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的14nm產線在國際上能否一戰

2020-12-14 電子發燒友

中芯國際的14nm產線在國際上能否一戰

中關村在線 發表於 2020-12-11 14:16:44

11月12日,中芯國際在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被業界譽為「晶片狂人」的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表示,目前14nm量產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這句話字裡行間透露了怎麼樣的信息,中芯國際的14nm產線在國際上能否一戰,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但他也承認,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01  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

梁孟松在會議上表示:中芯國際的14nm在去年第四季度進入量產,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良率意對晶片至關重要,這意味著其14nm已經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量產。總體來說,我們正在與國內和海外客戶合作十多個先進工藝,流片項目,包含14nm及更先進工藝技術。


中芯國際宣告14納米實現量產

「雖然我們在先進工藝的研發和運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距離世界一流企業,還有一定技術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對中芯國際的飛越進步,梁孟松也交了底。他表示,作為晶圓代工企業,我們是獨立運營的國際企業,目標是服務全球客戶。

02  中芯營收突破10億美元

根據中芯國際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營收10.8億美元,大漲32.6%,也十多年來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2.56億美元的淨利潤也大漲122.7%。截至9月底的Q3季度中,公司營收10.82億美元,同比增長32.6%,環比增長15.3%,創造了歷年來營收最佳紀錄。

中芯14nm進步神速但佔比仍較低

比營收突破10億美元更值得令人關注的是,中芯國際Q3季度不僅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7.8%,而且先進工藝佔比快速提升,14/28nm工藝佔比達到了14.6%,上季度中是9.1%,去年同期是4.3%,進步確實可以用突飛猛進。

03  14納米佔比不足兩成

如此再來看梁孟松的那一句「雖然我們在先進工藝的研發和運營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距離世界一流企業,還有一定技術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則另有一番意味。確實,雖然中芯國際進步十分神速,但14/28nm工藝佔也僅僅比達到了14.6%。

中芯14nm進步神速但佔比仍較低

由於中芯國際沒有公布14nm及28nm的具體比例,因此我們也無法確定14nm產能究竟佔到中芯國際應收的多少。但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梁孟松宣布「目前14nm量產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這句話是否可以理解14nm其實才剛剛步入正軌。

04  人才才是發展的關鍵

對於中芯國際今年三季度的出色成績單,梁孟松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冷靜、客觀的態度令人欽佩。畢竟對於梁孟松這個傳奇人物來講,他曾一舉助力臺積電、三星成為全球晶圓廠代工市場的巨頭,是半導體行業的傳奇,如今中芯國際的進步還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晶片狂人梁孟松

不到300天,讓中芯掌握14納米工藝,關於梁孟松的傳奇故事在中國晶片界不斷傳頌。2017年10月,中芯國際正式任命趙海軍與梁孟松二人擔任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梁孟松的到來被媒體稱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梁孟松時代」,人才才是發展中國芯的關鍵。

05  豪言再造一個臺積電

當時,甚至有很多媒體以「狂人」梁孟松,他要為中國打造下一個「臺積電」為標題進行報導。如今時隔多年以後,國際環境也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中芯國際果然不負眾望實現了營收和工藝的雙進步,梁孟松用實力去擊破了哪些曾經的流言和詆毀。

中芯國際正式宣告14nm量產,這對於中國晶片來講,或許才僅僅是個開始!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品率達到標準後,能否讓華為從此無憂晶片問題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品率達到標準後,能否讓華為從此無憂晶片問題】2020年11月12日,在中芯國際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說:目前14nm量產良率已達業界業界量產水準。除了從原來的3%提升到97%,更令我們感覺到心安的是,中芯國際的第二代先進工藝技術n+1正在穩步地推進中,它可能無限接近7nm工藝。
  • 中芯國際:14nm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
    前段時間,中芯國際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中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歸母淨利潤30.8億元,同比增長168.6%。中芯國際第三季度不僅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7.8%,而且先進工藝佔比快速提升,14/28nm工藝佔比達到了14.6%,上季度中是9.1%,去年同期是4.3%。並且由於14nm所帶來的收益,中芯國際上調了今年他們的增長預期。
  • 制裁中芯國際發酵:轉單,臺積電南京擴產!
    芯榜--全方位半導體項目對接平臺掃碼填寫需求,獲取芯榜全方面跟蹤報導中芯制裁轉單效應發酵,臺積南京廠啟動擴產據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導,由於中芯國際10月初收到美國商務部要求部分供應商設備、原物料等供貨中芯國際需要獲得各項出口許可證的限制。
  • 都是14nm晶片工藝,中芯國際與英特爾,究竟有沒有差距?
    當然這一切要怪intel自己,年年擠牙膏,14nm工藝用了6年。要知道英特爾的14nm工藝的晶片在2014年就推出來了,那時候是第5代酷睿,代號為Boradwell,採用的就是14nm工藝。然後一直大2014年到2019年的第9代酷睿,一直使用的是14nm工藝,雖然有什麼14nm、14nm+、14nm++,但其實還是14nm。
  • 中芯國際14nm工藝良率達標後,對我國晶片產業有什麼影響?
    2、可以搶競爭對手的訂單:在技術落後的時候,中芯顯然無法接14nm製程的訂單,這樣也就自然使部分訂單流落到其他代工廠,比如三星、臺積電等等。現在中芯14nm良率達標,意味著可以從三星、臺積電這些廠商中搶奪一部分訂單。
  • 代工麒麟710A 中芯國際:14nm已進入量產階段 良率穩步爬升中
    8月11日,據財聯社消息,中芯國際在互動平臺表示,14nm已進入量產階段, 良率穩步爬升中。此前,中芯國際曾為華為代工14nm麒麟710A處理器,目前該處理器已經用在榮耀Play 4T手機、華為暢享平板2上。
  • 中芯國際(00981):上調指引的背後是擴產初見效,部分訂單提價改善...
    事件:2020年4月7日,中芯國際(00981)公告上調2020年一季度收入及毛利率指引,收入指引從原先環比增長0%至2%調整為環比增長6%至8%,毛利率指引從原先21%至23%調整為環比增長25%至27%。擴產初見效,供給端得到保障。
  • 中芯國際3天「閃電」回復上交所問詢,涉及6大類29個問題
    3、14nm產線月產能約3000片,一季度收入佔比增至1.26%上交所在問詢函中提出,中芯上海14nm產線定位為研發平臺實現14nm產品量產的合理性,月產能情況,相關設備折舊是計入研發費用還是產品成本,具體的成本、費用劃分依據,成本核算是否完整、準確。
  • 中芯14nm到N+1,英特爾才10nm,中芯要追上英特爾了?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近日有人表示,中芯國際已經實現了14nm,接下來就是N+1工藝,達到了接近7nm的水平,說不定中芯都要追上英特爾了,甚至還要超過intel了。
  • 發債6億美元 四班倒上班:國產14nm晶圓廠中芯國際確保100%生產
    為了確保生產不受影響,中芯國際在1月底就由董事長周子學掛帥組建了疫情防控責任體系,春節期間公司全部高管人員放棄春節休假、旅行,分別在公司所在地就地值班,並多次召開電話及視頻會議,及時解決疫情防控及生產經營中的問題。
  • 聯席CEO突然宣布辭職,中芯國際戰略方向或有變?空降新高管能否救火...
    (原標題:聯席CEO突然宣布辭職,中芯國際戰略方向或有變?空降新高管能否救火引發爭議)紅周刊 記者 | 周月明中芯國際高層「地震」,16日當天市值蒸發百億!
  • 實地探訪華為「最強備胎」:火熱量產14nm,光刻機成轉正攔路虎
    2、《IT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中芯國際,14nm晶片火熱量產,7nm工藝研發多時,但礙於高端光刻機缺位,研發進展滯緩。但就像中芯國際頭頂的光暈,二期產線火熱建設,此次事件被認為是中芯國際「轉正」的最好時機。
  • N+1工藝和成熟的14nm工藝,華為青睞的中芯國際距離臺積電有多遠
    晶片加工的精度水平最能夠說明一家企業的實力,臺積電早在幾年前就掌握了7nm的製造工藝如今5nm的水平已經成熟2nm的研發正在進行中,2020下半年就已知華為麒麟1020和蘋果A14晶片將採用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到時候晶片性能將會有大幅提升。中芯國際也是一家大型的晶片製造加工企業,只是在實力上沒有臺積電和三星的強悍。
  • 【點評】[電子元器件]美國施壓,中芯國際夢斷7納米?
    【1】事件: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12月20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表示,經公司初步評估,此事件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南京臺積電、廈門聯電提升產能搶佔市場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中芯國際ASML光刻機順利進廠,DUV目前夠用,有望延伸7nm名義製程
    SMIC新購光刻機順利進廠投產中芯國際這次新機進廠,並非之前眾望所歸的那臺7nm EUV高級型號,而是對應目前重點產能的14nm DUV生產設備。當然,關於這個問題大家並不用太糾結,DUV對目前的主流晶片(甚至X86架構的CPU)來說,依然處於性能級水準,舉例如下:1.
  • 內訌+外患,中芯國際如何突圍?
    同時,其A股盤中也大跌超9%,截至收盤跌5.53%,報55.2元。重新歸來的蔣尚義,試圖給中芯國際帶來突圍之路:提高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能力。同時,繼14nm量產之後,中芯國際「N+1」和「N+2」的先進產線正在走向量產。最終中芯國際將駛向何方?
  • ...成熟工藝有助股東回報提升 中金維持中芯國際(00981)跑贏行業評級
    鳳凰網港股|中金髮研報指,考慮到實體清單等全球監管環境的最新變化,該行認為中芯國際將專注於提升成熟製程技術及未來產能,該新戰略長遠來看也將有利於幫助中芯國際的股東取得更高的股東回報。該行建議投資人關注美國技術出口許可的審批進度,以更好地判斷公司未來的增長狀況。
  • 美國商務部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
    此次新增實體清單的包括中芯國際、大疆等在內的59家中國企業及實體,美國出口商必須申請許可證才能向這些公司銷售產品。   美國商務部和工業安全局的公告指出,中芯國際在先進技術節點10nm或以下生產半導體所需的美國物品將被封堵,理由是「防止這種關鍵的技術支持中國的軍事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其現有的14nm製程工藝並未提及,業內猜測或可以維持運轉。
  • 基於中芯國際14nm,Cadence 推出10Gbps多協議PHY
    集微網消息,5月14日, Cadence宣布基於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10Gbps多協議PHY研發成功,這是行業首個SMIC FinFET工藝上有成功測試晶片的多協議SerDes PHY IP。這個多協議SerDes PHY IP可以快速、輕鬆地集成到SoC系統中,可以與Cadence 或第三方PIPE兼容的控制器進行無縫對接。多協議SerDes PHY IP為高要求運用的客戶提供了一個低成本、多功能、低功耗的解決方案。不僅為SoC集成商提供卓越的性能與靈活性,同時能夠滿足高性能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