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業力?怎麼消除業力?

2021-12-11 如來修行者

收錄於話題 #佛教名詞 318個內容

業力(佛教解釋)

  業力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為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甚至可配合緣起論與無始無明化世界。佛法所說的業力,根據行為屬性,有善業、惡業之分;根據受報與否,有定業、不定業之分;根據受報範圍,有共業、別業之分;根據受報差別,有引業、滿業之分。其中,善業、惡業分別由不同行為構成,比較容易理解。《正法念處經》卷七之偈曰:「非異人作惡,異人受苦報;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

業力解釋

  1.謂行為、言語、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現的能力。

  《宋書·蔡廓傳論》:「 蔡廓 雖業力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風格皆出其下。」

  2.佛教語。謂不可抗拒的善惡報應之力。

  南朝 梁 沉約 《佛記序》:「分五道於人天,設重牢於厚地,各隨業力,的焉不差。」

  宋 陸遊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詩》之二:「業力驅人舉世忙, 西林 袖手一爐香。」

  清 譚嗣同 《仁學》十三:「不知業力所纏,愈死且愈生,強脫此生之苦,而彼生忽然又加甚焉,雖百死復何濟?」

怎麼消除業力?

  業力不消,想要得到我們希望的快樂、健康、平安、幸福,今生註定是很難的,嚴重的還要伴隨著兒女不孝,事業不順,家庭不和,同事關係緊張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明白了這個業力對我們生活和修行所帶來的障礙和影響,我們就要認真的來對治它,來轉化它。

  佛陀在經典裡開示了我們消除業力的方法,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並真心誠意去座下實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來簡單和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方法:

  一、誠心懺悔

  佛說:彌天之罪,擋不住一個「悔」字。佛說眾生的病就一種病--「業障病」(不管是什麼病,皆因惡業召感的果報,不同的惡業召感了不同的病。)治眾生病的良藥就一種,懺悔為藥。只要真心懺悔,能消一切業,業消病自除,所以懺悔能治一切病。

  有很多人說讓他懺悔,他總認為自己沒有做什麼壞事,不知懺悔什麼,不知自己起心動念都是罪,吃喝穿用都造惡業,舊業要想消除,必須懺悔,比如前世或今生,我們因嫉妒自私傷害了他人的情感、名譽、地位,由於貪心盜取或者佔用了公私財物、三寶財物,破壞佛法,毀謗三寶,乃至於自私、嫉妒、貪心而傷害了別人的身體和生命。

  還有我們墮胎的嬰靈,還有我們為貪口福所殺所吃的一切生命(眾生最愛是生命),還有無數無意傷害的生命,我們都應該懺悔。因為我們自私、貪心、嫉妒、愚痴,給別人帶來了傷痛傷害,我們今天要深深認錯、認罪,以至誠的心,恭敬的心,懇求的心,向他們賠罪,深挖根源,洗心才能革面,要懺悔得淚流滿面,最後把功德回向給他們,你的罪業就能消了,你的身體就能健康了,你的事業就能順利了,你的家庭就能幸福了。

  不認錯不知悔改的人,就是佛菩薩也救不了他。一切的懺悔,都是為了無悔,也是為了洗淨罪業。懺悔不但是洗淨自己罪業的一種勇氣,更是認識罪業的良心,是去惡向善的方法,是淨化身心的力量。人類之中最偉大的人,就是肯認清自己的錯誤和罪惡,能從錯誤思想言行中跳出來,走進正確修行軌道的人。

  有人會疑慮,我已經做了大惡,懺悔還有用嗎?不怕有消除不了的罪,就怕不敢面對和懺悔。我們首先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我們的人生是一種有缺陷的人生。其次,能夠真正反思自己、反省自己,能夠在日常生活裡保持著一顆警覺的心,觀照每一念的當下,最後,我們能夠改正自己的錯誤,和那灰色的過去說「永別」,不要再重蹈前轍。

  已經做錯的事從內心懺悔,清醒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罪業。坦誠地面對罪業,哪怕是千百次摔倒也要有勇氣戰勝自己。我們永遠不能向罪業低頭,也不能因一時衝動而忘業自大。世界上沒有戰勝不了的自我,也沒有消除不了的罪業。就連五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能用懺悔來消除。

  很多人不知道怎麼懺悔?有懺悔的心了,不知道怎麼來做?經典裡有消業障最快的《地藏經》,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有專門修懺法的《梁皇寶懺》《地藏懺》《藥師懺》等懺本,有《普賢菩薩行願品》中的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過去的祖師大德整理的禮拜八十八佛的《禮佛大懺悔文》,還有密宗裡面最有名的除罪障的《金剛薩埵百字明》,等等,都是我們懺悔時所作的功課。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用自己心底裡面真正發出來的真誠悔過之心去懺悔,更猛烈,更有效果。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顆真誠悔過的心。

  懺悔時儘量做到一事一懺,不能籠統的認錯了事。想到一件事做錯了,就專心去懺悔。什麼情況下能證明懺悔真的消業障了呢?內心感覺舒服了很多,就是懺悔的效果,所以每一次的懺悔要一直懺到心底感到清涼輕鬆了為止。

  二、平常日用中,發願「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除了專門做懺悔的功課之外,日常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時刻不忘「斷惡修善」,俗話說不擦拭鏡子的汙垢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臉,不消除業障不可能在今後的生活中達成你想實現的美好願望。消業障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舍掉。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就是消業障。

  痛改前非,永不再犯就是真懺悔,斷惡修善,改往修來是真懺悔。發菩提心,利益大眾無私奉獻是真懺悔,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是真懺悔。

  具體到現實生活中,要善護三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學佛人無論受到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歡歡喜喜地接受他人的侮辱、毀謗,不得罪人,不怨人。對怨恨我們的人,永遠地愛護、關懷與幫助,凡事逆來順受,業障就消了。

  謙虛、卑下,無條件地幫助別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好事讓別人,辛苦自己承擔,歡歡喜喜地為眾生,歡歡喜喜的接受一切。

  把這個身體奉獻給一切眾生,把每天念佛、聽經,及行持善法所集的一切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六親眷屬、墮胎嬰靈,及法界一切有緣眾生,希望他們都能蒙佛護佑,消除業障,脫離苦難,希望他們都能聞法修行,皈依三寶,發心念佛,求生西方。這就是轉業力為願力,不但自己消業障,而且救度了無量的眾生。這就是佛陀講的菩薩「乘願再來」。

  三、多多放生

  佛說,諸有為善法裡,放生功德第一。所有的世間善事中,沒有比放生更徹底更完美的。無論什麼地方,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進行。

  無數放生者的親身經歷和感應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還債。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放生就是消災。放生就是治病。放生就是延壽。放生是消業最簡單見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作為發願斷惡行善的人來說,不必在意有人對放生的一些錯解,我們慈悲救贖生命沒有錯,個人承擔個人的因果,我們做好自己,永遠守護好自己這顆善良慈悲的心,《大智度論》中說「諸惡業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連鬼神都難以測度,唯佛與佛能夠知曉,所以我們但行善事,莫問前程。(摘自網友)

佛教業力的分類  佛家三業

  佛家的三業:身、口、意三業。佛家的三業中的業:主要指身、口、意的行為、以及隨此行為而來的延續的結果。佛家指三業中的不正當的具體行為如下:(1)身之孽業:殺、盜、淫(2)口之孽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3)意之孽業:貪、嗔、痴

  佛家的戒律就是用來防止我們身口意三業造惡!妙法蓮華經較早記載:"爾時一切大眾皆蒙佛授記,舍利弗身口意三業清淨,而生大歡喜."密宗的修法三善業:「教人口誦咒,手結印,心作觀,身口意三業相應,自然能使人明心見性。」佛家的皈依儀式中有如下發願:(師父說一句,皈依者跟著說一句。)"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痴三毒,淨化身口意三業。」拜佛之際,也要求身口意三業清淨。

  身業

  由身體行為所做的業;

  口業

  由語言行為所做的業;

  意業

  念頭;身、口之所造業都是隨著念頭而造是業,念善則造善業,念惡則造惡業。

  十惡業

  惡業有所謂十惡業,分別是三身惡業、四口惡業和三意惡業。身三惡業:殺生、偷盜、淫慾,此三業皆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四口惡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四業不但是生死輪迴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災人禍的根本;意三惡業: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無量無邊之煩惱根源和三惡道的直接業源,這是致人身體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災、火災、風災的直接原因,如水災的業因是貪慾,火災的業因是嗔恚,風災的業因是愚痴。另有大惡業,就是「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善業、惡業、無記業

  業又根據動機或道德意志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善業有「有漏善」和「無漏善」。無記業則是不善不惡,可又分二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不善不惡可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無記」;分不出善惡,可不會遮蓋本性的,則叫「無覆無記」。

佛教對業力的釋義

  《十善業道經》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定業和不定業

  所謂定業是受報時間及輕重皆已決定,反之則是不定業。如何判斷某一業力屬於定業或不定業呢?主要通過兩點。首先,根據行為動機判斷,考量這一行為是否故意造作。若是有心為之,便屬於定業。若是無心造作,如無意間傷害到其他眾生,雖也造下業力,多屬不定業,將來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報;可能報得重,也可能報得輕。

  其次,根據對治情況判斷。若是我們造業之後立即以懺悔進行對治,即使所造是定業,也可能因此產生變化,成為不定業。就像我們做了錯事之後,若能誠懇地向對方道歉並補償,可能扭轉原有矛盾,化解原有問題。反之,非但不求懺悔,甚至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自鳴得意,可能加深對方的仇視,加重未來的報應。佛教特別提倡懺悔法門,以此消除業障和違緣。

  共業和別業

  所謂共業,指相同行為形成的業因,將會感得同樣的果報。比如生活在同一個城市,面臨著同樣的空氣汙染、交通擁擠、氣候冷熱。所謂別業,是指個別不同的業因。對於每個人來說,身體有強健、衰弱的不同,容貌有端莊、醜陋的不同,生活條件有富裕、貧困的不同,這些都屬於別業所感。共業,取決於眾生共同的行為,或是有共同利害關係的行為。比如同在屠宰場工作,並不是每個人都直接參與宰殺。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擔任財會、後勤等工作。雖然他們沒有直接造作殺業,但只要處在這個利益集團中,收入中包含因屠宰而產生的利潤,就不能脫離與殺業的關係。將來招感果報時,自然也要承擔相應的罪業。就像法律在懲處犯罪集團時,其中某些人雖然未直接參與殺人、搶劫或詐騙,身處犯罪集團,參與其他相關事務,並從犯罪所得中獲利,那麼,同樣會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我們所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都是共業所感。我到過澳洲多次,那裡風調雨順,少有災害,環境非常和諧。生活其間的人,對自然懷有真誠的關愛之心,不會隨意踐踏一草一木,更不會隨意傷害動物,哪怕是微小的動物。所以,大自然也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讓人們在它的懷抱中得到滋養。反之,如果不懂得保護自然、尊重生命,只是不計後果地盲目開發,將生態環境破壞殆盡,那麼,最終的受害者還是人類自己。

  別業,則取決於個體行為,由此招感屬於個人的業報。比如在普遍富裕的國家中,也存在一無所有的赤貧者;在普遍貧窮的地區裡,也存在應有盡有的富貴者。又比如,常人所看到的景象,在色盲者眼中,又是另一番景象;常人所聽到的音聲,在重聽患者的耳中,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都是別業所感,是由不同業力招感的個別果報。

  引業和滿業

  所謂引業是業力招感的總體果報。有情生命在延續過程中,是上升天道、繼續做人,或是墮落地獄、淪為畜生,皆由引業決定。引業牽引我們投胎,其作用,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假若沒有引業作為動力,生死也就隨之結束了。《唯識三十論》中,有這樣兩句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前面的業力結束,新一輪的業力又繼續產生,然後再次結束、產生。無始以來,眾生不斷造業,所以,沒完沒了地流轉生死,循環往復。所謂業力無盡,生死無窮。

  所謂滿業是業力招感的差別果報。比如同樣生而為人,有長壽和短命的不同,有貧窮和富貴的不同,有莊嚴和醜陋的不同。同樣淪為畜生,有的流落街頭,只能從垃圾中覓食充飢,還要隨時面臨被宰殺、殘害的恐懼。而有的卻被主人百般寵愛,精心照料,生活水準甚至超過許多普通百姓。所有這些差別,正是由不同的滿業所決定。

  從造業到招感果報,還需要緣的成就。如果說業力就像播下的種子,那麼,還須同時具足水分、陽光、泥土等條件,才能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這些果報,根據因緣的不同,又有現報、生報、後報、不定報之分。有些業力造下後,現世即能招感果報,為現報;有些業力須待來生方能受報,為生報;還有些業力則須多生後才能受報,為後報;至於前面所說的不定業,招感果報尚未決定,為不定報。比如某人犯罪後,可能立即被公安部門逮捕歸案,也可能在幾個月或一年後才被捉拿,還可能在幾十年後才落入法網,這完全取決於各種因緣的成熟。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業力的推動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由於每個人造作業力的不同,才會在「諸趣」中流轉不休。「諸趣」,指五趣或六趣。趣,為趣向之義。眾生所以受報,皆是由因趣果,故名。五趣,為天道、人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是五種不同的生命處境。六趣,則在天道和人道之間增加阿修羅道。其中,以天道眾生福報最大,生活環境也最為優越。而我們所處的人道,則是有苦有樂。至於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環境,則一道苦於一道。尤其是地獄,其痛苦之慘烈,難以名狀。從根本上說,五趣的差別,正是取決於「心想異故」。因為眾生的觀念、想法不同,故造作種種善惡業力,導致「諸趣輪轉」的結果。如果說生死輪迴根源於心,世間萬物也根源於心,那麼,是否和西方哲學所說的唯心論相當呢?其實不然。唯心論所說的心,是作為第一性的存在,乃永恆且固定不變的精神實體。而佛法所說的心並不具有永恆性,更非固定不變的實體。此外,唯心論所說的心,能派生萬物,而不從他物所生。而佛教則認為,心是緣起的,不是獨立、單一的存在。唯識宗認為,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意識五緣生,說明心是相互依賴地存在,與唯心論具有不同的性質。

  業力業果

  濟群法師《十善業道經》啟示:「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所有這一切,都根源於眾生的心。因為「心想異故」,所以造下善或不善的業力,由此招感相應的苦樂果報。有情造業的渠道主要有三方面,分別是身體的行為(身業)、語言的行為(語業)、思想的行為(意業)。通常,能夠表達出來,並能直接利益或傷害他人的,主要是身業和語業。比如為他人提供幫助或製造障礙,又如對他人進行讚嘆或肆意辱罵,都是通過行為和語言進行表達。但意業卻不然,如果內心充滿嗔恨,表面卻偽裝得仁慈和善,就很容易迷惑他人,須行之於身口,才會對他人構成直接傷害。不過,如果經由某些特殊訓練,心力特別強健,也能以意念直接殺人。《唯識二十論》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位國王,得罪了仙人,令其嗔心大起。仙人一怒之下,以意念下了場冰雹,令國王所在的城市毀於一旦。可見,意念同樣具有殺傷力。作為修行人應特別注意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絕不可隨意生起不善心念。因為身、語、意三業都能造作善或不善的業力。

  總之,由眾生心念的差別,導致行為的差別,進而導致世界的差別。

相關焦點

  • 業力是什麼意思?
    反之,無意造的業力,譬如無意踩了一個蟲,無意傷害了別人,雖然也造下了業,但這種業力是不定業。將來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報,可能報得重,也可能報得輕。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造了業之後,假若懺悔了,即使是定業,也會變成不定業。相反,假若沒有懺悔的話,那就是定業了。這是根據懺悔和不懺悔來區分的。所以,佛教提倡懺悔法門,它能消除業障。
  • 業力是什麼
    因為在他們那裡其它的教派都是骯髒的,都是不好的,都是邪教。以至於造成了現在的殺戮和戰爭不斷。是誰給你輸入了這個信念?是誰給你製造了這些分別、好壞、對錯?是誰給你說,要崇拜我,要匍匐在我的面前,你要不斷的供奉我,來我的教堂懺悔,才不會懲罰你。凡是製造恐懼、崇拜、限制、迷惑企圖掌控你的都是邪教。不管他們打著誰的旗號,不管他們看起來有多麼的高大上統統都是邪教。神和菩薩只會做一件事兒,就是託起你,給你力量,它會告訴你,你就是一切,你就是神和菩薩本身。
  • 業力
    基本上它指的就是宇宙法則裡的因果律,與《聖經》格言「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十分雷同,但是又比俗世因果概念的範疇更寬廣一些;很顯然的,一個播下薊花種子的人是不可能種出玫瑰來的。業力法則與牛頓機械定律「每個作用力必定產生反作用力」很近似,但其涵蓋範圍的廣度卻有差異。業力法則假定人轉世投生乃是連續不斷的經驗,而且絕不會在物質世界投生一次就了結了。
  • 業力的秘密,全都在這裡!
    只要我們了解「業力」這個觀念,三世因果就會徹底明白。1、什麼是「業」佛教的基本教義及其簡單,佛教對世界的總結可以概括為「緣起性空」四個字。「業」就是「作業」「業障」等意思。因此,所謂「業」就是眾生「身、口、意」三方面的行為。
  • 業力是什麼?它對有情生命的延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音妙法大智慧業力是什麼意思?在有情生命延續中,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惡業兩種類型;還有定業和不定業、共業和不共業、引業和滿業。反之,無意造的業力,譬如無意踩了一個蟲,無意傷害了別人,雖然也造下了業,但這種業力是不定業。將來可能受報,也可能不受報,可能報得重,也可能報得輕。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造了業之後,假若懺悔了,即使是定業,也會變成不定業。相反,假若沒有懺悔的話,那就是定業了。這是根據懺悔和不懺悔來區分的。所以,佛教提倡懺悔法門,它能消除業障。
  • 課程精選(41)|業力法則是什麼?
    望大家珍惜並廣泛傳播,讓更多靈魂家人因此而相聚今天來探討一下關於業力部分的,就是我們之前探索到的沒有看到的陰暗面的部分,這個概念大家都明白麼?比如說你的心裏面有一些陰暗的,比如藏了一個愧疚,這個愧疚會讓你的生活創造出一些破壞性的事情。
  • 薩古魯談尋找業力的「手柄」
    薩古魯在解釋業力的影響是多麼根深蒂固的同時,也揭示了如何尋得一個掌握這個複雜結構的「手柄」。「業力」是指保留在我們內部的行為或者行為印記。你父親的行為不只在某種情形下才對你發揮作用,它在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但是,擺脫父母的影響沒那麼容易!
  • 「業力是什麼?法王說業力就像一股黑煙」
    「業力是什麼法王說業力就像一股黑煙」 法王噶瑪巴故事:業力是什麼? 堪布丹傑/記述 跟在法王身邊,常能聽到一些「私房法語」。從法王的身上我看到一個具有慈悲心的人,真的能夠如實地去感受、關懷他周圍的人,即使是很細微的細節,不管是好的或是不好的,法王都能感覺得到。
  • 業力是宿命還是非宿命?
    當別人問你什麼是業因果時,你會怎麼回答?你如何發表你的電梯演講(即短時間內簡明扼要並成功地表達清楚某事物)? Rita Gross:我給大學生講這個題材大概已有三十年,我給他們解釋,「業因果」這個詞來自於梵文,意思是行為或者去做某事。換言之,我們當前的狀況是由過去的所作所為決定的,而我們現在的行為又會對未來有影響。
  • 業力與願力,究竟哪個大
    業力是發起願力的緣起,願力是改變業力的動力。業力不抵願力世上最可怕的是業力,就連神通抵不過業力,而業力抵不過願力。業力由因緣生,也由因緣滅,若有堅固大願,斷惡修善,鍥而不捨,必能超越業力,成辦勝果。另外,大願本身可以快速淨除惡業,且可深廣增長福業。
  • 紫微鬥數|福德宮的業力
    福德宮的星曜組合,很大程度上會反映出之前的一些業力。福德宮進陷天刑星,進陷的天姚星,都要注意人生有些東西不能碰,否則因果現前。有些命局在誦經時,夜晚會出現一些「記憶」。有帶兵打仗的業力,今生注意少殺生。有欠桃花債的,今生注意不要因為桃色事件搞的身敗名裂。
  • 什麼是業力?
    人類在虛妄的時空(過去、現在及未來)中起心動念,由造作諸因感召果報的產生;而透過因果之間的延續遞變,形成業力。因此,業是就因地而言,而業力則是就果報來相對的詮釋。生活周遭的萬事萬物,均不能脫離因果的軌則,包括我們的行、住、坐、臥、生活作息,都不能超乎因果的循環運轉。
  • 梁冬:人生是「願力」重要,還是「業力」重要?
    其實,每個人都受制於他的業力,比如你的出生時間、童年教育背景、體質,甚至你的名字常常被叫所產生的對你的暗示。我們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每一個字都是一個符。 當然這並不是不可以改變,我後來去參加一個課程,那個老師就講,許多人都沒意識到透過後天的努力,尤其是心智模式和行為習慣的改變,可以整個改變你的命運。
  • 佛教常說的「業力」是什麼意思?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法雨清流》什麼叫業力呢?
  • 學佛小考:你能分得清業報、業障、業力的區別嗎?
    業力,就是指這個業有一個力量,這種力量是非常可怕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實際上這個業力是一個自然規律,不是人為的,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法性是什麼意思呢?佛教裡面講的這個法性,翻譯成我們現代的語言,就是自然規律,這個自然規律永遠都是存在的。
  • 冒險解謎新作《業力化身1》官方簡繁中文PC正式版下載發布!_遊俠網...
    遊戲名稱:業力化身1  英文名稱:Karma.Incarnation 1  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  遊戲製作:AuraLab  遊戲發行:Other Kind Games  遊戲平臺:PC  遊戲語言:英文,中文  發售日期:2016-10-19點擊進入《業力化身1》官方簡繁中文免安裝綠色版下載地址
  • (高清完整網盤資源)西蒙老師家族業力深度清理實修系列微課
    西蒙老師家族業力深度清理實修系列微課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大聖,大聖資源 越找越全!
  • 大安法師開示對業力生死凡夫,不能談玄說妙
    沒有汙穢,你厭離什麼呀?沒有清淨,你又欣求什麼?有清淨和汙穢就是一個對待、就是一個執著。如果厭離和欣求都沒有依託之處,你折伏和攝受的法門又從何去施設呢?它就沒有依託建立的理由了。但現在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是業力凡夫,對這種根機是不能談玄說妙的!
  • 業力法則與洩露天機者受天罰說
    王老頭說自己命裡有什麼門,過去了後半生一切順利,能否過去都是命。他的這種說法,在民間的神通通靈人士中常見。又一例,湖南一婦女身體健康,沒有什麼疾病,有一天在河邊洗衣服時,不幸腳滑落入水中溺死。陰差再生人收到命令後,到婦女家索命,但那個婦女陽氣很重,無法接近,只能失敗而返。第二次前往,見到婦女在河邊洗衣服,他們趁機把婦女推入水中淹死,然後帶走其靈魂。有人問,人的生死不是因果業力決定嗎?怎麼會被地府和陰差決定?
  • 佛教:業障重的四大表現,4種方法幫你消除
    每個人投生到這個人世,都帶著宿世的業力,每個人的脾氣性格都不同,相貌不同,身體的健康程度也不相同,即使同一個父母的兄弟姐妹也都有各自的個性和習慣行為,這就是業力的不同。與生俱來的業力障礙會阻礙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