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2小時銷售突破200億元 提前備貨一夜「清空」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肖 偉

  11月26日,2020上海寶馬展進入收官戰,三一重工在2小時內取得200多億元銷售業績。除三一重工外,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湖南工程機械企業均有斬獲。

  在走訪調研上海寶馬展實地後,天風證券工程機械及軍工行業分析團隊鄒潤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程機械行業高景氣至少持續至2021年上半年,按照銷量增速預期排序,我們認為攪拌車、塔吊、泵車、起重機、挖掘機等均有亮眼表現。」

  在本次上海寶馬展中,三一重工採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11月26日20時,三一重工同時從線上和線下啟動「全球購機狂歡夜」活動。據三一重工的後臺統計數據顯示,活動在啟動1分鐘內,就有34萬人進入直播間,8分鐘定金額突破1億元,2小時交易額突破234.89億元。在第一輪挖掘機及樁機銷售專場中,在200多秒的時間內,總價值超117億元,17919臺三一挖掘機全部售罄。

  隨後,三一集團啟動起重機「半價商城」活動,泵送、路機、重裝、重卡等限免專場先後登場推動銷售活動。至11月26日22時,三一集團合計銷售額為234.89億元,相當於三一集團2個月銷售總額。在2小時的直播時間裡,共有300多萬網友在線上「圍觀」三一重工的直播大秀活動。

  三一重工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我們通知了各個事業部提前備貨,但沒想到還是一晚上就『清空』了。這個規模的流量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尚屬首次。僅從挖掘機銷售數據來看,200多秒裡創造的銷售業績相當於行業很多公司一年銷售額。」據悉,三一重工為本次活動推出了多達81款新設備,同時帶來約10億元的整體讓利,引發客戶高度關注和積極下單。

  除了三一重工之外,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湖南工程機械企業也積極參展,並在上海寶馬展中頗有斬獲。11月24日,山河智能在開展首日即籤下1億元新品訂單,山河智能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次我們帶來了旗下38款創新產品,覆蓋挖掘機系列、基礎裝備系列、鑿巖裝備系列、起重機系列、高空作業平臺等5個系列,我們還特別開設5G設備表演區,操作員在上海,設備在千裡之外,有效接收指令並安全施工。」

  專注於高空作業設備的星邦智能也在上海寶馬展上推出了多款新品。星邦智能董秘鄭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是上海寶馬展的常客之一,本次我們攜22款新設備參展,並為客商提供了產品殘值保障、二手設備無憂處置、星邦家人、星邦學院、無憂培訓等增值服務,獲得了客商好評。」

  上海寶馬展實地的火熱銷售吸引了多家券商前往現場調研,並給出積極評價。鄒潤芳表示:「我們走訪了上海寶馬展、主機廠、配件廠。從細分產品角度來看,攪拌車銷量彈性最大,塔吊預計增速將超過30%,泵車未來兩年迎來更新高峰,大噸位汽車起重機供不應求,挖掘機銷量增速預計在10%左右,海外市場整體增速將加快。」

(責任編輯:李方)

相關焦點

  • 三一重工總市值突破3400億 四年累計投入研發超百億
    記者注意到,三一重工股價持續走高的背後,一方面是公司連續上漲的經營業績,另一方面,來自三一重工多年強大的研發投入支撐。數據顯示,在2015年經歷行業低谷後,三一重工盈利能力快速恢復。截至2019年,三一重工的淨利潤為112.07億元,較2016年2.03億元增長54倍。2020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淨利潤為124.5億元,超過2019全年,為當前工程機械類上市公司首位。
  • 三一重工海外銷售破百億元 佔公司業績逾四成
    這是三一重工資本的再度投放,也是三一重工向金融領域延伸布局的轉型之舉。  在經濟下行和工程機械行業低迷雙重壓力下,轉型升級成為潮流。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如何突破發展瓶頸?如何調整發展戰略轉型升級?又該在這輪產業洗牌扮演怎樣的角色?8月24日,記者採訪了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
  • 工程機械漲價潮 三一重工銷售:下月或迎第二輪小幅漲價
    在市值翻倍突破千億大關的2019年,三一重工實現營業收入756.66億元,同比增長35.5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2.07億元,同比增長83.23%,交出營收和淨利潤「雙增」的成績單。不過,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遊需求一季度同比萎縮,雖然3月開始回暖,但仍無法扭轉一季度整體業績的下滑。
  • 4年暴漲7倍,一場直播賣出234億,三一重工為何如此強悍?
    伴隨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三一重工還在不斷追趕時代潮流,在直播中收穫2小時交易額破200億的好成績,公司還與新興電商巨頭拼多多合體營銷,玩轉新零售。試問,像三一重工這樣,既有技術,又懂營銷的工程機械巨頭,何愁沒有未來?
  • 三一重工數位化驅動人均產值行業領先 推1.4億元員工持股計劃不設...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員工持股計劃中,三一重工並未設置業績考核指標,這足以彰顯公司對於長期發展的信心。近年來,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的三一重工,經營能力大幅提升,人均產值已處於全球工程機械行業領先水平。2016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幅分別高達2.25倍、54.2倍。
  • 滬市公司年報點評|轉型升級攀高峰 三一重工力推數位化國際化
    三一重工是挖掘機行業龍頭企業,而挖掘機也一直被認為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風向標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靠著挖掘機等產品,三一重工逐步從國內走向國外,謀劃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工程機械信用銷售風險值得警示。2019年,三一重工挖掘機械銷售收入276.24 億元,同比增長43.52%,全年銷量突破6萬臺,國內市場連續9年蟬聯銷量冠軍;混凝土機械銷售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36.76%,位居全球第一;起重機械銷售收入139.79億元,同比增長49.55%,其中履帶式起重機穩居行業第一;樁工機械銷售收入48.09 億元,同比增長2.54%,位居國內第一。
  • 三一重工市值重返千億元大關
    湖南日報4月1日訊(記者 黃利飛)大盤上漲,個股飄紅,三一重工股價今天再度攀升,報收12.95元/股,總市值已達1084億元,在A股工程機械板塊中排名第一。    今年以來,三一重工股價區間漲幅累計超過50%。
  • 三一重工大漲7.17%,資金淨流入近2.1億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7日電 截至發稿,三一重工(600031)大漲7.17%,報39.61元,成交額291435萬元,換手率0.90%,振幅6.33%,量比1.64。三一重工所在的專用設備行業,整體漲幅為2.36%。
  • 三一重工:「挖掘機背後的挖掘機」是如何煉成的?
    事實證明,梁穩根和三一重工都抓住了時代賦予的機會。此後1993年到2003年的這十年間,尤其是第一代挖掘機產品SY200的面世,帶來三一業績的突飛猛進,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企業大了,不可避免地要走上上市融資之路。於2003年7月,三一重工登陸資本市場,提前為「股改第一股」埋下伏筆。
  • 三一重工周末霸榜雪球熱股榜!不就是造工程車的,它很牛嗎?
    我想和近期股價大漲,還有兩條2條銷售報導有關:1.三一「線上寶馬展」2小時成交235億活動在啟動1分鐘內,就有34萬人進入直播間,8分鐘定金額突破1億元,2小時交易額234.89億元,僅挖掘機就賣了17919多臺,刷新行業全球單場線上促銷活動的新紀錄。
  • 三一重工、大連重工、天能重工,短線走勢分析!
    【三一重工】1、從K線指標來,股價整體走勢牛氣沖天,雖然近期在33元區域遇阻,但是依舊強勢,今日股價在跌破MA(10)區域的支撐,回踩30元區域概率大增。2、基本面上,三季報顯示,公司整體財務狀況穩定,成長性方面,通過營收增速和扣非淨利增速可知,整體服務跡象開始顯現。現有資金流穩步增長,是其持續運營的重要保障。3、綜上,公司作為傳統的周期性行業,受益於實體經濟四季度的明顯復甦利好,公司的股價也充分反映出該利好。
  • 三一重工2019年毛利率增至33.26%,海外助攻銷售收入141.67億
    4月24日,三一重工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實現營業收入756.65億元,同比增長 35.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07億元,同比增長83.2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132.65億元,同比增長26.01%。公司總資產905.41 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444.21億元。
  • 挖掘機年銷量飆升 工程機械板塊強勢三一重工等多股創歷史新高
    2020年初,受春節因素及疫情衝擊因素疊加影響,1-2月各地開工率大幅降低,挖掘機單月銷量也時隔28個月首次回落到萬臺以下,出現了連續兩個月銷量負增長,甚至在2月份銷量「腰斬」,降幅一度達到50.5%。但在接下來的3月份,創造了歷史單月銷量最高紀錄——49408臺;4月後開始「暴走」模式,同比增速突破五成,刷新歷史單月銷量第二名——45426臺。
  • 從1500億市值跌落,從淨利1億升起,三一重工的「第二春」來了?
    礪石導言:2012年,正處於巔峰時期的三一重工突然斷崖式下跌,市值從頂峰時的1500多億跌到只有200多億,淨利潤也從100億跌至連續三年只有個位數。幸而在企業臨近深淵之時,管理層勒住了韁繩。經過幾年的戰略調整,三一重工從谷底開始慢慢回升,並在新一輪周期中重新崛起。
  • 三一重工為何逃離長沙
    2012年年末,由《環球企業家》雜誌首發並迅速在網上傳播的一篇題為《三一恨別長沙梁穩根的內心獨白》的報導引起了軒然大波,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宣稱不忍長時間的不正當競爭和人身攻擊,將「結束這一切」,結束的手段就是三一重工的總部遷址北京。之後,三一重工正式宣布遷都北京。
  • 三一重工 走出「生死時刻」
    三一重工的營收也從2012年開始一路大幅下滑。低迷期的三一逆市布局,大刀闊斧地進行海外收購和結構調整,才最終迎來了順周期的爆發。   從2003年上市到2011年的9年間,三一重工的營收和淨利潤連年增長,從20.88億增長到507.76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也從3.25億增長到56.86億元,年均增幅超過35%,這種高速的增長是驚人的。
  • 三一重工2019年淨利破100億,人均產值全球行業領先
    4月23日下午,三一重工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  報告稱,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756.65億元,同比增長35.5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07億元,同比增長83.2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132.65 億元,同比增長 26.01%;公司擬向股東每10股派發4.20元現金紅利(含稅)。
  • 4年股價暴漲近7倍,三一重工生產挖掘機還是印鈔機?
    伴隨著行業回暖,三一重工的經營情況大幅改善。2016年至2019年,公司營收從232.8億元大幅提升至756.7億元,歸屬淨利潤從2.04億元大幅提升至112.1億元。 從產品結構上看,挖掘機一直是三一重工的「扛鼎」產品,2019年全年銷售突破6萬臺,佔總銷量的一半以上,出口8118臺,同比增加 27%,佔行業挖機出口的比例為30.50%。
  • 中國起重機製造巨頭再創輝煌,超越三一重工和徐工,位列全球第三
    有著「基建狂魔」美稱的中國,近年來迎來了新一輪的工程機械增長紅利期,國內的三一重工、徐工和中聯重科等重工企業巨頭在此時期表現的也相當出色。近期,根據英國KHL集團發布的2020年全球起重機製造20強榜單《ICM20》顯示,中國有4家企業上榜,分別是中聯重科、徐工機械、上海振華重工和三一重工,分別位列第3、4、6、8位。排名第1和第2的分別是德國的利勃海爾和芬蘭的科尼。此次榜單排名,中聯重科超越了國內知名度較高的三一重工和徐工,成功鎖定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