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已經到來,很多代表們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兩天,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建議,制定校園霸凌專項法律法規,要更加細化懲治「量」的標準。
最近幾年,或者要說一直以來,校園霸凌就是一個被大多數人深惡痛絕,卻又沒辦法真正解決的教育問題。試想,但凡有子女的人,誰願意自己在家奉若珍寶的兒子或女兒在學校被扇耳光、被敲竹槓、被逼著幫「校霸」寫作業,或者因為一句「看不慣」被毆打?甚至在之前的校園霸凌案例中,還出現了弱小學生的書和衣服被用來擦屁股,被逼著磕頭認錯叫大哥等等令人聽到就憤怒的事情。那麼校園霸凌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為何又總是屢禁不止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當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體制。在有些教育體制下,我們不是教育孩子怎麼合作,而是教育他們怎麼競爭,整個教育的過程都是在教孩子怎麼贏,充滿了攀比和殘酷,無時無刻都在強調失敗和落後是可恥的。如果學生不能從正道上找到自己的成功和優越感,不能在學習上找到成功和優越感,那麼要麼自暴自棄,逃課厭學,想盡辦法地逃離那個讓他感到屈辱的地方;要麼就會另闢蹊徑地去實現所謂的「成功」,找到自己的優越感。那就是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同學,以體現自己的強大和價值。由於學生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的認知並不成熟,他們可能會認為欺負別人就是一種強大的表現,甚至認為進辦公室的次數多,惹老師生氣的次數多,被家長訓斥的次數多,也是一種和同伴炫耀的資本。
可是如果我們能教會孩子認真合作,努力積極,即使落後一點,也未必是可恥的。其實很多「問題學生」都是在這種教育模式中出問題的,只要他們真正愛上合作,就不會覺得同學、老師和家長對他心懷敵意,也就不會那麼叛逆難管。如果他們真正愛上合作,那麼就會發現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自然會愛上班級、學校這個環境,也會做自己該做的事(其實孩子們都深知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並努力把它做到最好。
我們再看看當下的家長們的思維。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助長了他們囂張的氣焰。有些家長常常會對孩子說:在學校不要怕老師,也不要怕同學,只要你不被別人欺負,偶爾欺負別人也沒關係,出事了家裡會幫你擺平的。孩子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在學校藐視老師,欺負同學。加之有些家長自以為懂法律,而未成年人保護法也確實有不周全的地方,保護了一些不該保護的人。
有些未成年人,家長養而不教,即使殺人亦可不償命,欠債未必要還錢,放火或不需坐牢。我想說法律就是法律,為什麼要因年齡而異?因年齡而縱容?一部義務教育法,搞得學校怕家長發脾氣,怕學生發脾氣。他們一個不開心不上學來,學校政府還要上門去求著上學,不然就是違法。
現在的家長,總是說把最好的給孩子,讓孩子在人前挺直腰板、揚眉吐氣、培養自信。殊不知孩子若無一份敬畏之心如何在社會上立足?於是乎,勞資天下第一者有之,霸凌欺辱者有之,藐視法規者有之,目無尊長者有之,無法無天者有之,殺父弒師者有之,害人取樂者有之,你們所謂的愛正是孕育人渣罪犯的搖籃!中華的文化道德到了下一代身上還剩下幾分?
甚至現在還有些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公然和老師叫板,有些還找機會對老師進行人身傷害。殊不知傳統的中堂神龕上供著「天地君親師位」,天地者,自然規律也,不尊重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是為不明;君者,國也,不愛國護國是為不忠;親者,血脈相連之至親也,不尊重愛護親人是為不孝;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引路之人也,不尊師不重道是為不仁不義。不明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三觀不正,如何為人?如何持家?如何立世?少年不正則家族不振,少年不正則國風不正,我們是時候該反思了!
相信如果李亞蘭代表的建議被採納,對校園霸凌的管理力度和處罰力度應該會有很大的提升,也會很大程度地督促家長管好自己的孩子,減少霸凌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