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對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團隊和教改模式等的研究(文章)

2021-02-19 韓在線

      

      註:國家開放大學韓豔輝老師帶領本辦學組織體系優秀師資組成的跨區域教師團隊,於2013年開始建設「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在線課程,並於2014年開始至今,連續運行課程14個學期。課程於2017年登陸中國大學MOOC平臺,至今已連續運行7個學期,課程評價分為4.9分,滿分5分。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在線課程的發展經歷了不同的課程形態,包括選課人數小於500人的學歷教育SPOC階段、選課人數大於500人的學歷教育MPOC階段和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運行的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MOOC階段。在3種形態的課程運行中,該團隊始終是同一批人馬,雙線作戰,每個學期教師團隊保持在10人左右。學歷教育SPOC、MPOC連續運行14個學期,服務學生2000多人(學歷教育SPOC一開始是作為選修課試點,選課人數相對較少,後來成為必修課,選課人數大幅增加)。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MOOC連續運行7個學期,服務國內外學習者近20000人。

      通過多年的努力,該團隊探索出「跨區域、一站式團隊在線輔學模式」(CROSTEFA)和模塊化「課程、團隊建設與運行之開環模式」(CTDOL)。該課程、團隊和教改模式以及韓豔輝老師本人受到高校的關注,目前公開發表的相關文章已經有11篇(包括書籍出版),並將有更多文章、書籍陸續發表、出版。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形態發展

高校對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團隊和教改模式等的研究(文章)

(截至2021年1月16日 )

文章

研究者

所在高校

研究對象

出處

年份

引用

(CNKI)

下載

(CNKI)

慕課教學能促進高校教師TPACK發展嗎?

華東師範大學、上海開放大學、上海海關學院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韓豔輝和團隊

現代教育技術

2020

2

535

在線課程師生交互與生生交互的話語分析——以國家開放大學「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為例

北京大學、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韓豔輝和團隊

中國遠程教育

2019

4

1771

國內慕課建設評議——兼論外語類課程的慕課適用性

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

外語電化教學

2019

9

782

開放大學教師角色認同建構個案研究——社會學符號互動論和建構論視角

北京師範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韓豔輝和團隊

開放教育研究

2018

6

1766

基於在線學習行為數據的遠程學習者學業情緒分析研究——以Moodle平臺為例

北京師範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

開放學習研究

2017

13

899

基於LSA的在線教育行為模式可視化分析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和團隊

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

2020


56

數據驅動在線學習支持服務模式要素研究

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和團隊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0

2

90

基於Moodle平臺「教」和「學」行為的個性化分析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國家開放大學、北京開放大學、廣東開平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韓豔輝和團隊

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9

3

54

提升在線課程學習者參與度和學習效果的研究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國家開放大學、山東廣播電視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6

2

424

基於Wiki的遠程開放英語寫作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6

2

37

數據驅動的在線學習表現模型構建研究

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

天津電大學報

2015

10

370

 

相關閱讀:

以「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和韓豔輝老師為研究對象之一的重要論文發表

【教改文章英文版】一站式、跨區域純在線課程可以保證質量:以「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網絡核心課程為例

相關焦點

  • 以國家開放大學「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課程為研究對象的又一重要成果發表
    國家開放大學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團隊自2013年開展「跨區域、一站式團隊在線輔學」教改模式的探索以來
  • 高校對我們「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研究
    說明:「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在線課程由韓豔輝老師帶領的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跨區域的優秀教師團隊,於2013年建設完成,並從2014年春季學期開始進行跨區域
  • 好課推薦 | 媒體輔助英語教學MOOC讓你與眾不同!
    在去年秋季第一期的首次運行中,我們的課程受到廣大學習者的歡迎,很多學習者還愉快地接受了我們團隊的專訪,暢談他們學習這門課程的心得體會。例如,孫美玲同學,黑龍江省二九一農場小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媒體輔助英語教學MOOC 2017年第一期,優秀證書獲得者),說自己學了好幾門MOOC了,但是媒體輔助英語教學MOOC給了她耳目一新、收穫頗豐的美好學習體驗!
  • 學「媒體輔助英語教學」MOOC,拿大獎,評職稱,這是真的嗎?!
    即便在肺炎疫情期間,他也堅持學習和鑽研這門慕課,並取得比較大的成績。2020年2月9日,他給我們團隊發來感謝信,分享了兩個好消息。他用在該慕課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參加了當地電教館微課大賽,獲得英語類二等獎,並滿足「市級公開課」要求。更為喜人的是,他參加了高級教師評選,並順利通過。他再三感謝課程和每一位老師!
  • 論新媒體輔助小學英語戲劇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弗瑞德·瓦爾德(Winifred Ward)在《創作性戲劇技術》中提出「創作性戲劇教學方法」,使戲劇教學成為在中小學內直接運用的教學方式。英國卡德維爾·庫克(Cadwell Cook)首次將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課程教育中,標誌著育戲劇教學方法在歐美地區的蓬勃發展。而我國學者對戲劇英語教學的研究比較晚,因為並非母語,而且在普教體制中並沒有整體的戲劇教學和研究。
  • 開發英語主題撲克牌,輔助小學英語教學
    將撲克遊戲與英語主題撲克牌結合,進行「撲克+英語」跨學科模式,賦予這種「學科+」全新的教育功能,開展課內外英語撲克牌遊戲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從確立「撲克+英語」教學目標,梳理教學內容,設計開發,加強教學運用,豐富教學評價機制,總結與反思方面著手,進行「開發英語主題撲克牌,輔助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 【外語教學】大學英語寫作與大學英語和通識教育的關係研究
    2.1通識教育的特點不論中國還是外國,通識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許多文章如吳鼎民和韓雅君、陳堅林和顧世民、楊叔子和餘東升等的對此都有較詳細的論述,本文對此不再贅述。下面本文將從兩所大學對通識教育的定義及課程設置來看目前通識教育的特點。
  • 地方高校《深度報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 要:本研究通過對地方高校的《深度報導》課程教學現狀尤其是問題進行梳理,結合《深度報導》課程的教學實踐,探討了課程改革實踐中依託「案例工作坊」開展情境實訓、給學生提供「夠得著」的目標、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倡導「小組協作」式探究學習方式、突破學時限制強化課外實踐訓練、以實踐技能為導向開展課程評價等教學手段上的新探索
  • 中北大學張小彩教師團隊榮獲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近日,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張小彩教師團隊參加了首屆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從1500個教學團隊中脫穎而出,載譽而歸,榮獲特等獎。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現場決賽於近日在北京舉行。該賽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國外語》編輯部主辦,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全國本科教育會議精神,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大賽設初賽、決賽第一階段和決賽現場階段。
  • 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全面領導的路徑
    新時代堅持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是,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全方位和全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要關注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方式創新的全面領導,又要確保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選擇的主導地位,並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黨對高校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工作全面領導的工作規制。
  • ...學院英語教師團隊喜獲2020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全國複賽二等獎
    (張恆茂,張恬,周金花,苟慧傑)通過層層選拔和激烈角逐,獲得大學英語組全國複賽二等獎,為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贏得了榮譽。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創辦於2013年,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是面向全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師的大型公益賽事
  • 大學化學教學團隊: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根深葉茂,團結奮進的教學團隊大學化學教學團隊中有4名教師長期從事大學化學課程教學工作,參與了1999年《大學化學》課程的最初創建、2003年該課程申報並獲評上海市精品課程、2008年課程申報並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有著豐富的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經驗。
  • 高校大學英語轉型課程——頂石目標英文成長課
    通過CITESPACE進行中國知網對於高校創新大學英語教學進行關鍵詞知識圖譜分析,如圖所示,高校英語課程主要專注在應用型、通識教育、需求分析、學術英語、ESP課程等方面。而本課程通過生態思維角度來去創新課程的生態各個環節,並用「目標」管理進行核心把控多項維度與創新要素,專注於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這是在此高校英語創新教學方面少有人嘗試與實踐的地方。
  • 中北大學教師團隊獲首屆全國高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特等獎
    12月18日-21日,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現場決賽於在北京舉行。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張小彩、辛任春、賀新、張宏濤、王紅組成的教師團隊表現出眾,一路過關斬將,從1500個教學團隊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大學英語組特等獎。大賽設初賽、決賽第一階段和決賽現場階段。
  • 高校本科思政課立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在多輪次的教學研究與教改試驗中,華中農業大學以提升本科思政課「三性一力」為目標,以「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課內課外融合,線上線下貫通,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立體化教學理念為先導,形成融優秀教學團隊建設機制、優質育人資源整合機制、多元教學方法集成機制、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機制、網絡育人平臺搭建機制於一體的立體化教學機制,構建本科思政課「全時空、全育人」的立體化教學模式並以之為內核展開實踐探索。
  • 湖南化工職院:思政教學團隊與商務英語教學團隊組建跨學科教學聯盟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如何進一步提煉思政元素?大學生思政課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如何更好地與專業結合?9月15日,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思政教學團隊與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團隊舉行協同教研活動,就課程思政融入、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學融合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
  • 李振來 | 英語原著讀寫指導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
    「功利化」現象,筆者在高中開展英語原著課外閱讀,開發了英語原著讀寫指導課程,通過組建教研團隊、構建教學模式、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原則和教學評價,有效推進了課程實施。71.55% 的學生希望學校開設英語文學閱讀課。70% 的學生和教師認為,目前在教材裡能接觸到的英語文學作品的數量不足,有必要通過課外閱讀來彌補。89.65% 的學生認為缺乏系統的英語文學課程資源和教師的有效閱讀指導是造成其閱讀英語文學作品的最大障礙。由此說明,在高中階段開發英語原著讀寫指導課程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可行性。3.
  • 英語系教師團隊榮獲「首屆全國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全國大獎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精神,使各級各類外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進一步發揮外語課程在立德樹人方面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高校外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與《中國外語》編輯部共同舉辦了「首屆全國高等學校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比賽
  • 高等農業院校學術英語教學實踐研究(三)
    長期以來,我國多數高等農業院校定位是培養可投身於農業基礎建設的本科畢業生,而忽視了高素質農業專業研究人才培養。教學管理部門對學術英語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大部分學校學術英語課程為選修課,且多安排於大三。在結束通用英語學習一年後,很多學生英語學習銜接上出現斷層,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有一定減退,在考研、求職等壓力下降低學習投入。缺乏規範的教學大綱和教程,教學管理和考核方式鬆散,教學效果不理想。
  • 2020年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和「優質本科...
    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和「優質本科教材課件」的申報和評選工作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為遴選建設一批能夠體現北京高等教育優勢特色、教學成效顯著、適用範圍廣、受學生歡迎的優質課程和教材課件而開展的項目。六個項目獲評,標誌著外研社圖書出版質量獲得高度認可,育人成效顯著,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廣泛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