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痢病鬼鬼王的真言名號「娑你般帝迦」

2021-02-18 楞嚴學會

下面我們看481句「娑你般帝迦」,這個是痢病鬼王的真言名號,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心願,它屬於妙法蓮花部,你看般拉密諦,就是究竟智慧啊,所以你不要小看這個咒,太全面了,每一句都是佛的光、每一句又是一副藥、每一句又是一個法門,每一句又是佛的名號、每一句又具足了佛的願力、每一句又是佛下達的命令。所以在此地它是屬於西方蓮花部的,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同時阿彌陀佛要放光的。我們看頌裡面說:「業海無邊鬼無盡,循業受報果由心,痢病皆因貪口腹,一切法爾如是因。」這是十方諸佛每一句都在用真言,用佛光在虛空法界講述因果,為一切眾生講述因果。這個真言是專門對於這個痢病鬼開設的法門, 在外超度所有的痢病鬼,阿彌陀佛放光加持著,令他們去惡向善,所以這句咒語也具足了般拉密諦十方諸佛的智慧;同時在內,阿彌陀佛放光、十方諸佛放光,以智慧之光息滅一切愚痴的惡念,什麼叫愚痴的惡念?上面的說的多清楚,只要你造業,那麼業海只要無邊,這個鬼就無盡,也就是說,你心裏面只要有惡念,這個鬼就會存在。之所以痢病鬼他是專門讓人拉痢疾的,病毒性的痢疾都是他在搞破壞,他為啥找上我們來?因為「循業受報果由心」,統統是我們心裏面有這些惡念。看講的因果講多清楚啊,「痢病皆因貪口腹」就是我們的嘴巴貪吃,病從口入,吃了不該吃的東西,你殺生吃肉,吃眾生的肉,而且貪心,當然痢病鬼就找上門來了,他是這樣死的,他也要眾生這樣死。所以如果你看這個肉啊,關起了門來人吃人這叫肉,肉字就是人吃人,所以萬般苦皆因你開口,如果你不開口吃眾生的肉,哪來的這些病,不造這個業,就沒有外面這些鬼;在內沒有內鬼,在外沒有外鬼,我們心裡所有的惡念,這些殺生、吃肉,不持齋戒的惡念統統消除,沒有這些惡念了,我們就遠離這些痢病鬼了。所以人人都念不但這個鬼沒有,這個病在世界上也會消失,所以你看大家都說,病毒也在進步,人的科學在進步,病毒也在進步,為什麼?因為人的念頭無量,人的念頭越來越惡。你要知道,世界上的病毒也就越來越厲害,我們的你念頭千奇百怪,世界上的病也就千奇百怪,所以我們多念這句咒語是在幫助痢病鬼做助念、做超度,同時也是在幫著阿彌陀佛一起消除這些不持齋戒的惡念。

 

相關焦點

  • 消除痢病,超度痢病鬼的咒語「娑你般帝迦」
    下面我們看481句「娑你般帝迦」,這個是痢病鬼王的真言名號,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心願,它屬於妙法蓮花部,你看般拉密諦,就是究竟智慧啊,所以你不要小看這個咒,太全面了,每一句都是佛的光,每一句又是一副藥,每一句又是一個法門、每一句又是佛的名號、每一句又具足了佛的願力、每一句又是佛下達的命令。所以在此地它是屬於西方蓮花部的,具足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力,同時阿彌陀佛要放光的。
  • 楞嚴咒481句娑你般帝迦482句薩婆什伐囉
    下面我們看481句,「娑你般帝迦」,這個是痢病鬼王的真言名號,也是阿彌陀佛的願力。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41願 聞名諸根具足願
    大安法師講述:聞名諸根具足(第四十一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他方國土的諸菩薩眾,聞信我阿彌陀佛的名字,於其修菩薩道直至成就佛果之全過程中,悉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足,不缺失,不醜陋。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 一旦往生淨土,四十八願的利益統統圓滿具足
    在四十八願當中,所說內容非常廣泛,大體來講有三方面,第一是「攝國土願」,說到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第二是「攝法身願」,說到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量壽以及度眾生的能力;第三是「攝眾生願」,攝取我們眾生到西方淨土去往生。善導大師是以第十八願來看整個四十八願,將第十八願稱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叫做「念佛往生之本願」。
  •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有何因緣背景?修持淨土極重要的知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發起因緣,涉及到經典裡一段重要的文字,就是《無量壽經》列舉的五十三佛,五十三佛最後一位是世自在王佛。法藏比丘在因地以國王之身發心出家,可見阿彌陀佛的前身是以國王身出家的。如果把五十三佛拿掉,雖然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但是意思會大打折扣,傳承體系就看不出來。釋迦牟尼佛講的很多經典,都會詳細說明時空關係。像四十八願,在《無量壽經》裡就說得很詳細,在《觀無量壽經》裡就簡略了,因為已經講過。在《阿彌陀經》裡一句話就概括完了:「成佛以來,於今十劫」。「聞說阿彌陀佛」一句話把淨土三經也概括完了。
  •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1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2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3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4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5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6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六講07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太美了(有福的人都轉了)
    我成佛時,若有眾生,見到我的光明,光明照觸到他的身上,沒有不得到安樂的,自然會以慈悲心來行善,將來必定往生極樂世界。若不實現,我不願成佛。我作佛時,十方眾生如果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生起歡喜心,深信愛好,如果沒有發願求往生,在他壽終之後,也能生到尊貴家,得諸根無缺、相貌圓滿的大福德果報。若不實現,我不願成佛。
  • 早點兒修信願啟動四十八願力,你的生活就會充滿佛光
    所以你看有人拿出《彌陀經》,「執持名號」,就說這一句。其實《彌陀經》整個篇幅全是勸信勸願,就這一句勸持名,明白嗎?《彌陀經》也叫我們「信願持名」,所以說我們統統給搞錯了,斷章取義了。《彌陀經》那麼大的篇幅,全是勸信勸願,給砍掉,專要「執持名號」。這就是像印光法師說的,斷人慧命,是不是呀?斷眾生慧命,斷佛慧命,斷眾生成佛的慧命啊!
  • 淨界法師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07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講記淨界法師主講  2007年6月講於義德寺第七卷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學者,不管是今生的離苦得樂,或者是來生的功德莊嚴,主要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所成就的。
  • 名號的功德和特點
    實在是因為持名體現了阿彌陀佛普度九法界眾生徹底的悲心和智慧。我們在討論阿彌陀佛大願緣起的時候已經談到,阿彌陀佛是用五大劫的思惟來建構四十八大願,其中一個主要的課題是要找到一個普度九法界眾生的方法,而且這個方法一定要簡單、方便,如果稍微複雜一點,就只能夠度一部分、某一類別的眾生,就不能實現平等普度。所以法藏菩薩在考察他方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好樂的基礎上,最後從悲智心中流現了以名號度眾生的方法。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四三至四八」
    附記1: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是萬德洪名,也是諸佛的德號,所以許多他方佛國的菩薩,一聽到佛名,有的得三昧智慧,有的得明心見性,有的得殊勝果報,有的得阿鞞跋致,起碼也會「生尊貴家」,做國王、大臣、轉輪王,乃至梵王、帝釋。附記2:我們平日雖念佛,但不發願生西,來生就會回來「生尊貴家」,做一個富貴的人,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
  • 六字名號的殊勝德用
    這實在是體現了阿彌陀佛普度九法界眾生徹底的悲心和智慧呀!我們在討論阿彌陀佛大願緣起的時候已經談到,阿彌陀佛是用五大劫的思惟來建構四十八大願,其中一個主要的課題,是要找到一個普度九法界眾生的方法呀!而且這個方法一定要簡單、容易呀!如果稍微複雜一點,只能夠度一部分、某一類別的眾生,就不能實現平等普度,所以法藏菩薩在考察他方,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好樂的基礎上,最後從悲智心流現了一個以名號度眾生的方法。
  • 大安法師:六字名號的殊勝德用
    我們在討論阿彌陀佛大願緣起的時候已經談到,阿彌陀佛是用五大劫的思惟來建構四十八大願,其中一個主要的課題,是要找到一個普度九法界眾生的方法呀!而且這個方法一定要簡單、容易呀!如果稍微複雜一點,只能夠度一部分、某一類別的眾生,就不能實現平等普度,所以法藏菩薩在考察他方,無量無邊眾生的根性,好樂的基礎上,最後從悲智心流現了一個以名號度眾生的方法。
  • 聞我名號和念我名號的區別
    對阿彌陀佛怎麼建的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有啥,對他怎麼幫我往生。對什麼是信,什麼是願,什麼是行,了解清楚明白,才叫聞!  念我名號,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第二、五劫精勤求索結得大願,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咋來的?千億歲考察,五劫精勤求索,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發出來之後,他就去為打造極樂世界積功累德修行去了,一修就是無量劫。  第三、於無量劫積植德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發誓願圓滿成就。
  • 阿彌陀佛,成佛了,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在《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名叫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下四十八願。發下四十八願後,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無窮無盡的時間)積植菩薩無德行(修行積累功德),四十八願圓滿成就!四十八願成就了什麼呢?
  • 聞其名號丨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六字名號,就是「多善根」
    所以在因地的時候,必然就要具足多善根。這個「有情類」,我們就知道往生是多善根有情類。如果只讀到這裡,顯然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往下深究。「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這功德是誰成就的?是眾生自己成就的嗎?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就的。
  • 四十八願是整體,第十八願是宗旨
    本願雖說是四十八願的通名,而特別付與第十八願。四十八願分成三類 : 攝法身,攝國土,攝眾生。攝法身 : 我要成為怎樣的一尊佛,阿彌陀佛有關佛身——他本身的誓願,就有第十二願、第十三願和第十七願。第十二願說 : 我要成為光明無量的佛。第十三願說 : 我要成為壽命無量的佛。第十七願說 : 我要成為十方諸佛稱揚讚嘆我的名號的佛。這是就佛本身所發的誓願。
  • 阿彌陀佛的第三十八至四十五願,修菩薩六度萬行,成無量諸福功德
    第三十九願提到的漏盡比丘只是一種比喻,是阿彌陀佛的一個保證,使淨土中人必能像漏盡阿羅漢般,清淨不被汙染,身心安寧自在地專心修成佛果。第四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國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淨宗法師:一句佛號具足信願行
    信願行,很多人搞不清楚,特別是一些老太太,她本來念佛念得挺好,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她已經做得很好了,結果有人告訴她:「你單念佛不行啊,你要信願行三資糧具足才可以往生。」她頭就大了:「什麼是信?什麼是願?又怎麼樣行呢?」把這些概念性的內容放大,展開很多,讓她反而模糊。所以,信願行一定要講得簡單,讓人家聽得懂、做得到。
  • 【往生仗佛力】念佛行者如何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西方?(一)
    所以乘本願就是在心信口稱,內心正確思惟,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口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在造罪的時候,你心中的想法如果想錯了,這樣就是沒有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果在造罪的時候,你的心中想法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也就是如法然上人所開示的意思,那這樣就是有仰仗阿彌陀佛的本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