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多數人的認知裡,工作只是為了謀生不得已而為之事情,快樂工作從來都是個偽命題,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多數成年人其實沒有選擇不工作的權力,既然無法迴避,那麼我們何不嘗試著把它營造得看上去快樂一些呢。
筆者結合工作十餘年所感所見,總結經驗如下:
適應環境
見過路燈下學習的少年嗎?見過菜市場裡悠然彈吉他的青年人嗎?--適應環境更多的時候說的是排除環境對個人的影響,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職場環境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你不可能替喋喋不休的張三閉上嘴巴,也不可能替苦瓜臉李四換上陽光般溫暖的微笑。對於此,你能做的不多,只有學會如何去適應這樣的環境,嘗試把周遭環境裡你不喜歡的一切元素當空氣,這樣才能觸摸到快樂的邊角。
學會看到別人長處
職場上肯定存在一些你討厭到不願多看一眼的人。一旦對一個人產生厭惡的感覺,他敲打鍵盤的聲音你都會覺得是噪音,他走過你身邊留下的香水味你都會覺得是惡臭。
現實畢竟不是ps,沒辦法隨意地抹掉不喜歡的一切,那該怎麼辦呢。
不妨暫時先放下對他的厭惡,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別人有沒有什麼長處或優點,這樣可以減輕對一個人敵視或厭惡感。
嘗試分析一下這個人工作上的優點,例如他很聰明、他很開朗。
想想他有沒有曾經幫助過你,畢竟人類是一種只會記得自己對別人的好,而記不住別人對自己好的物種。
融入氛圍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沒有那就測試一下,假設一下這樣的場景:辦公室的幾個同事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哪家店的壽司比較好吃,這時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鄙視這樣幼稚且浪費時間的討論,一種是嘗試加入這樣的討論,你會發現鄙視他們並不會給你帶來快樂,甚至你的情緒會被左右,但如果你花幾分鐘加入他們的討論,你會發現其實這樣忙裡偷閒的討論蠻愉悅身心的。
人類畢竟是種群居物種,只有偶爾融入群體,才能更容易找到快樂,絕對的封閉自我只能帶來絕對的孤獨感。
幫助別人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嘗試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其實也是釋放友善的一種途徑。職場上雖然很少有可以交心的朋友,但是多一個普通朋友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也比多一個敵人要好得多。
幫助別人本身也是件容易給自己帶來愉悅感的事情,畢竟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看淡工作得失
這點尤其重要,上班族不開心的源頭多數來源於此。如果無法做到看淡工作得失,上司的一句批評或者一個表情,都有可能讓你鬱悶一整天。看淡不代表消極,應該在盡力盡職的基礎上去看淡工作得失,時刻告訴自己,面對批評,無則加勉有則改之。只有這種心態,才能在複雜的職場環境裡保持快樂。
結語做到以上幾點,基本上就可以甩掉工作帶來的壓抑或不快樂了,人只要快樂,人生向好的可能性也會多起來。
#職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