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涉及13.8萬國人的研究:膽固醇過低,癌症風險翻倍

2021-01-15 生活小時訊

提到膽固醇,很多人將它視為「洪水猛獸」,認為攝入過量會給血管添堵。

膽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個指標:

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種「好膽固醇」,有助保護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壞膽固醇」,偏高會讓血管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聚集,血管變窄,血流不足,引發冠心病等。

壞膽固醇指標越低越好嗎?一個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過低,癌症風險可能會翻倍。

專家,為你解讀新研究,並教你科學調控膽固醇。

膽固醇過低,癌症風險翻倍

《美國癌症研究雜誌》近期刊登我國一項新研究稱,膽固醇過低是個危險信號,或可導致癌症風險倍增。

為了評估血清膽固醇、血糖狀況和癌症風險間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團隊於2014~2016年對中國心血管代謝病與癌症隊列研究項目進行了再研究,對涉及全國16個省份、20個社區站點的13.8萬名參試者展開平均為期3.8年的追蹤調查。

研究人員監測參試者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謝指標。

參試者接受了相關病史、用藥情況及生活方式因素(吸菸、飲酒、久坐行為、運動及飲食習慣等)的問卷調查。

隨訪期間,平均1710人確診偶發癌症(所有部位任何類型癌症的首次發生)。

分析發現,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於100毫克/分升的參試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宮頸癌的風險分別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癌風險最大。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既差,而且LDL-C<100 mg/dl,則會增加42%的癌症罹患風險。其中尤其是胰腺癌風險最高,增加197%。

有無糖尿病患者不同LDL-C水平的癌症發生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免疫系統在對抗癌細胞的過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膽固醇參與,以激活免疫信號傳導,調節免疫功能。

如果同時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癌症風險會進一步降低。

壞膽固醇過低,提示3個問題

不同人的理想膽固醇水平是不一樣的。

血液裡的膽固醇總量,正常範圍應為3.6~5.2毫摩爾/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爾/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風險;超過6.2毫摩爾/升則有高度風險。

★「壞膽固醇」正常值:

如果沒有冠心病、腦梗,也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危險因素的人,壞膽固醇應該不高於3.4毫摩爾/升。反之,則需要積極管理壞膽固醇,通常應控制在1.8~2.6毫摩爾/升以下。

★「好膽固醇」正常值:

男性為1.16~1.42毫摩爾/升,女性為1.29~1.55毫摩爾/升。在標準範圍內,好膽固醇是高點好,但也不能過高,那樣總膽固醇也可能相應偏高。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低於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體出現了下面這3種問題: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藥物或飲食導致的膽固醇過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膽固醇過低並且消瘦,就要考慮是否有患腫瘤的可能。

膽固醇過低一樣會影響健康。比如,使細胞膜穩定性減弱,導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腦出血。同時還會減少糖皮質激素合成,減弱人體的應激能力和免疫力。

飲食習慣

壞膽固醇過低,也有可能是飲食不合理、攝入脂肪過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過度減肥者,都有可能因攝入脂肪過少而形成嚴重營養不良,膽固醇自然也會偏低。

肝臟問題

嚴重肝病患者,會因為肝臟代謝異常、膽固醇合成功能障礙,造成壞膽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現肝臟合成功能障礙。

總之,壞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標是否過低還應該徵求醫生的建議。

不同人群,這樣調膽固醇

不同的食物膽固醇含量如何?生命君為你總結一張表,看清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膽固醇含量。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各有一套調膽固醇的方法。

年輕人

「壞膽固醇」水平超標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而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因此,針對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預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強調「營養均衡」和「食物多樣化」,其中就對蛋類、內臟類、脂肪類有明確的建議:

蛋類建議每天40~50克(大約1個雞蛋的量),吃雞蛋不棄蛋黃;動物內臟膽固醇含量較高,尤其是動物的腦部,建議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兩)左右;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動物油、肥肉),攝入量為每人25~30克(半兩左右)。中年人

中年是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生的關鍵階段。

防治重點是將飽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總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類外皮等動物性食品,烹調選擇玉米油等。

嚴格將每日膽固醇攝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時配合減重、規律鍛鍊、戒菸、限鹽、控制血壓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醫生進行藥物幹預和控制攝入膽固醇以外,還應重點攝取一些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纖維:

小麥胚芽、麥麩、花生、杏仁、孢子甘藍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欖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水果、燕麥、洋蔥、黑木耳、海帶等富含膳食纖維成分。《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建議,已患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飲食要注意幾個細節:

每天可吃一個雞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湯;

每天一兩肉或一兩魚,不要煎炸和紅燒,多用蒸或燉,並去掉浮油和肥肉;

蛋白質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過多的主食、零食和肉類砍掉,換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雜糧,特別是多喝雜糧豆粥;

多吃少油烹調的蔬菜,綠葉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個即可,堅果每天一小把;

在烹飪方式上,建議選用不粘鍋,改爆炒為蒸、煮和涼拌,烹調油減半,或改用玉米油。

相關焦點

  • 膽固醇越低越好?老年人血膽固醇水平太低,會增加老年痴呆的風險
    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把膽固醇當作洪水猛獸,恨不得天天吃素。甚至有老人因為害怕膽固醇太高,連做手術後都不吃雞蛋、不喝牛奶也不吃肉,導致快一個月了傷口還沒癒合。膽固醇真的越低越好嗎?最近一項科學新聞可能會讓有此觀點的人們警醒過來:我國復旦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老年人的血膽固醇水平太低,會增加老年痴呆的風險!
  • Neurology:太低的LDL膽固醇可能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2019年7月8日訊/生物谷BIOON/---目前的指南建議降低膽固醇,以降低心臟病風險。在一項新的為期9年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通常稱為「壞」膽固醇---與出血性中風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如果膽固醇下降過低,這可能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風險。
  • 女性膽固醇過低腦出血風險增加
    來源:中國婦女報美國學者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極低的女性發生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較高水平女性的2倍。研究者表示,通常認為LDL-C水平低的女性的心梗和卒中風險較低,但該研究提示其出血性卒中風險可能增加。該研究採用女性健康研究數據,納入約2.8萬名女性。研究隨訪19.3年,分析結果發現,LDL-C水平與出血性卒中風險之間呈「U」型關係。膽固醇低於70 mg/dl者發生出血性卒中的風險是100~129.9 mg/dl者的2.17倍。
  • LDL-C水平過高或過低均會增加全因死亡的風險
    LDL-C水平過高或過低均會增加全因死亡的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24:18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醫院Børge Grønne Nordestgaard團隊研究了丹麥居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全因死亡風險的相關性
  • 「壞膽固醇」越低越好嗎?超10萬人研究闢謠了
    近期,The BMJ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結果表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呈現U型關聯,即LDL-C過高或過低都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有關(見圖1箭頭)。得出以上結論後,研究人員在討論部分給出了他們的思考。一些疾病會導致膽固醇水平降低,本項研究中,LDL-C水平最低的人合併疾病更常見。降脂治療不能解釋為什麼LDL-C水平低會導致死亡風險增加,但較低LDL-C水平可作為死亡率的預測因子。
  • 研究稱低「壞」膽固醇水平可能會增加女性的中風風險
    這些情況為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鋪平了道路,導致了「壞」膽固醇這一術語。LDL、甘油三酯和中風風險4月10日發表在《Neurology 》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低LDL膽固醇水平與女性出血性卒中風險增加之間的關係。這種類型的中風不如缺血性卒中常見,並且難以治療,因此增加了致死率。
  • 別一味拒絕,膽固醇並非洪水猛獸
    過低的膽固醇增加患病風險此外,若人體內膽固醇含量過低,還有可能增加疾病風險。早在1994年,美國心臟協會膽固醇問題特別工作組就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總膽固醇水平低於160毫克/分升,與癌症、出血性中風、呼吸系統疾病之間存在著聯繫。此後又有很多研究報告指出,過低的膽固醇水平與抑鬱、自殺、焦慮相關。
  • 75萬人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 鍛鍊可降低七種癌症風險
    近日,一項涉及75萬名成年人的匯總性研究發現,合理的鍛鍊可降低7種癌症的發生風險。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癌症協會和哈佛大學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聯合完成,並發表於近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 膽固醇並非洪水猛獸!千萬別一味拒絕
    因此,如果缺少膽固醇,人體多方面功能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膽固醇過低 增加患病風險 此外,若人體內膽固醇含量過低,還有可能增加疾病風險。
  • 膽固醇並非洪水猛獸!千萬別一味拒絕~
    膽固醇過低 增加患病風險 此外,若人體內膽固醇含量過低,還有可能增加疾病風險。 早在1994年,美國心臟協會膽固醇問題特別工作組就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總膽固醇水平低於160毫克/分升,與癌症、出血性中風、呼吸系統疾病之間存在著聯繫。 此後又有很多研究報告指出,過低的膽固醇水平與抑鬱、自殺、焦慮相關。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過低的膽固醇水平都不利於身心健康。
  • 肥胖女性患乳腺癌風險高 降膽固醇藥物或可減風險
    人們已經知道,膽固醇在血管裡積聚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膽固醇在機體中代謝後,還會生成一種類雌激素分子,從而促進乳腺腫瘤的生長與擴散。這一成果首次解釋了為何肥胖女性乳腺癌風險較高。不過好消息是,服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有助降低患癌風險。此前研究表明約75%的乳腺癌與雌激素有關。
  • 膽固醇保持在什麼水平對身體有益?過低或過高對身體有害嗎?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裡,膽固醇就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所以,中老年人為了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會千方百計地通過飲食和藥物等手段來降低血清膽固醇。而在年輕人的眼裡,膽固醇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 研究:早晨8-10點最能降低癌症風險!
    最近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與不運動的參與者相比,清晨(8-10點)運動對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均有保護作用。 ▲實驗設計 通過分析後發現,與不運動者相比,早晨8-10點運動與乳腺癌發病風險降低26%有關,與前列腺癌症發病風險降低27%有關。
  • 最新研究:膽固醇越低,患新冠肺炎風險越高?你還在害怕膽固醇?
    很多人都害怕膽固醇,不敢吃蛋黃,特別是有的老人,很多年前被嚇怕了。最近,一項最新的研究數據,或許能讓你看到膽固醇在增強免疫力和抵抗感染方面,所發揮的鮮為人知的作用。最新研究:膽固醇低,更易被感染2020年3月初,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布了一篇來自中國學者的數據研究,涉及到溫州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
  • 涉及170萬人研究顯示:吃雞蛋與心血管病風險無關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雞蛋含有大量膽固醇,對血管很不友好。不過,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對1980年至今共763項有關雞蛋的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分析,結果顯示:吃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無關;在亞洲隊列中,每天增加一個雞蛋反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 15年近8萬人研究結果:膽結石或會增加人群患肝癌和胰腺癌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膽囊結石的發病與飲食、生活習慣及個體差異有關,如今人們膽固醇攝入越來越多,油炸食物攝入過多,可能會增加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濃度越高,就會越易形成結晶,結晶沉積久了就形成膽固醇性息肉。此外,不吃早飯或者飲食不規律,膽汁沒法排空,長時間滯留在膽囊裡而變粘稠,就會產生結晶體附著在膽囊壁上,引起膽囊息肉,誘發膽囊炎。
  • 喝咖啡可以降低癌症風險?
    喝咖啡的五大好處1、降低癌症風險發表在美國《臨床腸胃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喝咖啡可使患原發性肝癌的風險降低40%。還有研究稱,經常喝咖啡可降低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3、保護心血管韓國科研人員通過對2.5萬受試者研究後發現,每天喝3~5杯(每杯約200毫升)咖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低。4、預防糖尿病美國哈佛大學一項針對12.6萬人進行的研究顯示,常喝咖啡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 NEJM:維生素D及魚油無降低心臟或癌症風險能力
    維生素D和深海魚油在以往的研究中似乎神乎其神,是無所不能的所在,然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篇文章卻讓它們實力打臉。研究表明,健康人服用深海魚油,並沒有降低心臟或癌症風險的能力,維生素D也是一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調查顯示,美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食用膳食補充劑。
  • 為何說素食主義者可能面臨更高的中風風險?
    一項關於嚴格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者和魚素者飲食的大型新研究突出了每種飲食相關的許多潛在健康益處和風險,包括從降低心臟病風險到顯著增加中風風險的所有方面。
  • 每天睡夠8小時 癌症死亡風險卻增加了!到底該睡多少?
    然而,這樣隨心所欲的睡,可能會增加長眠不醒的風險!你還會瞎睡嗎?近日,發表在Sleep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項Meta分析便針對睡多睡少與癌症死亡風險的關係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納入了來自14個隊列研究的近87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有43021名參與者死於癌症。那麼,究竟是睡多好還是睡少好?——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