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有部毗奈耶》偈句
業力是因造作善惡之業,以招感相應果報而得。《中阿含經》云:
"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重。"
意即心意。身口二業皆由意業為前導,故心正則行正,行正則業善。
然而輪迴轉世的善惡條件,並非自由意志抉擇,而是因業力的牽引,故《大乘義章》云:"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
眾生造作善惡業,每一種行為必然會產生後果,這種後果就是業的力量所導致的,只不過這種果報顯現需要因緣,也就是現報、生報和後報。就像一個人犯了罪逃跑了,有的很快就會抓獲歸案,有的要經過幾年、幾十年才被抓住,這個都是跟因緣有關,但是無論時間長短終是要受報的。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就是這個意思,不是不報,因緣未到,因緣到了,誰都逃脫不了的。
以願為先,引妙智起;
如願而了,故名願智。
——《俱舍論》偈句
願力多指心願的造業力,菩薩因強烈善念而發誓願。例如菩薩共願皆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本。可見諸佛菩薩大願皆以大智大悲為首。
四弘誓願是一切大願的總願,別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願力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業力是發起願力的緣起,願力是改變業力的動力。
業力不抵願力
世上最可怕的是業力,就連神通抵不過業力,而業力抵不過願力。
業力由因緣生,也由因緣滅,若有堅固大願,斷惡修善,鍥而不捨,必能超越業力,成辦勝果。
另外,大願本身可以快速淨除惡業,且可深廣增長福業。如《優婆塞戒經》說:"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
文章來源:網絡。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金剛智慧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
一個動作可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傳播智慧,助人助己,福德無量,感恩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