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風採——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系列稿件】
「時代風採——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是首次以山東省政協黨組名義開展的集中宣傳活動,由山東省政協評出50個委員履職典型,以山東省政協名義進行表彰,相關事跡將被製作成網絡展演晚會,系列稿件在媒體集中播發。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9月6日訊(記者 儀首歌 實習生 張欣欣)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多數智力遲滯,不合群,不能正常的社交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辦人方靜一直關注著自閉症兒童成長和康復的問題,並創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復訓練理論和教學體系——「以琳模式」,來守護「星星的孩子」。
目前中國自閉症人群數量超千萬,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訓練成為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為了讓自閉症兒童快樂成長,使自閉症兒童家庭能幸福相守,方靜一直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獻言獻策,盡顯政協委員的風採。
方靜是青島市自閉症研究會理事長,自2012年至今一直擔任青島市政協委員。作為青島市的政協委員她積極參政議政,撰寫多份提案得到黨委政府重視。同時,她堅持關愛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習服務自閉症兒童的能力。方靜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在2000年創辦了一家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康復教育研究機構。
為了幫助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創辦以琳
「方媽媽來啦!」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辦人方靜剛踏進「桃子班」教室門,就被孩子們團團圍住,她親切地笑著抱了抱這群被稱為「星兒」的自閉症兒童。「給孩子們上課是我覺得最輕鬆最愉快的時候。」方靜說。
作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方靜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訓練深有感觸。在訓練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她深深感受到專業訓練對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作為自閉症兒童家長的痛苦和無助,這成為她創辦以琳的初衷。
從2000年創辦之初的3名教師和4名孩子,到目前已擁有全職專業教師3000多人,累計培訓自閉症兒童8000餘人。歷經十九年發展,以琳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
不畏艱辛創造適合中國國情的以琳模式
「起初沒有政策支持,缺乏資金,缺乏老師,被學校鄰居誤解,甚至被打罵潑水,一路走來我們飽嘗艱辛。但每當看到孩子們的一點點進步,看到家長期盼和欣喜的眼神,我就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以琳校舍從一套套二公寓開始,先後七次搬遷,發展到現在擁有17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可以同時容納1000餘名孩子康復訓練。近年來,方靜帶領以琳在吸收國際先進理論、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適合中國國情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理論和教學體系——「以琳模式」。「以琳模式」的隨班就讀率達20%—25%,超過國外10%—15%的水平,康復效果不僅獲得家長認可,也在國際同行中贏得了聲譽。
推進自閉症兒童的社會融合教育發展
針對大多數適齡自閉症患兒面臨的「入園無門」、「入學無門」的難題,方靜建議制定自閉症兒童社會融合教育實施規劃,選定專門學校、幼兒園接收自閉症孩子,在選定學校中設立自閉症特教教師,並加緊培養該方面師資;針對15歲以上的大齡自閉症患者沒有機構可以收留託養,缺乏專項補助,主要依靠家庭自行照管的嚴峻情況,方靜建議設立大齡自閉症生活和護理補貼,緩解家庭養護的經濟壓力。方靜近年來的兩會提案幾乎都與自閉症息息相關,「我想竭盡所能多為孩子們做點事,自閉症康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方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