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林 閣
作者:樓蘭闕
小時候,總以為不變的,現在都變了,且變的合情合理,毫無保留。拿自己來說,以前討厭極了秋天,幾乎到了厭惡的程度,但現在,我卻又最愛秋天,沒有理由,儘管它意味著凋零,敗落,悽涼,但它至少涼快。(北京最近好熱,悶熱悶熱,熱的讓人煩躁。)
其實什麼都沒變,變的只是看待事物的那顆心。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總認為只有家鄉的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只有家鄉的東方才是東方。為這件事,好多次都和同齡玩伴爭的面紅耳赤,不可開交。現在也有這種錯覺,但心裡明白,那僅僅只是錯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總是會受地理位置的影響,產生一些神秘的錯覺。
一切從未改變 只是初心變了
世界雖大,太陽升起的地方,永遠都是東方,這一點不會變。要說變,變的只是看待事物的心。我們要認為一件事是對的,那它永遠都是對的,旁人的觀點再正確,都是錯的。錯的是錯的,對的也是錯的。有時候,我們就是這麼任性。
從一開始的討厭,到現在的喜歡,是因為愛情。(別誤會,這裡的「因為愛情」可不是王菲、陳奕迅唱的那首《因為愛情》)最開始從心裡產生愛情觀念,得從龐龍的那首《兩隻蝴蝶》說起。那時的我,還只是個小學生。記得那時候,刀郎紅的發紫,新疆的大街小巷,沒有不放《2002年的第一次雪》的。受大哥影響,刀郎的歌,我總能哼那麼幾句。
那些年,還是VCD的時代。大哥也不知從哪弄來一盤碟子(這兒說的碟子,可不是乘菜用的蝶,那是一種書面語喚作「光碟」或者「CD」的東西。)大哥弄來的是盤歌碟。一開始我以為大哥弄來的是刀郎的作品,放進VCD才發現,裡頭的歌多了去了,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歌。聽到龐龍那首《兩隻蝴蝶》時,從男女主人公的臉上,我清晰的感受到他們內心洋溢的那種喜悅與幸福。心裡不禁咯噔了一下,依稀覺得,這應該就是大哥所說的愛情吧!這是我第一次對愛情產生了模糊的概念。
感受到的 才是真實的
對愛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是在看完張紀中版《射鵰英雄傳》後,李亞鵬和周迅給我的記憶。那時的李亞鵬,絕對的大帥哥小鮮肉;那時的周迅,一雙大眼睛給人一種別樣的東方美。周迅一句「靖哥哥,蓉兒在桃花島等你。」李亞鵬那回眸憨厚的一笑,竟然成了我對愛情最美好的嚮往。
都說,愛情的發展是「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其實不然,這句話,僅限於青春懵懂的青少年。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喜歡漂亮的女人,女人喜歡帥氣的男人。這無可厚非。但這也僅僅只限於喜歡。喜歡和愛不一樣,喜歡是一種心情,愛卻是一種感情。黃蓉為什麼愛郭靖?難道因為郭靖長得好看?(黃日華和李亞鵬確實夠帥,這兒先拋開演員不說)
金老的原著中,論相貌,郭靖給歐陽克和楊康提鞋都不配。且郭靖和歐陽克幾乎是同時遇上的黃蓉,論相貌、才華,郭靖差歐陽克的可不是一點半點。可為什麼黃蓉還是愛上了有點遲鈍,且長的不好看的郭靖?如果你要說郭靖比歐陽克愛黃蓉,所以黃蓉愛上了郭靖,那就大錯了。歐陽克對黃蓉的愛,可一點不比郭靖少。
真正的愛 從付出開始
黃蓉愛郭靖,源於郭靖對她的付出。萍水相逢,素未蒙面,郭靖就請黃蓉吃了一頓大餐(那可是一頓上千塊錢的大餐,當然,郭靖有的是錢,金刀駙馬,能沒錢嗎?)送了一匹上好的汗血寶馬(放到現在,怎麼著也得是一輛保時捷、蘭博基尼啥啊。想想,郭靖這哥們可夠下血本的。)貂皮大衣一件(怎麼著也得是阿尼瑪、香奈兒之類了吧。)黃金百兩(郭靖典型的人傻錢多,你要是女人,你不喜歡?)
很多情侶分手後,要死要活的,總是說捨不得。捨不得這是真的,是捨不得那個自己深愛過的人麼?不見得。其實,你捨不得的,不是你曾經愛過的那個人,而是你對他(她)付出的那些感情。
什麼都是互相的,付出也是互相的。一個人的付出,那不叫愛情,那叫一廂情願。兩個人的付出,那叫愛情,兩情相悅的愛,才叫愛情。郭靖再傻,也知道黃蓉對自己付出的愛。為了能讓洪七公教郭靖武功,黃蓉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為了給郭靖療傷,黃蓉可以與天下人為敵;為了不讓郭靖為難,黃蓉寧願放棄自己所愛。真正的愛,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和佔有。
最美的愛 是陪伴
人是一種孤獨的動物,卻又怕孤獨。往往最常見的感情,是從陪伴產生的。「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可以說,鄧麗君的這首《甜蜜蜜》,開啟了內地流行樂的熱潮,以及年輕人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曾有人說,想了解臺灣,看三樣東西就夠了「林青霞的電影」「瓊瑤的小說」「鄧麗君的歌」。其實,想要了解最真實的愛情,看陳可辛導演的那部愛情片《甜蜜蜜》,就夠了。
為了給心愛的女人更好的生活,黎明扮演的男主角孤身一人前往香港淘金。在香港黎明遇上了張曼玉扮演的女主角打工妹。在香港的每個難熬的日子,都是張曼玉陪著黎明度過,身處異地,兩人相依為命,以朋友自居。掙夠錢回到家鄉的黎明,和真正女友結婚的晚上,腦海裡想的卻是另一個女人——張曼玉。他知道,自己真正愛的人,不是睡在身邊這個曾經自己夢寐以求想娶的女人,而是那個陪自己度過很多個艱難歲月的打工妹,不禁感嘆到「當初陪在我身邊的那個人,要是你該多好?」
陳可辛絕對是個高手,電影設置的很巧妙,直到電影最後,我們才知道,張曼玉並不比黎明先到香港,他們是坐著同一趟火車,背靠著背下的火車。也許,導演就是想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命運一開始就已註定。隨著鄧麗君的逝去,歌曲《甜蜜蜜》的響起,張曼玉和黎明最終選擇了內心最真實的活法,笑著走到了一起。
愛是不離不棄 相伴左右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做不到相濡與沫,但至少別讓彼此相忘於江湖。當你自己一個人度過了所有艱難歲月後,你會發現,當初自己深愛的那個人,好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就好像你並不喜歡秋天的清冷,可是當度過了刺骨的寒冬和酷暑的夏天,秋天何嘗不是一個令人喜歡的季節?
最美的愛,不是海誓山盟,感天動地。而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餘生有你,餘光還是你。
文字:樓蘭闕
圖片:網 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