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漫妮不顧父母身體回上海,是為不孝,但是我羨慕她能為自己而活

2020-12-10 塵網羈鳥

#三十而已大結局#中,王漫妮還是不甘平淡,回到了曾經生活過八年的上海繼續漂泊。

她找到魏總,跟他約定了3個月的考驗期,考驗期到了她沒有完成任務就要給他當貼身助理,完成了任務就可以回到米希亞店當店長。

3個月的時間過去,王漫妮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還幫魏總剷除了一個心腹大患。

但是三個月不要臉的要帳經歷使得王漫妮已經不稀罕店長或者銷售主管的位置了。

她執意出國留學,帶著3個月掙來的十萬塊。

我注意到一個問題,不管是王漫妮滬漂八年還是重回上海、出國留學,父母從來都不會直接影響到她做決定。

回上海雖然灑脫,但是不孝

坦白講,她重回上海前,跟父母溝通的那個場景真的很戳我。

王媽媽坐在椅子上,看著瞬間老了幾歲,頭髮稀疏花白。

先埋怨王漫妮說話不算數,答應了在上海沒闖出名堂就要回家陪父母,現在又突然說要走。

然後又表示不理解,不理解王漫妮為什麼放著安安穩穩的好日子不過,非得去大城市做那些無用功。

最後大打感情牌,提醒王漫妮爸爸媽媽都老了,爸爸身體也不大不如前,「我們就是想一家人在一起,可以有個相互照顧」。

王漫妮雖然被感動得落淚,但是還是堅持要走:

「我就是求你一件事,我不在你們身邊的時候,你們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王漫妮的人設確實是不完美的,除了拜金虛偽,還很不孝順。

她老家衢州和上海相隔不算很遠,坐高鐵兩個小時就到了。

但是作為獨生女的王漫妮兩年都沒有回過家,是因為沒有時間嗎?

不是的,她和梁正賢談戀愛的時候,可是請了很多假一起出去玩。

就算逢年過節商場生意比較好,平常也能湊幾天回去陪父母兩天吧。

可是王漫妮沒有,而且就算媽媽打電話給她,很關心她,她也表現得有點無動於衷。

回到家裡,王漫妮爸爸會給她做想吃的菜,給她削蘋果。

王漫妮要回上海,他又拿出給王漫妮攢的嫁妝給她帶回上海,讓她避免因為錢的事過得不好。

從裡到外,替閨女想得很周到。

就像顧佳的爸爸一樣,永遠是女兒最堅強的後盾,顧佳在許幻山那裡受傷了就會找父親這個靠山。

這部劇裡三個女主的父母都很好,沒有《安家》、《歡樂頌》、《都挺好》裡面那種氣死人的父母,他們都是女兒最可靠的港灣。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顧佳的爸爸和王漫妮的父母。

大家都還記得王漫妮生病住院時,她媽媽掐著點給她打電話提醒輸液的藥瓶快打完了的那一幕嗎,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個場景,因為我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的關心和照顧。

我很能體會到父母在這樣的關愛得不到回應下的失望。

為自己而活的灑脫令人生羨

王漫妮確實很不孝順,我羨慕她有能夠一直體貼她的父母,也羨慕她有勇氣為自己而活。

想問一下各位,你們如果生孩子的話,是抱著什麼目的把孩子生下來呢?

養兒防老?生下愛情的結晶?單純想要一個孩子陪伴自己?

就現在而言,還是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強加長大以後要報恩的想法,從小就給他們灌輸類似的觀念。

不管是從道德還是法律層面來說,贍養父母都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但是,習慣性地給純潔的孩子洗腦式灌輸這種觀念,其實可能會讓他們從孩提時期就倍感壓力,也很容易讓家長覺得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去安排孩子的人生。

在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裡,第一集就有一位父親試圖強迫女兒跟他一起赴死,把女兒當作私有物品,不考慮她的個人意願。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他的父親死後就特別想去遊覽名山大川,但是又放心不下年邁的母親。他的母親也很開明,鼓勵他放心去遠遊。

王漫妮固然自私,但是卻活成了我想成為的樣子。

而且王漫妮的父母打感情牌,希望她留下來,何嘗不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呢?

我時常覺得我不是在為自己而活,我背負著父母的期望,不上進就是辜負培養,就是對不起他們的栽培和付出。

但是我選擇的人生道路並不是他們所期望的,所以他們感到對我很失望。

而我也很難讓他們理解我,不同的人生經歷造成我們的價值觀和視野都不一樣。

我的家人總是責怪我不夠懂事,我也感到很委屈,怎麼就不能夠灑脫地為自己而活呢?

朋友說現實生活裡幾乎不會出現王漫妮這樣的人物,編劇編得太扯了。可是,我真的很嚮往什麼時候能夠放下所有,成為王漫妮們。

相關焦點

  • 是自己在活,《你不知道的自己》解讀《三十而已》王漫妮重回上海
    網圖,侵刪因為此時的她還沒有弄清楚是為誰在活著。作為獨生子女,面對漸漸年老的父母,她肩上的擔子不小。而面對父母精心的安排,她也全都不情不願地接受著,可終究都不是她想要的。面對所有的熱情,她無法抉擇,但怎麼辦?活成了正確的樣子卻失去了真實的自己。---武志紅終於在顧佳和鍾曉芹的開導下,從茶山回來後,她想明白了,她是要到山的對面去看一看的,哪怕對面還是山。為了不活成正確的樣子,王漫妮選擇了做真實的自己,為自己而活。
  • 王漫妮「水土不服」,於伯一語點醒:走出家門,你就是自己的家
    然而,回鄉的王漫妮,表面上按照父母的節奏,相親、工作,但是,骨子裡不安分的靈魂卻與小城鎮的生活格格不入,無法燃起生活的激情。這讓我想起曾經在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北上廣容不下肉身,家鄉放不下靈魂。01所有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的人,都帶著滿腔鬥志,以為可以憑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成為更精彩的自己。
  • 王漫妮後悔從上海回小家鄉:畢業能留在大城市就不屈就小家鄉
    王漫妮被梁正賢騙後,因正牌去門店鬧,自己無心工作,同事也拿異樣眼光對待她,不適應的她,從上海回到了家鄉。回家後的王漫妮各種不習慣,最後還是回到了上海。所以,就掀起了關於畢業後留在大城市發展,還是聽爸媽話回家鄉的話題。01一個學妹發來私信問我:「畢業後是留在大城市繼續奮鬥,還是聽爸媽話回老家隨便找個工作安穩下來?」
  • 三十而已:比融不進上海回不去故鄉的王漫妮更可憐的是等不回兒女的...
    可就業環境並不樂觀,因經濟不景氣,好多奢侈品牌都經營困難,維持下來或實現盈利的門店位置較高的崗位早已飽和,且她已經奔三,要在奢侈品牌圈裡再找個跟上家一樣待遇的太難了,能找到的是只有七八千塊的初級銷售職位,而這點錢只勉強夠她一個月的房租。於是窘迫的王漫妮不得不收拾行李回老家,打算回鄉發展。
  • 王漫妮滬漂怎麼會兩年不回家,留學也不跟家裡說?
    《三十而已》的結局中,王漫妮還是不甘平淡,不管是王漫妮滬漂八年還是重回上海、出國留學,父母從來都不會直接影響到她做決定。雖然我們很羨慕她的勇氣,可是這樣就值得提倡嗎?問題是她父母對她很好啊,她是獨生女,父母關心她,她寄回去的錢都幫她存起來,沒有哥哥弟弟的問題,父母也不吸她血。可是她呢?
  • 王漫妮愛慕的虛榮心是真的,但是很難談論拜金主義
    王漫妮美麗有序氣質佳是奢侈品行業的內閣姐妹,具有較強的商業能力、強烈的野心和在線情商。雖然他們的家鄉是浙江衢州,但是包郵的人並不貧窮。更重要的是,她的父母一看到退休工資就有了,她只有一個女兒,不像樊勝美,而且還有吸血鬼哥哥。這種情況比上一級少,比下一級多,在上海落地生根不應該特別困難,這是合理的。
  • 三十而己的王漫妮:留不住的上海,回不去的故鄉
    三十而己的王漫妮,在上海漂了8年,奢侈品牌櫃姐,租房住,還得面臨房東漲房租而隨時搬家的可能。8年,抗戰都勝利了。而王漫妮還和剛踏入社會的年青人一樣,除了時間長一點,資質還是沒有任何增長。晚上回到家,面對空蕩蕩的房子,喝杯咖啡坐到陽臺的椅子上,好像自己屬於這個城市的一部分。王漫妮過生日回家,在從小剪頭髮的於伯那裡剪頭髮。於伯一眼看穿王漫妮,勸她說:人回來,心也要跟著回來。家裡人安排王漫妮和小張主任相親。看似一切順利,按部就班,王漫妮就在小鎮過上了平凡幸福的生活。
  • 《三十而已》王漫妮:你活成了什麼樣子,你自己並不清楚
    很多人討厭王漫妮,可是王漫妮這個角色,卻是很貼合大眾的,生活中像她這樣的女生不在少數。有多少人不知不覺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你可能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好,卻不自知。這篇文章寫王漫妮,也寫給王漫妮們。可明明金錢是前提,卻非要標榜自己獨立高尚與純粹,就有點虛偽了。愛情,金錢,王漫妮什麼都想要,但這世上的東西,早在無形中標好了價格。想要得到,就得有所付出,就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
  • 《三十而已》熱播,王漫妮重回上海,安穩和拼搏你會如何選擇?
    一種像王漫妮,畢業後漂泊在外獨自打拼;一種像鍾曉芹,在父母身邊結婚工作,生活平淡如水;一種像顧佳,外能替老公打拼事業內能相夫教子。很多人在看這部劇時,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就拿王漫妮來說,獨自一人在上海打拼,生病了不敢告訴父母,一個人去醫院吊水,永遠報喜不報憂的和父母說自己很好,堅強倔強的樣子讓人心疼!
  • 三十而已:王漫妮最終回上海投靠魏總,魏總的真實目的很明顯
    她們雖然處在社會的不同層面,但是她們的故事都非常的勵志。對於生活在上海這種大城市的人們來說,她們的生活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而已經30歲的女人處在這個年齡段也是非常尷尬的,她們不但要兼顧自己的家庭,而且還要有自己的事業,所以對於她們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 30歲的王漫妮,撞了南牆終於回頭,以後的她,才會活得更加清醒吧
    作者:同言01王漫妮和梁正賢分手了,並且分手的時候,她把梁正賢買給她的衣服都還給了他。這個劇情出現後,我有一個朋友對王漫妮改變了看法。我一個朋友評價王漫妮說,感覺這樣的人就是又當又立。你可以物質,但是你不能明明物質,卻裝得自己不物質,說是為了愛情,更不能在朋友說實話點醒的時候,還出口傷人。就像是王漫妮自己後來形容的一樣,大概她生氣,正是因為被顧佳說對了吧。她的心裡,其實就是這樣想的。
  • 三十而已:王漫妮辭職回上海,張志挽留理由成觀眾「嚮往生活」
    這三部電視劇裡面,演的是三個不同性格女孩的人生經歷,觀眾卻在這三個不同的人生經歷當中看出了許多的東西,還有一些觀眾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假設那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會如何面對。在王漫妮辭職回上海的時候,一些觀眾說張志挽留的理由,是他們心目中嚮往的生活。王漫妮從奢侈品店辭職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她回來之後,家人就迫不及待的給安排了相親。
  • 都說王漫妮就是「want money」,有多少人和我一樣討厭她?
    她憑一己之力輕輕鬆鬆把銷售總監弄走了,雖然是那個魏總有意幫她,但還是很不現實。但是這部電視劇王漫妮是最接近現實生活的的角色,一開始覺得她太飄,後來才發現在許多女孩子其實都這樣經歷過,這樣幻想這樣期待然後被辜負被現實砸傷。
  • 三十而已王漫妮離開家鄉重回上海 最終選擇出國
    三十而已王漫妮家鄉原本在家鄉過得很安逸的王漫妮,毅然選擇了離開熟悉而陌生的故鄉,踏上了回上海之路,當然也離開了家裡介紹的男朋友,當地鎮上一位主任,這是一位不錯的青年,但卻非王漫妮所喜歡的類型,他們兩個根本是兩種不同的人,一個追求理想,而一個卻甘於安逸的生活。
  • 王漫妮:幸福,是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感恩自己所沒有的
    《三十而已》的三個姑娘裡,最沒能耐的就是王漫妮。鍾曉芹有後路。不管何時累了,都有把她安囡囡的上海爸媽。甚至她從沒想過失業了怎麼辦,離婚後也敢「淨身出戶」,房子車子都不要;顧佳有創業精神也有家。公司賺錢,她去教育孩子;公司賠了,她再創業;有老公,她好好經營,沒有老公,她可以再重建一個帝國;唯獨王漫妮,空有一個「夢想」,她沒有後路,因為後路是她不想要的生活。她也不敢創業精神,以她的能力,在上海打個工有個立稚之地都不容易。她更沒有家,海王的上海豪宅能容得下那隻大金毛,但容不下她。
  • 三十而已:王漫妮=不認命?憋尿憋到腎炎,腰痛到直不起來
    1.王漫妮的不服輸被她媽媽戲稱為賺時間王漫妮的不服輸很好笑,因為在上海買房跟天文數字一樣,她確實是在賺時間。可是,時間還需要賺嗎?不需要。時間每一天都在溜走,你努力奮鬥和停滯不前它不會受到影響。如果說給她勇氣的是那股不服輸的勁,我倒認同。
  •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舜長大後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根本不來為他主持,所以舜最後只好不告訴父母自行娶親。孟子所言的無後是指不能孝養父母、愛護家人,但是孟子說這句話並不是在批評舜。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原文說儘管舜不告而娶,犯了「無後」之不孝,但是君子以為舜他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卻和稟告了一樣。
  • 《三十而已》王漫妮重回上海:別讓「我不夠好」,毀了你的人生
    於我而言,現階段的追劇,也就是抽離劇情本身去看每個人,悟到一些有利於自己成長的點。很多人都吐槽王漫妮這個人活得擰巴,反而我特別能理解她,她也果然選擇離開家鄉重新回到上海。還記得我上一篇說過,她離開上海是因為她之前把人生的希望放到了男人的身上,所以被海王傷害後就心灰意冷,甚至她也曾妄想著前男友能夠給她一個肯定的未來,結果對方並沒有表白,她因此賣掉了一切回到了老家。而這一次選擇重新回上海,就像她對海王的富豪朋友說的那樣,躺著賺錢和站著賺錢相比,她一定會站到底。
  • 請不要再為父母而活,大膽的對父母說不
    在古代,父母死了,子女要守孝三年。還有很多的忌諱,比如子女不能直呼父母的名字等。現代社會,這種孝順的意識已經淡薄了很多,畢竟現在不是古代那種父為子綱的社會。這種意識雖然淡薄了,子女不用為父母守孝,也沒有那麼多的忌諱,但是孝順卻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種道德綁架。子女如果不聽父母的話,就會被扣上不孝子孫的帽子,處於道德弱勢方。
  • 《三十而已》王漫妮放棄「鎮草」很明智,小張主任並沒有那麼好
    三十歲的王漫妮在大上海漂泊八年,奢侈品牌店工作,表面風光,實際入不敷出,沒錢在上海買房,找不到歸屬感。在感情上好不容易碰到自己想要的完美伴侶,對方打著不婚主義的名號,其實有個交往七年的漂亮女友。王漫妮在工作和事業雙重打擊下,又在父母的催促中,帶著一顆疲倦的心,回到了三四線小城市-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