一線採集回來的上萬小時新聞素材及獨家視頻,同時積極向社會各界徵集抗疫影像資料,從海量資源中精心選取感人故事。通過援鄂醫療專家康焰、志願者「大象」和武漢90後女孩「髒辮熊」的視角,帶領觀眾重溫了全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終於取得抗擊新冠疫情偉大勝利的一個個難忘瞬間。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於10月23日正式上映,首映當日,票房就突破億元大關,成為今年電影票房的熱門。《金剛川》的主創團隊這次也應邀來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據《金剛川》的主創人員介紹,由於確定了最終上映的時間,所以這部影片的拍攝、製作時間非常有限。10天的劇本創作,22天的緊張籌備,33天的投入拍攝,拍攝期間經歷過颱風、洪水種種困難。
除了影片展映,創投會是電影節的一個重頭戲。電影節創投,是依託於電影節的、基於電影創作項目的投資交易。
2020年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創投會於6月1日開啟徵集,共收到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561份有效報名,其中發展中項目共41個、電影計劃共520個。
經過劇本評審及項目評審,最終共有22個電影項目脫穎而出,與評審團及產業嘉賓見面,參加了創投會的現場評審。
經過兩天密集的陳述及評審團會議、官方合作夥伴會議,《扔你的貓》《人海同遊》等5個電影項目最終獲得組委會大獎。頒獎典禮上同時頒發了6項官方合作獎項。
電影《又見奈良》講述的是日本遺孤的故事。
《又見奈良》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2019年創投會的一個獲獎項目,今年拍攝、製作完成,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孵化成功的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入選東京、上海等國內外多個電影節的展映及競賽單元,並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展映環節中放映。
大師班依然是本屆電影節的一大亮點,國內外著名導演和演員如約而至,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從影經歷與創作感悟。
電影讓我們相逢,給我們以溫暖和力量。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一組數據振奮人心:7月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我們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讓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這屆電影節的如期舉辦,既是中國電影業快速復甦的印證,更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終將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抓住時機,團結合作,最後我們終將化危為機,迎來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