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方靜:創建「以琳模式」 守護「星星的孩子」

2020-12-25 大眾網

  【「時代風採——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系列稿件】

  「時代風採——委員履職進行時」主題宣傳活動是首次以山東省政協黨組名義開展的集中宣傳活動,由山東省政協評出50個委員履職典型,以山東省政協名義進行表彰,相關事跡將被製作成網絡展演晚會,系列稿件在媒體集中播發。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9月6日訊(記者 儀首歌 實習生 張欣欣)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多數智力遲滯,不合群,不能正常的社交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辦人方靜一直關注著自閉症兒童成長和康復的問題,並創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復訓練理論和教學體系——「以琳模式」,來守護「星星的孩子」。

  

  目前中國自閉症人群數量超千萬,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訓練成為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為了讓自閉症兒童快樂成長,使自閉症兒童家庭能幸福相守,方靜一直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獻言獻策,盡顯政協委員的風採。

  方靜是青島市自閉症研究會理事長,自2012年至今一直擔任青島市政協委員。作為青島市的政協委員她積極參政議政,撰寫多份提案得到黨委政府重視。同時,她堅持關愛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習服務自閉症兒童的能力。方靜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在2000年創辦了一家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康復教育研究機構。

  為了幫助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創辦以琳

  「方媽媽來啦!」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辦人方靜剛踏進「桃子班」教室門,就被孩子們團團圍住,她親切地笑著抱了抱這群被稱為「星兒」的自閉症兒童。「給孩子們上課是我覺得最輕鬆最愉快的時候。」方靜說。

  作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方靜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訓練深有感觸。在訓練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她深深感受到專業訓練對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作為自閉症兒童家長的痛苦和無助,這成為她創辦以琳的初衷。

  從2000年創辦之初的3名教師和4名孩子,到目前已擁有全職專業教師3000多人,累計培訓自閉症兒童8000餘人。歷經十九年發展,以琳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

  

  不畏艱辛創造適合中國國情的以琳模式

  「起初沒有政策支持,缺乏資金,缺乏老師,被學校鄰居誤解,甚至被打罵潑水,一路走來我們飽嘗艱辛。但每當看到孩子們的一點點進步,看到家長期盼和欣喜的眼神,我就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以琳校舍從一套套二公寓開始,先後七次搬遷,發展到現在擁有17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可以同時容納1000餘名孩子康復訓練。近年來,方靜帶領以琳在吸收國際先進理論、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適合中國國情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理論和教學體系——「以琳模式」。「以琳模式」的隨班就讀率達20%—25%,超過國外10%—15%的水平,康復效果不僅獲得家長認可,也在國際同行中贏得了聲譽。

  推進自閉症兒童的社會融合教育發展

  針對大多數適齡自閉症患兒面臨的「入園無門」、「入學無門」的難題,方靜建議制定自閉症兒童社會融合教育實施規劃,選定專門學校、幼兒園接收自閉症孩子,在選定學校中設立自閉症特教教師,並加緊培養該方面師資;針對15歲以上的大齡自閉症患者沒有機構可以收留託養,缺乏專項補助,主要依靠家庭自行照管的嚴峻情況,方靜建議設立大齡自閉症生活和護理補貼,緩解家庭養護的經濟壓力。方靜近年來的兩會提案幾乎都與自閉症息息相關,「我想竭盡所能多為孩子們做點事,自閉症康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方靜說。

相關焦點

  • 「以琳自閉症學校」創始人方靜:為智障孩子守護一片天空
    主要特徵是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有障礙,有重複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模式,其核心障礙是社交障礙。20多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全球自閉症患病率為68∶1。  在自閉症還沒有被國內熟知之時,這個概率降臨到方靜的家庭。  當方靜的兒子石頭還只有3歲3個月大時,幼兒園老師就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
  • 以琳創始人方靜:「堅果媽媽」20年不懈書寫「苦水變甜」的故事
    她是自閉症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方靜是西南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她為愛重生,從一位青島大學的優秀教師,變成了一位有25年特教經驗的中國頂級自閉症教育專家,她創建了以琳自閉症論壇,編寫了以琳教材《走出自閉症綱要》《訓練手冊》,發表論文《利用「5W1H」模式教導自閉症兒童描述時間的訓練過程》,2016年和2017年分別有論文被美國自閉症領域的權威雜誌接受。
  • 他們的世界需要有人懂,以琳方靜呼籲關愛自閉症患兒
    「很多人,不懂自閉症孩子的世界。大家總會把自閉症,跟心理障礙聯繫在一起。自閉症不是心理問題、也不是智力障礙,更不是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愛與人打交道代名詞。
  • 自閉症關注日 以琳展開宣講活動
    4月2日,是聯合國第11個自閉症關注日,自閉症康復學校以琳的老師們馬不停蹄在青島全城開展宣講活動。舉辦公開演講、發放宣傳冊、系上藍絲帶,以琳創始人方靜的熱忱得到了青島市近20所小學、幼兒園的支持。方靜身先士卒,要前往金門路小學等三所學校,用她的溫柔靈透向孩子們宣講有著獨特世界的「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學術界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組神經發育性障礙,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自閉症有不同的亞型,在行為表現上也各有不同。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天心區殘聯組織自閉症兒童康復培訓班
    近日,由天心區殘聯主辦的「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來自湖南、江西、廣州等地450餘人參加培訓。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約有自閉症患者7600萬人。僅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這意味著每100位兒童中就至少有一位自閉症患者。
  • 以琳—因為愛,更專業
    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建於2000年,是國內首批專注於自閉症兒童教育的機構,堅持致力於自閉症患兒的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歷經近20年的發展,以琳專業能力和教學規模都明顯提升,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是青島市殘聯、山東省殘聯共同審批和認證的定點康復機構。以琳的理事長方靜老師,因為自己的兒子石頭,打開了自閉症康復教育之門。
  • 以琳—因為愛,更專業
    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建於2000年,是國內首批專注於自閉症兒童教育的機構,堅持致力於自閉症患兒的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歷經近20年的發展,以琳專業能力和教學規模都明顯提升,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是青島市殘聯、山東省殘聯共同審批和認證的定點康復機構。  以琳的理事長方靜老師,因為自己的兒子石頭,打開了自閉症康復教育之門。
  • 境界專訪方靜夫婦:「因為自閉兒,我才明白什麼是愛」
    他供認用一把錘子,朝女兒的頭砸了三次,最後用手掐死了她。去年底張強被判刑12年。張強的女兒兩歲左右被診斷為自閉症,不會說話,行為不受控制。9歲時,她自己在家坐到爐子上,下半身嚴重燒傷,從此沒法走路。1998年的3月29日,他們夫妻開放家庭,讓他們所認識的10多個家庭每周六來他們家相聚,大家一起談談孩子的情況和訓練孩子的經驗。不久他們就成立了家長查經班,開始了福音工作。2000年的10月6日,神奇妙的作為讓青島以琳自閉兒訓練部正式開始工作。
  • 20年,她為1.2萬「星兒」點燃希望 全國最大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以琳...
    經過20年的發展,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目前是全國規模最大、綜合專業能力最強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教育和研究機構之一,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2萬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為無數自閉症家庭重燃生活希望。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在慶典儀式現場,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回顧了以琳的「成長史」。
  • 以琳,有愛就有神跡
    本網4月3日訊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內心豐富卻無法與人溝通,他們聽力完好卻對外界充耳不聞,他們和正常孩子一樣美麗可愛卻行為怪異刻板,他們聽得見,卻對聲音沒有任何表情,有語言卻不願意和你交流,有行動卻無法為常人所理解,他們就是這樣的一群孩子,他們永遠沉浸在自己孤獨的世界裡,不會交流,不會溝通,就像天空中閃爍著卻遙遠的星星,他們有著「星星的孩子
  • 青島自閉症研究會以琳自閉兒訓練部
    ,用愛打開自閉的世界  一、 以琳概況  以琳是青島自閉症研究會和青島市市北區以琳特教幼兒園的簡稱。創建於2000年10月,是一家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特殊教育機構,其前身是青島市市北區自閉症研究會自閉兒訓練部。以琳是經民政局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NPO)。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主要表現為社會交流、語言障礙、刻板行為等等,是一種嚴重的先天發育障礙性疾病,病因不明,也無有效治療手段。中國目前共有180萬自閉症患者,每年以10-17%的速度增長,已達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
  • 「以琳」和寧海的一次「戀愛」
    記者何莎莎  短短5個月時間,寧海便將全國乃至全球頂尖的以琳自閉症康復社區項目成功引入並順利落戶,目前,校舍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今年9月正式開學。以琳創辦人方靜稱之為「寧海速度」,更笑言,這是她和寧海的一次「戀愛」。  「我認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殘障人士能否在社會中無障礙生活。」
  • 將兒子從自閉兒培養成博士,以琳創始人走進校園科普自閉症
    以琳是青島自閉症研究會和青島市以琳特教幼兒園的簡稱,創建於2000年10月,是一家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該機構的創辦者方靜,是一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她在訓練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深知專業訓練對自閉症兒童成長康復的重要,也深深感受到作為自閉症兒童家長的痛苦和無助,這成為她創辦以琳的初衷。以琳的名字源自聖經,意為"苦水變甜"。經過二十多年的悉心訓練,她的兒子「石頭」已成為一名優秀學生,現在香港浸會大學讀博士,他的成長經歷曾多次被媒體報導,給眾多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很大的鼓舞。
  • 走近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 半島學生記者牽手星星的孩子
    半島記者 董婉婉半島學生記者 夏琳 張浠芮在我們的身邊有著這麼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因為有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障礙,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就是自閉症兒童。正值以琳創辦20周年華誕及寧海以琳一周歲生日,半島學生記者團的小記者們來到位於城陽區的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與這裡的孩子零距離溝通。活動伊始,以琳陽光班的同學們熱情飽滿迎接小記者團的到來,歡迎儀式上星娃與小記者們互換禮物。據以琳學校張春華老師介紹,以琳創辦於2000年,是經民政局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始終致力於自閉症人士的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
  • 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服務自閉症兒童12000人次
    10月31日,從青島以琳康教展能中心二十周年慶祝活動上獲悉,二十年間,先後有自閉症兒童1萬2千人次在以琳接受康復訓練。  據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創始人方靜介紹,2000年10月6日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在青島市南區田家花園的一所民居內起步,如今已擁有青島、寧海兩處中心,青島中心共有170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症兒童約800人;寧海中心擁有8400平米教學樓,在訓自閉症兒童200人。20年間,共有自閉症兒童1萬2千人次在這裡接受康復訓練。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以琳的專家表示,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尚無藥物可以治療,但早期發現、早期行為幹預和教育可顯著改善不良預後。
  •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創建海口旅遊商業步行街
    海南政協委員建議創建海口旅遊商業步行街   中新網海口2月12日電(記者 張茜翼)正在此間召開的政協海南省五屆五次會議上,香港委員張泰超和委員陳經雄建議,海口市儘快創建出有規模、有特點、上檔次的「旅遊商業步行街(區)」。
  • 以琳將建自閉症生命全程支持體系學校!
    「以琳什麼時候建分校?」「期望以琳能建分校,我們孩子等不起但是以琳不想這樣,我們要做就做有品質、有良心、對得起家長和孩子的機構,而且不是僅僅針對小齡最佳康復期的兒童,長大的孩子怎麼辦?我們和家長同樣焦慮和期待一個完善的自閉症生命全程支持體系....2018年5月,寧海縣政府派人到青島考察,正式提出希望青島以琳到寧海開設機構。2018年8月,寧海縣主管文教的範縣長帶人再次到以琳考察,提出了更加細化的方案。
  • 寧海以琳康教展能中心9月2日正式開學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何莎莎)經過10個月的改建和裝修,寧海以琳康教展能中心已順利完工,將於9月2日正式開學,來自全國各地的170餘位自閉症學齡前兒童將在這裡上課。  據了解,以琳由寧海人石貴成和方靜夫婦於2000年10月在青島創辦,是一家全國乃至全球頂尖的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康復教育和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