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英語主題撲克牌,輔助小學英語教學
[摘 要]以「撲克牌」為載體,引導學生設計、製作撲克牌,藉助遊戲撲克,開展遊戲化英語教學。「撲克+英語」跨學科教學模式,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競賽性於一體,在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下,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英語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構建小學知行合一的優質課堂。
[關鍵詞]撲克牌;「撲克+英語」;跨學科;遊戲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2162(2020)05-0152-02
教育家柏拉圖認為,相較於強迫孩子們學習,不如用遊戲的方法,在遊戲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到他們每個人的天性」「有效地引導孩子們的靈魂去熱愛他們將來要去成就的事業」。皮亞傑認為遊戲具有發展智力的功能,兒童通過遊戲滿足對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新課改要求,在小學英語課堂內外,教師應該寓教於樂,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造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樂學好學,在實踐中有意義地汲取知識。
遊戲化教學很好地實踐這一理念。「遊戲化教學是以教學為目的,教師通過科學設計或遊戲選擇將它與教學過程整合,使學生在活潑愉快、興趣盎然的情緒中開展遊戲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類型。它將教學因素和遊戲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是傳統遊戲化教學的延伸。」在遊戲化教學中,通過遊戲活動創造學習動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選擇大家喜聞樂見的撲克牌,以「撲克牌」為載體,利用撲克本身的花色和數字,指導學生把英語學科知識、學習特點或遊戲特點融入新設計的撲克牌學習卡。圍繞學習活動確定一個主題,然後通過「畫一畫、塗一塗、寫一寫、問一問」等創新的方法方式,重新設計英語主題撲克牌,比如「英語問題撲克牌」「英語名人名言撲克牌」「單元單詞認讀撲克牌」「字母自然拼讀撲克牌」等主題撲克卡片。將撲克遊戲與英語主題撲克牌結合,進行「撲克+英語」跨學科模式,賦予這種「學科+」全新的教育功能,開展課內外英語撲克牌遊戲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培養學生規則意識。從確立「撲克+英語」教學目標,梳理教學內容,設計開發,加強教學運用,豐富教學評價機制,總結與反思方面著手,進行「開發英語主題撲克牌,輔助小學英語教學」研究。
一、確立「撲克+英語」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同時促進學生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教師應在教學中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結合我校學生特徵,我們開展撲克牌學習卡在小學英語遊戲化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和遊戲化學習。通過這種遊戲化教學,提升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優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信意識。
二、梳理「撲克+英語」教學內容
如何在小學各年級開展英語撲克牌開發、設計、製作和運用,這是一個難題。每個年級的孩子年齡、學情和認知水平不一樣,這決定了各年級英語撲克設計的主題和內容不同。經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我們開發了不同年級英語撲克牌。
一年級英語歌謠歌唱撲克牌。一年級孩子性格活潑,樂於表現自我。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英語歌曲或英語歌謠的撲克創作,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設計。如他們可以參考課本的英語歌曲和歌謠,在撲克牌上寫畫,家長們也可以參與孩子撲克的創作,加強親子合作與情感,提升一年級學生製作和表演撲克的熱情。
二年級英語字母創意撲克牌。深圳二年級開始接觸英語26個字母的書寫,並能認讀每個字母類似發音單詞。如認讀字母Aa,並說出單詞apple, alligator。教師可以基於字母鞏固複習,讓學生製作字母創意撲克牌,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力創意性改編字母,用實際生活的物體、圖案與字母結合,將字母設計的有色彩和生命力。
三年級英語自然拼讀撲克牌。三年級已經掌握了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能認讀和書寫一些英語單詞,並會唱英語自然拼讀歌曲。我們指導學生製作英語字母自然拼讀歌謠卡片,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出英語字母的歌謠。學生拿到撲克卡片後製作了一張張節奏押韻、朗朗上口的小chant。如字母A的chant:A is forapple. /æ/ /æ/ apple. The apple is red. I like the apple.
四年級英語問題撲克牌。老師提前給學生分組,同學製作撲克牌,輪到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展示。學生可以根據課內外知識,設計出圖文並茂的題目,如課本單元內容提問、課文背誦抽查、單元單詞拼寫、看元音和輔音字母說單詞、英語單詞造句PK等。如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Can yousing? 請你背出課本第15頁的Listen and Say等。這種頭腦風暴形式的問答調動班級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求知慾,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年級的課本劇表演撲克和英語名人名言撲克牌。五年級孩子邏輯性強,善於組織團隊活動。老師引導學生排演課本劇本或者課外繪本表演,並要求學生把劇本情節寫在撲克牌上,鍛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舞臺表現力,提升學生英語書寫能力。英語名人名言撲克是老師引導學生課下搜索資料,查閱他們感興趣的中外名人名言書寫。在課堂內外,同學們或讀、或誦,或交互名人警句,向中今中外的經典學習。
六年級是我的大學夢和思維導圖撲克牌。六年級學生善於思考,對未來有憧憬,引導他們設計我的大學夢撲克牌。學生主動查閱網站和書籍,參照個人喜歡的國家、城市、專業、文化、飲食、氣候等因素,確定自己夢想的大學,在撲克牌上設計出這所大學圖文信息卡。六年級迎來小學總結複習階段,思維導圖也是一個高效的學習方法。老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撲克卡,能更好地梳理知識點,更好總結歸納課本精華,為初中的英語學習打下好基礎。
各年級的撲克形式多樣,「學科+」撲克牌很好的輔助教學,提升課堂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規則意識和文化意識。師生共同開發和研究撲克學習卡片的遊戲規則,促進師生的交流與合作,賦予這種學習新的生命力。
三、加強「撲克+英語」教學應用
如何更好地應用英語主題撲克牌於日常教學活動中,實踐總結了以下模式。第一,安排學生課前製作撲克牌。教師根據教學進度組織學生做課前預習,提前安排部分學生或者整體來製作相關主題的撲克,要求圖文並茂,內容貼切,色彩鮮明。第二是課中的使用。在英語課堂熱身時候,安排好學生展示撲克內容,學生可以選擇一人或小組合作展示。他們的形式可以是朗讀、背誦、提問或表演等形式,與臺下的師生互動。除了在課前展示,教師也可以靈活在課中使用撲克牌,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與學習熱情。第三是課後運用。學生可以課下利用撲克牌,鞏固複習語言知識,將英語學習生活化和遊戲化。
「撲克+英語」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應用在英語課前、課中和課後,也可以延展到英語周、聖誕周、遊戲節和寒暑假等課外活動中。如英語撲克遊園活動、寒暑假見聞撲克、年味撲克,提升學生見識和文化認同感。
四、豐富「撲克+英語」教學評價
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要通過採用多元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水平,並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展。
「撲克+英語」遊戲化教學對學生採取形成性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是日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和實施的評價活動,其首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核心是通過不同形式的反饋給學生提供具體的幫助和指導。在英語「撲克+」研究中,教師引導學生設計、製作和使用撲克牌,教師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提問、小組討論、課後作業、師生交談、自評和互評問卷等獲取學生表現,及時在課堂內外給學生評價,向學生提供及時並具有個性化特徵的反饋,為調整和改進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依據。學生積極參與遊戲化教學活動,在師生交流評價中調整學習行為,提升學習效果和自信心。
採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法。第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設計、製作英語撲克牌,在課內外向師生展示自己的撲克,在展示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自我認知,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評價。其次,學生在自評的同時也在接受他人評價,在完成撲克任務過程中,教師、家長和同學也會提出一些個性化的有價值的反饋和激勵。如班級內外展示展示撲克卡片,師生合影獎勵、貼紙和梅花金幣等多種方式。通過形成性評價、自評和他評方式,讓學生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提升綜合素養。
五、總結與反思
「撲克+英語」遊戲化教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加強他們的合作和規則意識。教師在這種教學活動中也逐步提升了自我組織能力和教學質量。家長發揮了對孩子的監督和引導,家校聯繫更緊密。
做研究的時候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改進。首先,研究時間短,遊戲規則比較單一。學生的撲克牌學習卡沒有很好地收集、整理和保存,英語撲克牌循環使用率低。其次,在遊戲設計上,要從教學目標出發,設計撲克內容,用撲克遊戲輔助教學目標的達成,不能為了遊戲而遊戲。第三,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一般是優秀學生製作撲克的熱情度高,完成度好,一些學困生完成質量稍差和參與度低。家校合作需要再做出努力,更好開展親子創作活動,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來。
總之,通過以「撲克牌」為載體,引導學生設計、製作撲克牌,藉助遊戲撲克,開展遊戲化英語教學。這種「撲克+英語」跨學科遊戲化教學模式,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競賽性於一體,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英語知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情感和習慣,構建小學知行合一的優質課堂。
[作者簡介]
王婷婷(1988-),女,漢族,河南信陽人,2013年寧波大學碩士畢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梅山小學
[參考文獻]
[1]柏拉圖 . 理想國[M]. 郭斌和,張竹明,譯 .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304-305.
[2]柏拉圖 . 柏拉圖全集(第三卷)[M]. 王曉朝,譯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9.
[3]尚俊傑,莊紹勇.遊戲的教育應用價值研究[J].遠程教育雜誌,2009(1):63-68.
[4]唐文中,郭道明,李定仁.小學遊戲教學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22-25.
本文參考文獻引用格式:王婷婷.開發英語主題撲克牌,輔助小學英語教學[J].新課程,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