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青島9月30日電( 通訊員 王琦)「推進的速度令我這個從業者都感到吃驚!」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美邦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向峰在近日調研「醫保改革惠民攻堅戰」時感嘆道,「居民醫保財政補貼和待遇水平提高等一系列舉措真實地提升了島城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這種令人吃驚的「速度」在向城市的各個領域蔓延。青島正用飛躍式的城市發展向祖國70歲生日獻禮!青島市政協正用一次次專注、專心、專力的務實履職把初心和擔當鐫刻在青島的大地上、鐫刻在人民政協70年的輝煌歷程中。
專注於「責任」
青島市政協堅持「專注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探索「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的基層路徑,廣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匯集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澎湃動力。
「遠程協商的形式讓我既能兼顧本職工作,又能履行委員職責。」市政協委員、市南區政協主席任寶光在進行遠程協商時說道。
中秋佳節前一天,市政協「助力海洋攻勢,加快建設海洋強市」雙月協商座談會現場,除了遠程協商那頭的「欣喜」,還彌散著「專業味」。
「我提個建議,要加強典型海域氣候、環境等基礎數據的調查整理,適宜不同海區與養殖需求的深遠海養殖裝備的研製、名特優養殖品種的開發與完整產業鏈條的建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魚類養殖與設施漁業研究員馬愛軍在發言時提到。
作為市政協「海洋攻勢」督促調研工作小分隊成員的馬愛軍,多次參與市政協「海洋攻勢」的督促調研並提出專業的建議。
在座談會互動交流階段,「辛辣味」也冒了出來。
「建議市政府相關部門多關注人工智慧製造、大數據、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帶動的海洋產業變革,敢於先行先試、敢於承擔風險、敢於打破常規、敢於承擔責任,促進我市海洋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跨越發展。」市政協委員、哈工大青島科技園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魯生連用四個「敢於」,語氣中透著焦急。
一次座談會,展現出十三屆青島市政協能聽意見、敢聽意見,始終追求平等協商、有序協商、眾人的事由眾人來協商的理念。
市政協的34個工作小分隊「不經意間」成為了「政協界的網紅」。工作小分隊剛一成立時,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然而,市政協廣開言路、開拓思路,把不理解轉化成可採納的建議,經過反覆思考、研究、磨合、摸索,才有了當下工作小分隊的耀眼成績。截至目前,34個工作小分隊已經開展視察17次,完成調研任務20餘項,形成調研報告、協商議政專報等40餘份,提出各類意見建議2600餘條。
工作小分隊如火如荼開展工作的同時,市政協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歷史文化街區產業振興和建築活化利用」「借鑑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經驗促進青島高質量發展」等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邀請委員、專家、群眾,集思廣益、平等對話,把以往只有委員參與的專題議政範圍進一步擴大,助力青島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為了凝聚起最廣泛的發展合力,6月,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率市政協代表團先後赴澳門、香港交流訪問,出席澳門青島同鄉聯誼會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成功舉辦青島——香港經貿合作推介會,走訪了住港、住澳的政協委員,共商合作大計。前往南光集團、光大集團、招商局集團、港中旅集團、商湯科技等在澳在港企業考察,舉辦了青島在澳「雙招雙引」工作站揭牌儀式和青島臺港澳產業園推介活動。
市政協還進一步完善情況通報、聯合調研等制度,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圍繞宗教活動場所文物保護管理等開展調研協商,營造了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打造智慧政協、豐富協商議政形式、建立工作小分隊、拓展協商議政範圍、開展對外聯誼交往……青島市政協始終在嘗試,用
專業的平臺凝聚專業的人進行專業的協商,圍繞黨委政府關心的重點、焦點、難點、熱點,真正發揮出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巨大作用,匯聚起助力發展的共識與合力。
專心為「幸福」
青島市政協堅持「專心為民」理念,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工作重點,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履職盡責,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積極協助黨委政府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開智慧政協APP「服務在線」欄目,法律、教育、健康、文旅四個專題裡群眾已經反映了232條問題,回復215條。這些問題來自群眾,而回復則來自市政協各個領域的專家委員。
市政協委員李秋航是一位知名律師。她在每天忙完本職工作後,總要瀏覽一下智慧政協APP。「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政協工作方式的改變,網絡參政議政、服務群眾,讓我們能夠在線上直接面對群眾,盡己所能去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不僅在線上,青島市政協還走出去,走到困難群眾中。
4月,市政協考察團赴甘肅隴南、貴州安順考察對接對口幫扶工作,共商扶貧協作大計。
「為做好對口幫扶工作,我們前期專門赴甘肅隴南、貴州安順進行了調研對接。通過市政協委員及其聯繫的界別,工商聯及其所屬的會員,各省、市在青商會及其會員等渠道深入發動、廣泛推介,匯集籤訂了特色農產品開發、旅遊市場開發、智慧工地安全管理、醫療健康、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等一批較高質量的合作項目。」市政協委員聯絡活動工作室處長韓世剛說。
市政協分別與甘肅隴南市政協、貴州安順市政協圍繞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加強政協工作交流、搭建招商引資平臺、助推脫貧攻堅等方面籤訂了友好合作協議。
遠方的困難群眾要幫扶,身邊群眾的煩心事也要關心。
自然保護區問題牽動著當地百姓的心。市政協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治專項民主監督工作在5月份打響了「第一槍」。市政協出臺了工作方案,主動對接青島市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治工作專班和區市相關部門。召開工作會議,通過青島政協官網、智慧政協APP等媒介向全市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發出了倡議。
隨後,市政協工作小分隊奔赴嶗山區、城陽區,按「就地、就近」原則,結合委員工作領域、專業特長,組成了3個小組,以嶗山風景區違法建設整治和墓地治理為重點,組織現場調研7次、座談會4次,力爭把山更美、水更清的美麗自然呈現給群眾。
前往萊西市沽河街道,向殘障老人捐贈輪椅和藥品,向小學捐助助學金10萬元,邀請市北區平安路第二小學與沽河街道中心小學結對幫扶;深入南裡村進行實地調研,請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學者提出意見建議;到萊西市河頭店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和幫扶村調研走訪,為村民們送去電腦……市政協「五進五送」活動一次次走進軍營、社區、學校、鄉村、企業,為身邊的群眾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送愛心、送服務,截至目前,已服務基層單位72個、軍民5000餘人次。
專力更「專業」
青島市政協堅持「專力履職」理念,把增強政協委員政治把握力、調查研究力、聯繫群眾力、合作共事力作為目標,努力打造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專業履職」隊伍。
9月初,為提高履職能力、加強青島與深圳兩市政協的深度合作交流,青島市政協學深圳、做「三化一型」幹部培訓班在深圳大學開班。此次培訓班既有市政協委員也有市政協機關幹部,既安排了思想政治、履職能力等課程,也設計了現場調研等課程,為委員和幹部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市政協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方面抓緊抓實,力求實現政協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
特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政協堅持全員額、全覆蓋,全員都要學起來。充分運用「智慧政協」平臺,把「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向網絡拓展,開設主題教育板塊,及時轉發上級文件、領導講話、研討材料、經驗做法、傳統教育影片等,宣傳市政協主題教育經驗做法,以圖文影像並茂的方式發送到智慧政協APP,促進了線上線下互動,為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開闢了學習新陣地。
在學習新陣地裡還藏著「新驚喜」。5月末,青島市政協接連發生了幾件「大事」。「紀念青島解放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圖片展覽」開展、《見證青島解放》系列叢書出版、電視文獻片《見證青島解放》播出、市政協紀念青島解放70周年座談會召開。一系列的活動拉開了青島市政協紀念青島解放70周年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的大幕,見證了青島市政協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青島故事、講好政協故事的具體實踐。
當打開智慧政協APP,見證青島解放、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圖片展、改革開放親歷記等豐厚的「精神食糧」全都不會錯過。其中,市政協與青島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專題片《見證青島解放》在青島電視臺、青島藍睛頻道播出後,點擊量達150餘萬,已經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料,山東省委組織部要求把該片作為全省黨員的學習資料。中宣部「學習強國」已初步審核該片,準備在國慶節前發布。
市政協還注重運用「智慧政協」平臺提升委員履職能力,定期推送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相關信息和政協正在開展的重要工作、正在收集的社情民意信息選題等,提高委員參政議政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我們要在工作指導、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工作實踐上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履行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積極構建人民政協專門協商和凝聚共識的平臺,推動政協工作創新發展、提質增效。」楊軍主席這樣說。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
新時代的人民政協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複雜局面的考驗。青島市政協將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地投身中央政協工作會議部署的重大任務和市委發起的15個攻勢中,踐行「專注發展、專心為民、專力履職」工作理念,在服務全市發展大局中體現政協使命擔當,幹出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樣子,為青島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