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不要再用「都是為你好」去綁架孩子們了

2020-09-14 小梁老獅

都說父母是最愛自己的子女的。為人爸媽,總是會想著儘自己一切努力讓孩子將來能過上好日子。但是,生活中,我們也見過不少家庭悲劇。一邊是父母哭訴孩子不懂自己的付出,另一邊是孩子在哭訴父母不懂自己的痛苦。任何人都能理解父母那份望子成龍的心,可是為什麼就演變成悲劇了呢?

愛如果超過一定限度就成了「綁架」

父母為小學生一周報名了6個課外培訓班,小學生不堪重負自殺;

一母親強迫自己上大學的女兒和男朋友分手,理由是耽誤學習,最終女兒患上抑鬱症;

一個男孩子,在某IT企業一個月拿著3萬塊錢的工資,但是被父母逼迫回老家幹朝九晚五但月薪只有5000的體制工作。孩子和父母反目成仇。

……

上面的事情都是我編出來的,但是每年類似的事情卻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這就引發人們的思考,到底是子女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還是父母在以「愛」為名進行綁架?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沒有哪位父母是為了讓孩子自殺才給他報培訓班。那位媽媽也絕不可能為了讓孩子抑鬱而逼迫她分手,讓兒子進體制的父母更不可能是為了和兒子成仇人。

我們只能說,父母們用心是對的,可是方法卻有著嚴重的問題。

所有父母都知道拔苗助長的故事,為什麼教育孩子時就忘得一乾二淨呢?

十幾年前,中央電視臺曾經拍過一個12集電視劇叫做《我不是差等生》。這部電視劇幾乎還原了當今父母教育孩子的縮影。

為了能讓兒子成龍成鳳,媽媽給孩子報書法班,舞蹈班繪畫班。作文班數學班。孩子不堪重負。後來又將孩子送進重點小學,孩子在高壓下,最終走向了逆反道路,逃課逃學。媽媽傷心的說道「冬冬(劇中主人公的名字)上學第一天三點鐘就起床喊著我們送他去學校,為什麼現在成為這個樣子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可是,父母們,你們真的懂你的孩子嗎?有些樹木能做名貴家具,可是有些樹木就只能做一次性筷子。非要拿做一次性筷子的樹木去做家具,能成功嗎?如果父母違著孩子的心要求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會過得舒服嗎?

不要讓孩子在該闖世界的年紀過著養老的生活

上大學的你,是不是天天被父母叨叨:你必須回來當老師,你必須去學醫,你必須進體制,你個女孩將來進個國企就行了……似乎10萬的月薪在他們眼裡都比不上3000的體制內工作。

父母這麼想,自然是有道理的。可以去引導,但不要去強迫。父母雖然說多活了幾十年,然而畢竟時代發展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十幾年前甚至幾年前的觀念放到現在都可能會過時。父母參加工作後,生活就相對穩定,接觸的人和事也基本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而子女進大學後所見的世面,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顯然不是父母的經驗所能比擬的。我們應該承認差距,承認代溝。承認社會時代的變遷,承認自己思想觀念的部分局限性和落後性。

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就應該去闖,去拼搏,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業。沒有人能預測未來,所以沒有誰是一定對的,沒有誰是一定錯的。父母的經驗,可能就是不適合自己的子女。為什麼非要去強迫子女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呢?這不是愛,而是自私。

事實上,任何家庭教育悲劇的根源都來自於父母的自負和固執。而父母內心那種「父為子綱」的傳統思想又使得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將孩子引向一條歧途。

子女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愛好,如果不懂得和子女以平等的身份去溝通,只想著我是父母你就得聽我的,是教不好子女的。

相關焦點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都是為你好」傷害了多少孩子的心!父母的情感綁架毀了孩子未來
    都是為你好,你就報這個興趣班,將來肯定有用處。都是為你好,這專業一看就不好就業,不要選。都是為你好,工作離家近點,我們好幫你。都是為你好,你聽爸媽的話能少走好多彎路,爸媽能害你嗎。都是為你好還是都是為自己高興,不知道有多少娃娃受這句話束縛,父母用這句話輕輕鬆鬆遏制了娃的行為。只要娃反駁就是不孝,就是辜負父母,就是自私等一系列不好的「大帽子」扣下來,壓的娃娃不得不從。
  • 「為你好」這句話,是父母的情感綁架,是在對孩子「耍流氓」!
    家長嘴裡的「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都是為你好!」被「情感綁架」的孩子,內心充滿了不安和焦慮
    「父母辛苦養育你,就該好好聽話,我們也是為你好啊……」「媽媽為了陪你,工作都不要了,你竟然考出這種成績,你太忘恩負義了……」……父母一遍一遍地重複著自己的付出其實說起教育孩子,相信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絕招」,但是有些家長特別擅長情感綁架式教育,不但效果一般,同時還將孩子置於「感情旋渦」之中!父母的「情感綁架」有多可怕?
  • 「都是為你好」,被情感綁架、軟性控制的孩子有多苦?
    很多時候,父母不可能不讓孩子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去成長,但是孩子卻有自己的願望。父母與子女之間會產生矛盾,但是想贏孩子的父母,肯定輸不了。由於孩子愛父母,在乎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弱小,孩子很容易被情緒控制。
  • 長輩們:為你好。真的是對的嗎?
    [害羞]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話我總是言聽計從。當父母的是不是都有一句口頭禪:我是為你好。孩童時期我一直深信不疑,我想和別的孩子一起去玩泥沙,媽媽說:「寶貝,玩泥沙不乾淨,我是為你好。」我只有低頭跟媽媽回家。夏天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河邊遊泳,爸爸說:「寶貝,你的遊泳技術還不行,不安全。」「可是我只想在河邊淺的地方玩一下。」
  • 長輩們一句:為你好,真的是對的嗎?
    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話我總是言聽計從。當父母的是不是都有一句口頭禪:我是為你好。孩童時期我一直深信不疑,我想和別的孩子一起去玩泥沙,媽媽說:「寶貝,玩泥沙不乾淨,我是為你好。」我只有低頭跟媽媽回家。夏天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河邊遊泳,爸爸說:「寶貝,你的遊泳技術還不行,不安全。」「可是我只想在河邊淺的地方玩一下。」
  • 父母別用「我是為你好」來綁架孩子的情感與自由發展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經常聽到不少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我這樣,是為你好。」這幾乎成了好多家長控制孩子的利器。家長對孩子好不好,孩子心裡最清楚。家長強制的做法,違背孩子意願,讓孩子去做不愛幹的事情,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 父母說「為你好」屬道德綁架嗎?這樣心酸的童年誰經歷過?
    孩子逐漸成長中,就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處事思路,但父母總覺得孩子的想法都是不對的。他們會永遠為自己的孩子「包辦一切」,其實這樣的保護不完全是正確的,它有時候會有一種適得其反的效果。父母對孩子過度的限制會成為一種道德綁架,讓其失去童年。那麼父母什麼樣的行為算是道德上的綁架呢?我們今天就來深入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請別再用「我都是為你好」去綁架你的孩子!
    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壯壯因為學業和各種興趣班,每天超負荷的運轉,一天只能睡五個小時。這天一連好幾天凌晨才上床休息的壯壯,實在扛不住了,跟媽媽說了一句:媽媽,我太困了,我就睡一分鐘。話音剛落,壯壯的心跳就停止了!說實話,真的很心疼,太心疼那孩子了!本該是快樂玩耍,努力學習的年紀,為何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其它的時間還全部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就連睡覺也成了一種奢侈。
  • 有多少孩子,因為一句「我是為了你好」,被親情「綁架」?
    相信很多人都聽父母說過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也正是因為這句話,很多孩子被親情「綁架」。或許每個人都會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父母們,可以為了孩子付出一切,當然會為了孩子好。還是說,僅僅是父母主觀上,強行將「為你好」這個枷鎖,套在孩子的頭上。「為你好」的結果,不一定真的好小區裡有個小朋友叫豆豆,今年4歲了,是一個性格靦腆的男孩。他媽媽在網上學會了一個育兒觀點:孩子的糾紛,最好讓孩子自己去處理。於是,媽媽就把這個育兒觀點,用在了豆豆身上。
  • 「我是為你好」,是家庭暴力,也是道德綁架
    ,"我都是為了你好"絕對是高贊答案。由此可見,"我都是為了你好"看似是無私奉獻,實則是以愛之名綁架了孩子。這種讓孩子感到亞歷山大的說教方式,其實是一種家庭暴力,也是一種道德綁架。有句老話這麼說"兒大不由娘",先不論這句話是不是符合當下的時代語境,單看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父母自古以來都是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控制的欲望。3.是一種道德綁架"我是為你好"是一種不易察覺的道德綁架。
  • 父母缺乏界限感的愛,並不是「為你好」,而是「毀了你」!
    道德綁架這個詞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沒有少聽過,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道德並不是唯一能被綁架的東西,親情綁架其實早已經浮現在了大家的眼帘之上,那所謂的親情綁架又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就把它解釋為父母不顧孩子的想法替他們包辦一切的做法。
  • 父母缺乏界限感的愛,並不是「為你好」,而是「毀了你」
    道德綁架這個詞我相信很多人一定沒有少聽過,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道德並不是唯一能被綁架的東西,親情綁架其實早已經浮現在了大家的眼帘之上,那所謂的親情綁架又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就把它解釋為父母不顧孩子的想法替他們包辦一切的做法。
  • 「我是為你好」的情感綁架中,透露著三個人性的弱點
    網上流傳過一篇據說是著名作家畢淑敏寫的文章,題目叫《孩子,我為什麼打你》,文章對一個母親打孩子時內心情感的描寫及其細膩入微,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我打你罵你,都是為你好」,殊不知這句話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 父母老是說我是為你好的的背後隱藏著道德的綁架
    比如有些家長會想孩子結業找到工作就婚姻生子過上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孩子有可能想的是要儘量儘量工作嚴肅對待掙錢,在物質生存有了保證以後再思考婚姻問題。實際上稍加大深度說,家長的「為你好」,實際上只是從她們自己角度思想,打著「為你好」的形式來關涉你的生存,以達到自己的希望,稱心了自己欲望卻根本沒想過會損害到到你。
  • 不要讓所謂的「為你好」所綁架
    從小到大,不管是從父母那裡還是從師長那裡,我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可能就是「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要多,聽我的沒錯,這都是為你好」。於是我們便被所謂的「對你好」束縛著,等到長大之後我們才恍然發現,那些所謂的「對你好」其實並不是為我們好,甚至有時候還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 美國深陷陰謀論的父母們殺人、綁架孩子,相信這樣才是真愛孩子
    以往,陰謀論者們頂多在街上遊行抗議,但現在,情況變得有些不同……他們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綁架孩子,因為他們相信,這麼做才是真正地保護他們。辛西婭開始相信兒童保護機構和相關法律都是幌子,他們的目的就是搶走美國父母的孩子,把他們賣給國內外的戀童癖們。而她的寶貝兒子,根本不是在看護中心被照顧,而是被虐待!
  • 不要再情緒綁架我們的孩子了
    第三組數據:中國兒童在自殺原因的排列中,學習壓力過重佔第一位(45.5%),其次為早戀(22.7%),父母離異(13.6%)。 中國孩子如此之高的自殺率,讓我們家長和學校的老師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一下。 我們不提「孩之殤,誰之過?」但求各自心安理得,不會後悔。
  • 「我都是為了你好」,不是用來傷害孩子的理由,不要讓愛變質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在養育他的過程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讓一些父母採取了極端的教育方式,並且告訴孩子,我都是為了你好。